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努阿·阿契贝
尼日利亚作家
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1930年11月16日-2013年3月21日),本名阿尔伯特·钦努阿卢莫古·阿契贝(Albert Chinualumogu Achebe),伊博语原义是“我的灵魂为我而战”,尼日利亚作家。
阿契贝于1930年11月16日出生于尼日利亚的一个伊博族村落。195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瓦解》,荣获第二届布克奖,初露头角。后续又接连出版《动荡》《神箭》和《人民公仆》,这四部长篇小说合称为“尼日利亚四部曲”。1959年阿契贝因对非洲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被授予玛格丽特·翁纪念奖。他致力于繁荣非洲文学,1962年,开始主持“非洲作家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1971年,创办《奥基凯》杂志,为尼日利亚文学作品提供可发表的平台。由于晚年他的身体状态下降,基本处于封笔状态,不再从事小说创作,而转向政论文和散文的写作。2013年3月21日,阿契贝因病于波士顿离世。
作为“现代非洲文学之父”,阿契贝对非洲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非洲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文人之一。这位有着强烈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作家,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感受力时刻关注着尼日利亚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书写非洲人的故事,向全世界的读者展现了真实的非洲图景。作为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先驱,阿契贝建立了世界与非洲大陆之间密切的文化联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30年11月16日,阿契贝生于尼日利亚内奥比的一个伊博族村落。阿契贝的父母都都是信仰西方基督教的信徒。父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加入教会,在一个乡村教会学堂当教师。他的外曾祖父接待过村里的第一个基督教传教士。他的外祖父是一位声誉极高的人,尽管他信仰氏族宗教,但却是第一个允许基督徒在村里唱赞美诗的人。阿契贝从小就处于两种文化的交汇处,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他八岁开始学英语,从小就在非洲英国殖民地的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但与此同时,也受到非洲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他是“一边唱赞美诗,诵读《圣经》,一边又去观看父亲的亲友们家中虑敬的祭祀神的仪式”。因此,阿契贝是在非洲传统部落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长大的。
1936 年,阿契贝进入飞利浦中央学校开始学习生涯。1944 年,他考入座落于乌穆阿希亚的声誉极高的公立中学。1948年至1953年就读于英国人开设于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大学,正式接受高等教育,一开始进修医学,后转攻文学。
1950年,阿契贝为《校园先驱》写了一篇名为《大学生之两极》的短文,这是他第一次涉足写作领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写作生涯。1951年,阿契贝成为《校园先驱》的编辑,并为其工作了两年,并且他还开始积极关注欧洲人对非洲文学的批评态度。
在大学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欧洲文学作品以及非洲文学作品,对非洲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欧洲文化有所认识,他所接触到的欧洲作家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以约瑟夫·康拉德等作家为代表的对非洲充满了抹杀非洲民族悠久文化等种族主义歧视的书写。这些被歪曲和抹黑的非洲形象的行为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而他的早期作品都试图还原非洲社会的真实图景,传扬了非洲独特的文明文化,呈现了有关于非洲多彩的生活画卷。
早期创作
阿契贝于1953年毕业于伊巴丹大学,获得文学学士。他是第一批接受英式教育的尼日利亚知识分子。1954年~1966年他在拉各斯尼日利亚广播公司工作。1956年前往英国英国广播公司广播公司进行学习。阿契贝在学生时代时就有过多段写作经历,195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瓦解》,这部作品使他一举成名,小说在全球发行量超过100多万,并且于出版当年便荣获第二届布克奖,之后被陆续翻译成 50多种语言。同年,他在电视台升职负责东部的报道。在尼日利亚的埃努古,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同为尼日利亚人的克里斯蒂·奥考莉。1959年因阿契贝对非洲文学的贡献而被授予玛格丽特·翁纪念奖。
