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核桃(
山核桃属 kweichowensis Kuang \u0026 A. M. Lu)是
胡桃科(Juglandaceae)
山核桃属(Carya)的植物。其是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中国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册亨县、
望谟县、等地。其常常生长在海拔500~1300 m的
喀斯特山坡林之中,喜光润以及湿润的环境。
贵州山核桃为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70厘米,树皮颜色为灰白色至暗
褐色,浅纵裂。小枝灰黑色,散布有稀疏的皮孔。冬芽颜色呈黑褐色,有树脂,并稍具粘性。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及叶轴无毛;顶生小叶柄,侧生小叶柄或近无柄;小叶片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
披针形,顶端钝至急尖,基部歪斜、钝圆至楔形,边缘有锯齿。
雄性荑花序1-3条1束,无毛,密生
雄花。雄花无柄。
雌性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粗壮,直立,无毛。
雌花无柄,子房椭圆形。果实形状为扁圆形、稀扁倒卵形,果核扁球形,颜色为淡黄白色。其花期在3-4月,果期在10月。
贵州山核桃的生境退化或丧失以及人类对其的直接采挖或砍伐导致其成为衰退种,数量稀少。2013年,贵州山核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列为极危(CR);2021年,其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列为“Ⅱ级”保护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
果仁可食用;也是
石灰岩山地绿化造林树种和珍贵的
干果种质资源,可作为林丛观赏、石灰岩山地防护树观赏。
形态特征
贵州山核桃为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70厘米,树皮颜色为灰白色至暗
褐色,浅纵裂。
茎
小枝灰黑色,散布有稀疏的皮孔,幼时亦有盾状着生的橙黄色腺体。冬芽颜色呈黑褐色,有树脂,并稍具粘性。
叶
奇数羽状复叶长11-20厘米,叶柄及叶轴无毛,生稀疏腺体,5小叶,上部3枚较大,长6-14厘米,宽2-5厘米,下部2枚较小,长3-7厘米,宽1.5-3.5厘米;顶生小叶柄长5-10毫米,侧生小叶柄长1-4毫米或近无柄;小叶片纸质,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
披针形,顶端钝至急尖,基部歪斜、钝圆至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仅侧脉腋内有1簇柔毛,两面均散生稀疏的腺体,后来逐渐脱落,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11-13对,伸达近叶缘处相互网结。
花
雄性葇荑花序1-3条1束,花序束总梗长约1厘米,每条花序长达14厘米,无毛,密生
雄花。雄花无柄,苞片1枚和小苞片2枚几乎完全联合或仅成3个小裂片(中间裂片为苞片,两侧裂片为小苞片),无毛而生有腺体,
雄蕊6-8枚,无花丝,花药无毛。
雌性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粗壮,直立,无毛,长6-15毫米,有3-4
雌花。雌花无柄,子房椭圆形,长约3毫米,有腺体,苞片位于远轴一边,显著较小苞片长,无毛,柱头为伞形,边缘不规则波状。
果实
果实形状为扁圆形、稀扁倒卵形,疏生腺体,长2-2.5厘米,径2.1-2.5厘米,无纵棱,果核为扁球形,长1.6-1.9厘米,径2-2.2厘米,颜色呈淡黄白色,顶端凹陷,基部平圆,有二条纵凹线条。
分布
贵州山核桃是中国特有种且其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中国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册亨县、
望谟县、
兴义市等地。
习性
贵州山核桃通常生长在海拔500~1300 m的
喀斯特山坡林之中,喜光润以及湿润的环境。附生植物尖囊兰(Kingidium braceanum)可附生于其上。其花期在3-4月,果期在10月。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贵州山核桃种子采集时间为9月中旬,需选择
青梅且已接近开裂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需对种子进行沙藏后再播入土中;秋播可不用对种子贮藏,在采收后厚壳种用温水浸泡,播种前用凉水浸种,播入土中,待越冬后春季萌芽出土。
嫁接繁殖
贵州山核桃的嫁接以春季枝接(皮下接或者劈接)为主,嫁接时需提前剪取接穗,并将其保湿贮藏于低温处。其芽接的时间为7-9月,多采用方块芽接法。由于其枝皮内
单宁较多,容易形成接口的隔离层,因此嫁接操作时需迅速且保持
削面平滑,以提高其成活率。
保护
保护等级
2013年,贵州山核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维管植物卷》中被列为极危(CR)。
2021年,贵州山核桃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列为“Ⅱ级”保护植物。
致危因素
贵州山核桃的生境退化或丧失以及人类对其的直接采挖或砍伐导致其成为衰退种,数量稀少,濒临灭绝。
保护措施
贵州山核桃已经在中国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了有效保护;在中国
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已得到了保护,但由于该地游客较多,因此对其的保护仍需加强。
用途
贵州山核桃的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其
果仁可食用。同时,其也是
石灰岩山地绿化造林树种和珍贵的
干果种质资源,可以作为林丛观赏、石灰岩山地防护树观赏。
相关研究
遗传多样性研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郭计华等人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山核桃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贵州山核桃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后续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此外,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贵州山核桃遗传多样性方法可行,可为开展其种质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其他研究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郭计华等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贵州山核桃进行
转录本文库构建,获得了贵州山核桃的重新转录组数据,为其与油料作物油脂合成代谢涉及的如
脂肪酸合酶、脂肪酸脱饱和酶、乙辅酶 A 羧化酶以及
56-81-5三磷酸
酰基转移酶等关键酶相关基因的筛选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贵州山核桃等作物优良基因的挖掘和活性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物种对比
贵州山核桃与同属植物
美国山核桃(C.illinoensis)的区别在于,贵州山核桃芽为裸芽,小叶有5枚,而美国山核桃芽为鳞芽,小叶有11~17枚;其与
山核桃(C.cathayensis)、
越南山核桃(C.tonkinensis)以及
湖南山核桃(C.hunanensis)的区别在于,贵州山核桃小叶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小叶边缘有波状的锯齿,而另外三个种小叶呈卵状
披针形,顶端渐尖,小叶边缘有细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