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奥本海默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
罗伯特·奥本海默(英文名: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州大学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
奥本海默生于美国纽约的犹太裔家庭。1925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学士,随后到欧洲留学,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结识了欧内斯特·卢瑟福(Rutherford)、波恩(Born)、海森伯格(Heisenberg)、沃尔夫冈·泡利(Pauli)、费米(Fermi)等物理学家;1927年,奥本海默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至1942年,奥本海默在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2年初,奥本海默受命负责快中子和原子弹问题的工作。同年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并担任主任。1945年,第一颗核航弹于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成功试爆,并投放于日本的广岛、长崎。1947年至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1953年,奥本海默遭到指控,被美国政府取消了接触保密资料的权利,撤销他在AEC中的职务。1963年,他获颁恩里科·费米奖。1967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62岁;2022年撤销了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特许权的决定。
奥本海默毕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奥本海默在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波函数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电子与正子理论、核聚变中的奥本海默-菲利普斯过程及首次预测量子隧穿效应。他和学生的共同研究还对现代中子星和黑洞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及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等有重大贡献。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
1904年4月22日,罗伯特·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朱利叶斯·奥本海默(英文名:Julius Oppenheimer)早年从德国来美国定居,是一位具有犹太血统的商人,从事纺织品进口贸易;母亲埃莉·弗里德曼(英文名:Ellie Feedman)是一名美术教师。奥本海默八岁的时候,弟弟弗兰克·弗里德曼·奥本海默(英文名:Frank Feedman Oppenheimer)出世,其之后也成为了一名物理学家。
年少时期的奥本海默因受家庭爱好音乐与绘画的影响,所以兴趣广泛。他喜欢收集矿石标本,十一岁即加入了纽约矿物学俱乐部,十二岁时为俱乐部会员演讲引起广泛关注,同时还于纽约伦理文化学校接受中学教育。在此期间,他前往墨西哥采集矿物,后又学习了“原子”“元素周期表”等化学基本知识,学习兴趣逐渐由矿物学转移到化学上来。之后,奥本海默在一年之内就完成了三四年级。奥本海默夏天随一家在欧洲度假,在亚希莫夫探矿时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这使得他在毕业后休学一年,至18岁时才进入哈佛大学。在他疗养期间,父亲请英文老师赫伯特·史密斯(Herbert Smith)带他到新墨西哥州,奥本海默就在这时爱上了骑马,1921年,奥本海默以十门全优的成绩顺利毕业。
1922年,奥本海默进入哈佛大学化学系就读,在化学以及物理、哲学、古希腊文、拉丁文等方面都很优秀。后来,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珀西·布里奇曼(英文名:P.W.Bridgman)的指导下,奥本海默选修了物理课程,他被布里奇曼对科学哲学的理解所吸引,逐渐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并跟随老师参加科研活动,最终以该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提前一年完成学业,并以最高荣誉毕业。1925年,奥本海默获得学士学位。
出国留学
1925年9月至1926年8月,奥本海默到英国剑桥大学和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并以化学学者的身份转行研究物理。在1925年秋,奥本海默因精神问题将一个毒苹果放到了自己的导师桌上,后被学校送到了医院进行诊断,确定奥本海默患有早发型痴呆症,且已无可救药。虽然布里奇曼给奥本海默写了推荐信,但是并未说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允许奥本海默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奥本海默继续坚持争取,终于在秋季班开课前,卢瑟福同意了他的加入申请。后来,奥本海默师从福勒(英文名:R.H. Fowler)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攻读研究生课程,成功地利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出分子振动光谱。然而,他的兴趣并不在实验科学上,更加专注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
1927年,他接受理论物理学家波恩的邀请,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那段时期,他结识了海森堡、沃尔夫冈·泡利费密等知名学者。并在波恩的指导下,奥本海默完成了博士论文《论连续光谱的量子理论》,获得博士学位。出国深造使他对量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有了更深的研究,同时在宇宙射线、天体物理、散射理论、中子星理论等方面也有建树。且在哥廷根期间,奥本海默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其中包括对当时新兴的量子力学的重要贡献。他和玻恩发表的一篇论文是有关对分子的数学描述中把原子核的运动与电子的运动分开处理进而简化计算的方法,后称为玻恩-奥本海默近似。这成为他物理生涯中被引用最多次的论文。