1960年尼日利亚宣告独立,他于这一年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动荡》,并获得尼日利亚国家文学奖。1960 年,阿契贝获得了洛克勒奖金,开启了前往非洲和欧洲国家的旅程。通过这次旅行,他看到了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的人们的苦难,也对此有了更深刻、更感性的认识。1961年阿契贝被任命为尼日利亚广播公司广播部负责人。1962年,他开始主持“非洲作家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该系列丛书包含了沃莱·索因卡、蒙戈·贝蒂、费迪南·奥约诺、J.P.克拉克、恩古齐·瓦·提安哥等非洲最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非洲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3年他曾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工作人员的身份前往美国巴西、英国等地考察,对西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1964年他发表了第三部长篇小说《神箭》,因此而获得乔克·坎贝尔新政治家文学奖。这部小说于 2022 年 4 月被英联邦作家列入“大禧阅读”名单,以庆祝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的白金禧年。1966年,他发表了第四部长篇小说《人民公仆》和儿童故事《契克过河》。
阿契贝的四部长篇小说《瓦解》《动荡》《神箭》和《人民公仆》合称为“尼日利亚四部曲”,他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呈现出尼日利亚独立前后伊博族人民的生活图景,这四部曲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殖民时期以来尼日利亚人民生活的变迁,堪称该国家的文化历史档案。从1966年起,他开始从事专业写作。与此同时,他也是尼日利亚作家协会的创始人,并曾担任过尼日利亚作家协会主席。
内战时期
1966年1月,尼日利亚发生了第一次军事政变,7月发生了第二次军事政变。在内战期间,阿切贝被迫结束了他的广播事业,成为比夫拉政权的支持者,但政权失败后,尼日利亚政府于1970年重新兼并伊博族地区,阿契贝加入了执政党,但他对带有殖民色彩的新政权感到失望,又选择离开该党派,创办了《奥基客》杂志,为尼日利亚文学的出版提供了一个新空间。
阿契贝虽然在为比夫拉政府工作,并且以政治发言人的身份进行活动,但他还是与内战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战后他所写的某些诗歌和短篇小说中,表明了他对内战的态度。在短篇小说《战争中的姑娘》中,他就相当尖锐地讽刺了比夫拉军队中某些上层人物的堕落行为,描写了战争造成人民身体残疾和生活的苦痛。
后期创作
阿契贝于1971年发表了他的诗集《当心啊,我心灵的兄弟》,次年出版了该诗集的修订本并获得了联邦共和国诗歌奖。1972年,阿契贝寓居美国,并在随后四年时间当中,担任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英语系访问教授和康涅狄格大学教授。1972年,阿契贝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战争中的女孩及其它故事》并于1975年发表了论文集《创世日的黎明》。1976 年,阿契贝回到尼日利亚大学任英语教授。1989年,阿契贝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荒原蚁丘》。这部小说虚构了一个名为“卡根”的西非国家,揭露了在西方力量支持下成长起来的非洲政权的黑暗和腐败,并对后殖民主义政治进行了反思。
晚年经历
1990年,阿契贝曾遭遇一次车祸,飞来横祸致使他从此身陷轮椅。经过几年的调养,在伤愈之后受邀到纽约州巴德学院任教。这场车祸致使阿契贝的身体状态受到巨大影响,因此他晚年基本处于封笔状态,不再从事小说创作,而转向政论文和散文的写作。2000年,阿契贝的评论文集《家园与流放》出版。这是一本半自传性的合集,在其中,阿契贝表达了自己对尼日利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同时还对美国土著文学流派进行了讨论。2009年阿契贝出版了散文集《受英国保护的儿童求学记》,收录了其散文与演讲稿,他在文中表达了对尼日利亚政治的担忧,还尝试着探索非洲崛起之路。2013年,他出版了评论集《曾经有一个国家》,这部评论集是阿契贝对比夫拉事件的回忆录。在其中他讲述了自己在此次战争中的经历,以及对战争的理解,还针对尼日利亚的重建与崛起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在笔耕不辍的同时,阿契贝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2002 年,阿契贝作为“西部非洲大陆文学传统的缔造者”而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2005年,在《远景》和《外交杂志》评选的“全球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中,阿契贝位列第38名。2007年,阿契贝获得了第二届布克国际文学奖
2013年3月21日,阿契贝因病于波士顿一家医院去世。《纽约时报》在讣告中称他是非洲最被广泛阅读的小说家之一,也是非洲大陆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中文译作
思想主题
民族文学
1965年,在《英语与非洲作家》一文中,阿契贝首次讲述了民族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他认为在由英国随心所欲地建成的这个尼日利亚多民族国家中,“其民族文学只能是由英语写成的文学”。阿契贝以尼日利亚为例,从语言的角度说明英语文学属于国家文学的范畴,而豪萨语伊博语、约鲁巴语、埃菲克语、埃多语、伊乔语等本土语言文学属于民族文学的范畴。阿契贝拓展了非洲文学的疆界,主张以欧洲语言写作的文学和以本土语言写作的文学皆可纳入非洲文学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标准英语亦步亦趋,而是要致力于“打造一种既通用又能承载其独特经历的英语”。阿契贝试图通过文学创作将欧洲语言进行本土化改造,他十分注重文学语言的本土性和世界性表达,试图通过语言革新来推动民族文学的生成。
反殖民主义书写
阿契贝在其早期作品中,大多贯穿了还原非洲传统文化真实面貌的思想,同时也将矛头对准了殖民者以“传播文明的火种”为借口,对非洲犯下的惨无人道的屠戮与掠夺的行径,以强有力的文字对西方文坛抹黑非洲进行反击,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非洲人民的抵抗或是以奥贡喀沃为代表的外部暴力反抗,或是以伊祖鲁为代表的内部“献祭”般的孤军奋战,但都以失败告终。主人公们或死亡或疯癫的悲剧,无不昭示着白人殖民者对黑人精神上、肉体上的损害,阿契贝也借此对殖民统治行为发出了控诉。在阿契贝看来,非洲作家是一群革命意识的教育家,应该为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思想斗争做出无私的奉献。
