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
流传于中国河北的梆子声腔剧种
河北梆子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旧时称秦腔、山陕梆子、直隶梆子、京梆子、梆子腔,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繁荣阶段;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导致河北梆子走向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北梆子逐渐开始复苏,并正式定此名,它是我国戏曲梆子声腔系统的重要支脉。
河北梆子包括须生、小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净、二净、文丑、武丑等,每个行当都有特定的唱腔风格,表演风格奔放粗犷,动作较夸张,常有高难度的特技表演。河北梆子的唱腔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等。传统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三弦琴唢呐海笛等;武场乐器有鼓、板、大锣铙钹小锣等。代表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春秋配》《金水桥》《教子》《杜十娘》《喜荣归》《南北合》《三上轿》等。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22。
历史发展
形成阶段
河北梆子形成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1850年),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在清代相关记载中,有的称秦腔、有的称乱弹、有的称西部,有时也叫弋阳梆子。其具体流入时间,据清代的刘献廷之在作品《广阳杂记》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证明此时京徽地区已有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据乾隆时期的《梦中缘传奇》序记载:“长安(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此后,“至爱新觉罗·颙琰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上之音。”证明此时秦腔一直有演出活动。
秦腔随着山陕商业活动向京师和河北省地区的扩张而传入,为了在当地赢得观众的喜爱,在艺术表演上进行了不断改进创新,尤其是通过后继人才和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当地化元素的融合。其中,河北籍演员的参与对于山陕梆子发生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到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经过长期的演出活动,山陕梆子在河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早期的河北梆子。在道光末年,河北地区出现了三庆和、祥泰等青隶梆子科班,分别位于京南雄县耳务头和定兴县。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地方的贫苦农民家庭。教师包括一些专门从事梆子艺术、以及同时具备高腔、梆子演唱技能的艺人。这些科班培养出来的艺徒主要在河北省地区的定兴、徐水区容城县、高阳、霸州市等地活动。道光年间的这些科班可以说是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同时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繁荣阶段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河北省内出现了许多班社。随着大量优秀演员的涌现和班社数量的增加,河北梆子进入了繁荣阶段,科班和戏班遍布于河北中部及北京、天津市等地。据《都门记略》记载,河北梆子戏班“万顺和”“全顺和”“双顺和”曾在北京长期演出。可以说,这个时期,河北梆子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大剧种。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河北省梆子的全盛时期,不仅在北京、河北、上海市山东省、天津及东北三省广泛流传,还传播至开封市扬州市、武汉、苏州市等地。同时,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与当时称雄的皮黄(京剧)相争妍斗盛、分庭抗礼。在大力竞争中,河北梆子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员,如田际云、崔德荣、侯俊山郭宝臣等。
衰落阶段
20世纪30年代,河北梆子逐渐走向衰落,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率先攻占东北地区三省,使得分布在东北各地的河北梆子艺人大量逃回关内。在敌人的威胁下,河北省农村中的河北梆子班社相继解体,艺人们散落无处,并未能再次组成班子。相对农村而言,城市的衰落速度更快,在日伪统治期间,北京、天津市等大城市只有一些零散的艺人演出帽戏,到了20世纪40年代,除了庙会或春节偶尔会有爱好者业余演出以外,平时几乎没有正式的演出活动,专业班社已经消失不见了。那些技艺高超、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多数改习京剧或评剧,而那些条件差、无力改行的艺人则放弃了演绎事业从事农业生产,甚至有些人只能靠乞讨为生。
