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1906年9月26日——1985年4月28日),原名张元定,号一之,笔名
张天净、铁池翰。祖籍湖南湘乡,中共党员,小说、
儿童文学作家。
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随后改变写作风格。之后学路坎坷,从
北京大学肄业。后两次
日本求学。在参加
左派作家联盟后,发表一系列作品。由于种种因素,转为发表童话和文集。张天翼著有短篇小说《
华威先生》等十余部,童话和儿童文学《
大林和小林》《
秃秃大王》《
宝葫芦的秘密》等,以及一些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集等。在1985年4月28日,张天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张天翼获得过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历任《
大众文艺》和《十字街头》的编委,教师,编辑,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国作协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
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第一、二、三届理事,第四届顾问。还当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全委,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天翼对近代讽刺小说和童话文学影响深远,他以讽刺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主题。在
儿童文学领域,他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和“热闹型”童话的奠基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06年,张天翼出生在湘乡泉井坳一字的望族张家。父亲虽然是清末的进士,但却没有一般大家长的严肃。他耿直,思想开明,对自己的子女亲切幽默。张天翼能一直保持“童心”,跟他父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联。而他的母亲魏茂先,出身书香门第,是当地出了名的才女。张天翼的母亲经常给子女们讲故事,也会自己写文章发表在周刊上。张天翼小时候就看过母亲发表在周刊的文章。在父母的影响下,张天翼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张天翼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而二姐对张天翼影响最大,和二姐交流中,张天翼了解到很多道理。由于政治动荡,张家生活逐渐拮据。父亲辞官不久后,当过教员、职员。为谋生,父亲带领一家人曾流转于南京、上海一带,1912年后在杭州定居。张天翼在生活中也逐渐认识了不少不同阶级的人。这些人在生活中不同的经历为之后张天翼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时候的张天翼调皮捣蛋,功课很差,只会说故事,和同学打架。暑假里他也常常带着比他小三岁的外甥到街上玩。在初小时,张天翼因为不听老师讲课,偷偷看书挨了老师批评。到了高小,他又喜欢上看小说,还经常因为向同学借书而打起来。1920年,张天翼在杭县县立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就考入了杭州宗文中学。1920年,还在上学的张阅读了大量小说和童话书籍,尤其是林(琴南)译外国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作品,这为他最开始的创作提供了基础。受此影响,张天翼最开始反对新小说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更是不接受当时的新思想。1922年,他开始练习写滑稽小说和侦探小说。同年4月8日,《礼拜六》杂志第一五六期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新诗》,十六七岁的他以“张无净”的笔名在《礼拜六》《星期》《半月》等刊物发表诸如讽刺这些思想的小说等。而这些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鸳鸯蝴蝶派的色彩。
新思想的碰撞
1923年后,张天翼逐渐放弃侦探、滑稽小说的创作。但直到在北京学习期间,由于对社会现实不满,思想苦闷,在进步同学影响下看了一些革命书刊,张天翼的思想才逐渐发生改变。1924年在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后,张天翼曾在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由于学费昂贵,课程不合心意,就辍学回到
杭州市。1925年秋,张天翼到北京住姐姐家准备投考大学。1926年,考入
北京大学预科后,21岁的张天翼在听课之外,还广泛地阅读了各种中外文艺书籍和报刊杂志。由于英语水平不错,他同时阅读了一些英文版的外国名著,如
列夫·托尔斯泰、
马克西姆·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张天翼在求学的道路上,接触到的各种思想都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政治倾向,也渐渐影响着他之后的文学之路。1926年底,他尝试用笔名张天翼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黑的颤动》等作品。1927年初,张天翼开始信仰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年暑假,因为张天翼再次因为不满于学校课程,退学回到
