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上的寺庙
鸡鸣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侧,是南京最古老、也是最大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自古就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南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萧衍在鸡笼山创建寺庙,使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后寺庙毁于战火。隋、唐、宋、元时期,虽有在寺庙遗址重建佛院,但规模、香火远不能和昔时相比。
直到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才在故址的基础上重建鸡鸣寺,占地高达一百余亩,寺内常住僧人有百余人之多,使这座古老的寺庙又重现异彩。明朝以后,鸡鸣寺逐渐年久失修,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大修过两次,康熙南巡时还为古寺亲笔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护名胜古迹,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古鸡鸣寺。从1983年动工,历经数年,将其修复,重新达到了明末清初时宏大的建筑规模。如今的鸡鸣寺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成为南京最重要的寺院之一。
自然地理
鸡鸣寺地处玄武区鸡笼山东侧,鸡笼山“山高二十丈,后临玄武湖”,山势浑圆,状似鸡笼。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4摄氏度左右,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充足,年降水量在998.6毫升左右,适合各种南北方植物的生长。鸡鸣寺树木葱郁,有一条将樱花树作为行道树的樱花大道,供游客观赏。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鸡鸣寺这个名字的来源,据传是因为寺前有鸡鸣而得名。而鸡鸣埭据传则是萧赜萧赜游钟山,听到鸡鸣声,故此山改称为鸡鸣埭。清人余宾硕曾写过《金陵揽古》,其中有一条关于鸡鸣寺的记载,“寺前有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始闻鸡鸣也。”
建筑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
鸡鸣寺始建于晋朝,早在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就在鸡鸣寺寺址所在地依山造室。
南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萧衍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改年号为大通元年。梁武帝醉心佛教,曾4次入同泰寺舍身当和尚,自称“菩萨皇帝”,经常聚集名僧在同泰寺讲经。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恢弘壮丽,被誉为“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寺。当时寺内共有六所大殿,小殿及殿堂十余所,还有一座九层高的佛塔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十分壮丽,盛极一时。使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佛教圣地。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谋反,梁武帝饿死于台城,寺庙就此毁于战火。
唐宋时期
直至吴天赞元年(公元992年杨吴筑金陵城,在同泰寺故址上建造了台城千佛院。南唐时名为静居寺,后改为圆寂寺,宋代改为法宝寺。但规模远不可与昔时相比,直至明初,都只是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
明清时期
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才在法宝寺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鸡鸣寺,占地一百余亩,寺内常住僧人有百余人之多,鸡鸣寺重现异彩。据传连朱元璋的原配皇后马皇后也常来此敬香,并为此特开凿了一条敬香河,可见当时香火之旺盛。
明永乐年初,朱棣西藏自治区哈立麻大宝法王,在山下建施食台。
明以后,由于年岁久远,鸡鸣寺日益衰败。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在南巡时,还临幸山寺,为古刹题书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又重建了虚阁。这座古寺也得到了爱新觉罗·弘历手提的匾额和楹联。清咸丰年间,鸡鸣寺毁于兵火。同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捐集资,修建了观音楼,楼里供奉着与众不同的观世音菩萨像,菩萨坐南朝北,旁边佛龛上的楹联写道:“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此又被称为观音阁、观音楼。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兴建了“豁蒙楼”。
