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 Y. Wu),唇形科(Lamiaceae)水苏属(Stachys)植物,又名野麻子、五眼草、冬虫夏草,在欧洲地区和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及广西等地。地蚕大多生长在海拔170~700米的荒地、田地及草丛湿地上。
地蚕是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
根状茎横走,肉质,肥大。茎直立,四棱形。茎叶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大圆齿状锯齿。轮伞花序腋生,4~6花,远离,组成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至紫蓝色,亦有淡红色,冠檐二唇形。卵球形坚果,花期4~5月,果期5~6月。
地蚕根茎和全草皆可入药,可以治疗
肺结核咳嗽、吐血等症状。肉质的根茎可供食用,也可以作为原料参与饮料的制作,如地蚕
胡萝卜复合汁等。
典籍记载
历史记载中的“地蚕”对应物种有较多说法,首先是
南宋文学家范成大及南宋地理学家
周去非认为“地蚕子”与
唇形科水苏属甘露子(Stachys affinis)相似但有所区别,并非同种。《
岭外代答》卷八也记载:“地蚕子,生土中,……又似甘露子而不尖,味如梨藕而淡,亦以荐酒。”而明代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认为“地蚕”即是甘露子,在书中说道:“地蚕,本名草石蚕,又名甘露子,一名地瓜,生郊野,叶如薄荷,根白如蚕,作植食。”。除此之外也有古人认为“地蚕”是“白
蘘荷”(
姜科姜属植物荷Zingiber mioga)的根,但这是错误的。如今《
中华本草》收录“地蚕”的基源植物为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形态特征
根
地蚕肉质根茎横走,有肉质块茎,黄白色,尾端稍尖,有多个环状节,节上有芽眼和鳞片,形状似蚕,地蚕一名也因此得来。
茎
茎直立,高约40~50厘米,不分枝或少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被刚毛。
叶
叶长圆状卵圆形,长4.5~8厘米,宽2.5~3厘米,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大圆齿状锯齿,下面绿色较浅,被毛,有4对侧脉。叶柄腹平背凸,长1~4.5厘米。
苞片披针状卵圆形,短柄或近于无柄,上部苞叶微小,菱状
披针形,边缘呈波齿状。
花
轮伞
花序腋生,生有4~6朵花,远离,组成长5~18厘米的
穗状花序,苞片微小,线状钻形。
花梗被微柔毛,
花萼倒圆锥形,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有10条脉。萼筒有5个萼齿。花冠淡紫至紫蓝色,也有淡红色,长约1.1厘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下唇水平开展。冠檐3条裂。4根
雄蕊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
花药2室。花盘杯状。子房黑褐色。
果实
物种分布
地蚕原产于
中原地区北部,据记载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82年引入
欧洲,1900年传到美国。
世界分布
地蚕原产于中国北部,据记载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82年引入欧洲,1900年传到美国。现在于欧洲地区和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有分布。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地蚕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和潮湿疏松沙质地上,耐热、耐湿,多生长在海拔170~700米的荒地、田地及草丛湿地上。花期4~5月,果期5~6月。
繁殖方式
地蚕结卵球形坚果,通常利用种子和块茎进行繁殖。
栽培技术
地蚕在4月播种,12月~次年1月收获。地蚕利用
地下茎繁殖,基肥用千渣肥。穴栽,每穴栽1个地下茎。苗高16厘米左右时除草、培土、摘心。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秋季采收
根状茎。采收后用麻袋装载,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蛀。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香港中草药》称“味淡、微甘、性平。”,《
中国药用植物简编》称“其块茎性甘、平,药用有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痰功能,治
肺结核、咳嗽、肺虚气贫血、
盗汗和
小儿疳积等症”。
地蚕全草或根茎皆可入药,味甘、平,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主治肺结核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等症状。
痨瘵康胶囊是中国国家中药六类新药,为国家 863 项目,主治肺结核病
阴虚痰热症,而地蚕作为中臣药参与肺痨康胶囊的研制。
食用价值
肉质的根茎可供食用,也可以作为原料参与饮料的制作,如地蚕
胡萝卜复合汁等。嘉庆《
广西通志》卷九十,引《金志》云:“地蚕,一名无头蚱,形如蚕,生深山僻处,獠人得之以为蚱,食之可御寒。”
相关研究
金丝桃苷是地蚕入药的主要成分,在2003年,
杨中林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地蚕中地上部分金丝桃的含量为根茎的8.2倍左右,则可以认为以全草代替根茎直接入药具有可行性。
2004年,黄洁等人通过
低聚糖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实验研究表明,地蚕中的低聚糖对诱导小麦抗条锈病效果很好。2007年,杨琳等人研究发现地蚕可能含有
黄酮及其
糖苷、生物碱、
多糖、酚类、
有机酸及三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2010年,金晶等人发现从地蚕中可以分离得到
芹菜素,而芹菜素具有抗肿瘤活性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