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
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系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发生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其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或蒸汽)骤然膨胀。
爆炸可以由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或化学现象所引起。就引起爆炸过程的性质来看,爆炸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核爆炸。爆炸过程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即过程的放热性,过程的高速度(或瞬时性)并能自行传播,过程中生成大量气体产物。这三个条件正是任何化学反应成为爆炸性反应必须具备的,三者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简介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
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体系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所以一旦失控,发生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爆炸发生破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或蒸汽的骤然膨胀。爆炸体系和它周围的介质之间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是爆炸的最重要特征,这种压力突跃变化也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
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
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
爆炸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爆炸发生当时产生的稳定
爆轰波,也就是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没有指明一定要有热量或光的产生,例如一种叫炸药TATP(三聚过氧
丙酮炸药),其爆炸只有压力变化和气体生成,而不会有热量或光的产生。而爆炸音的产生,主要是源自于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膨胀速度高于
音速所致。
由于急剧的化学反应在一定被限制的环境内导致气体剧烈膨胀,这能使密闭环境的外壁损坏甚至破裂、粉碎造成爆炸的效果。爆炸还会破坏附近之物体与生物个体。另外
天体撞击或雷击时引发之
物理变化(包括伴随着之物体碎裂飞散与闪光等)亦可称为爆炸。爆炸可分为
爆轰和爆燃,只是强度差别。
分类
(一)、按照爆炸的性质分类
按照爆炸的性质不同,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
核爆炸。1、物理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锅炉的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其原因是过热的水迅速蒸发出大量蒸汽,使蒸汽压力不断提、高,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又如,
氧气钢瓶受热升温,引起气体压力增高,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即发生爆炸。发生物理性爆炸时,气体或蒸汽等介质潜藏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害。上述这些物理性爆炸是蒸汽和气体膨胀力作用的瞬时表现,它们的破坏性取决于蒸汽或气体的压力。2、化学性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变化造成的。化学爆炸的物质不论是可燃物质与空气的
混合物,还是爆炸性物质(如炸药),都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系统,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能产生剧烈的
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
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破坏作用。爆炸性物品的爆炸与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异同。
(1)、爆炸的反应速度非常快。爆炸反应一般在10-5~10-6S间完成,爆炸传播速度(简称爆速)一般在2000m/s~9000m/s之间。由于反应速度极快,瞬间释放出的能量来不及散失而高度集中,所以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气体
混合物爆炸时的反应速度比爆炸物品的爆炸速度要慢得多,数百分之一至数十秒内完成,所以爆炸功率要小得多。
(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爆炸时反应热一般为2900~6300kJ/kg,可产生2400~3400℃的高温。气态产物依靠反应热被加热到数千度,压力可达数万个兆帕,能量最后转化为机械功,使周围介质受到压缩或破坏。气体混合物爆炸后,也有大量热量产生,但温度很少超过1000 ℃。
(3)、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1kg炸药爆炸时能产生700~1000L气体,由于反应热的作用,气体急剧膨胀,但又处于压缩状态,数万个兆帕压力形成强大的
冲击波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气体混合物爆炸虽然也放出气体产物,但是相对来说气体量要少,而且因爆炸速度较慢,压力很少超过2MPa。
根据爆炸时的化学变化,爆炸可分为四类:
(1)、简单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没有燃烧现象,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由
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属于这类物质的有
叠氮铅、
雷酸汞、
雷酸银、
三氯化氮、
三碘化氮、三
硫化二氮、
乙炔银、
乙炔亚铜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就会发生爆炸,如叠氮铅的分解爆炸反应为:
震动
Pb(N3)2→Pb+3N2+Q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要的氧由爆炸物自身分解供给。所有炸药如
三硝基甲苯、
三硝基苯酚、
硝化甘油、黑色火药等均属于此类。如硝化甘油炸药的爆炸反应
引爆
C3H5(ON02)3→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02+2.5H20+1.5N2+0.2502
1kg硝化甘油炸药的分解热为6688kJ,温度可达4697℃,爆炸瞬间体积可增大1.6万倍,速度达8625m/s,故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这类
爆炸物的危险性与简单分解爆炸物相比,危险性稍小。(3)、爆炸性
混合物的爆炸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类爆炸的爆炸破坏力虽然比前两类小,但实际危险要比前两类大,这是由于石油化工生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会多,而且往往不易察觉。因此,石油化工生产的防火防爆是安全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爆炸混合物的爆炸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达到一定的混合浓度,并具有一定的激发能量。此激发能量来自明火、电火花、
