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野蕉
芭蕉科芭蕉属植物
小果野蕉(学名:Musa acuminata Colla),别名尖叶蕉、阿加蕉、木桂根雷等,为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生范围是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有分布,西班牙土耳其等有引种栽培。小果野蕉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阴湿沟谷、沼泽、半沼泽及坡地
小果野蕉的假茎由紧密排列的重叠叶鞘形成,高约4.8米,油绿色,带黑斑,被蜡粉;叶长圆形,基部耳形,不对称,上面绿色,被蜡粉,下面黄绿色,被蜡粉或无,上面中脉绿色,下面白黄色,叶柄被蜡粉;雄花合生,花被片先端3裂,离生花被片长不及合生花被片的一半,雌花白色、奶油色、淡黄色或紫色,花苞通常排列成两排;浆果圆柱形,内弯,绿或黄绿色,被白色刚毛,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褐色,不规则多棱形。
小果野蕉假茎可作猪饲料,本种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亲本种之一。其果实富含丰富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亚洲和非洲广泛用作重要的野生食物,嫩叶炒食或腌酸食用。
研究历史
名称由来
芭蕉属名Musa是为了纪念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的罗马医生和植物学家安东尼乌斯·穆萨(Antonius Musa)而改编的,物种名称acuminata是一个拉丁词,意思是尖锐或渐尖(指其果实的尖端),指的是果实的尖锐顶端。
名称解析
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是香蕉类作物的其中一个主要亲本野生种,另一个是野蕉(Musa balbisiana),这两个野生种都是二倍体,园艺上将小果野蕉的染色体组记为A,野蕉的记为B,则野生小果野蕉的染色体类型为AA,野生野蕉的染色体类型为BB。
经过人类长期的栽培和驯化,香蕉类作物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染色体类型,除了与野生亲本一致的AA、BB品种群以外,还有小果野蕉的三倍体AAA品种群、四倍体AAAA品种群以及双亲本杂交形成的AB、AAB、AABB、ABB等不同倍性、不同染色体组结构的品种群,而作为水果生吃的香蕉普遍认为仅含A染色体组。通常在市面上常见到的水果香蕉就属于小果野蕉AAA品种群,完整学名是Musa acuminata (AAA Group)。
中国植物志收录的香蕉的学名是Musa nana Lour.,在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中可以发现Musa nana Lour.这个名称记录为unplaced 人名,指的是不能接受的名称,也不能放入同义词中,原因是不存在已知类型材料,无法确定名称属于哪个物种概念。学者普遍将Musa nana Lour.视作Musa acuminata (AAA)的异名。
栽培历史
栽培香蕉(Musa spp.)是巨大的单子叶植物。它们生长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如乌干达菲律宾、巴西等的数百万人提供主食。作为世界第四大作物,栽培香蕉被认为是大约 7000 年前在东南亚从芭蕉属驯化而来,随后由移民和旅行者引入其他地区。全世界大约有 60 个野生近缘种和 1000 多个香蕉品种和地方品种。
栽培香蕉是通过四种野生芭蕉属植物的种内和种间杂交衍生而来的,即小果野蕉 M. acuminata ( A-genome)、野蕉M. balbisiana (B-genome)、M. schizocarpa (S-genome) 和蕉麻 M. textilis (T-genome) 。
栽培起源
二倍体 AA 栽培香蕉是直接从东南亚岛屿和美拉尼西亚西部的 M. acuminata 亚种之间的不育杂交种驯化而来。
AAA 三倍体香蕉的起源仍有争议,广泛接受的假设是它们源自不同 AA 二倍体栽培品种的多次三倍化。
二倍体 AB 和三倍体 AAB 和 ABB 品种的 B 基因组可能起源于中原地区南方的 M. balbisiana 种群。AA 二倍体栽培品种与 BB 野生 M. balbisiana 种群之间的独立种间杂交可能产生了不同的二倍体 (AB) 和三倍体(AAB 和 ABB)后代,A-基因组和 B-基因组都将其母本基因组捐赠给现代香蕉栽培品种。
在三倍体 AAB 大蕉的驯化中,M. acuminata将其母本基因组捐赠给二倍体 AA 栽培品种,此后 B 基因组被引入菲律宾新几内亚岛接触地区的现代三倍体 AAB 大蕉中。随后,这些香蕉树被带到非洲和太平洋岛屿
