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A组β型
链球菌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
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
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
猩红热是中国法定
乙类传染病。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以3~7岁儿童居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为发病高峰。
临床上具有猩红热特征性表现,
咽拭子、脓液培养获得A组链球菌为确诊依据。结合病史中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者或当地有流行的流行病学史,有助于诊断。
目前多数A组
链球菌对
苄青霉素仍较敏感。可用青霉素治疗。若发生感染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等。对已化脓的病灶,必要时给予切开引流或手术治疗。
英国报道猩红热1999年至2013年发病率为3.1/10万~8.2/10万,而2014年发病率升至27.2/10万。《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中国猩红热发病率为5.85/10万,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居于第六位,已高于
艾滋病的发病率,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
病原学
A组β型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基团 A β-hemolytic
链球菌 ,
A型链球菌感染) ,也称化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 ,直径0.5~2.0um,革兰染色阳性。刚从体内检出时常带有
荚膜,无鞭毛、
芽孢,易在含血的
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完全(β型)
溶血性贫血。按该细菌
细胞壁表面所含的抗原不同,可分为A~U(无I、J)19组,猩红热主要由A组引起。已知该细菌有M、R、T、S四种表面抗原,M蛋白是细菌的菌体成分,由GAS emm基因编码的M蛋白是GAS的主要致病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和
血小板都有免疫毒性作用。M蛋白抗原变异是M分型的基础。根据M蛋白抗原特异性可将CAS分为100多个型别,不同的型别其致病性不同,部分菌株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
风湿热/风湿性
瓣膜性心脏病及
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而脂壁酸对
生物膜有较高的亲和力,有助于
链球菌黏附于人的上皮细胞。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力来源于细菌本身及其产生的毒素和
蛋白酶类。细菌产生的毒素有:①致热性
外毒素( pyrogenic exotoxin),即
红疹毒素( erythrogenic toxins),链球菌能产生A 、B、C、D 4种
反应原性不同的致热性外毒素,其抗体无交叉保护力,均能致发热和猩红热
皮疹,并能抑制吞噬系统和T
细胞的功能,触发Schwartzman 反应;②溶血素( streptolysin)有溶解红细胞、杀伤
白细胞、
血小板以及损伤心脏的作用,可分为О和S两种溶血素。
A组β型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
蛋白酶有:①
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 streptokinase) ,可溶解血块并阻止
血浆凝固;②
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 hyaluronidase), 能溶解组织间的透明质酸,最终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扩散;③
链道酶,又称为
脱氧核糖核酸核酸酶(DNase), 能裂解具有高黏稠度的DNA,从而破坏
宿主的组织和
细胞;④菸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可损害含有这种成分的组织和细胞;⑤
血清混浊因子( opacity factor ,OF)是一种α脂蛋白酶,可使马血清混浊,对机体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感染和扩散。该菌对热及干燥抵抗力不强,56℃ 30分钟及一般
化学消毒剂均能将其杀灭,但在痰和脓液中可生存数周。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
温带地区,
寒带和
热带少见。全年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
全球
越南2009年报道病例数超过23000,
韩国发病率由2008年的0.3/10万增至2015年的13.7/10万,
新加坡于2006年前后监测到发病水平上升。
英国报道1999年至2013年发病率为3.1/10万~8.2/10万,而2014年发病率升至27.2/10万。
中国
猩红热被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病例监测,至80年代发病率一直在较高水平波动,1990年至2010年,中国猩红热长期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本病流行轻重的演变,除与机体免疫力及社会因素有关外,菌种及其
毒力变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2011年,中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发生猩红热暴发,导致两名儿童死亡,发现当年流行的菌株发生变异,导致传染性、致病性增强,以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同年引起上海猩红热暴发的GAS菌株也显示出对大环内类和
克林霉素耐药。自2011年起发病率迅速上升,流行水平接近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1年至2019年发病呈波动上升态势,全国报告超500 000病例,超过既往30年的发病总数,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极少出现重症死亡病例,2004年至2021年共报告11例死亡病例。2020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79.84%,为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中国猩红热发病率为5.85/10万,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居于第六位,已高于
