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鹌鹑
西鹌鹑
西鹌鹑(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oturnix coturnix),是雉科鹌鹑属的物种,体长约18厘米,体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常成对而非成群活动,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平原、荒地、溪边及山坡丘陵一带,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主要吃禾本科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美国白灯蛾,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等,在中国繁殖于新疆西部的莎车县裕民县等地至东部的罗布泊,越冬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和东南部,有时也到云南省西北部的香格里拉市
动物学史
西鹌鹑(Coturnix coturnix),原中文名称按英译名“Common Quail”定为“普通鹌鹑”,《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修订为“西鹌鹑”。2019年,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7.0版)以IOC全球鸟类名录9.1和9.2版为讨论基础,也将其中文标准名称定为“西鹌鹑”。
形态特征
西鹌鹑雄性成鸟(夏羽):额部几全为栗黄色头顶、枕部和后颈黑褐色,羽端深栗黄色;中央具一条狭窄的白色冠纹。眉纹白色,从前额后达颈部;眼圈,眼先和颊部均赤褐色;耳羽栗褐色。上背为浅的黄栗色,具黄白色羽干纹;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两端尖的浅黄色羽干纹;内外具黄褐色波状细横斑;肩羽亦然。两翅大部为带淡黄的橄榄色,杂以黄白色横斑;第一初级飞羽外翈狭,缘以淡黄色,其它初级飞羽的外翈均具浅赤褐色波状横斑;次级飞羽的内外翈亦具同色横斑,向内转浅。尾羽黑褐色,白嘴基越眼而达颈侧;额头侧及颏具白而略带浅黄色的羽干纹和羽缘,并具赤褐色横斑。颏、喉和颈的前部赤褐色,颊部和眼先的赤褐色连在一起;从颈部开始,伸出一个黑褐宽条,沿中线至喉部中央,扩大成黑褐色锚状纹,两侧向上延伸,几与耳羽连接。上胸灰白沾栗,羽干白色;颈侧和胸侧黑褐,杂以栗褐色,并具明显的白色羽干纹;两胁栗褐,杂以黑色,具更宽的白色羽干纹;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灰白。
雄性成鸟(冬羽):从头顶至后颈前部,栗黄色羽缘较夏羽为宽,黑褐色大都被遮盖着。背部前为浅黄褐色,向后大都黑褐色,黄白色羽干纹较夏羽发达;翅和尾的羽色几与夏羽相同。颏及喉部上方的羽片变长,末端变尖;此两部的羽片白色,杂以栗色;颏及喉部中央具一个不明显的褐色锚状纹,两侧翘起部分转为黑褐色,直达耳羽;喉部下方白色;前颈与上胸交界处有一浅栗黄色圈(中央约6毫米宽);上胸浅黄色;具白色羽干纹。两胁白,杂以栗黄色的宽阔纵纹,并具黑褐和浅黄色相间的横斑;腹白色。
雌性成鸟(夏羽):与雄鸟冬羽相近似,但颏和喉的羽不变长,羽端圆形,浅灰黄色;颈侧亦浅灰黄色,羽端黑色;上胸黄褐色,具左右并排的黑斑,或连成黑色纵斑块。
雌性成鸟(冬羽):与雌鸟夏羽相近似,但颏和喉上方的羽片变长,羽端变尖,亦浅黄色。背部黄褐色增多并加深。上胸斑点黑褐,而沾栗褐色。胸侧和胁部黄褐色增多,具宽阔的白色羽干纹,黑褐色几乎消退。
虹膜红褐色;嘴角蓝色;跗部淡黄色。
大小量度:体重♂76-106克,♀78-96克;体长♂175-215毫米,♀157-210毫米;嘴峰♂12.5毫米,♀14-16毫米;翅♂99-114毫米,♀101-116毫米;尾♂35毫米,♀36-44毫米;跗蹠♂27毫米,♀26-3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西鹌鹑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平原、荒地、山坡、丘陵、沼泽、湖泊、溪流的草丛中生活,有时亦在灌木林活动。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属于地栖性鸟类,性善隐匿,平时喜欢潜伏于草丛或灌木丛间,或在其中潜行。
分布范围
世界
繁殖地:阿富汗、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黑、中国、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海峡印度爱尔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东亚区、中亚区)、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英国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非繁殖地:南苏丹
游荡(非繁殖地):斯里兰卡
中国
中国境内有两种的野生松鼠鸡分布,以野生鹌鹑居多。野生西鹌鹑繁殖于新疆,越冬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和吕都西南:野生鹌鹑主要生活于内蒙和东北地区。在有些地域,两者的分布也有重叠现象。它们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候鸟,但在有些地区是留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野生鹌鹑的栖息场所一般是空旷的平原,溪流的岸边,矮小症起伏的山脚或矮树丛。
指名亚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繁殖,迁徙至西藏自治区南部越冬。野生西鹌鹑在中国分布于东北、新疆,迁徙遍全国。野生鹌鹑分布广泛。四川省产地有:成都市乐山市南充市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市、州。省外重庆市涪陵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的嘉祥贾桥村、山西省、安徽、云南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岛及台湾等省区也有分布。中国1952年以来,引进松鼠鸡家养品种,已在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河北、河南省、山东、山西、安徽、云南、福建、广东、海南岛及台湾等省区均有养殖。