杭州市。
鲁迅的小说《
阿Q正传》也让张天翼受到启发。读完《阿Q正传》的他觉得自己身上就存在着阿Q的影子。于是,在1928年11月,他写下了《三天半的梦》并署名“某汉”。由于文章投稿处处碰壁,索性张天翼就把稿子寄给鲁迅碰运气。没想到鲁迅读完后立马给他回信,鼓励他多写作,也对署名等文章的细节提出一些诚恳的建议。张天翼听从鲁迅的意见,把署名改成“张天翼”。1929年4月,《三天半的梦》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张天翼创作思想的转折点。之后,张天翼为了维持生计,辗转沪、宁一带工作,担任过家庭教师、采访记者、报纸编辑,还替人抄写过账簿。期间,张天翼在业余时间仍坚持写作,发表了《
鬼土日记》等一些作品。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张天翼参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张天翼还参加了它的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的工作,协助编辑了《十字街头》等刊物。同年,短篇小说《二十一个》发表,张天翼受到
左派文坛的重视,被称为“新人”。
抗战爆发后,他一直在
长沙市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还发起了上海文艺界的抗日救亡协会,并担任了《
救亡日报》的编委。北方相继沦陷,北平民国学院迁址长沙,张天翼担任了《
大公报》副刊主编,还担任了湖南抗敌总会宣传委员会的委员和湖南文艺界抗战协会的理事。在这个期间发表的短篇讽刺小说《
华威先生》成为名篇,也成为了张天翼的代表作之一。
往后的时间,在
鲁迅的帮助下,张天翼的写作之路越发通畅。鲁迅不仅在自己主持的刊物杂志发表了张天翼一系列的小说,还把张天翼一些作品推荐给文学领域其他的人。他也会在推荐时指出张天翼作品存在的一些缺点,力求让张天翼的作品写得更好。张天翼通过鲁迅的指点和自己的模仿,创作上表现出更加老练成熟。张天翼在文坛崭露头角,成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多产作家之一。
风格转变
由于政治的白色恐怖,左联作者容易受到迫害。张天翼开始转变创作方式,开始把创作重心放到儿童领域。193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童话作品《大林和小林》,这部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张天翼小时候的经历。第二年创作的《秃秃大王》是他真正跟童话结缘的开始。在童话创作里,他不但塑造了很多他肯定的人物,也写了很多“熊孩子”的故事。之后由于政治动荡,张天翼辗转了很多地方,从
上海市回
湖南省从事抗日宣传。之后,张天翼选择在长沙北平民国学院、邵阳塘田战时学校、浦北平民国学院任教。
1942年后,张天翼因为肺病,停止了一切工作,并辍笔多年,在成都、上海、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多地养病。1944年11月,张天翼离开湖南,次年到达四川重庆。后住到成都郊区郫县养病。1947年春,张天翼曾组织来一些来当地避难的进步青年学习党的整风文献,并向当地农民宣传土地政策,并常与当地农民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收集民间故事等。在几年养病期间,读了许多书籍,为后来撰写古典文学等研究文章作了准备。后病情好转,张天翼曾经转入寓言故事的创作,并发表在香港《
小说月报》和《
文艺生活》。直到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澳门回到北京,继续童话创作。在1952到1956年间,张天翼接连发表小说、童话、剧本等一些
儿童文学。这时的他把创作视角聚焦在他身边大人和孩子的故事。
晚年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张天翼在北京除了负责刊物和培养青年作者外,还在儿童文学领域有所创作。1951年张天翼担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
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张天翼曾两次参加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先后被选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1953年,张天翼担任《
人民文学》编委,并跟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
沈承宽结婚,第二年生下张章。
1951年至1956年期间,张天翼的小说如《
罗文应的故事》和童话《
宝葫芦的秘密》,以及剧本《蓉生在家里》等相继发表,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1954年后,张天翼为第一、二、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人大视察小组到各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张天翼与当地作家、文学工作者、青年业余作者交流一些创作问题。1957年底,张天翼任《