1927年,奥本海默被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学院推选为国家研究成员。1928年春天,奥本海默的健康出现状况,被诊断为肺结核,他和弟弟弗兰克新墨西哥州的山区购买了一块土地,安心静养。当年暑期过后,他返回欧洲,被荷兰莱顿大学和瑞士苏黎士高等工业学校推选为国际教育委员会成员,并与厄任费斯脱、沃尔夫冈·泡利共同开展学术研究。
在此期间,奥本海默上半学年在哈佛,下半学年则在加州理工。他在加州理工时结识了好友莱纳斯·鲍林,两人一同研究化学键的本质。鲍林在这方面是领先者,奥本海默为他提供数学协助,他则诠释结果。有一次,奥本海默趁鲍林工作时,到他家中请他的妻子艾娃·海伦·鲍林到墨西哥去幽会。艾娃·海伦没有答应,并把这件事告诉丈夫,奥本海默和鲍林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也就此早早终结。此后,奥本海默还曾邀请过鲍林担任曼哈顿计划化学部主任,但鲍林以他是一名和平主义者为由婉拒了他。
回国任教
1929年至1947年,奥本海默回到美国后,同时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物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36年),从事研究工作,并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一向以不易相处而名声在外,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时候,更加严厉,爱批评别人。他对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往往以高傲和轻视的态度待之,但是对待学生却截然不同,擅长以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与学生亲密无间,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物理学家,形成了在美国物理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物理学派。
在这段时期,奥本海默的一系列论文对当时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均有指导作用,也是他研究工作的巅峰时期。1931年,他和学生哈维·霍尔(Harvey Hall)一起发表论文《电光效应的量子理论》,通过实验证据正确地推翻了保罗·狄拉克所提出,氢原子其中两个能级能量相同的主张。其后,他的一位博士生威利斯·兰姆观察到这两个能级之间细微的差异,今天称之为兰姆位移,兰姆也因此于195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4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关于核子力的“介子论”,对质子和中子的结合做了圆满解释,奥本海默据此于1937年提出新理论,指出该“介子”是宇宙射线的“硬成分”,后来获得证实,他接着又提出“中子星”存在的观点。1939年,奥本海默与他人合作,根据广义相对论原理提出了“黑洞”理论,开拓了现代宇宙物理学的新领域。
主持曼哈顿工程
1941年秋,奥本海默受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康普顿的邀请,前往美国科学院参加研究核能的军事应用会议,他对问题的精准分析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关注。1942年,美国政府制定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由军方负责实施。奥本海默建议,研制武器必须将理论工作和核物理工作集中在一个实验室内,同时包含化学、冶金、军工等内容,才能使各部门有机整合、互相协作,军方采纳了他的建议。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和康普顿认为奥本海默是实验室主任的最合适人选,在他们的推荐和担保下,1943年1月,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工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总指挥。他发挥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把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起来,统筹设计、衔接与调度实验工程;同时着力解决原子弹爆炸临界质量的精确计算这一核心问题,对铀的同位素电磁法的分离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从而为原子弹的研制扫清了障碍。
曼哈顿工程一旦上马即不可停止。项目科研开始后,奥格·玻尔核武器的研究逐渐感到担忧和害怕,他曾敦促美国应与其他盟国(包括苏联)分享核裂变的秘密,以便在国际范围内共同控制这种武器。但是温斯顿·丘吉尔对此反应激烈,明确表示拒绝。齐拉特征集到了很多著名科学家的签名,给富兰克林·罗斯福写请愿书,呼吁国际社会限制核武器。奥本海默尽管未在请愿书上签字,但是他同样疑虑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在核试验之后他说“物理学家现在知道了什么是罪恶”。他向哈里·S·杜鲁门承认:“总统先生,我感到自己手上沾满了鲜血。”
1945年7月16日清晨,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利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附近的沙漠上成功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万吨高能炸药。从开始实验到原子弹试制成功,仅两年多的时间,奥本海默起到独特的组织领导作用,军方代表也认识到,这项工程的胜利是因为有了“最佳人选担任最重要的工作”。奥本海默被人们誉为“原子弹之父”。同年8月6日和9日,另外同时制成的两枚原子弹分别被投向日本广岛市长崎市,夺去了40余万人的生命。在轰炸日本前,美国联邦政府向奥本海默、恩里科·费米、劳伦斯、康普顿等四名科学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从减轻美国参战损失、提前结束战争等因素考虑,他们均支持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决定。