生活习性
西鹌鹑是一种候鸟,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日本农林部曾有人给一些野鹑带上特殊标记,然后放回自然界去。以调查其活动情况,结果证实了鹌鹑的趋温性。中国国内两种野生鹌鹑每年6-7月份在新疆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繁殖,然后向南迁徙越冬。根据初步的调查与考证,两种野生松鼠鸡的南迁路线可能有三条:从内蒙古和新疆直接南迁,分别到达辽宁省、河北黄河沿岸和西藏吕都地区越冬;从昌都地区绕青藏经四川省陕西省河南省一带继续南迁到达长江中下游平原;从昌都地区经云南省贵州省迁至东南沿海地区。每年3-4月份迁飞回新疆、内蒙古等地繁殖。迁飞距离在400-1000千米左右。当然也有留在当地繁殖或局部迁移的鹌鹑喜欢在当地温暖、湿润的水草上筑巢。
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动。除迁徙时外,一般很少起飞,飞行时呈直线,常贴地面作直线低空飞行。叫声为响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节哨音,常被形容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黄昏或夜晚时鸣叫。被驱赶时发出刺耳的哨音。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至9月底离开繁殖地。迁徙时成群,多在夜间进行,白天则躲在草丛,灌丛中休息。《本草纲目》中就有:“其田圩,夜则群飞,昼则草伏”的记载。它们主要吃禾本科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美国白灯蛾,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繁殖方式
西鹌鹑繁殖于5-7月。雄鸟和雌鸟不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通常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就进行占区和开始求偶鸣叫,雄鸟在繁殖季节十分好斗。营巢于平原草地、农田地边或荒坡草丛、灌丛中。巢多利用地面凹处的浅坑,内垫干枯的细草茎、草根、草叶和羽毛等。每窝产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榄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锈色斑点,大小为25.6-33×19-25毫米,重5.6-7克,孵化期15-17天。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西鹌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据估计,西鹌鹑在欧洲的数量为3,320,000-6,720,000只雄鸟,相当于6,630,000-13,400,0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盟,2015年)。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40%,因此,对全球数量规模的初步估计是16,575,000-33,500,000只成熟个体,尽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因此,物种处于15,000,000-35,000,000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相关文化
松鼠鸡在中国俗称“罗鹑”,又名“早秋”。由于它们的羽色斑驳,好像补丁很多的旧衣服,所以古人形容衣着褴褛为“鹑衣”,成语中有“鹑衣百结”,“衣若悬鹑”,杜甫诗中还有“鹑衣寸寸针”的句子。它的额、头侧、颏及喉等处均为砖红色,又被称为“鹌鹑、赤喉鹑”等。另外,它的尾巴非常短,有“秃尾巴鹌鹑”之称。
鹌鹑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分布极广,品种繁多。其肉和蛋营养丰富,味美适口,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松鼠鸡的图像。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鹌鹑的记载。中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也是饲养野鹌鹑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中有过“鹑之奔奔”,“不狩不猎,胡瞻尔筵有悬鹑兮!”的诗句,战国时代,“鹑”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到了唐、宋以后,对它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已有不少描述记载。
西汉时,中原地区就已经开始驯养鹌鹑,那时驯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赛斗和赛鸣。唐、宋时期赛鹑在皇宫和民间都非常盛行。民间斗鹑曾盛行于黄河南北。据《唐外史》载,武威郡地区经过驯化,进贡给李隆基鹌鹑,可以随金鼓的节奏而争斗。宋徽宗更喜欢饲养好斗的松鼠鸡,以供取乐。后来曾有《鹌鹑谱》总结养鹌鹑的经验。到了明、清年间,斗鹑已成了达官贵人的一种赌博方式。
到了明代,已逐步发现其药用价值。清代康熙贡生陈面麟著有《鹌鹑谱》,书中对44个鹌鹑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分别作了叙述。对饲养各法如养法、洗法、饲法、斗法、调法、笼法、杀法以及37种宜忌等均有详细记载。这对中国发展鹌鹑饲养带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世界
中国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相关文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