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涛
原《岭东民国日报》社长
李春涛(1897年~1927年4月27日),广东潮州人。中国国民党左派。曾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读经济科。回国后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运动。任国民党宣传部创办,由毛泽东任主编的《政治周报》编辑。后任国民党左派报纸《岭东民国日报》社社长。1927年4.12 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人物生平
李春涛,广东潮州人,曾用名景山、赤鳞。国民党左派。1897年2月25日出生于潮州刘察巷15号。祖父李贞,在潮州东平路开设"祥和"糖行,生有两个儿子。其父李秀升是小儿子,民国初年当过短暂的潮安区议员。他虽拥有糖行的股份,但不愿经商,终生以教书为业,在潮州城南小学当过语文老师。母亲王懿德出身于潮州仙街头王氏家族。李春涛是他们的大儿子。  
其父李秀升与澄海区三才子之一的吴贯因是执友(吴贯因:留日学生,著名的历史学家。19世纪初任北京政府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民国初期,主编中华书局的《中华杂志》。后任东北大学校长等职。)李秀升及其堂兄李南笙和澄海县的吴贯因、李秀才四人相约同赴厦门市参加了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并在家乡宣传三民主义,带头剪辫子。他们四人常聚到刘察巷15号,讨论国家大事,使年幼的李春涛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决心学习孙中山的革命精神,遂以"景山公园"为别字。
尊父命李春涛拜吴贯因为师,而那时杜国庠已是吴贯因的弟子,故李、杜是同门师兄弟,杜国年长李春涛 8 岁。李、杜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从此亲如兄弟。
李春涛的家是一个旧式大家庭,堂兄弟姐妹十余人。他是两房兄弟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李春涛幼年、少年就读于潮州城南小学、金山中学。他自幼读书努力,勤奋好学,聪颖过人,语文基础扎实,成绩尤为优秀。
1918年9月 --- 1921年6月 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市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7日李春涛参加了在日留学生召开的国耻纪念大会。
1919年的秋、冬间,李大钊的名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杨匏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论文相继发表。杜国庠邓初民林砺儒以及田汉、李春涛等都在日本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并经常寄有关日本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报刊、文件给林伯渠,交流思想。
1919年9月18日,早稻田大学的进步学生创立了“建设者同盟”,不久,李春涛和彭湃一起参加这个组织。1920年10月李春涛与彭湃、杨嗣震等共创"赤心社",出版《赤心》,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探讨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参加"赤心社"的还有王鼎新、陈卓凡、林孔昭、李孝则、彭泽县、林泉、洪达共十人。1920年11月,日人堺利彦、韩人权无为等在东京发起组织“CoSmo—C1ub” (可思母俱乐部),彭湃与春涛等“因与、权相识,遂首先加入。”
1921年,春涛从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毕业。他取道北京市还乡时,吕振羽方展英等潮汕地区籍青年一起,在北京聆听李大钊的演讲。
1921年9 --- 1922年2月 任潮州金山中学教务长、代校长。到金中是因为校长张竞生博士是李春涛的金中校友,当张见春涛返乡,便往会晤,相见甚欢,又志同道合,张即聘春涛到母校共职。李春涛一到校,立即创办、主编《金中月刊.进化》,公开定期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学说。并力排各方阻力,于1921年9月经考试招收了 8 名女生,在潮州市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例。韩山师范学院也于1923年招收了 5 名女生。
当时潮州没有电灯,李春涛在金中办了一个发电所,由学生参与管理,装上百多盏电灯。既改善了教学条件,又帮助勤学的贫苦学生继续求学。他在金中任职期间,关心和支持“潮州青年图书社”的活动,主动向书社介绍外地一些新的书刊,通过书社请来一位步行旅游世界各地的美国人到金中发表沿途观感演讲,以此扩大学生视野并增长社会知识。
1921年10月,彭湃就任海丰教育局长后,李春涛于1922年3月受彭湃之邀任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教员。他只从教科书选讲二三篇好文章,而另取《新文精华》、《新青年》作为教材,讲授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鲁迅等人的作品。
1922年“五一”节,李春涛协助彭湃和杨嗣震,积极筹备在海丰县举行国际劳动节纪念游行。游行之后,李春涛在运动场演说中号召学生“为谋取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这次纪念游行,吓坏了海丰的土豪劣绅,陈炯明撤去了彭湃的教育局长职务,革新教育的实践受到了挫折,但春涛和彭湃等宣传新思想的活动并末停止。李春涛与彭湃共创《赤心周刊》,任主编,并亲自刻印。《赤心周刊》以鲜明的政治态度,与陈炯明的《陆安日刊》展开论战,直至1922年7月回到潮州市