奥本海默案件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以后,平民伤亡惨重,奥本海默内心遭到巨大谴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本海默为争取实现原子弹的国际控制而多方奔走,他参加起草了《艾奇逊-利连撒尔报告》,报告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建议对原子能实行国际监督,以保障世界和平,防止任何国家以此为武器恐吓别国。他还竭力反对制造杀伤力更大的氢弹,然而,这些努力收效甚微。1947年至1952年,奥本海默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总顾问委员会主席;
1947年10月,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从1953年起,奥本海默遭到“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以“同情共产主义”和“反对氢弹研制计划”的指控,被剥夺了接触核动力机密情报的权利;次年4月12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尽管奥本海默矢口否认全部指控,但是听证会还是以4:1的多数决定,控告奥本海默作为政府高级顾问,未对氢弹计划予以支持,而且涉嫌“品行不端”,不再适合担负国家要职。此事件后,奥本海默继续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职务,但政治迫害使他的教育科研工作受到影响,声望一落千丈。经过十年的冷遇和屈辱,美国科学家和他的学生纷纷要求为奥本海默“平反”;196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为他颁发最高科学奖费米奖。1966年6月,奥本海默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退休。2022年12月16日,时任美国能源部长下令撤销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正式为奥本海默平反。
逝世
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因喉癌病逝于美国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在维尔京群岛。当奥本海默获得最高科学奖费米奖时,虽然对他的指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但是作为反核运动的核心人物,对他的忠诚调查并没有恢复。2022年12月,美国能源部废除了1954年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的决定,能源部部长珍詹妮弗·格兰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揭露奥本海默博士接受的法律程序中的偏见与不公,他对于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的证据得到进一步确认。”
科研成就
奥本海默在物理领域中,从分子物理到量子场论,从宇宙射线到天体物理都开展了大量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作为“曼哈顿工程”的领导者,在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上,主导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因此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计算能级跃迁概率方法
罗伯特·奥本海默最初的研究焦点在于连续光谱理论,他在1926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分子频谱的量子理论。他发明出一种计算能级跃迁概率的方法,把它应用在氢发出X光的电光效应现象上,算出K缘的吸收系数。氢的计算结果和太阳的X光吸收光谱相符,但氦的计算结果却并不吻合。科学家多年后发现太阳的主要成分为氢,意味着他的计算一直都是正确的。
玻恩—奥本海默方法
1926年,奥本海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利用量子力学方法研究了分子振动光谱,讨论分子能级及其连续光谱的强度分布,结论为实验所证实,这在海森伯格发表第一篇量子力学论文之后不到一年,是量子力学的早期胜利之一。在哥廷根大学,他与玻恩合作,提出处理分子中电子振动和转动自由度的方法,被称为“玻恩一奥本海默方法”,成为量子论的经典之一。
预言反质子存在
狄拉克在电子理论中假设其中的“空穴”是当时已知的带正电的质子,1930年,奥本海默在论文《关于电子与质子的理论》中指出了这一错误,他认为狄拉克把空穴和质子等同起来并不正确,可以把空穴看成和电子具有相同质量的东西,他预言了反质子的存在,并计算出反质子的湮灭时间。此后他和狄拉克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推断出正电子的存在,后来被安德逊所证实。
奥本海默极限
1936年,奥本海默讨论中子星的平衡和稳定性,利用广义相对论和理想费米气体方程等理论,他证明了存在一个临界质量,当中子星的质量小于临界质量时,存在稳定的平衡解;反之,没有稳定的平衡解。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就是奥本海默极限,一般认为这个极限在3个太阳的质量左右。
宇宙射线研究
奥本海默长期和卡尔森合作,致力于宇宙射线的研究,解决了许多理论和实验的矛盾。他依据自己研究射线的结果,完成说明介子推存在的理论。1937年,他同卡尔森提出了宇宙射线簇射现象的级联理论,发展了在宇宙射线中考察电子光子簇射的精巧方法。在安德逊证实μ介子存在后不久,奥本海默指出这种粒子与汤川预言的π介子之间的可能联系。他还与普来赛一起描述了由丫射线引起的粒子偶的产生机制。
推论“黑洞”的存在
1939年,奥本海默与所罗门·斯奈德(H.Snyder)合作研究,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在恒星进化晚期的万有引力缩现象,认为若质量大于若干太阳质量,则会形成超密星体“黑洞”,他们撰写的文章成为黑洞理论的先驱性论文。在此之前,“黑洞”的存在曾被预言,但是因为理论的缺陷,并不为人们所接受。奥本海默等人的工作在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学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成功研制原子弹
