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
学名:
燕麦属 fatua L.)为
禾本科(Poaceae)燕麦属(Avena)
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麦、浮麦、浮小麦、铃铛麦。在世界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在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野燕麦是一种中生禾草,具有抗旱耐湿,生长快,种子繁殖力强等特点。
野燕麦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具2-4节。
叶鞘松弛,
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复总状花序开展,
埃及金字塔形,分枝具棱角,粗糙;
小穗含2-3小花,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花果期4-9月。
野燕麦营养丰富,茎叶茂盛、草质柔软,可调制成干草喂养家畜。据《
中国药用植物》记载,野燕麦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固表止汗等作用。
野燕麦是农田常见
禾本科杂草,具有分布广、危害重、易传播、难以防除等特点,易与作物争夺水分、营养和空间,诱发病虫害发生,影响粮食生产。2013年,野燕麦被《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列为2级严重入侵类物种。防治野燕麦的方法包括农业防除、
化学防治等。
命名由来
野燕麦也被人称为铃铛麦,这是因为其植株开花后,会有两片长而具芒的外秆包裹着花的其他部分,悬挂在植株的顶枝上,种子成熟后,外秆也不会脱落,颜色变黄,像串串小铃铛成排地挂在枝条上。
形态特征
根、茎
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60-120厘米,具2-4节。
叶
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
叶舌透明膜质,长1-5毫米;叶片扁平,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花
复总状花序开展,
埃及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
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第一节间长约3毫米;颖草质,几
相等,通常具9脉;外质地坚硬,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
果实
物种分布
野燕麦在世界分布于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带地区,北美地区也有引入,在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野燕麦是农田常见
禾本科杂草,常混生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豌豆(
豌豆属 sativum)、油菜(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等作物中,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中国天山北坡和塔尔巴哈台山低山
丘陵带的荒地上,往往会成为单优势群落。
生长习性
野燕麦生育期短,经过90天的无霜期即可成熟,通常在4月底出苗,5月底至6月初抽穗,6月底开花,7月成熟、枯黄,完成整个生育期。野燕麦是一种中生禾草,具有抗旱耐湿,生长快,种子繁殖力强等特点,其种子具有休眠习性,一般在当年结下的种子大部分会保存在土壤中,在以后若干年内陆续发芽。野燕麦还会借助于长而弯曲的芒,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正反扭转种子,使得绝大部分种子钻入土壤缝隙中。种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左右,即使被牲畜误食,依然能随粪便施入田间萌发,甚至在火烧后有些种子依然能够发芽。
自然繁殖
野燕麦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主要通过
风媒传粉,其花粉量大,
柱头授粉成功率高。在完成授粉后,野燕麦可结大量种子并落粒,其落粒性很强,外秆基部和
小穗相连处的马蹄状关节,在种子成熟时向反方向干缩,加上种子的重量很快就能自动落粒。如果在种子成熟后,遇到风吹,其落粒速度会加快,如此可先于麦粒落在地上,等待环境条件适宜,便继续萌发生长。另外,野燕麦种子轻,且带有茸毛和芒,可借助水流传播,也可混杂在各种谷类作物种子中,以此进行远距离传播。
物种危害
植物危害
野燕麦具有分布广、危害重、繁殖快、易传播、适应性强、难以防除等特点,并且其生长习性、苗期形态等都与小麦一致,易在农田中与小麦争夺水分、营养和空间,影响粮食生产。野燕麦还会传播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同时也是多种害虫的
宿主和越冬越夏的栖息场所。
危害范围
野燕麦经过多种传播途径,已繁殖蔓延到全世界各个地区,成为许多农作物田地中的公害,其中
阿根廷、
加拿大和
美国受害最为严重。20世纪50年代,
中原地区局部地区的农田发生野燕麦危害,60年代野燕麦在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黑龙江省和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传播,70年代以后,野燕麦在全国扩大蔓延,约6000多万亩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地危害,其中青海、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新疆等地区受害最为严重。
入侵名录
2013年,野燕麦被《
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列为2级严重入侵类物种。
传播途径
防治措施
农业防除
严禁从野燕麦发生区调种,杜绝其种子传入非发生区,以此建立无野燕麦的良种田。精选种子,筛去混入麦种中的野燕麦种子。麦草、牲畜粪便等
有机肥料在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后,再施入农田中。加强田间管理,在
禾本科杂草种子成熟前及早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并与非麦类作物实行3-5年的
轮作或改种水田。
化学防除
小麦播种前用燕麦畏乳油进行地面喷雾,耙翻混土后再播种小麦。在野燕麦三叶期时,用骠马
水乳剂、
禾草灵乳油、野燕枯乳油、青燕灵、
燕麦敌、
绿麦隆、
异丙隆等药剂进行茎叶喷雾。
用途
畜牧饲料
野燕麦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其茎叶茂盛、草质柔软,调制成干草为各类家畜喜食。开花结实后
纤维素增加,适口性下降,但收获的
颖果经过除芒处理可作为精饲料喂养家畜,属优等牧草。
医学药用
据《
中国药用植物》记载,野燕麦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收敛止血、固表止汗等作用,可治疗吐血、
血崩、白带、
便血、
自汗、
盗汗等病。
相关研究
耐镉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野燕麦幼苗对不同镉浓度胁迫的反应积累特性,发现低浓度的镉能促进野燕麦幼苗生长,高浓度的镉则会抑制其幼苗生长,这表明野燕麦适用于低浓度的镉污染土壤修复。
耐旱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野燕麦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发现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野燕麦叶片的相对
电导率、游离
L-脯氨酸含量及
丙二醛含量均出现显著积累,而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野燕麦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性减弱。
物种对比
野燕麦与小麦形态相似,易混淆,其主要区别如下。
主要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