艾滋病的发病率,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
发病机制与病理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综合而成,并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
化脓性病变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在LTA 的辅助下黏附于黏膜上皮
细胞,随后侵入组织引起炎症,通过M蛋白和细菌
荚膜抵抗机体吞噬细胞的作用,在
链激酶、
透明质酸酶等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
中毒性病变
链球菌产生的毒素进入
血液循环后,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如发热、头晕、头痛等。
红疹毒素使皮肤血管充血、水肿,上皮
细胞增殖,
白细胞浸润,以
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样
皮疹。最后表皮死亡而脱落,形成“脱屑”。黏膜亦可充血,有时呈点状出血,形成“内疹”。肝、脾、淋巴结等间质血管周围有
单核细胞浸润,并不有同程度的充血及脂肪
变性。心肌可有混浊
肿胀和变性,严重者可坏死。肾脏呈间质性炎症。中毒型患者的
中枢神经系统可见
营养不良变化。
变态反应性病变
个别病例于
病程第2、3周时,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变化,主要见于心、肾及关节滑囊浆液性炎症。其原因可能第A组
链球菌某些型与受感染者心肌、
肾小球基底膜或关节滑囊的抗原产生交叉免疫反应,也可能是形成了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上述部位而致免疫损伤。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重视,是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而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或“
产科学型猩红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抗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抗菌免疫主要来自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型特异性,可抵抗同型菌的侵犯,但对不同型的
链球菌感染无保护作用。抗
红疹毒素的免疫力较持久,但由于红疹毒素有5种
血清型,其间无交叉免疫,若感染另一种红疹毒素的A组
链球菌仍可再发病。
临床表现
分型及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典型临床表现为:
发热
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
咽峡炎
表现为
咽喉痛、
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皮疹
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
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
丘疹,压之退色,伴有痒感。部分患者可见带黄白色脓头且不易破溃的皮疹,称为“粟粒疹”。严重的患者出现出血性皮疹。在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呈紫色线状,称为“线状疹”(又称Pastia线,帕氏线)。如颜面部位仅有充血而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显得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腭部可见有充血或出血性黏膜内疹。
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
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此称“杨梅舌”。多数情况下,
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出诊顺序开始消退,2~3天内退尽,但重者可持续1周左右。疹退后开始皮肤脱屑,皮疹密集处脱屑更为明显,尤以粟粒疹为重,可呈片状脱皮,手、足掌、指(趾)处可呈套状,而面部、躯干常为糠屑状。近年来以轻症患者较多,常常仅有
低烧、轻度
咽喉痛等症状;皮疹稀少,消退较快,脱屑较轻,但仍可引起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脓毒型
咽峡炎中的化脓性炎症,渗出物多,往往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而形成
溃疡。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形成
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
乳突炎及
颈淋巴结炎,甚至颈部
软组织炎,还可引起败血症。此型较罕见。
中毒型
临床表现主要为毒血症明显。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甚至神志不清、中毒性
心肌炎及
感染性休克。咽峡炎不重但
皮疹很明显,可为出血性。但若发生休克,则皮疹常变成隐约可见。病死率高,亦很少见。
外科型
包括
产科学型,
病原菌从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没有咽峡炎。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周围,然后向全身蔓延。一般症状较轻,预后也较好。可从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菌。
并发症
并发症多发生于
病程的第2~3周,发生率3%~20%。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常见有以下3种。
风湿病
风湿性
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可累及,为游走性,可有红肿,关节腔可积浆液性渗出液。部分患者可发生
风湿性心肌炎、
心内膜炎及
心包炎,急性期后可出现瓣膜损害。
急性肾小球肾炎
见于A组
链球菌1、4、12、18和25型感染,尤其是12型感染后易发生肾炎,而被称为“致肾炎型”。疾病多持续1个月左右,大部分可完全恢复,少数可迁延成
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关节炎
主要表现为大关节肿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般检查
血象