复苏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位于保定市的原冀中军区培新剧社改建为河北省实验剧院(京、评、梆合演),同时也在河北省内建立了很多专业的河北梆子剧团,自此河北梆子进入复苏阶段。河北梆子对旧时的舞台艺术进行了从表演到音乐的全面改革,又创作改编了《秦香莲》《宝莲灯》《荀灌娘》《陈三两》《三上轿》《苏武牧羊》等一批新作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从业人员有的挨批斗,有的落地为农,大部分的河北梆子剧团被迫解体,演出活动全部暂停,因此河北梆子的复苏跌入低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北梆子的发展得到转机,大部分被遣散的演员艺人重新回到剧团,河北梆子的演出团体、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也在不断地得到恢复或重建。
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北梆子在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下,再度陷入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人才流失严重,急需采取措施抢救和保护。到了2009年,尽管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阵容相对齐整,却没有新的剧目或复排剧目。几乎所有演出都在郊区县进行,靠着政府补贴支撑农村文化,很难在城市里观看到河北梆子的演出。
艺术特点
表演行当
河北梆子的表演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还有旗卒、锣夫、伞手、报卒、车夫、轿夫、家奴、院公、彩女、龙套被称为杂行。
生:分为胡子生、小生、武生三类。胡子生又分为文胡子生、脆胡子生、武胡子生;小生又分为文小生、武小生、穷生、娃娃生;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在生行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胡子生,一般用来表现正派人物,最难演的是穷生,表演时需要用抱肩、弓膝、缩胫、小步等夸张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穷困状态。
旦: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五类。青衣又叫正旦,和花旦都是女性角色中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青衣多数时穿黑色服装,少数穿白衫,表演讲究端庄稳重,行不露足,举不露手,笑不露齿;花旦还分为围门旦、耍笑旦、摔打旦、泼辣旦、小旦,用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多样化,在表演上讲究轻、快、俏;武旦分为刀马旦、夜叉旦两种。
净:分为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四类。大花脸又分为黑头、白奸、红头和净生,注重唱功;二花脸又分为架子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注重做工。净生是河北梆子特有的一种,扮相素脸、满,与老生相似,兼用生、净两行表演程式,采用花脸唱腔。
丑:分为文丑、武丑两类,也叫三花脸或小花脸。文丑又分为袍带丑、道袍丑、腰包丑、神鬼丑、老丑;武丑又分为英雄将、斗将。
表演程式
河北梆子的表演形式与京剧差不多,讲究程式规范,只有个别的行当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对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表现多是借助程式来完成的。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在具体运用时更夸张、更奔放些,因而形成粗犷火爆的表演风格。高难特技的运用,如压腿、踢腿、一字马、拧旋子、翻跟头、跑圆场、喊嗓子等, 无统一规范,因人而异。表演中常常运用一些杂技技巧,俗称“绝活”,比如说圆场功,讲究稳、快、美,上身保持纹丝不动,看上去人像漂在水上一样。尤其在短打武戏中比较常见,要求演员兼备柔韧性和协调性。
舞美
传统的河北梆子戏曲服装,俗称为“行头”,是由生活中常见的服饰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历史服装,也被称为“意象化”服装。河北梆子的行头品种繁多,分类细致,可分为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等多类。
在河北梆子的表演中,脸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作为中国戏曲独有的表演形式,脸谱在戏剧性格化和美术图案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梆子中的脸谱与人物角色相匹配,可以形成与京剧脸谱相统一的化妆效果,并且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个别河北梆子脸谱相比于京剧更为自由、夸张,这些不同的风格使得戏曲中不同人物具备了更为独特的外形形象。
伴奏乐器