奥本海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组织领导了原子弹的设计、研制。早在1941年,奥本海默即意识到快中子对于任何潜在的炸弹都有重要意义,他着手计算原子弹爆炸的临界质量问题,并主动参加欧内斯特·劳伦斯的电磁分离铀同位素的实验小组,他在这项工作中发现了简便方法,使分离实验的成本降低了50%以上。在负责曼哈顿工程期间,他表现出科研和管理方面的组织才能,面对前后耗资20亿美元、15万人参加的庞大工程,奥本海默的中心工作是集中4000名研究专家的智慧,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全力做好管理、调度和统筹工作。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成功试爆。
主要论文
奥本海默的著作总数达125篇,主要涉及原子能及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相关政策和原子能的国际控制等。
相关著作(节选)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罗伯特·奥本海默一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指导多名研究生,具体信息如下:
荣誉奖项
人物关系
个人生活
不理政事
奥本海默最开始只关心研究和教学,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既不看报,也不听收音机。1929年股票市场大崩溃,他是在几个星期后才知道的。30年代初,他目睹了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他才发现人们的生活与所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自感有必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政治倾向
1934年,奥本海默对政治和国际时事愈加关注。他在1934年起两年内把自己工资的3%(约每年100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2,188美元)捐出,支持当时逃离纳粹德国的德国物理学家。1934年西岸码头工人罢工期间,他和梅尔巴·菲利普斯、罗伯特·瑟伯尔等一些学生参与了一次码头工人的示威运动。奥本海默一次又一次地为瑟伯尔争取在伯克利的教职,但雷蒙德·伯奇却觉得“系里面一个犹太人就够了”。他和当时的许多年轻知识分子一样,有强烈的左翼倾向,导致他在后来被指为共产主义份子。他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为支援共和派的组织筹款。他从来没有公开加入过共产党,但他曾经透过被认为是党员的熟人向左翼事业捐款。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奥本海默以行动支持西班牙共和国。在参加政治活动的时候,他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研究生简·塔特洛克(Jean Tatlock)相恋,简·塔特洛克的父亲是该校教授,她本人是共产党员。通过她,奥本海默参加了左翼教师联盟的外围活动,但是未加入共产党。1936年,弟弟弗兰克·康罗伊加州理工学院就读物理系,跟随奥本海默参加了政治活动,并且很快加入了共产党。
险遭拘捕
美国联邦调查局于1941年3月对奥本海默展开调查。记录显示,他在1940年12月在阿奈·舍瓦利耶-布歇家里参加过一个会议,列席的还有加州共产党书记威廉·施奈德曼(William Schneiderman)和财务秘书伊萨克·沃尔科夫。记录也提到,奥本海默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执行委员会成员,而联邦调查局当时将联盟归为亲共产主义组织。不久之后,联邦调查局将奥本海默列入拘禁名单,在国家紧急状态时须予以逮捕。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认同奥本海默在这段时期有强烈的左派思想,也和共产党员有直接交往,然而在他是否正式加入了共产党的问题上却众说纷纭。在1954年对他的安全许可听证会上,他否认自己是一名党员,但把自己称作同路人。他把“同路人”定义为认同共产主义的诸多理想,但不愿盲目跟随任何共产党机构指令的人。
感情经历
在与简·塔特洛克交往过程中,两人时常发生争执,简·塔特洛克往往不辞而别,并且患上了精神疾病。1939年,奥本海默与简·塔特洛克分手。次年,奥本海默在加州理工学院授课时遇到已有家室的凯蒂·普宁(Kitty Puening),两人一见钟情,在凯蒂·普宁结束上一段婚姻后,便与其结婚。尽管后来他们的婚姻很幸福,但是当时却受到很多人的指责。1941年5月12日,奥本海默与凯蒂·普宁的儿子彼得·奥本海默出生;1944年12月7日,女儿凯瑟琳·托尼·奥本海默出生。同年,简·塔特洛克自杀。
人物影响
奥本海默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十大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是美国理论物理学的创始者。年轻时,他为早期量子力学的发展作出开创性贡献,率先在美国创立了理论物理学学派。他领导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枚原子弹,获得轰动性的声誉和地位,一度在政府决策中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奥本海默的名字与美国核武器的发展和早期核政策的制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本海默的一生和他的职业生涯是科学、道德、政治交织的复杂事迹。他在1954年被剥夺政治影响力,这不仅是因为他被视为前一届政府的代表,也与他和刘易斯·斯特劳斯之间的个人恩怨有关。这一事件反映了科学家无法控制他们的研究成果如何被利用的现实,同时也凸显了科学家在核能新时代中的道德责任
奥本海默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角色,以及他在听证会上的表现,都成为了后世讨论的焦点。他最初反对研发氢弹,但当技术难题被解决后,他转而支持,因为他认为苏联最终也会研发出来。他在反对麦卡锡主义的同时,也在听证会上提供了一些同事和学生的信息,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解读。
奥本海默在科学界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他是一位卓越的研究员和老师,虽然他没有完成过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但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贡献,特别是对黑洞理论的研究,使他有可能在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流行文化中,奥本海默的形象和故事被多次改编和再现。他的经历被视为军事主义者和知识分子在大杀伤力武器道德问题上的斗争的象征。从贝尔托·布莱希特的《伽利略的一生》到约翰·亚当斯歌剧《原子博士》,奥本海默的故事被用来探讨科学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人物评价
