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片(Western
电影)是诞生于美国电影初创时期的一种影片类型。主要是以美国西部边疆开拓为时代背景,将移民的
南非白人征战
美洲𩽾𩾌大陆,并与
美洲原住民争夺西部疆域,颂扬拓荒精神作为主旨内容。
西部片的叙事故事背景大多取材于西部文学作品及民间神话,因此在
叙事结构上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西部片中的人物类型则赋有
美国意识形态烙印和美国民族性格,在众多的西部片中“牛仔”形象尤为突出。
第一部西部片可以追溯到
埃德温·鲍特在1903年拍摄的《
火车大劫案》,之后西部牛仔形象开始逐渐出现在大银幕上。由约翰·福特执导的《
关山飞渡》开创了西部片的辉煌时代。在60年代后期西部片的辉煌逐渐消退,
欧洲电影界兴起一种新的西部片类型—
意大利式西部片。经典的意大利式西部片包括《
镖客三部曲》《
西部往事》《
被解救的姜戈》等,这些电影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独具特色,通过华丽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摄影风格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感觉。而像《
麦田》《
双旗镇刀客》《
让子弹飞》《
无人区》等则是中国式西部片的代表作。
定义
西部片的叙事故事背景大多取材于西部文学作品及民间神话,这使得它们在
叙事结构上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善恶对立、黑白分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紧张刺激的枪击搏斗和拼死厮杀。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西部片的经典模式,使得它们在电影界独树一帜。在众多西部片中,“牛仔”形象尤为突出。他们被赋予了
美国意识形态的烙印和美国民族性格的特征。
这些牛仔以坚定的意志、自由的精神和勇敢的行动,去建立法律、结交异域文明,并拓展人类的精神和
生存空间。这些牛仔形象不仅成为了西部类型片的标志性人物,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黑白分明、善恶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在影片中通过与黑恶势力的斗争,以及与
美洲原住民的拼杀,展现了勇敢、正义和自由的价值观。这些经典的牛仔形象,成为了后期许多影片效仿的对象,影响了电影人物塑造的类型和风格。
这类影片在道具场景方面,更是旗帜鲜明地传达了类型电影的符号化忆点,如牛仔英雄手中的枪、驰骋沙场的战马、以及牛仔英雄身着牛仔衣、牛仔宽檐帽、马靴等。西部片的叙事多采用“连续性剪辑法则”,这种剪辑法则能够使得影片无论在空间和时间上更为一以贯之,让观影者有一种置身其中的体验参与感。在西部片中的音效方面,则更多体现出欧洲文明时期的古典音乐风格,有一种气势恢宏磅礴大气之感,在故事情节出现强烈矛盾冲突时,史诗性的音乐则更是具有明朗的辅助剧情变化的起承转合的意义。
历史发展
经典西部片阶段
这段时期(1903年至1939年)见证了西部电影的诞生、形成和成熟。自《
火车大劫案》首次上映后,西部电影在20年代达到了高潮,而《
关山飞渡》则标志着西部片进入了全面繁盛时期。在这个时期,西部片通过故事的重塑,再现了
美国开拓西部的历史过程,创造了一种民族神话,歌颂和诠释了美国拓疆精神。
西进运动是美国拓展和开发西部疆域的历程,荒原、丛林被改造成沃野、城镇,摆脱了“野蛮”,进入了“文明”,同时这一过程中也充满了血泪与罪恶。在经典的西部片中,这一历史阶段被赋予了神话式的阐释。
心理西部片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西部片逐渐深入反映社会生活。在这个时期,导演们对“二元文化对立”进行了思考,尤其是考虑到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西部片在主题思想上呈现出与上一时期较大的差异,有了重大的游移与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观众对西部片中的牛仔英雄和西部景象已经相当熟悉,甚至开始感到厌倦。同时,他们对都市化、工业化和
高科技所带来的乌托邦式的承诺也变得不容乐观,充满了失望。影片中展现的西部社会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牛仔英雄也迷失了他们往日的行动方向,他们的目光不再关注拓荒,而是注视在寻求自身的价值上。1952年,弗雷德·齐纳曼导演的《
正午》开创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既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又有较深的象征意义。整部影片将复杂的叙事成分全部精简省略,只运用必要的要素构成整个故事,影片获得第25届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歌曲4项大奖。这一时期的其它代表作还有《黄牛惨案》《太阳浴血记》等。
职业西部片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的西部片剧情设置和人物性格塑造不同于心理西部片时期。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旧秩序的土崩瓦解,这一时期的英雄主义逐渐退化,剧作者将笔触伸向人性的复杂面,不再塑造
二元对立的
世界观,而是赋予主人公个人职业规划、人生处境的内涵,使得剧情更加多元,具有更丰富的戏剧效果。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能够对自身及未来进行反思。这阶段的代表作品有《七侠荡寇志》《原野双雄》等。
重新崛起时期
步入90年代,西部片便又重新崛起,卷土重来。应该说,这时期西部片的种种叙事元素还是基本不变,而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原始的西部荒原不再是凄凉可怕的蛮荒之地,而是平坦宽阔、水草丰美的诗意的大自然,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在此则转变为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西部片如同一把烈火,重新点燃了人们的斗志,唤醒了他们的精神家园。这或许是对那段充满热血的历史的最好的致敬。在《