后殖民主义书写
后殖民主义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作为一种极有影响的文化思潮崛起于西方,其 理论主题牵涉文化与权力的关系以及文化殖民诸问题。它主张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倡文化间的平等。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于非洲独立运动浪潮中的一批作家出现在世界文坛,代表着非洲现代文学的开端。阿契贝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摆脱殖民阴影的方法是去树立一个真实可靠的、而不是美化后的非洲形象。小说《动荡》便直视白人支持下的殖民政府的腐败,描述了殖民侵略后的第三代人的困境。小说主人公奥比在英国留学,学成归来后,却因为受到家庭、部落、职位、婚姻、宗教等多重压力,受贿入狱。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奥比在尼日利亚建国后,却迷失了自我。阿契贝真实地再现了非洲政府高层的腐败以及主人公面对杂交文化的无适。在他的后殖民主义书写中,塑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两种形象。一方面,这样的书写容易造成被殖民者文化身份的失落。另一方面,他也颠覆了殖民者坚不可摧的形象,打破了殖民话语的权威性,探讨了殖民者的身份焦虑。
创伤主义书写
作为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试图在小说中反映个体在面对家庭、社会、国家困境时表现出的痛苦与挣扎。他小说中的个体创伤经历就是整个非洲创伤的集体表征。在阿契贝的小说中,《瓦解》的主人公奥贡喀沃、《动荡》中的奥比和《荒原蚁丘》中的比阿特丽斯都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心理创伤。这种伤害影响了他们性格的最终形成,也影响了他们个体的身份认同。阿契贝小说见证了尼日利亚在殖民、独立后的混乱状态,他纠正了被西方、统治者所歪曲的历史记忆,试图通过个体的证词唤醒整个民族的记忆,把真实的伊博族历史、文化、传统重新加以建构,继而实现读者对过去的再认知。
性别政治书写
阿契贝的性别政治写作是建立非洲民族传统与现代性关联的重要方式。特别在小说《瓦解》和《神箭》中,阿契贝用各种叙事手段展示了伊博族对宗教女神的崇拜、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男权统治的现实,并揭示了英国殖民者表面宣扬性别平等,实际却实行男权等级制度、沙文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虚伪面貌。阿契贝更是直截了当地对伊博族性别问题上的双重性进行了批判。作为一种非洲民族叙事,阿契贝关于性别的政治书写表现了非洲渴望融入性别改革的迫切性,对构建非洲民族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特征
悬念设置
从小说批评理论来看,悬念是读者对小说人物命运的遭遇或未知的情节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现象,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艺术手段。阿契贝经常在文章中通过设置悬念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在《瓦解》中,奥贡喀沃在父亲乌洛卡被人瞧不起的屈辱中长大。在这个过程中,他努力在村民的心目中建立自己“完人”的形象,而建立如此形象的原因在前两章一直是一个悬念。悬念的谜底出现在小说的第三章:奥贡喀沃成年后,心里隐藏着一股巨大的恐惧,害怕自己被村民们视为其父亲的翻版。因此,他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村民们可能对他产生的偏见,是为了改变“父亲”给人留下的贫穷印象。由此可见,阿契贝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偏重于从描写技巧去表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独特的场景氛围。
反讽手法
反讽手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言非所指,即表层语意和深层寓意通常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在作品中结合为一种平衡状态,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阿契贝他的文章当中经常采用言辞反讽、命运反讽和戏剧反讽,揭示了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的叙事特色。在《瓦解》中,人物伊克米弗纳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被养父杀害。这个事件构成了一个戏剧反讽,讽刺了部落宗教的野蛮性和非理性。
口述性表达
口述性表达是指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对它的理解需要结合生活在社会场景中的人,需要生活对其进行论析与介入。在非洲文化传统中,对声音的亲近和推崇与群体性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阿契贝借助口述性将这种本土的经验与哲思在文学写作中进行了传达。在小说《瓦解》中,奥贡喀沃的儿子恩沃依埃背叛了父亲,选择皈依基督教,但他脑海中却会回响起母亲给他讲过的故事与歌谣,这些声音正是他内心深处最难以磨灭的眷恋。此时的声音与自我意识是口述性哲学思维的体现。其次,群体性的仪式是口述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箭》中的部落集会和《荒原蚁丘》中伊肯与阿巴松代表团的露天聚会都体现了口述性表演的群体性。与此同时,阿契贝作品中往往带有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而这种口述性的新生性也使他的文学作品更加自由开放。最后,在阿契贝的笔下,故事通过口述性表演穿越不同种族、地理、阶级和文化的隔膜,激发了人类最原始的同理心,成为阿契贝重新缔造非洲大陆文学和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和灵感之源。
