狸猫换太子,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故事。最早出现在元
折子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里,经过《
包公案》的改编,最后在清朝作家
石玉昆的小说《
三侠五义》里定型。同时被改编成了多种戏曲版本和影视剧。狸猫换太子还演变为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双方的一方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某个物品调换成并非对方想要的目标物。
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由
北宋赵恒时期刘后非仁宗生母的一段史实改编而来。故事讲述北宋真宗年间,皇妃
李姓、
刘姓皆有身孕。真宗称谁先生出太子,则立谁为正宫皇后。刘妃为争宠,与总管太监
郭槐密谋加害李妃。不久李妃生下一子,郭槐勾结产婆以狸猫换下李妃所生太子。郭槐令刘妃身边宫女
寇珠将太子丢到御河,寇珠没有丢掉太子,反而交给太监
陈琳,让其设法将太子携出宫外交与八贤王抚养,但寇珠最后还是被逼撞柱而亡。八贤王接到太子后,对外谎称其为三世子。真宗皇帝见到
赵元俨的三世子后,异常喜爱,将其立为太子。七岁的太子
赵祯有一天因贪玩误闯
冷宫,见到了其生母李废妃,回宫后将他的冷宫奇遇告诉了母后
刘姓,刘皇后心生畏惧,始终不得心安,于是决定斩草除根杀死李废妃。一场大火,有死士顶替李妃骗过了所有人,李妃被救出宫外,隐居于陈州。十八年后,往陈州放粮返京的包拯在归途中遇到避难于此的李妃,将李妃带回京并告知仁宗。仁宗命包拯审理此案,他设巧计夜审
郭槐,终使狸猫换太子一案真相大白,仁宗也迎回生母。故事的结尾,
刘娥畏罪而死,李妃还宫被封为太后,
包拯被仁宗加封为宰相。
这段仁宗认生母一事具有传奇色彩,也易于后人进行改编。从元代起,有无名氏的
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明代初年又有根据《抱妆盒》一剧演绎成的《金丸记》,
清代又有《正昭阳》。小说方面,明代有《
百家公案》《包公案》。但从清代李雨堂的小说《
万花楼》开始,正式出现了狸猫换太子的情节,直至清朝石玉昆的小说《三侠五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基本定型并广泛流播。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体现了帝王文化、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三种文化的交相更替及兼容。展现了文艺创作者扶正祛邪、匡正时弊的良苦用心,同时忠孝节义思想持续扩展,在不同人物身上得到多样的展现。
故事梗概
北宋真宗年间,皇妃李氏、刘氏皆有身孕。真宗称谁先生出太子,则立谁为正宫皇后。刘妃为争宠,与总管太监郭槐密谋加害李妃。不久李妃生下一子,郭槐勾结产婆以狸猫换下李妃所生太子,真宗皇帝见后大怒,将李妃贬入冷宫。郭槐令刘妃身边宫女
寇珠将太子丢到御河,寇珠没有丢掉太子,反而交给太监陈琳,让其设法将太子携出宫外,交与八贤王抚养。但此时郭槐有疑虑,派人沿着御河寻找尸体不到,怀疑寇珠是否有违命令,抓寇珠来严刑拷打,但寇珠不招。郭槐又把陈琳找来,让陈琳亲自拷问寇珠,陈琳便在郭槐眼前真的鞭打寇珠,欲使郭槐释疑,寇珠撞柱而亡。八贤王接到太子后,对外谎称其为三世子。真宗皇帝见到八贤王的三世子后,异常喜爱,将其立为太子。七岁的太子赵祯有一天因贪玩误闯冷宫,见到了其生母李废妃,回宫后将他的冷宫奇遇告诉了母后刘氏,刘皇后心生畏惧,始终不得心安,于是决定斩草除根杀死李废妃。一场大火,有死士顶替李妃,骗过了所有人,而李妃则被救出宫外,隐居于陈州。十八年后,往陈州放粮返京的
包拯在归途中遇到避难于此的李妃,将李妃带回京并告知仁宗。仁宗命包拯审理此案,他设巧计夜审郭槐,终使狸猫换太子一案真相大白,仁宗也迎回生母。故事的结尾,刘皇后畏罪而死,李妃还宫被封为太后,包拯被
赵祯加封为宰相。
主要人物
宋真宗
即历史上的宋
赵恒赵恒。故事中宋真宗下旨两位皇妃谁先生出太子,就立谁为皇后。在狸猫换太子之后,将刘妃封为皇后,将李妃打入冷宫。后喜欢上了八贤王的三世子,遂将其立为太子。
刘皇后
即宋真宗的刘妃,在故事中因让太监总管郭槐将李妃生下的太子用狸猫替换,被真宗封为皇后。后太子无意中见到生母李妃,刘皇后为绝后患,令人火烧冷宫。狸猫换太子后被包拯调查清楚后,
刘玉娘畏罪自杀。
李妃
即宋真宗的李妃,在故事中生下太子,但被郭槐用狸猫换走,被真宗打入冷宫。后因刘妃使人放火,被死士顶替,出宫隐居在陈州。后遇到包拯,被包拯带回京城,并替其洗清了冤屈,最后被封太后。
郭槐
在故事中,郭槐是刘妃的帮凶,皇宫的太监总管。他勾结产婆以狸猫换下李妃所生太子,并让
陈琳严刑拷打将太子送走的寇珠,后真相大白后被杀。
陈琳
在故事中,陈琳是宫中的一名太监。他将寇珠交给他的太子抱出皇宫,送给了
赵元俨。后为了消除郭槐的疑虑,亲自严刑拷打寇珠。
寇珠
在故事中,寇珠是宫中的一名宫女,担任“承御”一职,故又称
寇珠。郭槐让寇珠将太子丢弃,但寇珠让陈琳将太子抱出皇宫交给八贤王,后受到郭槐的严刑拷打。寇珠最后撞柱而亡。
包拯
在故事中,包拯受命去陈州放粮,归途中遇到李妃,遂将其带回京城。在经过几番调查后,终于搞清楚了当年狸猫换太子的真相,使