1922年9月 --- 1925年4月 李春涛与杜国庠同租北京地安门内慈慧殿南月牙胡同13号的一座四合院"庐"。执教于中国大学、平民大学、法政大学和高等女师。在《孤军》、《晨光》、《学艺》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3年8月,李春涛回潮州探亲,正逢海丰县农运受到镇压,被捕20多人并通告解散海丰县农会,史称“七五农潮”。彭湃三兄弟到刘察巷向李春涛告知此事。彭、李共商,并由李春涛起草了《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并立即印发各界扩大宣传,呼吁援助营救被捕农友。针对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华字报》和《建设周报》所载歪曲海丰农运的文章,李春涛于1923年11月在北京发表了长篇文章《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支持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李春涛、杜国庠、李春(李春涛的弟弟)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参加追悼列宁的大会,李春涛在大会上发言,宣传列宁的工农联盟的思想。并与杜国庠、摩汉编辑出版了纪念列宁专集《列宁逝世纪念册》、《社会问题》,印刷达数万册。李春涛虽身在北京,仍不断在汕头的《大岭东报》、《天声日报》、《汕头星报》、《时报》等报刊积极撰稿,宣传民主思想和唤起民众反帝反封建。
1925年4月 应上海大学施存统的激请,李春涛到该校讲学。他向学生讲授了《殖民政策》,并将讲稿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在上海李春涛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
1925年6月 李春涛离开上海市,经杭州市回到汕头市。路上许多同志和朋友向他探问海丰农会的近况,因为反动舆论说了很多海丰农会的坏话。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海丰县农运情况,并用事实驳斥反动派的谣喜,李春涛决定进行实地调查。他7月7日到达海丰, 7月9日参加海丰全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彭湃介绍李春涛和126位农会代表见面,就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观念,用举手法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写成文章《田地究竟是谁的呢?》,说明海丰农会是农民的阶级组织,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地支持了农民运动。
1925年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他在周恩来领导的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1925年11月初,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在潮州湘太马路(今中山路)李厝祠成立。担任分校早期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聘请李春涛、李春蕃(柯柏年)等到校讲课。
1925年12月,国民党宣传部创办《政治周报》,由毛泽东任主编。李春涛作任《政治周报》的编辑。并在该报发表了《杀尽知识阶级的是谁?》、《东征纪略》等重要文章。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孙传芳周荫人带军三万人从福建省分三路进攻潮汕地区,而驻潮汕的第一军只有一万人左右,军长何应钦心慌起来,特请李春涛到警备司令部磋商如何解决军费、军用物品、运输队、维持后方治安和社会秩序等问题。为使潮汕人民免遭兵灾战祸,李春涛竭尽全力,在农工商学各界人士的支持下,以上各项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何应钦这才心安。当周荫人的中路军打到饶平县上饶市时,饶平的农民武装,配合张贞的军队进行反击,把入侵的敌军驱逐出上饶。张贞的军队乘胜打入福建,由各县工会、农会组织的运输队也协同部队一起前进。
1926年1月 ---1927年2月 李春涛受周恩来指派回到汕头市,负责接收反动报纸《平报》,筹办《岭东民国日报》,任社长、主编。一开始,工作人员少,经费奇缺,担任编辑的只有李春涛、张亦文、李辞三人,担任采访、营业、广告和发行的是苏铁肩、李穗珊、林纪云、李伟如四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使《岭东民国日报》在1926年1月20日正式出版。李春涛在该报发表大量文章。
1926年1月初,普宁市以方耀家族为首的地主豪绅集团借故殴打和拘捕农会会员和农会宣传员,1月15日,更纠集地主民团进攻一区农会。中共普宁支部发动号称十万农民围攻县城,爆发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豪绅集团的斗争。周恩来派员前往处理;《岭东民国日报》发表评论,支持农民的斗争;各地农会起而声援;彭湃给以具体指导,使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6年1月21日,中共潮汕特委、团汕头地委以国民党市党部名义在审判厅前举行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盛大集会,到会各界群众万余人,周恩来、李春涛、冷欣林昌炽等及苏联代表相继在会上发表演说。为配合北伐和工农运动的开展,7月10日“东江农工运动宣传员养成所”在汕头市第一中学正式开学,彭湃、李春涛、杨石魂、赖先声等都到所任课。7月11日汕头罢委为加强反帝斗争,在劳动学院举办罢工工人及纠察队宣传训练班。杨石魂、李春涛、林昌炽、丁愿等担任讲授政策及政治形势等课程。
由于工贼侯映澄篡夺了潮州工会的领导权,李子标等有正义感的工人退出该工会并于26年夏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10月31日侯映澄指使凶徒打死了李子标,“潮州血案”发生。广大群众愤怒了,李春涛在《岭东民国日报》、《人民周刊》上发表短文、评论,却因为“群众伸冤”而触动了反动分子的天威。何应钦不得不要何辑五请李春涛来磋商,王绳祖扣押了李春涛,迫于群众的强大压力,才不得不将其释放,经过李春涛的据理力争,最后撤职查办了王绳祖、通缉侯映澄、抚恤了伤亡者。