河北梆子传统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三弦琴唢呐、海笛等;武场乐器有鼓、板、大锣铙钹小锣等。
河北梆子的伴奏可根据节奏分为以下三种:
闪板节奏:为避免重要唱词与伴奏出现碰撞而影响唱词的清晰性,河北梆子通常采用眼起板落的节奏形态,“眼”即弱拍和次强拍,“板”即强拍。这样的闪板节奏打破了节拍内部固有的强弱规律,还可以使音乐情绪更加饱满。
顶板节奏:与闪板节奏相对应,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是一种“有板无眼”的节奏形态。
散板节奏:河北梆子的散板有散打散唱、紧打慢唱两种节奏形态。散打散唱一般用于结构的开始或结束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打慢唱一般用于结构的3/4处,起到催人奋进、造成高潮的作用。
唱腔曲调
河北梆子的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一板一眼类,包括正调慢二六、快二六、反调二六、悲调二六等板式;有板无眼类,包括紧打紧唱的快流水板和紧打慢唱的散流水板;无板无眼类,包括尖板、哭板等;曲牌有“句句双”“小磨房”“滴溜子”“上天梯”“小开门”“洞房赞”“算盘子”“花梆子”等;锣鼓经有“梆子穗”“尖板头”“三起板”“软脆头”。唱腔以真声唱字为主,全部音域包括两个八度,念白包括京白和韵白两种。
大慢板作为河北梆子的主体板式之一,唱腔速度较慢、曲调复杂,并需要演唱者有极高的唱功。传统上,大慢板只用于青衣、胡子生这类角色扮演中,以表现出角色内心的苦闷、思念等情感。该板式的唱词通常是十言句,且一般只有三句唱腔,不能反复演唱。根据具体情况需求可以使用一句、两句或三句唱腔进行演唱。在表演上,通常大慢板后会紧接着小慢板的演唱。
小慢板是在河北梆子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板式,速度比大慢板快一些,比二六板慢一些,属于次慢板。它可以表达剧中角色的多种情感,并可以用于叙述情节。同时,它还常作为大慢板向其他板式过渡的桥梁。每句唱腔都是一板三眼,4/4拍记谱,演唱速度约为每分钟40拍左右。
二六板是一种可自由反复演唱、一板一眼、2/4拍记谱的上下句式唱腔。它分为正调二六板和反调二六板两大类,其中正调二六板是整个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板式,几乎所有的板式都与它有密切的关联。为了表现不同节奏的情感,正调二六板还有慢、中、快之分。反调二六板则指其上下句唱腔的尾音恰恰与正调二六板不同,有大反调、小反调两种形式。它们都用于表达剧中人物的凄楚、哀怨情绪,只是前者偏重抒情,后者偏于叙事;前者属于慢二六板,后者属于快二六板。
流水板是有板无眼的快板唱腔。在演唱时,其以十言、七言的上下句结构为主,也有少量五言、六言的唱词。流水板中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方式,都可以反复演唱。流水板可以独立起板,也可以转入尖板、哭板等其他板式中。
尖板是一种纯散板的唱腔,以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结构为主,既有强烈的叙事性,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上句变化样式较多,下句变化样式相对较少。尖板可以反复演唱,利用率仅次于二六板, 较其他板式用途广泛。
哭板原名“滚白”,唱词结构不同于其他板式,它采用无辙无韵、字数长短不一的散文式结构,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哀叙为主。完整的哭板由帽腔、主体腔和尾腔三部分组成,其中帽腔和尾腔通常采用乐器伴奏,而主体唱腔则通常是徒歌,无伴奏。哭板可以独立起板,也可以与其他板式衔接。
河北梆子的唱词以“三三四”十字和“二二三”七字的形式为主,有时也有5个字和6个字,大多数都是同辙不同声,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词里,很少在唱词的中间变韵。
河北梆子的正调唱腔为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男女声唱腔都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较女演员更为吃力,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技巧,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
艺术流派
在河北梆子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直隶老派、山陕派、直隶新派这三个艺术流派,标志着河北梆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共同推动着河北梆子走向完善。
直隶老派
直隶老派起源于乾隆爱新觉罗·颙琰时传入河北省农村的秦腔,是最原始的河北梆子,成长于农村,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上海市为中心,北派以北京、天津市为中心。直隶老派讲究文武兼备、唱作兼备,重视创新剧目,率先创作了河北梆子时装戏,北派的唱念以直隶语言为基础,带有山陕韵味,演唱风格讲究平稳干练;南派在唱腔上更多的保留了原系山陕梆子的“二音"假声花腔,演唱风格注重婉转优美,很少有山陕韵味。代表人物有达子红、小茶壶、京达子、响九霄、双屏、冰糖脆、玻璃脆、灵芝草、刘义增、黑灯等;代表剧目有《苏三起解》《汾河湾》等。
山陕派