静电放电或其他能源。爆炸
混合物可分为:
①、气体混合物,如
甲烷、氢、
乙炔、
一氧化碳、
烯烃等
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形成的混合物;
②、蒸气混合物,如汽油、苯、
乙醚、
甲醇等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或氧形成的混合物;
③、粉尘混合物,如铝粉尘、
硫粉尘、煤粉尘、有机粉尘等与空气或
氧气形成的混合物;
④、遇水爆炸的固体物质,如钾、钠、
碳化钙、
三异丁基铝等与水接触,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分解爆炸性气体的爆炸
分解爆炸性气体分解时产生相当数量的热量,当物质的分解热为80kJ/mO1以上时,在激发能源的作用下,火焰就能迅速地传播开来,其爆炸是相当激烈的。在一定压力下容易引起该种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压力降到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能传播,这个压力称为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如
乙炔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为O.137MPa,在此压力下储存装瓶是安全的,但是若有强大的点火能源,即使在常压下也具有爆炸危险。
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便有
自由基生成,成为链锁反应的作用中心,点火后,热以及链锁载体都向外传播,促使邻近一层的混合物起化学反应,然后这一层又成为热和链锁载体源泉而引起另一层混合物的反应。在距离火源0.5~1m处,火焰速度只有每秒若干米或者还要小一些,但以后即逐渐加速,到每秒数百米(爆炸)以至数千米(
爆轰),若火焰扩散的路程上有障碍物,则由于气体温度的上升及由此而引起的压力急剧增加,可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
由物质的
原子核在发生“裂变”或“聚变”的链锁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而产生的爆炸,如
原子弹、
氢弹的爆炸就属于核爆炸。
(二)、按照爆炸反应的相分类
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1、气相爆炸。包括
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
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引起的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2、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
硝酸和油脂,
液态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
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
蒸汽爆炸等。
3、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
乙炔亚铜的爆炸);
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三)、按照爆炸的瞬时爆炸速度分类
1、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也不太大。如无烟
发射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可燃气体
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2、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以及火药遇火源引起的爆炸等即属于此类。
3、
爆轰。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爆轰时能在爆炸点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
超音速的“
冲击波”。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速膨胀,像
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他爆炸性气体
混合物或炸药发生爆炸,从而发生一种“殉爆”现象。
(四)、按炸药物的状态分类
1、气体、蒸气爆炸;
2、雾滴爆炸;
3、粉尘、纤维爆炸;
爆炸的条件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氢气,
乙炔,
甲烷等;液体:
乙醇,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
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反应过程
1、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
化学或
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
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2、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一种在限制状态下系统潜能突然释放并转化为动能而对周围介质发生作用的过程。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核炸药爆炸兼有二者,常规炸药的爆炸则均属于化学爆炸,反应的放热性、快速性和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是决定化学爆炸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放热提供能源;快速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释放能量,构成高功率;气体则是做功介质。炸药的爆炸变化分为爆燃和
爆轰,前者是
发射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后者是炸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
3、爆炸就是指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快速转化,
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其变化产物、周围介质产生运动。爆炸可分为三类:由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如
压力容器爆炸);由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由于物质的
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称为
核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民用
爆破器材行业所牵涉的爆炸过程主要就是
化学爆炸。
4、均相的燃气——空气
混合物在密闭的容器内局部着火时,由于燃烧反应的
传热和高温燃烧产物的热膨胀,容器内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压缩未燃的混合气体,使未燃气体处于绝热压缩状态,当未燃气体达到着火温度时,容器内的全部混合物就在一瞬间完全燃尽,容器内的压力猛然增大,产生强大的
冲击波,这种现象称为爆炸。
5、空气和
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
氧气和
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等,都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是爆炸并不都是跟氧气起反应,如
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就是一个例子。同时,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如违章操作时蒸汽锅炉的爆炸。
极限过程