与狼共舞》和《
不可饶恕》两部电影相继获得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大奖之后,人们对于西部片的复兴充满了期待。2012年,《
被解救的姜戈》将情节设置的更赋有时代气息,在片中观众既可以欣赏到
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特色,还可以深切感受导演在剧中安排演员的激烈搏斗场景。影片以
南北战争为背景,利用
昆汀·塔伦蒂诺式的
暴力美学手法,为观众呈现历史题材下小人物命运与时代命运不谋而合的故事。
进入21世纪后,西部片重要创作较多、风格转向明显,代表作有
科恩兄弟《大地惊雷》《
老无所依》《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的《
血色将至》、昆汀·塔伦蒂诺的《
八恶人》《
被解救的姜戈》、
李安的《
断背山》、
赵婷的《骑士》等。
艺术特征
继承性
“因果式线性”模式是对西方神话原型和英美戏剧文学的一种继承,它以故事时间为推进线索,串联起相互之间有较强因果关联的事件。这些事件相继发生并最终通过冲突消解完成故事。这种
叙事结构类似于
多米诺骨牌效应,前后情节互为因果,不断向前推动事件发展,最终达到创作者的讲述意图。影片《搜索者》的叙事结构就是典型的线圈式,导演在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情节中找到首尾相接的缝隙,进而连接成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能够带来更丰富的情节铺垫,对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也更加深入。
创新性
西部片中,电影导演善用悬念制造法,经故事情节扑朔迷离,让观众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在情节紧张之处增添一些戏剧元素,在影片中一改平淡叙事的文艺特征,采用戏剧矛盾冲突的方法将剧情引人入胜。例如在电影《
关山飞渡》中。导演通过剪辑和镜头切换,将林戈与三兄弟决斗的场面延后展现,使观众在紧张悬念中等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同时,通过渲染达拉斯惊慌失措的
特写,将观众的情绪引向高潮,使他们在等待中体验紧张与期待。这种打破常规叙事、营造紧张悬念的手法,使得故事结尾
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成为西部片的精彩看点之一。
地区特点
美国
美国西部片是美国影坛最老的片种之一。“西部”这个词对美国人来说带有丰富的历史含义和浓厚的传奇色彩——无论从地理上或是从经济上来说,美国这个国家是由东向西发展的。但西部片中的“西部”一般都是指19世纪
南北战争后得到开拓与发展的西部,因此,那里马背上的牛仔、
黑猫警长、歹徒、开拓者和牧场主等,便成为西部片中经常出现的角色。而
波特兰开拓者队之间争夺土地的冲突、官匪之间的冲突、
南非白人与
美洲原住民之间的冲突、营造铁路引起的冲突以及抢劫、格斗等则成了西部片中经常出现的情节和场面。不过有些西部片涉及更早一些的历史背景。例如《
关山飞渡》(1939年)等经典西部片则表现了更早的历史时期。
意大利
20世纪50年代时,在欧洲拍摄西部片的人员多来自好莱坞,许多著名导演曾为好莱坞导演担任助理导演,其中包括未来的“意大利西部片之父”塞尔吉奥·莱昂内。此外,好莱坞也输送了许多演员前往
欧洲拍摄影片,其中包括“老牛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些好莱坞资源对欧洲西部片的拍摄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意大利西部片在发展过程中直接超越了借助好莱坞西部片作为
表象的阶段,从一开始就具有自我特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塞尔吉奥·莱昂内的《
镖客三部曲》,包括《
荒野大镖客》《
黄昏双镖客》和《
黄金三镖客》,以及《
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等。莱昂内的
意大利式西部片并没有模仿好莱坞西部片的模式,剧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其独特性,即好人、坏人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主角不再是牛仔而是赏金猎人,被追赶一方不再是
美洲原住民而是罪犯。赏金猎手与罪犯们的枪法都极准,生死之间只看拔枪速度,废话不多说,全然没有了传统西部片中朴素的道德观念。
中国
西部电影是中国电影重要的艺术流派。1984年,
钟惦棐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提出面向
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的理念。于是,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积极响应,将目光定格西部,创作出《
黄土地》《
老井》《
黄河谣》《
红高粱》《
活着》等电影。这些影片因强烈的
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多次在国际
电影节斩获大奖,缔造了中国西部电影的艺术流派。
中国西部电影中,西部人,特别是
西北农民是叙事的核心理念,生存是叙事的重要主题。围绕生存而展开的思考与抗争则是主要叙事内容。西部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与西部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在西部电影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部,特别是西北,恶劣的环境促使西部人为生存而展开的抗争。一是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如影片《
老井》《
美丽的大脚》等。这些影片描绘了西部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通过顽强的抗争和努力,最终战胜自然、获得生存的故事。其二,是与封建保守势力或与压迫的抗争,如影片《