人物影响
阐明非洲文学创作核心
阿契贝在《作为教师的小说家》《殖民主义批评》等多篇文章中阐明了非洲文学创作的核心要点。首先,他将非洲小说家的角色界定为教师,认为其职责是对非洲读者进行再教育,需要通过重构非洲历史以复兴传统,并且对非洲文学学的说教性进行辩护。与此同时,他否定了非洲文学的普世性,指出普世主义是作为一种标准,实际上是在要求非洲作品的主题和处理方式符合欧洲读者的情感和经验。他的观点在20世纪60、70年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批评家,他们有力地反驳了欧美批评家与模仿欧洲批评的伊巴丹大学、拉各斯大学、富拉湾学学院、马凯雷雷大学等学院派批评家的普世主义主张,促进了非洲文学的发展。
反映对尼日利亚社会的深刻认识
阿契贝的多数作品生动地展现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尼日利亚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画卷,分析了当时的社会弊端,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和道德问题。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尼日利亚七十多年的编年史,表达了一位具有民族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对尼日利亚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如《人民公仆》中,阿契贝大胆地揭露尼日利亚独立后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作品鲜明地描绘了独立后国家的腐败政治和官僚政客的卑鄙行径,将尼日利亚社会面临的危机一览无遗地暴露给读者大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感和时代感,描绘了十分典型的社会环境,表达了积极的社会思想。
促进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兴盛
阿契贝对尼日利亚英语文学乃至非洲文学的出版和推广都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是姆巴里俱乐部(The Mbari Club)的创始人之一,并通过这一文化活动中心进入英国主流出版社。阿契贝从1962年起成为英国海尼曼(Heinemann)出版社“非洲作家系列”的主编,并推荐出版了不少尼日利亚和其他非洲国家的英语文学作品,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由此为非洲英语文学的风向标。
荣誉奖项
人物轶事
小说内容照进现实
四部曲中的最后一本书《人民公仆》是阿契贝根据尼日利亚独立后政治中的各种丑闻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品。故事讲述了有政治抱负的年轻教师萨马鲁,在亲眼看到上层权力中心的肮脏行为后,效仿西方民主制度,希望通过组建新的香港工会联合会、竞选并赢得选举来改变国家政权,但最终敌不过各种暗箱操作而深感绝望。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和话题内容可以理解为政治寓言的现代版本,因为这部小说出版不久,尼日利亚就发生了军事政变,因为小说内容和现实政治高度重合,作者阿契贝被怀疑知道甚至参与了军事政变,因此只能被迫流亡海外。
多年名列立博博彩网
阿契贝几乎获得了所有主要的国际文学奖,但却一直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尼日利亚当地媒体曾写道:“不是阿契贝需要诺贝尔奖,正相反,是诺贝尔奖需要阿契贝来证明自己。”没有获奖并不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没有注意到阿契贝,他的名字每年都出现在英国立博博彩网的网页上,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物,但直到他去世都没有获得该奖项。尧雨先生在翻译《人民公仆》时在序言写道,“在他的伟大面前,沃莱·索因卡纳吉布·马哈富兹纳丁·戈迪默约翰·库切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深感不安与惭愧。”
人物评价
王来雨先生在《瓦解》序言中曾说“如果仅仅将钦努阿·阿契贝理解为一个‘政治作家’、‘社会作家’,无疑是错误的。”
石平萍先生在《文艺报》中评价阿契贝说,“他试图还原和接续被西方殖民统治所斩断、遮蔽和扭曲的非洲文明,开创了非洲小说家以内部人的视角讲述非洲故事的先河。”
1958年,第二届布克奖对阿契贝的颁奖词中评价说“全世界的作家都在为新的现实和新的社会求新的语汇和新的形式,阿契贝为他们指明了道路。”
在《远景》和《外交杂志》评选的“全球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中,阿契贝因其“不屈不挠地就全球和祖国尼日利亚的政治、社会事务发言”而名列第 38 位。
阿契贝的短篇作品集《战地姑娘及其他故事》出版时,《纽约客》高度评价其中的故事,认为它们“很入世,有才情,引人入胜”。
尼日利亚《每日太阳报》评价说,“不是阿契贝需要诺贝尔奖;正相反,是诺贝尔奖需要阿契贝来证明自己。”
衍生作品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早期创作
内战时期
后期创作
晚年经历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中文译作
思想主题
民族文学
反殖民主义书写
后殖民主义书写
创伤主义书写
性别政治书写
艺术特征
悬念设置
反讽手法
口述性表达
人物影响
阐明非洲文学创作核心
反映对尼日利亚社会的深刻认识
促进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的兴盛
荣誉奖项
人物轶事
小说内容照进现实
多年名列立博博彩网
人物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