explosive limit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助燃性气体形成的均匀混合系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引起爆炸的浓度极限值。助燃性气体可以是空气、氧气或其他助燃性气体。一般情况提及的
爆炸极限是指
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极限。能够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
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
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增大,
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
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
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极限单位
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
M3来表示的,例如
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极限计算
一、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爆炸性
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
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
可燃气体或蒸气
分子式一般用CαHβOγ表示,设燃烧1mol气体所必需的氧
摩尔为n,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CαHβOγ+
二氧化氮→生成气体按照标准空气中
氧气浓度为20.9%,则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X(%),可用下式表示:可燃气体在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为Xo(%),可用下式表示:也可根据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2n的数值,从表1中直接查出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其中。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化学当量浓度
二、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
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
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爆炸极限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一般有些出入,其原因是在计算式中只考虑到
混合物的组成,而无法考虑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仍不失去参考价值。
1、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所需的氧原子数估算
有机化合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其经验公式如下。
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
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
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某些有机物爆炸上限和下限估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如:
烷烃的
化学计量浓度及其
爆炸极限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2、根据化学当量浓度计算爆炸极限和爆炸性混合气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当量浓度,可以估算有机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计算公式如下:
此计算公式用于链烷烃类,其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误差不超过10%。例如
甲烷爆炸极限的实验值为5%~15%,与计算值非常接近。但用以估算H2、
乙炔以及含N2、Cl2等
可燃气体时,出入较大,不可应用。(3)多种可燃气体组成
混合物的爆炸极限。由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混合气的
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的爆炸极限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如:式中 Lm——爆炸性混合气的爆炸极限(%);L1、L2、L3、Ln——组成混合气各组分的爆炸极限(%);V1、V2、V3、…Vn——各组分在混合气中的浓度(%)。V1+V2+V3+…Vn=100
该公式用于煤气、水煤气、天然气等混合气爆炸极限的计算比较准确,而对于氢与
乙烯、氢与
硫化氢、
甲烷与硫化氢等混合气及
二硫化碳的混合气体,则计算的误差较大,不得应用。
适用区域
1、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
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3、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 本安型 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1,Zone2
4、
正压型 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5、充油型 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6、充砂型 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
7、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
8、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9、气密型 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
历史的十大著名记录
1、最遥远的伽玛暴
图中看到的就是距离
地球最远的伽玛暴--“090423伽玛暴”。090423伽玛暴距离地球大约130亿光年,其光线2009年才抵达地球。该爆炸释放的能量比
太阳整个生命期中释放的能量100倍还要多。
美国航空航天局“雨燕”观测
卫星于最早于2009年4月23日观测到这一伽玛暴,该伽玛暴也因此被命名为“
GRB 970508090423”。天文学家们随后开始利用架设在夏威夷岛上的
英国红外线望远镜以及双子星北座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对该伽玛暴的红外线余辉进行研究。
为了计算090423伽玛暴与
地球的距离,天文学家们首先通过膨胀空间方法测量了该伽玛暴的光线所延伸的距离以及变红的程度。通过测量发现,该伽玛暴红移值大约为8.2,比此前发现的所有伽玛暴的距离都要远。如此远距离的伽玛暴也意味着,这颗已经死亡的
恒星应该是自所谓的“重新电离时期”以来最早的
天体。2、
超新星爆炸
有史记录最耀眼的超新星爆炸发生于天狼座,被发现于1006年。“
SN 1006”超新星爆炸所发出的耀眼光芒在夜空中形成一片
栗色阴影。
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拍到了
银河系中一颗已经在1006年5月1日爆炸了的超新星残余的特写镜头,是一条可怕的光带。此爆炸是历史记载中最明亮的爆炸之一,肉眼就能看见。公元1006年5月1日左右,
非洲、
欧洲直至
远东的观察者目击并记录到了来自目前所称“SN 1006”的光亮,编号为“SN 1006”的
白矮星距离
地球近7000光年,它的最后灭亡引发了巨大的超新星爆炸。
