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袋鼠科(学名:Osphranter rufus)为袋鼠科毛袋鼠属的一种动物,别名红大袋鼠、赤大袋鼠。红袋鼠为
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较为干燥的地区,主要包括稀树草原、
灌木丛、草原、沙漠等地。红袋鼠生性胆小、机警,属于昼伏夜出型动物,主要以牧草、嫩芽和树叶为主,也吃蔬果类食物;其
种群内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同等体型和年龄层次之间会发生格斗行为。
红
袋鼠是体型最大的袋鼠,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哺乳动物及现存最大的
有袋类。成年
雄性红袋鼠体长130-160厘米,体重55-85
千克;
雌性体长85-105厘米,体重18-40千克。头小,眼大,耳大;前肢短小,后肢粗壮。皮肤呈暗黑色,毛色因分布地不同而有所区别。
红袋鼠体型健硕,被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引入、饲养,其皮毛可制成零钱包、小饰物等商品,鲜肉可制成
腊肠、肉饼、
肉丸等食用。此外,红袋鼠作为食草动物,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红袋鼠还是
澳大利亚的国宝和精神象征,其图像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邮票和硬币上。
分类变动
红
袋鼠科最初被归入
大袋鼠属(Macropus)下的毛袋鼠
亚属(Subgen. Osphranter)中,命名为“Macropus
红棕逍遥蛛”。除毛袋鼠亚属外,大袋属下还有大袋鼠亚属(Subgen. Macropus)和沙大袋鼠亚属(Subgen. Notamacropus)两个亚属,但后续研究发现这三个亚属在8-9百万年前,即大袋鼠属从其近亲物种分离后不久就已完成了分化,考虑到这一分化时间,2015年,
澳大利亚动物学家杰克逊(Jackson)和格罗夫斯(Groves)将
大袋鼠属的三个
亚属提升为属的地位,红袋鼠也由大袋鼠属调整为毛袋鼠属,学名由“Macropus rufus”调整为“Osphranter rufus”。
除红袋鼠外,毛袋鼠属还包括三个现存物种,即
羚大袋鼠(Osphranter antilopinus)、
黑大袋鼠(Osphranter bernardus)和
岩大袋鼠(Osphranter robustus)。
形态特征
体型
红
袋鼠是体型最大的袋鼠,也是
澳大利亚最大的哺乳动物及现存最大的
有袋类。成年雄性红袋鼠体长130-160厘米,尾长100-120厘米,体重55-85
千克;
雌性体长85-105厘米,尾长60-85厘米,体重18-40千克;站立时身高可达1.8米。
头部
头小,
吻部为白色,胡须部位有一块明显的黑色斑块,从嘴角到耳朵有一条宽阔的白色条纹。鼻子大部分无毛;眼大,耳大,耳朵尖长,吻呈方形;其
颅骨平均长14.6厘米,宽7.4厘米,高7.1厘米,其牙齿在下颌中慢慢向前移动,门齿和颊齿之间有一个宽阔的间隙。
躯干
红袋鼠体格健壮,前肢短小,后肢粗壮,尾巴粗大,肌肉发达;其窄足是袋鼠类动物中最长的,有五个指头,上肢末端长有爪子,第二和第三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梳理爪,爪子和脚趾上覆盖着黑色的毛发。其尾巴强壮有力,足以支撑红袋鼠的体重,
雌性有一个朝前的小袋和4个
乳房。
皮毛
红袋鼠的皮肤呈暗黑色,毛色因分布地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昆士兰州已经
南澳大利亚州的邻近地区,
雄性红袋鼠的毛色主要为红褐色,而雌性则是蓝灰色。而在澳大利亚中部以及西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红袋鼠的毛色均为红褐色,不分性别。雌性的腹面通常是白色的,而雄性的腹面通常比背面苍白,特别是在
喉咙、上胸部和腹股沟区域。雄性的四肢和尾巴也比身体苍白,而雌性通常为白色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红袋鼠为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少量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东岸及北部的雨林中。
栖息环境
红袋鼠多栖息在
澳大利亚内陆较为干燥的地区,主要包括稀树草原、