赵祯和李妃母子相认,最后被加封宰相。
宋仁宗
即宋仁宗赵祯,在故事中,他就是那个别狸猫换了的太子。生母为真宗的李妃,后被送入八贤王府,直至被真宗立为太子。在包拯揭开狸猫换太子真相后,与生母李妃相认,并加封包拯为宰相。
故事演变
历史原型
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系《宋史·后妃传》中《章献明肃刘皇后传》和《
李宸妃传》的史实记载。李宸妃本是章献
刘皇后的侍儿,为真宗司寝,有娠而生子,即仁宗皇帝。仁宗在襁褓时被
刘娥收为己子,与
章惠皇后照看。
李仁孝即位后,宸妃未尝辩解。众人畏惧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知自己生母。宸妃逝世后,刘后听从
丞相吕夷简的建议,对其厚葬。刘后去世,有人说出真相。仁宗开棺验尸,见宸妃玉色如生,衣冠如皇太后,非服毒而亡。仁宗下诏自责,尊宸妃为
钮祜禄·甄嬛,谥号庄懿,后又改为章懿。于是,仁宗同祀李刘两后。
元杂剧中的狸猫换太子
元代有佚名作者的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题目《李美人御园拾弹丸》,简名《抱妆盒》,剧中李美人为宋
赵恒产一子,刘后密令宫女寇承御处死此子。寇遇
陈琳,将太子藏于妆盒内,送给南清官八大王收养,后嗣为太子。太子(宋仁宗)即位,查明真情。
明朝的改编
明有传奇《金丸记》,又名《妆盒记》《金弹记》。
成化年间说唱词传《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写
包拯在桑林镇遇李妃诉冤,包公审理此案,最终真相大白。包公成为故事的重要人物。明代小说《
百家公案》第七十四回《断斩王御史之赃》和第七十五回《判仁宗认李国母》内容同成化本《仁宗认母传》,该内容情节还见于《
包公案》(又名《包公案》)卷七《桑林镇》。《百家公案》另有一版本,藏于韩国
汉城大学奎章阁,称《包公演义》。
清朝故事定型
清人石子裴作传奇《正昭阳》,《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影印,讲述包公前往陈州赈灾,
赵恒御驾亲征,平滇蛮之乱。刘后以己女易李妃子。历经曲折,
包拯回朝审理此案。仁宗迎李妃人朝,刘后服毒自尽,仁宗迎母大宴群臣,正位昭阳。清嘉庆李雨堂所作小说《
万花楼》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关键转折点。该书开始正式出现狸猫换太子情节。清代小说《龙图耳录》第一回即为《设阴谋临生换太子》,讲述
北宋真宗刘妃与内监
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
李宸妃刚出生的儿子。第十五回至十九回写包拯审理李妃冤案,刘后畏惧,惊恐而亡,李妃还朝。至此狸猫换太子故事初步定型。
石玉昆的《
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袭取《龙图耳录》,文字略有不同,狸猫换太子故事基本定型并且广泛流播。至于拿剥皮的狸猫替换太子,谎称嫔妃生下妖孽,使
赵恒厌恶,似乎前无所承,简直是神来之笔。这般离奇的想象,人们怀疑它的出处,实在也在情理之中。
故事分析
故事的破绽
狸猫换太子,这则经典故事的原型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发生地点恰好在对于老百姓来说神秘的皇宫之中。因此,这则故事的原型一经流传,便引来老百姓的很大兴趣,同时也为众多改编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狸猫换太子在改编的过程中却有几处明显不符合历史常识的破绽。首先,李妃在被宋真宗宠幸之前实为侍奉刘妃的宫女,并不是后宫拥有品级的“美人”;其次,在改编过程中把“八大王”和“
赵元俨”搞混,“八大王”是宋真宗的弟弟赵元俨,而“八贤王”则是
赵匡胤的次子
赵德芳;最后,故事发生在北宋,这是一个统治者力主仁爱,政治宽和的朝代,用剥皮狸猫换太子的事情发生在这个时期是不符合的。
故事的内涵
狸猫换太子这则经典故事的演变,从中可以看出帝王文化、士文化、平民文化的合流兼容,忠孝节义主题是贯穿该故事的主轴,而将忠奸斗争情节引入该故事,则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在狸猫换太子故事演变进程中,刘后形象变化最大,从正面人物变成反派角色;忠义人物增多,体现了平民对宫廷政治的关注;
包拯断立太后,寄寓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诸多的期望。同时,故事中通过八大王的救孤义举,塑造了他忠孝节义的正面形象;包拯也因为扫除重重阻碍审判罪犯,也给人留下了刚正廉明、断案如神、执法如山的形象。他们的形象恰好是民间老百姓对文学作品中正面人物形象的期盼和崇拜,也为民间文化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故事评价
“伴随着篇幅的扩充,一方面是忠奸斗争与