1994年,“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
木星发生了剧烈碰撞。该彗星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表面,形成21次剧烈碰撞。最大的那次碰撞产生一个巨大的火球升向3000公里的高空。这颗彗星是以
发现者苏梅克夫妇和列维的名字命名的。他们从帕洛玛天文台
施密特望远镜拍下的一组照片中,发现了一颗“好像是被压碎了”的彗星。
亚利桑那大学的同行司各蒂闻讯后立即用基特山天文台空间监视望远镜进行观察,确认这是个像
灰天鹅般排成一字的
彗星队列。这串晶莹璀璨的
太空项链是围绕
木星运行的一个彗星裂解后的21个碎片。1994年7月,当这群两年前的碎片再度返回木星时,苏梅克--列维9号最后的毁灭也随之到来了。21个
彗核将如一列高速的彗星火车,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同时释放出相当于5亿颗
小男孩原子弹的巨大能量。4、K-T
石陨石大碰撞灭绝恐龙
大约6500万年前,K-T陨星碰撞灾难造成了地球上半数以上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就此终结。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墨西哥海岸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就是这次碰撞的爆炸点。由
普林斯顿大学大学教授格塔-凯勒领导的研究小组,包括来自
德国、
瑞士和墨西哥的专家,他们研究了直径200千米的陨石坑中间表面以下1500米范围的样本。另外一些样本包括一些像玻璃一样的岩石小块,它们是在撞击中融化形成的,时代倒可能是在6500万年前,估计误差会在几十万年左右。但是核心部位的样本表明陨石坑内的化石,是在早于白垩纪与第三纪界线30万年前就死亡的生物。这些证据也表明它比以前认为的年代要早。
1815年,
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再次爆发,这是有史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喷射出1400亿吨
岩浆,导致71000人遇难。坦博拉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美国投在
广岛市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在整个火山爆发的过程中,火山顶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堆积厚度由近向远逐渐变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目前,
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1913年曾经又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喷发。这个创造了
世界纪录的火山后来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许它正在为下一次喷发积蓄着力量。6、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是发生于1908年的一次神秘爆炸事件。大爆炸发生于
俄罗斯西伯利亚
埃文基自治区通古斯河附近,爆炸影响范围超过2000平方公里。科学家们认为,这次爆炸是由于
小行星或
彗星撞击引起的。在距离大爆炸1500公里外的地方,地震传感器对这次事件的记录被认为是一次大地震。纵然是一天后,火球依旧照亮着周围地区,伦敦人甚至能在夜空下看报纸。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所谓的通古斯爆炸事件,数十年来,有关
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众说纷纭,至少存在包括“陨石撞击说”在内的多种理论。即便是撞击论的最忠心捍卫者也承认自己的理论存在着诸多疑问。他们试图找到答案,坚信这将加强预防未来类似
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的威胁。专家称,这种事件发生的频率约为200年到1000年一次。
7、三位一体大爆炸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枚原子弹爆炸。1945年,人类第一颗
原子弹在美国
新墨西哥州“三位一体”试验场试爆成功。“三位一体”试验场大本营位于
美国新墨西哥州
洛斯阿拉莫斯附近,是美国进行原子弹试验场的主要场所。“三位一体”的试爆成功标志着“曼哈顿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在此次试验后的短短24天之内,
日本两大城市
广岛市和
长崎市先后被原子弹炸为一片废墟。
罗伯特·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和原子弹计划项目负责人,他后来一直被称为是美国的“
罗伯特·奥本海默”。
1986年,原苏联的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了严重的核反应堆爆炸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
核事故。尔诺贝利
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
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
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
广岛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
俄罗斯、
白俄罗斯和
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
核辐射的污染。
9、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1917年12月6日,对于哈利法克斯的居民们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港口码头照例一派繁忙,进进出出的大小船只是这个城市兴旺繁荣的动力。突然,一艘满载着5000吨弹药和炸药的
法国军火船“蒙特-布兰克”号与一艘
比利时救援船在
海湾相撞,两船起火时,许多市民还涌到码头观看。谁知“蒙特-布兰克”号在燃烧后爆炸了,腾起的烟柱高达3000米,5平方公里的街区刹那间夷为平地,
哈利法克斯大片地区被摧毁,连远在百公里之外的小城特日鲁的许多建筑的窗户都被震得粉碎。2000余人当场死亡,9000余人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造
爆炸物的爆炸,以至在事故发生近百年后的今天,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这个词仍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坚强的哈利法克斯人用了25年时间才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1947年4月16日晨,一艘停泊于美国
得克萨斯城的货轮起火,引爆了船上的2300吨
硝酸铵。爆炸还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附近的化工厂爆炸。冲天的大火直插云霄,在3公里外的化工厂都能清晰地看见港口上升起的
橙色浓烟。
得克萨斯州人虽然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但他们对事态的发展仍抱有乐观的态度,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一场火灾,消防队总会把它扑灭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熊熊大火开始扑向围观的人群。大火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并引起了
海啸。周围的人群被巨大的海浪卷进了深渊,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当水势平息以后,那些被海浪吞噬溺水而亡的尸体又被水波送回了
海湾,现场一片狼藉,景象触目惊心。这次爆炸令大约600人丧生,3500多人受伤,通常被认为是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