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寺僧石霞、石寿又在豁蒙楼旁增建一楼,取名为景阳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8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鸡鸣寺改为尼众道场,并逐渐对外开放,成为南京重要寺院。文化大革命期间,鸡鸣寺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政府决定重建鸡鸣寺。1983年动工,经历数年,修了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又修复了老山门,建了新山门。1985年鸡鸣寺重新对外开放,加强了与海内外佛教界的联系,进一步深入交流佛教文化,增进彼此了解。1986年4月1日,泰国佛教界赠送铜佛像,江苏省佛教协会和南京市佛教协会200余人参加泰国佛像安奉仪式。1990年又重新修建了一座药师佛塔,这座佛塔七层八面,塔高约四十四米,塔内供奉着一尊明代药师佛铜像。003年11月6日,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尼众部在鸡鸣寺开办,是江苏省第一所尼众佛学院。2004年10月,开办儿童读经班。11月12日至18日,首次举行水陆法会。11月17日,首次放五大士焰口。2005年3月17日,开办佛学沙龙。9月,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尼众部改名为“江苏尼众佛学院”,开设本科班和研究生班。
现在鸡鸣寺已经从香火道场逐步转变为尼众学修道场,般若庙为对外宣传佛教教义阵地。
建筑风格
鸡鸣寺不仅是供奉佛祖的寺庙,同时也是与城市相连的园林。寺庙园林文化是寺庙造园艺术的一部分。鸡鸣寺依山、背湖、临城,集山、水、林、寺于一体,树木葱郁,景色秀美,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在鸡鸣寺中巧妙结合。同时,鸡鸣寺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古文化以及浓厚的宗教艺术色彩和佛教文明,这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造人工之景,赋予自然宗教意味。将自然之景和人工之景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主要景点
鸡鸣寺寺门位于鸡鸣寺路左侧石阶上,黄墙门洞正中,四个金色大字“古鸡鸣寺”,熠生辉。步入山门,可看到施食台(志公台)。施食台前为弥勒殿,再往上则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楼。观音楼左侧为豁蒙楼,是鸡鸣寺的最高处。大雄宝殿的东面是凭虚阁遗址,西面为塔院。塔院内用青石铺地,采用青石磨光雕花的工艺,药师佛塔在这里建造。鸡鸣寺的南侧是香客供奉香火的香台。东侧景阳楼后则是有着一段凄惨故事的胭脂井。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又名毗卢宝殿,是鸡鸣寺的主殿,重建于1994年。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法身佛像),两边为文殊菩萨、普贤两大菩萨,而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殿内常年香烟缭绕、红烛高照。
观音殿
观音殿又称“观音楼”,敕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万历年间重新修葺。但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焚。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捐重建。
殿内供奉着普渡众生的望海观世音菩萨,背面供奉着泰国佛教界赠送的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鎏金铜像,两侧塑立着32尊应天佛各自神态迥异,栩栩如生。
泰国佛教界赠送的观世音菩萨,坐南朝北,与其他寺庙截然不同。两旁楹联给出了为何不同的答案,“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皆举行观音法会,来此烧香拜佛的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不下十余万,是南京寺庙之首。
药师佛塔
药师佛塔于1987年动工兴建,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层用木结构装修,于1990年正式建成。药师佛塔外观为九面,但实则为七层八面,高44.8米。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内供奉一尊明代药师佛铜像,原为雍和宫所藏,后经周恩来总理特批,移供南京。
此塔名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塔,是国泰民安和希望香客、游人能够消灾延寿的意思。宝塔南门正门门额的“药师佛塔”四个大字,为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北门门额上镌刻“国泰民安”的匾额,是南京市市长亲笔题写。
塔院中央为基座,四周皆为碑廊。
塔内一层供奉着一座明代铜鎏金的药师佛像,药师佛,又被称为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十二愿王、医王善逝。是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自二层起,每层中央都供奉着四尊木雕药师佛像,各置于明代楠木雕花佛龛中。