山陕派形成于光绪年间,这时有很多的山陕梆子艺人在北京改唱河北梆子,山陕派的显著特征是他们坚持在念白上留有山陕韵味,并将此视为正宗。唱腔上板式结构、使用规范都与直隶老派相同,区别在于情趣韵味,山陕派带有凄凉酸楚、悲壮哀怨的色彩;表演方式崇尚高难度的特技,如子功、翅子功、发缕功、髯口功、椅子功、功等。代表人物有十三旦、十三红、十二红、杨娃子、元元红、五月仙、捞鱼鹳等;代表剧目有《摘星楼》《铁冠图》《梵王宫》《翠屏山》《铁弓缘》《观阵》《辛安驿》等。
直隶新派
直隶新派形成于清末民初,是在直隶老派基础上发展出的河北梆子新军,不断革新唱腔板式如《大慢板》《反调二六》《单导板》《长搭调》等,打破了以山陕为正宗的传统观念。唱腔上比老派复杂繁难,讲究华丽高亢、跳跃曲折,表演上以女演员为中心,文戏为主,武戏为辅。新派的剧目较老派更加健康,代表剧目有《铡美案》《算粮登殿》《斩子》《调寇》《南北合》《战北原》等。
代表剧目
河北梆子剧目约有500多出,多数来自山陕梆子,多取材于殷周、列国、两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的历史故事,代表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辕门斩子》《打金枝》《杜十娘》《双锁山》《乌玉带》《喜荣归》《赶斋》《打柴得宝》《观阵》《作文》《疯僧扫秦》《春秋配》《二堂舍子》《芦花记》等;清光绪末年后又产生了一大批时装戏如《惠兴女士》《烟鬼叹》《梦游上海》《火烧第一楼》《蚂蚁拿臭虫》《耗子成亲》《春阿氏》《张傻子游街》等;还有改编自外国著名小说的戏如《茶花女》《复活》《拿破仑》等;反映近代科技的戏有《电术奇谈》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有保护价值却不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铁冠图》《棋盘街》《宁武关》《龙戏凤》《天妃闸》《万寿堂》《朝金顶》《聚宝盆》《大劈棺》等。
代表人物
侯俊山
侯俊山(1854-1935年),艺名十三旦。侯俊山早期学习的是山西梆子,后来到了北京才改唱河北梆子,他的花旦扮相俊美,武生做工细腻,对河北梆子的表演和音乐都做了大胆的改革,如旦角兼演生角、文戏串演武戏、名角演折子戏、废除跷功、为河北梆子做出了重大贡献。代表剧目有《辛安驿》《九花娘》《红梅阁》《双合印》《玉堂春》《珍珠衫》等。
赵佩云
赵佩云(1900?-1945),艺名小香水,原姓李,后随继父赵永才姓。早期学习花旦,成名于民国三、四年,经常在北平、天津、营口、哈尔滨演出,有“秦腔泰斗”的美誉。代表剧目有《拾万金》《烧骨记》《春秋配》《对银杯》《算粮》《登殿》《南天门》《桑园会》《辕门斩子》《回荆州》《四郎探母》《蝴蝶杯》《调寇》等为最佳。
除早期的演员外,还有田春鸟、许荷英、裴艳玲、张惠云、齐花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慧云、彭蕙蘅、许荷英、王洪玲、刘凤岭、刘玉玲等梅花奖获得者。
传承保护
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河北梆子,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河北梆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创新传承人的培养机制,积极改善河北梆子的生存发展条件。为注重年轻一代艺人们的培养教育,避免戏剧人才的流失,保定艺术学校将河北梆子纳入课程,系统的学习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身段、唱念、剧目课、乐理、视唱练耳、剧目赏析、艺术概论等专业课,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扩大影响。河北大学承办了《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河北梆子走进河北大学》的专场活动,激发新时代人们学习欣赏河北梆子的兴趣,提高年轻人的责任感,促进河北梆子的传承与发展。
价值影响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支脉,同时也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通过河北人民语言、音调、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具有清晰特色的新戏剧形式,也是河北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
河北梆子对很多剧种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评剧吸收借鉴了河北梆子的剧目唱腔、伴奏以及服饰、扮相,曾有“平腔梆子戏”之称;保定市的老调梆子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唱腔、伴奏、曲牌、锣鼓经;此外,丝弦腔、哈哈腔等地方戏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河北梆子的影响。
参考资料
河北梆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5-10
河北梆子.保定艺术学校.2023-05-13
【图】燕赵戏韵进校园.河北大学.2023-05-13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形成阶段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复苏阶段
发展现状
艺术特点
表演行当
表演程式
舞美
伴奏乐器
唱腔曲调
艺术流派
直隶老派
山陕派
直隶新派
代表剧目
代表人物
侯俊山
赵佩云
传承保护
价值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