灌木丛、草原、沙漠等地。红袋鼠的分布与降雨的季节性无关,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有关,其一般栖息在年平均降水量为277±138 毫米的地区,生活在年平均气温21.6±2.8°C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夏季平均气温为36.6±2.4°C,冬季平均气温为6.3±2.6°C。
生活习性
日常活动
红袋鼠生性胆小、机警,属于昼伏夜出型动物,其多在夜间或晨昏时分活动,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树荫下休息。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们才会在白天活动。红
袋鼠科后腿有力,在双足跳跃时,尾巴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双腿推动袋鼠前进。据统计,一只红袋鼠的行程约为216公里,其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64千米,跳跃距离最长可达9米,最高可达3米,平均速度在1.2-1.9米之间。红袋鼠尾部强壮,慢行及站立时,尾巴可起第“五肢”的作用,即前肢和尾巴保持平衡,两条后腿同时向前移动;跳跃时,其尾巴则向后伸直,以保持身体平衡。
虽然红袋鼠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活动,但它最多只有20%的时间在睡觉。睡觉时,它采取俯卧姿势,后腿伸向一侧。在躺下之前,红袋鼠会抓挠地面,挖出一个凹陷,然后将侧腹放进去。在休息期间,红袋鼠还会梳理毛发,此时其会用前肢、后肢、舌头或牙齿抓挠身体的各个部位。
觅食行为
红袋鼠食性广泛,主要以牧草、嫩芽和树叶为主,也吃蔬果类食物,其可以2-3周不喝水,因为食物中的水足以满足其水分需求。当食物非常紧缺时,红袋鼠也会挖掘地下茎(通常为
藜科植物)食用,其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以消化植物物质,以产生
挥发性脂肪酸,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红袋鼠每天要进食7-11小时,其中
雄性一般比雌性多1小时。其多以蹲立的姿势进食,并经常用前爪摆弄土壤,吃饱后通常会
呃逆,打嗝时会直立身躯、胸部抽动。
防御行为
红袋鼠现存的天敌较少,其庞大的体型降低了被
捕食的风险,幼崽会在躲母亲的袋中寻求保护,但刚出袋口的幼崽还是有可能被大型猛禽叼走,其中
澳洲野犬是红袋鼠幼崽的主要捕食者,也是少数能够捕食大型成年袋鼠的动物之一。其它已经灭绝的天敌有
袋狮属类(Thylacoleonidae)、
袋狼类(
袋狼属)、
赤狐(Vulpes vulpes)和
楔尾雕(Aquila audax)等。此外,在受到攻击时,红袋鼠会用粗壮用力的腿和脚来抵御攻击者的踢打。
群居行为
红袋鼠多群居,单个
种群的数量约为10只。种群主要由
雌性红袋鼠和其后代组成,还有一只或几只雄性。多数情况下,雌性会栖息在它们的出生地,种群的活动范围也相对固定,只会在
栖息地内活动,这也是红袋鼠种群的特点。但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红袋鼠(有时甚至多达1500只)会集体寻找觅食条件佳的地区作为栖息地。据研究估计,红袋鼠的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8只。
格斗行为
据观测,与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一样,红袋鼠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靠体型(年龄)维系,在红袋鼠的格斗中,从未发现跨年龄层次的格斗,都是同等体型和年龄层次之间的相互打斗。其格斗分为五个阶段:相遇、试探、攻击、停止、离去。据观测,通常的行为模式是一只红袋鼠接近另一只,并伸出前肢试探对方,如果对方没有反应或者直接离开,便不会发生格斗。如果对方也同样伸出前肢并且站立起来表示恐吓,则会发生格斗。与青年灰大袋鼠接近就必然发生猛烈格斗不同,青年红袋鼠的攻击行为有时相当猛烈,有时却并不猛烈,甚至没有攻击行为的出现。
幼年红袋鼠极少采取猛烈的攻击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玩闹式的游戏。头领红袋鼠也不会贸然格斗,其在
种群有绝对的权威,占有大部分资源。据观察,头领
袋鼠在格斗时会发出很明显的吼叫,这可能是在威吓其他成员,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青年红袋鼠的行为明显不同于其他年龄的成员,这可能是因为青年红袋鼠需要得到
