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蜗牛
非洲大蜗牛属下非洲大蜗牛的一个改良品种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中华白玉蜗牛,形似白色大石螺,因头、颈、腹足及身体的肌肉雪白如玉而得名。是非洲大蜗牛(食虫类:Achatina fulica)的一个改良品种。
白玉蜗牛的成蜗牛呈圆锥形,螺卷有7层,螺光呈棕红色,壳面光滑。自然栖息地位于非洲,那里是热带气候,全年气温温暖,湿度高。
白玉蜗牛是食用蜗牛中的珍品。含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各种必须氨基酸,与鱼翅瑶柱、鲍鱼被列为世界四大名菜。在欧美国家的餐桌上属于高级食品。西欧国家早在百多年前就已把蜗牛视为难得的美味佳肴,食蜗牛肉是时髦和富裕的象征。仅美国一年就从24个国家进口3亿美元以上的蜗牛制品。我国每年需鲜活蜗牛300万吨以上,而目前国内年总产蜗牛不足100万吨,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 
命名和分类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中华白玉蜗牛,形似白色大石螺,因头、颈、腹足及身体的肌肉雪白如玉而得名。白玉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非洲大蜗牛科、非洲大蜗牛属,因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又称为“陆生软体壳动物”。
形态特征
新孵出的幼年蜗牛略呈圆形,稍淡黄色,蜗牛壳光滑透明,有二层螺卷,壳长0.5厘米,壳径0.4厘米。成年蜗牛呈圆锥形,螺卷有7层,螺光呈棕红色,壳面光滑,壳长8.2~8.5厘米,壳径4.8~5.0厘米,螺体重80~90克。蜗牛的软体收缩于螺壳中时,肉质呈淡黄白色,头、腹足伸出爬行时呈白色。
栖息环境
白玉蜗牛适宜生长温度为16°C~30°C,湿度为60%~85%,PH值为5~7,当温度低于15°C,高于30°C时休眠,停止生长和繁殖。对光刺激敏感,在微弱的光线下的能见度是6~7厘米,而在强光下的能见度只有不到1厘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白天多栖息在饲养箱和饲养池的壁和顶上,或钻入饲养土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和产卵。但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白天也出来活动,取食、交配和产卵。
生活习性
白玉蜗牛和其他蜗牛一样,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当环境适宜后,便会自动溶解保护膜重新开始活动。
背光性:蜗牛喜欢在阴暗的环境里生活,有夜行的习性,不喜阳光直射。
温湿性:白玉蜗牛生长活动最基本的温度要求在20~40°C之间,土湿度为30%~40%,土质要求pH值为7~7.5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疏松土。为了吸取养料、适应温湿度或防御敌害,白玉蜗牛喜欢钻人土中。
杂食性:喜食绿色植物,如甘薯丝瓜黄瓜南瓜丝瓜叶、莴笋叶等瓜果及蔬菜,榆树叶、叶等。白玉蜗牛不吃青草、禾本科杂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葱、韭、蒜,但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残食。
直进性:蜗牛行走时,只能前进会后退。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东部,由于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力强,已被国内外的美食家所接受,是食用蜗牛中首屈一指的佼佼者,其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动物性蛋白饲料,被广泛利用,促进了白玉蜗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年产量已过10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蜗牛养殖品种和主要出口品种。