顶部塔刹高9米,用铜、锡制成,塔顶的圆帽、葫芦、法轮、风铃和风头都是用铜制做而成的,显得金碧辉煌。
胭脂井
胭脂井位于鸡鸣寺东麓,原名为景阳井。井栏八角形,向东的一面上刻“胭脂井”三字。胭脂井因一段亡国凄惨故事而闻名于世,“胭脂井的故事”也于2014年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公元589年,杨坚发兵灭陈,隋军攻入台城时,南朝末代皇帝陈叔宝和两位宠妃张丽华、孔贵妃藏入枯井之中,经太监的指引,隋军仍找到三人,后被吊起俘获。粉面黛目的两位妃嫔吓得涕泪俱下,胭脂沾满了石井栏,后人用帛拭之不去,胭脂的痕迹在石栏上留了下来,从此得名“胭脂井”。
宋代进士曾巩鉴于陈后主的荒淫无度,曾作“辱井铭”,将“辱井在斯,可不戒乎?”刻于石井栏之上,以告诫后人,故后人又称此为“辱井”。
以胭脂井为中心布置楼、堂、廊、轩,形成一组园林式建筑群,为“胭脂斋”。现为素菜馆,对外供应素食。
豁蒙楼
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曾多次和学生好友杨锐登临鸡鸣寺。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之一的杨锐遇难,张之洞为纪念杨锐在鸡鸣寺建造了豁蒙楼,名字取自杨锐经常吟诵的杜甫名诗“忧来豁蒙蔽”,并手书匾额。
豁蒙楼位于鸡鸣寺最高处。登上豁蒙楼,凭窗眺望,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都可以尽收眼底。
现已改建成鸡鸣寺百味斋,有香茶素点可供食用。
香台
香台前燃着一支红色的巨型蜡烛,外侧台上是一排莲花棉花灯,用来给香客们燃香。内侧平台上则是香客们供奉的香,下侧有一个坑,香灰落入坑中,积多了,僧人便从下面的石洞将其清理干净。
时令景观
南京鸡鸣寺樱花路总长约400米樱花路,两侧共种植260余株樱花。初春时节,樱花绽放,美不胜收。每到三四月份,鸡鸣寺前来赏樱的游客和香客络绎不绝。据统计,2018年3月19日鸡鸣寺地铁站客流量就已经到达16.8万人。
开发与保护
鸡鸣寺始建于晋朝,早在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就在鸡鸣寺寺址所在地依山造室。
南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萧衍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佛教圣地。
吴天赞元年(公元992年杨吴筑金陵城,在同泰寺故址上建造了台城千佛院。南唐时名为静居寺,后改为圆寂寺,宋代改为法宝寺。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在法宝寺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鸡鸣寺,占地一百余亩,寺内常住僧人有百余人之多。
后清朝康熙年间经历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1年),地方官员为了迎接爱新觉罗·弘历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凴虚阁,鸡鸣寺从此又被称为观音阁、观音楼。
清咸丰年间,重修了毁于兵火的鸡鸣寺。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也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兴建了一座经堂,亲笔题写匾额,取名为“豁蒙楼”,来源于杨锐喜欢反复吟诵的杜甫名诗“君臣上论兵,将帅暖燕苏。朗咏六公篇,夏来豁蒙楼。”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寺僧石霞、石寿又在豁蒙楼旁增建一楼,取名为景阳楼。
1979年,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落实宗教政策,决定重新修复改建鸡鸣寺,使其能够恢复明末清初的建筑规模。1983年动工建筑,经历数年,修复了豁蒙楼、观音殿大雄宝殿等。1985年,鸡呜寺即重新对外开放,随后又逐步修了大山门、毗卢宝殿、钟楼、鼓楼、放生池等建筑。1990年,重新建造了药师佛塔
现在鸡鸣寺已经从古时的香火道场逐步转为尼众学修道场,般若庙成为了对外宣传佛教教义的阵地,首创了江苏尼众佛学院,使进寺信众、游客能够文明敬香。
2018年成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鸡鸣寺景点介绍.南京文旅信息服务平台.2023-05-06
鸡鸣寺简介.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3-05-06
江苏南京鸡鸣寺.中国寺庙网.2023-05-06
鸡鸣寺志.鸡鸣寺官网.2023-05-06
鸡鸣寺导览——观音殿.南京鸡鸣寺微信公众号.2023-05-06
南京市鸡鸣寺药师塔发生火灾.中国日报网.2023-05-06
殿堂尊像——药师佛塔.南京鸡鸣寺微信公众号.2023-05-06
鸡鸣寺导览——药师佛塔.南京鸡鸣寺微信公众号.2023-05-06
鸡鸣寺导览——胭脂井.南京鸡鸣寺微信公众号.2023-05-06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5-06
目录
概述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建筑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建筑风格
主要景点
大雄宝殿
观音殿
药师佛塔
胭脂井
豁蒙楼
香台
时令景观
开发与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