雌性的认可、争夺交配的机会,因此必须通过向其他青年红袋鼠挑衅、发生格斗,以展示它们健壮的体格。在长期的格斗下,青年红袋鼠学会了各种格斗的技巧,因此很少发现一边倒的格斗,往往双方需要纠缠很久才能暂时分出高低,甚至打到一方都不能再进行攻击时才停止。
种间斗争
在
澳大利亚的干旱牧场,由于食物重叠,红袋鼠、
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a hircus)之间会出现种间竞争。尽管存在这种重叠,但在自然条件下,这些动物之间的竞争只发生在食物稀缺时期,即牧草生物量总量低于30克/平方米时,因此在干旱时期竞争最为激烈。此外,红袋鼠和
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间也会发生竞争,且穴兔
种群密度的增加会降低当地牧草覆盖率,增加外来
禾本科杂草物种的丰富度,并造成土壤侵蚀,因此会避开红袋鼠大量出没的区域,尤其是在牧草短缺时期。
交流行为
红袋鼠拥有各种交流方式,最常见的是母子之间的交流,幼崽在吮吸时会发出轻微的吱吱声。虽然从50天左右开始就能听到这种声音,但母亲几乎不会回应,直到幼崽开始将头伸出育儿袋时,母亲才可能会做回应。如果幼崽离开育儿袋,可以发出吱吱声以帮助母亲找到幼崽。
雌性会用轻柔的 咯咯 声呼唤幼崽,当幼崽再次进入育儿袋时,母亲会再次发出 咯咯声。随着幼崽的长大,它的吱吱声开始与成年雌性的叫声非常相似,但音调更高。如果一只幼崽离开母亲太远,它会依次跳到雌性红袋鼠身边吱吱叫,同样母亲也会在附近跳来跳去,大声呼唤幼崽。
成年红袋鼠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在受到惊吓时,发出响亮而剧烈的咳嗽声。另一种传达警报的方式是用后脚捶打地面,这通常发生在与天敌的搏斗中,红袋鼠会以此为信号提醒周围的同伴。也有报道称,成熟
雄性会在性兴奋时会发出轻微的咯咯声。除声音交流外,红袋鼠还可以通过嗅觉进行个体或性别区分,气味也是雄性识别幼崽和检测
雌性性状况的主要方式。
生长繁殖
红袋鼠全年均可发情、交配、繁殖,雌性在15-20个月时达到性成熟,雄性在20-24个月时达到性成熟,但在不利条件下,性成熟时间可能会推迟。据记载,红袋鼠在野外的寿命可达22年。
发情交配
性成熟的雄性红袋鼠随时都可能发情交配,发情周期为34-35天。发情时
雄性会追逐、爬跨雌性,并嗅闻雌性的泄殖腔;而雌性会舔抓阴部和育儿发口,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下降、主动接近雄性并接受爬跨。交配多发生在清晨和黄昏,通常情况下,雄性会跨上雌兽的背腰部,并用前肢紧抱
雌性进行交配,交配时间为5-25分钟。
妊娠生产
雌性红袋鼠的妊娠期很短,通常交配33天后幼崽出生。雌性生产前,会将育儿袋清理干净,并将生殖孔到育儿袋之间的毛发舔湿出一条“路”,以便幼崽沿着舔湿的“路”爬到育儿袋内,生产后雌性生殖孔会有少量血水流出,持续1天左右。幼崽出生时很小,平均身长只有2.5厘米,体重只有0.75克。出生后,幼崽会爬到母袋的育儿袋中,并立即
吸附在乳头上,整个过程约为3-5分钟。
雌性在得到适当的营养后,如果育儿袋中没有幼崽吮吸,大约每隔35天就会再次进入繁殖期,但产后交配产生的
受精卵只会发育到
囊胚阶段,然后进入胚胎停育期。因此,一只雌性往往同时拥有袋外的
袋鼠科、袋中的小袋鼠和等待植入的囊胚。
幼崽生长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只雌性红袋鼠平均每2年生产并抚养3只小袋鼠,其哺乳期很长,约为一年。幼崽会先在母亲的育儿袋中生长发育,育儿袋内有4个乳头,通常有2个乳头可分泌乳汁供其食用。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幼崽完全不活动,母乳凭借乳腺肌肉特殊的收缩,自动喷入其口中,幼崽完全被动的接受哺乳。3-4个月后,
雌性育儿袋明显下垂,幼崽发育较快,活动增多。8个月的幼崽全身已长满细小的绒毛,这个时期仅以母乳为食,有时从袋内露头,也会短时间离开育儿袋,但一有动静还是会很快回到袋中。9个月后,幼崽基本不回育儿袋内,12个月左右时幼崽完全断奶。
养殖技术
红袋鼠为
袋鼠科动物,是比较原始的物种,在物种进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可引进养殖。
饲养环境
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功能较好,雨季无内涝发生的场地作为红袋鼠的养殖地,需尽量维持冬暖夏凉、相对安静和阴暗的室内环境。放养区可铺设沙土质地面,并种植草坪,可零星种植低矮花草灌木和
乔木。
日常管理
红袋鼠属于
热带动物,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因此在梅雨季、冬季需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尽量避免对室内笼舍地面的冲洗。冬季需保持室温在10℃以上,可铺设垫料