人民文学》主编,负责的是重点稿件的编审工作。此外,张天翼写了一些古典文学的研究文章,如《《西游记·札记》《略谈曹雪芹的\u003c红楼梦\u003e》等。在这十几年中,张天翼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还写过一些读书和谈创作问题的笔记以及小说、剧本创作的人物笔记和草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张天翼被打成“走资派”,不得不停下手上的工作和写作。张天翼接受审讯,所有作品也被禁了。在此期间,他阅读了一些
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1969年底,他被下放
咸宁市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春,张天翼被宣布解放,结束审查,回到北京。由于身体不好,张天翼就在家读书,写一些读书和谈创作问题的笔记。1978年6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的会议上,张天翼书面发言《再为孩子讲一句话》。同月,在中国文联的会议上发言《责任与希望》。之后由于身体原因,张天翼只陆续发表一些读书笔记,再版了之前的一些作品。1985年4月28日,张天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主要作品
以上资料参考
创作特点
儿童语言
张天翼的作品形象生动,语言简明、顽皮,体现了儿童趣味和童真。词汇上,张天翼多用具体的词汇代替抽象词汇,简单明了地表达文章的主旨。张天翼注重动词选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修饰或附加成分,常采用跳跃性转换动词的方法使叙述更加生动。句式上,他多用简单的陈述句和疑问句来简练、清楚地表达文章的发展逻辑,贴合儿童对世界的疑问和探索的乐趣,符合儿童的认知和接受的特点。
张天翼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儿童心理、行为、性格特点及顽皮习性的深刻理解。他十分注重童话的审美性和追求童话的游戏性。在叙述时,张天翼善于以儿童或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故事。描写的人物充满喜剧色彩。既不会过分成人化,也不会过分拘泥于儿童真实,符合儿童童真童趣的特点。张天翼开创以游戏精神为基础的语言形式,用可供孩子理解接受的方式夹带严肃主题,创造出幽默但又不失严肃的童话艺术。
讽刺风格
张天翼的讽刺凝练冷峻、准确生动。他通过恰到好处的夸张勾勒人物动作,放大人物性格,彰显事件本质,达到漫画式讽刺效果。张天翼减少描述性的语言,增加人物的对话语言,甚至故事的情节和结构也由对话来推进。另一方面,通过人物对话的冷峻、传神、性格化、甚至原生态的语言,达到恰到好处的讽刺效果。这种准确、细腻而又不露声色的高度性格化的讽刺性对话语言,在张天翼的讽刺小说中比比皆是,可谓什么人物说什么话,句句吻合身份,又字字贴合性格。
张天翼的小说很少采用描述性语言,反而增加人物对话来推进故事情节和结构。一方面,在人物对话中多用平民言语。通过人物性格化的讽刺性对话语言达到讽刺效果。力求人物说话吻合身份地位、贴合性格特征。张天翼在讽刺典型的塑造上,争取发现、创新,表现出思想才能、艺术个性的差异,给人新鲜感。
漫画技法
张天翼采用以夸张为主的漫画技法来进行小说创作。他的创作体现出夸大、对比的特殊艺术。他运用大胆的夸张、犀利泼辣的手法,从客观的现实中选择细小而生动的题材,成功地对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矛盾的心理和人生深刻的揭露。
而张天翼笔下童话的幻想和荒诞主要是通过拟人、夸张和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由于漫画所具有的夸张大胆、对比鲜明、色调单纯、构图明快幽默等特点本身是很适合
儿童文学创作的,张天翼把它运用在创作上,将童话作为技巧的一个试验场地而加以运用,通过夸张和幽默相结合的漫画化手法营造出一个个富有浓烈喜剧色彩的场面。
荣誉奖项
人物成就
在现代小说领域,张天翼因为在小说中以独特的讽刺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主题而被评为“笑的大师”。在儿童文学领域,他被誉为“中国的
安徒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和“热闹型”童话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中,《
宝葫芦》被多次拍成电影,在2007年由美国
迪士尼公司和中国合拍成了真人动画片。《华威先生》中他所塑造的经典形象“华威先生”也媲美
鲁迅笔下的“
阿Q”,拥有持久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秃秃大王》和《
大林和小林》是继叶圣陶《稻草人》之后中国童话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同时,张天翼也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20世纪30年代后,张天翼的许多作品陆续被翻译成俄、英、日、法、德、印地、
西班牙等诸种文字,在国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纪念
张天翼儿童文学奖
为纪念湘籍文学家张天翼设立的“张天翼儿童文学奖”,是鼓励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儿童文学发展繁荣而的一项重要文学奖。评选活动三年一届,由
湖南省作家协会联合有关部委指导,湖南省
儿童文学学会、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意在提倡儿童本位文学创作,提升儿童文学和阅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