免疫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出疹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占5%~10%。
尿液
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如果发生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则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可用咽拭子或其他病灶的分泌物培养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诊断
临床上具有猩红热特征性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高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胞质内可见中毒颗粒。出疹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占5%甚至10%。咽拭子、脓液培养获得A组
链球菌为确诊依据。结合病史中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者或当地有流行的流行病学史,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咽峡炎
在出
皮疹前咽峡炎与一般
急性咽峡炎较难鉴别。
白喉患者的咽峡炎比猩红热患者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猩红热患者咽部脓性分泌物容易被抹掉。但有时猩红热与白喉可合并存在,
细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其他发疹性疾病
猩红热皮疹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麻疹
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皮疹一般在第4天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呈
栗色斑丘疹,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面部皮疹特别多。
风疹
起病第1天即出皮疹。开始呈麻疹样,第2天躯干部增多且可融合成片,类似猩红热,但无弥漫性皮肤
潮热,此时四肢
皮疹仍为麻疹样,面部皮疹与身上一样多。皮疹于发病3天后消退,无脱屑。咽部无炎症,
耳后淋巴结肿大常肿大。
药疹
有用药史。皮疹有时可呈多样化表现,既有猩红热样皮疹,同时也有
荨麻疹样疹。皮疹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也不像猩红热那样由上而下,由躯干到四肢。无杨梅舌,除因患者咽峡炎而服药引起药疹者外,一般无咽峡炎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
红疹毒素,也可以引起猩红热样的皮疹。鉴别主要靠细菌培养。由于此病进展快、预后差,故应提高警惕。应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抗生素治疗。
治疗
一般治疗
病原治疗
目前多数A组
链球菌对
苄青霉素仍较敏感。可用青霉素,肌内注射,连用5 ~7天。80%左右的患者24小时内即可退热,4天左右
咽炎消失,
皮疹消退。脓毒型患者应加大剂量,连用10天,或热退后3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
红霉素,也可用复方
磺胺甲噁唑。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青霉素连续用药7天,一般均可转阴。
对症治疗
若发生感染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等。对已化脓的病灶,必要时给予切开引流或手术治疗。
预防
隔离患者
住院或家庭隔离至
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收患者时,应按入院先后进行隔离。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接触者的处理
儿童机构发生猩红热患者时,应严密观察接触者(包括儿童及工作人员)7天。认真进行晨间检查,有条件可做咽拭培养。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疾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历史
1553年,
意大利解剖学家Giovanni Filippo Ingrassias首次描述了一种以全身红疹为特征的疾病,称之为"rossalia",这是公认的最早发现猩红热相关症状并将其
皮疹与
水痘区分开的报道。1578年,在
法国西部城市
普瓦捷,Jean Cottyar将猩红热临床表现定义为:全身乏力、头痛、眼睛发红、
咽喉痛、发热,第2或第3天出现紫斑,伴妄和咽部疼痛。17世纪初,Daniel Sennert首次报道了脱屑、
关节炎以及患猩红热相关水肿、腹水等临床症状。1676年
英国医师Thomas Sydenham首次在
医学文献中使用"scarlatina"定义该病。17至18世纪,猩红热流行的报道遍及整个
欧洲和北美,死亡率较高。1924年,George和Gladys Dick从
病原学上首次提出猩红热与一种
溶血性链球菌有关,这种菌能分泌一种毒素,即猩红热毒素(或狄克毒素)。直到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出现之前,猩红热仍是一种严重传染病,患者家门会被贴上一个醒目的隔离标识,以隔离传染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全球猩红热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
中国历史上中医所述
丹痧即为猩红热,
清代叶天士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研究进展
疫苗
GAS的M蛋白与人体多种
蛋白质存在交叉免疫反应,GAS临床谱系对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人员而言是一个挑战;另一个挑战是生物体的
遗传多样性和正在进行的进化过程导致抗原表位和表型特征的变化。GAS在整个
基因组中表现出可变的基因含量、相对较高的重组潜力和可变的选择压力,这对单一的全球广谱疫苗来说是一个挑战。全球
群体遗传学提供了评估整个基因组的自然变异(接种疫苗前)或种群多样性的机会。2019年对临床前候选疫苗(vaccine candidates)的评估确定了大约50%的拟议疫苗(proposed vaccine candidates)日期,从理论上讲,基于高携带率和低自然发生的抗原变异,这些候选疫苗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广谱保护。
参考资料
猩红热.ICD-10 version:2019.2023-06-16
猩红热.用于死因与疾病统计的ICD-11.2023-05-27
猩红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