活着》《
秋菊打官司》《
黄河大侠》《
双旗镇刀客》等。这些影片揭示了西部人在封建保守势力或压迫面前,通过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自由与权利,最终战胜封建保守势力或压迫的故事。最后,是二者兼而有之,如影片《
黄土地》《
野山》等。既表现了西部人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也展示了他们与封建保守势力的抗争。
2009后,中国又出现了《
无人区》《
麦田》《
让子弹飞》等西部片。尤其是《麦田》之后,越来越多的导演都中意西部
戈壁上大漠风光,比如《
花木兰》曾驻扎
银川市拍摄了很长时间。
宁浩的《无人区》全程在新疆取景,而
姜文《让子弹飞》改编自
四川省著名作家
马识途的小说《
夜谭十记》,讲述
川西匪帮故事,也在新疆取景,展现中国西部风情。
代表作品
最早的西部片《
火车大劫案》展现了西部的荒凉和
犯罪行为,而随后的电影则逐渐引入了更多的角色和情节,描绘了西部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从《
风滚草》中的牧羊人英雄到《
原野奇侠》中的侠客,再到《
西部往事》中的
安可君美洲原住民,这些角色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反映了不同时期
美国社会的变迁。同时,《布克与传教士》则关注了黑人拓荒者的故事,展现了西部开发过程中不同族裔的奋斗和牺牲。
《伟大的寂静》和《
黄金三镖客》是
意大利西部片的代表作,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对后来的
欧洲西部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伟大的寂静》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角色塑造,探讨了西部的寂静与孤独,这种风格对后来的西部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金三镖客》则以其复杂的情节和独特的
人物设计,对后来的西部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部执法者》代表了新技术在西部片中的应用,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拍摄手法,展现了西部的荒凉和英雄主义。《
日落黄沙》则以其大屠杀作为结尾,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西部的残酷和现实。《搜索者》和《
要塞风云》以其老派风格探索了
种族主义这一主题,这两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展现了西部的历史和文化。而《
与狼共舞》则成为后“70年代文化巨变”的典型范例,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
西部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促进票房提升
西部片的成功模式启示了中国电影人,让他们认识到准确把握影片推出时机对于影片影响力和票房收入的重要性。中国导演开始探索类型电影的发展空间,并关注社会现象、上映档期、观众定位等因素来增加票房收入。中国电影业也开始出现类似西部片的现象,即一旦某种类型的影片受到欢迎,就会有人投资拍摄类似影片来分得一杯羹。通过学习、吸收西部片的成功模式,
中影股份业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西部片是好莱坞最早的类型电影样式,展现了
美国民族文化,是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的结晶。通过观看西部片,我们可以领略到美国西部开发时的朝气蓬勃的场景,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形态。除了受到美国人民的喜爱与追捧,西部片也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包括中国。中国观众通过观看西部片了解了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和信仰,这些精神和信仰与中国的武侠精神有本质上的相同,都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惩恶扬善。然而,在表现形式上两者略有不同。例如,西部片中的形象是脚跨马靴,头戴礼帽,骑着高头大马,与火车并列驰骋,尽显英雄本色。而
中原地区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则大都风流倜傥,手持宝剑,武功盖世,穿越于竹林云海之间。
对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
好莱坞的西部片对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给中国电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宣传民族文化的精髓,含有民族元素的影片可以开辟一种新的
电影制作思路。中国很多影片都受到了
美国西部片的影响,例如
姜文的《
让子弹飞》就包含了西部片的元素。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最初是模仿好莱坞爱情片中的才子佳人版爱情片,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后来,战争题材的影片开始出现,对
中影股份的影响逐渐超越了好莱坞的爱情影片。西部片中的爱与恨、黑与白、正义与邪恶、压制与自由等对立元素得以展现。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虽然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对与错,但是世界的评判依据却是极端的。善良与邪恶都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这种特点对
中原地区的电影影响深远,中国的电影人也意识到了这种艺术境界,于是便诞生了风靡一时的《
新龙门客栈》《
天地英雄》等中国式西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