循吏公案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是叙事角度与空间的互补,都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狸猫换太子故事作为一个案例,显示出明清戏曲主题嬗变的轨迹。从明代忠奸斗争主题的张扬,到明清之际与清官公案主题的交融,背后是时代危机的反射与相似伦理价值的彰显。”一一《狸猫换太子两个故事系统的并立与融合》作者毛评。
“
寇珠等人的忠,
赵祯一以贯之的孝,
李宸妃的节,八大王等人的义——忠孝节义思想持续扩展,在不同人物身上得到多样的展现,忠义人物增多,
平民化色彩愈浓。刘后从一个正面人物变成反面形象,而包公刚正廉明、断案如神、执法如山的形象愈加完美。总之,故事的变与不变,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一一《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及文化意蕴》作者王林飞评。
“关于狸猫换太子的真实历史,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离奇、血腥。它只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求子欲、两个年轻女子的升职欲,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的一幕人生大戏。可以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历史原型,但情节几近虚构。”一一《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作者唐博评。
“透过狸猫换太子传说,实在可以洞察到宋代政治不大为人所道的真相,而这才是狸猫换太子传说所体现出的另一层深刻意义。”《近世中国从唐宋变革到宋元变革》作者
王瑞来评。
衍生作品
戏剧
1873年,上海丹桂茶园演出狸猫换太子故事部分情节的
京剧《拷打寇承御》。
1879年,上海天仙茶园的万盏灯上演了一至十本京剧《狸猫换真主》。
1906年,上海大观茶园上演狸猫换太子故事部分情节的京剧《陈琳救主》。
1921年6月30日,上海天蟾舞台上演京剧《狸猫》,此剧共计12本,演至1924年。
1922年6月3日,上海丹桂第一台推出由
周信芳、
白玉昆、王灵珠、
冯子和演出的京剧《狸猫换太子》第四至七本。
1922年9月,
上海大舞台上演京剧《狸猫换太子》,达36本,演至1927年。此时,大舞台、丹桂、大世界、天蟾都在上演京剧《狸猫换太子》,致使出现四台同时上演的局面,而又以天蟾大舞台、丹桂第一台影响最大。
1994年12月22日,北京民族宫礼堂上演了上海京剧院重新编排的京剧《狸猫换太子》(头本)。
1995年底,京剧《狸猫换太子》被遴选为首届
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赴
天津市演出。该剧在天津上演后,引起轰动,被誉为新时期京剧通俗化的成功之作。
1996年9月25日,京剧《狸猫换太子》第二本在逸夫舞台首演。同年10月31日,该剧第三本上演于逸夫舞台。之后该套
连台本戏赴北京、天津、
杭州市、南京、
广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等地演出。
影视剧
1927年,天生影片公司委托天一青年公司拍摄了电影《狸猫换太子》上下集,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1993年,由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合拍的电视剧《
包青天》上映,其中第三单元剧情根据狸猫换太子改编而来。该剧由
孙树培导演,
金超群、
何家劲、
范鸿轩主演。
2000年,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视剧《
少年包青天Ⅱ》上映,其中“翻龙劫”单元根据狸猫换太子改编而来。该剧由
胡明凯导演,
周杰、
任泉、李冰冰、
释小龙主演。
2004年,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视剧《
大宋惊世传奇》上映,其中的故事情节改编自狸猫换太子。该剧由
都晓导演,
曾志伟、
李若彤、尤智勇、
郭达、
吴京安主演。
2005年,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视剧《
大宋奇案》上映,其中的部分故事情节改编自狸猫换太子。该剧由
钱雁秋导演,
张永强、
董璇、刘蕾、
梁冠华、
赵毅主演。
2009年,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视剧《
包青天之七侠五义》上映,其中第一单元“
打龙袍”的情节根据狸猫换太子改编而来。该剧由
鹿峰导演,金超群、何家劲、范鸿轩、
王莎莎、
金铭主演。
2011年,由中国大陆拍摄的电视剧《
七侠五义人间道》上映,其中的部分故事情节改编自狸猫换太子。该剧由
李惠民导演,
赵文卓、万梓良、
寇振海、徐麒雯主演。
2019年,由中国香港拍摄的电视剧《
包青天再起风云》上映,其中第八单元“狸猫换太子”根据狸猫换太子改编而来。该剧由雷瑞麟、
黄伟森导演,
谭俊彦、
曹永廉、
姚子羚、
汤洛雯、
陈凯琳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