羊草或保温灯保暖。夏季保持室内通风,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可在饮水槽内适当添加
金银花露或
夏桑菊颗粒,并保证红袋鼠饮水。
饲喂管理
红袋鼠活动量大,并常年不断处在繁殖、哺乳时期,因此能量消耗较大。其饲料以草类为主,可适当添加
胡萝卜、西红柿、
红薯叶、
莴苣菜叶等时令蔬菜水果。在饲料供给前,水果类严格检查,去除腐烂水果。另外,可根据季节合理调配饲料种类和数量,促进红袋鼠的生长发育、繁殖。
行为训练
对红袋鼠进行行为训练有利于建立互信关系、减少应激反应。在行为训练过程中经历了脱敏、建立响片条件反射、引入目标棒、跟随目标棒移动、奖励延迟、行为保持等几个阶段。最终克服了红袋鼠白天活跃度低,可视能力弱的训练难点,大大减少了健康体检时赤大袋鼠体重的称量时间。
疾病防治
红袋鼠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类疾病(粗颌病、
牙龈炎、
牙周炎)、四肢
骨折、
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等,其中口腔类疾病的多发病,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红袋鼠的正常生长,其典型临床症状有多涎、颌面部
肿胀、采食减少、
营养不良。为防治此类疾病,需在饲养中每天巡检,对流口水的红袋鼠尽早采用抗生素治疗。
物种危害
成年红袋鼠几乎没有天敌,再加上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
澳大利亚人民的过度保护,导致其
种群数量激增,给澳大利亚当地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历史上,澳大利亚的多个州都将其列入了动物保护法,包括《南澳大利亚州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法》(1972年)、《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法》(1974年)、《自然保护法案》(1992年)等,且根据1970年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出于商业目的猎杀红袋鼠必须获得许可证,这就导致在2011年,仅
西澳大利亚州的红袋鼠数量就达到了63.8万只。此后在整个
澳大利亚,红袋鼠更是一度达到了6000多万只,是当地人口的两倍多,因而泛滥成灾。
红袋鼠有时还会与牲畜争夺饲料,在植被有限的地区,其可能会导致饲料大幅减少,从而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此,澳大利亚开展了一系列的狩猎许可和商业售卖管理计划,该计划有助于维持红袋鼠数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降低其对畜牧业造成的破坏。此外,澳大利亚还定期进行调查,以监测红袋鼠在各地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用途
红袋鼠体型健硕,观赏价值较高,被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引入、饲养。
澳大利亚本地的红袋鼠皮毛和鲜肉的产业规模很大,其皮毛可制成零钱包、小饰物等商品,鲜肉可制成
腊肠、肉饼、
肉丸等食用,爪子可制成痒痒挠或酒瓶起子。此外,红袋鼠作为食草动物,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象征
红
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容易辨认的袋鼠之一,也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和精神象征,其图像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邮票和硬币上,澳大利亚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是一只袋鼠。自1983年澳大利亚在
美洲杯帆船赛夺冠以来,“拳击袋鼠”的形象就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体育标志之一。在
澳大利亚遍地可见袋鼠,夜间在公路上行车,袋鼠见到车上的灯光,以为是怪物前来袭击,它会急忙跳到公路上与汽车相撞。在澳大利亚旅行,经常可以看到公路旁插着画有袋鼠的牌子,那是警告司机,这里是袋鼠出没之地,需要缓行,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