生长繁殖
生长规律
2~6月龄的蜗牛生长最快,每月可增重10克以上。1月龄的幼苗及7月龄以上的种蜗牛生长都较为缓慢。
繁殖特性
白玉蜗牛雌性同体,异体受精,每只种牛都能产卵。从出壳到性成熟一般需6个月时间,交配受精卵后15~20d即可产卵。卵粒绿豆大小,外包1层白色发亮的膜,首次产卵100~150枚,第2次产卵150~200枚,1年产卵3~5次,8~15d孵出幼蜗,寿命一般5~6年。
雌雄同体:蜗牛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卵生动物。蜗牛的性发育是先雄后雌。当性成熟时,两只蜗牛进行交配,交配时常在黄昏、夜间或黎明前进行。
自生性:蜗牛的自生能力特别强,蜗牛卵只要温度、湿度合适,幼蜗牛便可自己出壳,刚孵化出来的幼蜗牛,即可自食其力。
主要价值
白玉蜗牛是从野生非洲大蜗牛中选育出的,是食用蜗牛中的珍品。含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各种必须氨基酸。在欧美国家的餐桌上属于高级食品。白玉蜗牛干肉蛋白含量高达60.42%,脂肪低于2%,胆固醇几乎为零,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0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营养保健食品。白玉蜗牛肉被列为世界四大名菜(蜗牛、鱼翅、鲍鱼、鳐柱)之首,同时其肉、壳在医药、化工、生物等行业也具有很高应用价值。
物种对比
人工养殖及疾病防治
人工养殖
种蜗牛的选择
选择野生或人工选育的非近亲成熟白玉蜗牛,外形完整、无伤残、无畸变,外表褐云色彩鲜艳,贝壳色泽光洁,螺壳条纹清晰,肉色细嫩,行动敏捷,生长边宽带有乳白色,体重30g以上,无病、待产的白玉蜗牛。
放养密度和时间
放养密度以120只/mz为宜,放养时间为每年1—2月为佳。
温度、湿度及光照度控制
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养殖土含水量控制在30%~40%。每天保持10 h光照时间,光照强度10~20lx(当于日出前或黄昏后的光线)。
投饲
种蜗牛投饲营养成分必须全面,选择含粗蛋白和钙含量高的饲料,如骨肉粉、米糠、苦荚菜、结球白菜等。投喂时间宜在每天17:00—18:00,做到定点、定量,日投喂量为蜗牛体重的6%。养殖土的土质潮湿肥沃,腐殖质丰富。种蜗牛需在土壤中添加微量元素,故养殖时必须勤换养殖土。
采卵
每隔一天1次,采集蜗牛卵粒、投喂食料和清除饲养箱内垃圾同时进行。方法是沿箱壁四周刨一圈,发现卵粒,用小汤匙将卵粒轻轻舀起,轻放在盛有养殖土的孵化箱里。卵粒不能用水擦洗和直接洒水,也不能将卵粒放在阳光下曝晒或火炉旁烘焙
孵化方法
可将饲养箱同时作为孵化箱,孵化基质采用离地面20~30cm的深层土壤,经太阳曝晒8h或紫外灯照射30min以上后备用。将孵化箱放在无污染的清洁水中浸泡,让其充分吸足水分,再将孵化基质加水调配均匀至含水分30%左右,放人木箱内铺平,厚度以2~3cm为宜。并将采收的每一团卵分别平铺在孵化基质上,卵粒与卵粒相依不得重叠,每只孵化箱2000粒左右,再在上面盖一层2、3mm(以盖没卵为标准)的孵化基质,用湿毛巾(挤干为止)覆盖于孵化基质上,盖上箱盖。一般在7~10d幼蜗牛出壳。
蜗牛疾病防治
缩壳病
缩壳病是蜗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病症是蜗牛瘦弱,体螺层口已失去了发达的结蹄组织所形成的柔软裙边,蜗牛头常缩在壳内,活动力很差,进食量很少,喷水后才伸出头来,不吃食,又缩回壳内,几天不吃食最终死亡。此病具有较快传染性,危害很大,死亡率很高。发现缩壳蜗牛,应立即隔离饲养或将病蜗牛深埋(因为蜗牛有残食死体的习性,防止快速传染),更换饲养土,同时要认真总结发病原因,针对性的用药治疗。造成缩壳病的主要原因:①温度高、湿度低造成蜗牛脱水;②二氧化碳中毒;③饲养土发黑发臭;④温差过大造成病毒感染;⑤投喂被细菌病毒感染的饲料;⑥营养不良;⑦乱用药。