“曼哈顿工程”军方负责人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评论奥本海默道:“他所做的那些事,别人谁也做不到。”
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说:“如果没有反应堆,则没有钚;如果没有奥本海默,则可能制不成原子弹。”
195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沃尔特·惠特曼(Walter Whitman)在听证会上评价奥本海默:“按照我的判断,他的建议与主张,对于核武器整体而言,甚至延伸到核武器在美国防空中的运用方面。带来许多成果,超过其他任何一个人。”
曾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工作的研究员A.派斯评价奥本海默的一生:“下列贡献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标志他作为一个最杰出的科学家:他对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他作为教师产生的影响;他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卓越的组织管理;在他的领导下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成长为理论学的中心;他为促进对科学的更为共同的了解所作的努力,把所有这些都加到一起,奥本海默乃是我们时代的科学的伟大领袖。当所有这些与围绕他的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时,我们记住奥本海默斯是本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谈论奥本海默时说:“奥本海默这个人锋芒毕露,容易得罪人,他在1948~1960年初得罪了美国联邦政府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所以在1954年的奥本海默事件中,最后的结论是奥本海默今后不能继续得到美国国防机密消息,美国政府不让奥本海默参与美国国防工作。”
影视形象
后世纪念
奥本海默杰出奖
奥本海默杰出奖是美国国家实验室设立的对全球开放的最高奖项,奖励那些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能源及环境等多学科中有建树有潜力成为各自领域学术带头人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全球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位。
天文命名
1970年,一处月球陨石坑以奥本海默的名字命名,即奥本海默环形山。此外,在2000年1月4日,小行星67085被命名为“奥本海默星”。
参考资料
奥本海默.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卢瑟福.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1
玻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海森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泡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费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奥本海默极限.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0
厄任费斯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2024-05-19
汤川秀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康普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曼哈顿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劳伦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原子能管制计划.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9
LETTERS TO THE EDITOR.archive.2024-05-19
The open mind : [lectures].worldcat.2024-04-16
Oppenheimer.WorldCat.2024-04-20
A Scholar Finally Gets His Due: David Bohm.Princeton Alumni Weekly.2024-06-27
Robert F. Christy.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2024-06-27
Robert F. Christy.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4-06-27
The New Mork Cimes.The New York Times.2024-04-08
格罗夫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1
杨振宁.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1
几位科学家的故事---杨振宁演讲.清华大学党建100周年.2024-05-30
奥本海默 Oppenheimer (2023).豆瓣电影.2023-06-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
出国留学
回国任教
主持曼哈顿工程
奥本海默案件
逝世
科研成就
计算能级跃迁概率方法
玻恩—奥本海默方法
预言反质子存在
奥本海默极限
宇宙射线研究
推论“黑洞”的存在
成功研制原子弹
主要论文
相关著作(节选)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荣誉奖项
人物关系
个人生活
不理政事
政治倾向
险遭拘捕
感情经历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影视形象
后世纪念
奥本海默杰出奖
天文命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