12月11日,工运领袖杨石魂揭阳市的反动派绑架,为营救杨,两万多农民、工人开进县城。李春涛在《岭东民国日报》上亲自撰写社论支持正义斗争,并与彭湃、记者梁工甫一起乘坐小电船到揭阳县城,最后成功营救出杨石魂。
1926年12月25日,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召开广东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李春涛被公推为汕头市党部代表,在五名主席团成员中,他名列榜首。李春涛等三人为"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12.30上午,他在大会上"报告潮梅特别委员会党务进行概况"。会议结果,李春涛被选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
1927年初,革命阵营内左、右派斗争激烈。“不怕死的《岭东民国日报》主笔李春涛”,成为右派猛烈攻击的对象。他们首先要夺取的就是办报权,中国国民党免去李春涛《岭东民国日报》社社长的职务,另派右派三人接管该报。2月25日李春涛登报卸职。1927年3月 共产党再创办《岭东日日新闻》。李春涛任社长,继续发表文章。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4日潮梅警备司令部接到蒋介石的密电指令:“立即在你司所瞎范围内,将共产党捣乱分子拿办,以止乱萌为要。”时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五上海市未返,由罗参谋长执行,实行“清共”。当日,罗以研究处理彭丕被杀事件为名召开会议,企图诱捕中共汕头地委和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由于对形势的严峻估计不足,仍派李春涛、廖伯鸿(共产党员)、梁德明(商人部长)三人赴会。他们明知有危险,却置生死于度外,毅然赴会,当即被捕。当晚十时,全市戒严,查封80多个单位和团体、先后被捕的有100多人,其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他们多数被秘密杀害。
1927年4月27日 ,李春涛、廖伯鸿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装进麻袋,用刺刀活活刺死并抛入汕头石炮台外海,李春涛时年30岁。工运领袖杨石魂为寄托哀思,写了《澎湃的春涛》一文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表。
主要作品
《读书录——江亢虎“洪水集”一文》
《开放有阶级的学校》
《论爱国心之功过》(译文)
《读书录--反对一夫多妻》
《富的集积之一实例—录近代之竞争》
《潮州民族性之一观察》
《太平洋会议性质及范围之一研究》
《于汕头太平洋会议研究社之提案意见书》
《太平洋会议与未来国际战争》
《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
《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现状》
《社会问题》
《列宁逝世纪念册》
《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
《谁“将实行共产主义”?》
用英、法、日、中译马克思的《\u003c政治经济学批判\u003e序言》
《何以“经济发展的后进国—如俄国反先揭共产之旗”?》
《殖民政策》
《外国人在中国放枪的效果》
《田地究竟是谁的呢?》
《田地究竟是谁底呢—海丰农民对于土地底观念之正确》
《杀尽知识阶级的是谁》
《东征纪略》
《我们为什么追悼列宁》
《本市工友应有的觉悟》
《谈本报的内部组织》
《党底‘决议’、‘政纲’和东江农代大会》
主要成果
彭湃创办《赤心周刊》,任主编,宣传社会主义。不久往北京市,经杜国痒介绍在中国大学、平民大学、高等女师等校授课,宣传唯物主义。1923年8月,度假南归,应彭湃的要求起草《海丰全县农民泣告同胞书》,揭露和控诉地主豪绅和县反动当局趁海丰汛灾水祸之机剥削农民,推残农会的罪行,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同情和支援。不久,回北京后,撰写《海丰农民运动及指导者彭湃》一文,在中国大学校刊《晨光》二卷一号发表,介绍彭湃事迹,捍卫海丰农运革命事业,驳斥反动报刊的诬蔑和攻击。1925年4月,辞去教职,南下海丰县投身于国民革命,与彭湃就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识问题进行调查,写了一篇题为《田地究竟是谁的呢》,在《农工周刊》第二期发表。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他在东征军总指挥部-部工作,写了《东征纪略》。同年底,受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派接收汕头市的反动报《平报》,筹办《岭东民国日报》,任社长。在此期间,他曾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党组织认真讨论后认为,在当时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他以中国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开展工作,对革命事业更为有利。他欣然接受党的决定,一心干好革命工作,深受同志们的爱戴,被称为“非党布尔什维克”。12月间,以国民党左派身份在广州市协助毛泽东处理《周报》编辑部日常事务,并写了《杀尽知识阶级的是谁》一文,在《-周刊》第二期发表,指出陈炯明之流才是杀尽知识青年的刽子手。1926年12月,运用舆论力量,协助营救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长杨石魂。国民党-视他为眼中钉,1927年春末,被免去《岭东民国日报》社长职务。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4月14日,汕头潮梅警备司令部,以解决澄海农军教练彭丕被杀的问题为名,召开会议,应邀出席,当即遭到逮捕。4月27日深夜,在汕头石炮台街道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作品
主要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