同样,野生物种 M. schizocarpa(S-基因组)和 M. textilis(T-基因组)也通过与 AA 二倍体栽培品种的多次杂交为栽培香蕉贡献了它们的基因组 。
研究者根据定性形态特征和基因组组成将栽培香蕉分为 AA、AB、AAA、AAB 和 ABB 基因型。最近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一步修订了分类系统,确定了另外两种基因型AS和AT。
形态特征
真正茎是根状茎(水平生长在地下)或球茎(垂直扩大的紧凑结构,松散的薄叶覆盖),假茎由紧密排列的重叠叶鞘形成,高约4.8米,油绿色,带黑斑,被蜡粉。
叶长圆形,基部耳形,先端截短,基部通常圆形,一侧圆形,另一侧尖锐,上面绿色,被蜡粉,下面黄绿色,被蜡粉或无,上面中脉绿色,下面白黄色;叶柄被蜡粉,下部区域进入叶鞘,并且通常紧密地压在假茎上,偶尔略微向外弯曲。
花梗花序或多或少有浓密的棕色柔毛或无毛,雄花合生,花被片先端3裂,白色、淡黄色或略带紫色,尖端和裂片为白色或黄色,离生花被片长不及合生花被片的一半,雌花白色、奶油色、淡黄色或紫色,花苞通常排列成两排;子房呈淡绿色、黄绿色或紫色,无毛或基部附近有细毛;苞片通常呈紫色或红色,内部颜色通常向基部褪色为黄色,卷曲,通常在最尖端重叠,纵形有微弱的条纹,内表面较浅,浅红色或淡黄色;花药通常在裂开前变成粉红色。
果实和种子
浆果圆柱形,内弯,完全成熟时呈亮黄色,果肉为白色或乳黄色至黄色,被白色刚毛,具5棱角,先端收缩而延成长喙,基部弯,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褐色,不规则多棱形。
物种分布
小果野蕉原产亚洲,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有分布,西班牙土耳其等有引种栽培。其在中国主产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
生长习性
小果野蕉适应性强,分布广,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阴湿沟谷、沼泽、半沼泽及坡地。小果野蕉的原生范围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不过由于光照弱等原因,其很少出现在热带雨林内。其以根部的萌芽迅速扩大其种群数量,易形成以其为优势的单优。
繁殖方式
大多数小果野蕉植株结出的果实均含有较大的种子,果实被动物取食后种子随动物的粪便传播,或沿沟谷随流水传播。小果野蕉通常是由蝙蝠传粉,但若未经授粉,一些个体也会长出无籽果实。
功用价值
小果野蕉是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的野生“种子”香蕉,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亲本种之一,其假茎可作猪饲料。此外,小果野蕉的果实富含丰富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亚洲和非洲广泛用作重要的野生食物,嫩叶炒食或腌酸食用。
物种对比
同属的野蕉常与本种杂交培育食用香蕉,两者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区别点在于:
小果野蕉:有明显的黑色或棕色斑点,叶柄管边缘直立或展开,有翅;梗通常被毛,花梗相对较短,胚珠的每个小室有两排规则行,雄花颜色为乳白色,柱头橙色或浓黄色;苞片外部呈红色、暗紫色或黄色,内部呈粉红色、暗紫色或黄色,内部苞片颜色通常向基部褪色为黄色,披针形或狭卵形,从肩部急剧变细,苞片反折且打开后回卷。
野蕉:假茎斑点非常轻微或不存在,叶柄管边缘封闭,无翅;梗无毛,花梗相对较长,胚珠的每个小室有四行不规则行,雄花粉红色且多变,柱头奶油色、淡黄色或淡粉色;苞片外部独特的棕紫色,内部明亮的栗色,内部苞片颜色通常连续至基部,宽卵形,不急剧变细,不反折,顶端钝。
参考资料
小果野蕉.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6-02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02
Musa acuminata Colla.powo.2023-06-02
详细内容.中国植物物种信息库.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2
目录
概述
研究历史
名称由来
名称解析
栽培历史
栽培起源
形态特征
果实和种子
物种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功用价值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