防治方法:①使用黄芩或大黄粉煎汁喷人饲料连喂4~6d,用量为每公斤蜗牛用2g②使用蕺菜北柴胡煎汁喷入饲料连喂5d,用量为每公斤蜗牛各5g。③生态预防,室内温度控制在24~25℃,昼夜温度保持一致,不得大于8℃,梅雨季节饲养土干一点为好。
脱壳(破壳)病
主要症状为蜗牛壳顶脱落,内脏暴露,贝壳脆薄,一触即破而死亡,常以2~3月龄的蜗牛多发。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小心碰掉蜗牛摔于硬板上造成破壳,另一方面是在木箱养殖过程中,长时间铺沙而无养殖土,或长期投喂单一饲料,饲料中钙和磷含量不足,引起钙质缺乏症,致使蜗牛贝壳发软极易破碎。
防治方法:破壳蜗牛可用清水冲洗,破壳部位滴注蒸馏水。隔离饲养,补充钙质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骨粉、蛋壳粉、贝壳粉、石粉等。同时在饲料内添加强力霉素,每千克蜗牛每天0.02 g,连续1周。用生石灰粉末撒于饲养土中,也可起到很好的补充钙质作用。也可改用池土养殖,补足矿质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等。
白点病
又称溃疡或霉病,在污秽的环境和有外伤都会引发该病。患病后,蜗牛腹足干瘪,足面上长出乳白色的粘膜层,严重时形成一层白色的溃疡面,伤口发臭。病蜗侧卧在饲养土上,缩壳,呈半死不活状。
防治方法:轻者用0.01%~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次2min,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治疗几天即愈。严重者用土霉素拌人饲料连喂3~5d,用量为每公斤蜗牛10mg。
肠道病
患病后,粪便呈褐色,稀且有腥味。表现为半休眠状态,4~5d缩壳,半月后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室内饲养土要经常消毒,定期更换;二是要喂新鲜、干净的饲料;三是用土霉素拌人饲料连喂3~5d,用量为每公斤蜗牛10mg。
养殖前景
市场行情
西欧国家早在百多年前就已把蜗牛视为难得的美味佳肴,食蜗牛肉是时髦和富裕的象征。仅美国一年就从24个国家进口3亿美元以上的蜗牛制品。我国每年需鲜活蜗牛300万吨以上,而目前国内年总产蜗牛不足100万吨,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 
养殖效益
蜗牛的养殖可用“粗养易管、见效快”一句话概括。白蜗牛从孵化到交售(35~60克/只)需6个月,仅需青饲料500克,精饲50克左右。一只种蜗牛年产35克/只以上的鲜活商品蜗牛8公斤以上,一亩耕地散养年产量可达到1.5吨以鲜活蜗牛。若用一个25平方米的房子,进行室内饲养,投入饲养种蜗牛100只,实行立体货架式养殖,当年发展到50000只以上蜗牛,除存栏分的蜗牛和半成品外,可交售商品牛75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6000元。纯利润可获3000元。
参考资料
..2024-02-14
白玉蜗牛.ITIS.2024-08-18
..2024-02-15
..2024-02-14
..2024-02-14
非洲大蜗牛.ITIS.2024-08-18
非洲大蜗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8
..2023-05-25
Achatina fulica.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2-14
..2023-05-31
Achatina fulic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5-30
..2023-05-29
..2023-05-25
目录
概述
命名和分类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生长规律
繁殖特性
主要价值
物种对比
人工养殖及疾病防治
人工养殖
种蜗牛的选择
放养密度和时间
温度、湿度及光照度控制
投饲
采卵
孵化方法
蜗牛疾病防治
缩壳病
脱壳(破壳)病
白点病
肠道病
养殖前景
市场行情
养殖效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