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摩柯
汉末三国时期五溪蛮人首领
沙摩柯(?—公元222年),汉末三国时期五溪蛮人首领,被称为“胡王”。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汉先主刘备出兵伐吴。同年七月,沙摩柯接受蜀国侍中马良的邀请,投靠蜀国,协助蜀军进攻孙吴。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六月,东吴大都督陆逊刘备所率大军战于宜昌市,陆逊火烧连营,蜀军溃败,沙摩柯与蜀军将领冯习等人,被东吴军队所杀。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沙摩柯长相威风,武艺高强,在夷陵之战中一箭射死了孙吴大将甘宁,后被东吴将领周泰斩杀。对于沙摩柯的文学形象,清代学者毛宗岗评价他虽然是番将,但为汉死节,是汉之忠臣。当代学者赵春阳认为沙摩柯为五溪蛮第一武将。当代学者张庆柱评价沙摩柯,天生蛮力,赤裸双足,不尊王法,有勇无谋。
人物生平
反吴投蜀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汉先主刘备为报孙吴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市之仇,不顾丞相诸葛亮等群臣劝谏,决定出兵讨伐东吴。同年七月,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率部前往江州(今重庆市)与刘备主力会合的途中,张飞被部将刺杀。刘备于是亲率四万大军沿江东进,继续伐吴。孙吴国主孙权遣使求和,遭到刘备拒绝。孙权于是任命陆逊大都督,统领东吴军队抗击蜀军。蜀汉将领吴班冯习占领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县)、秭归县,武陵地区的五溪蛮在此时遣使请兵助战。
沙摩柯是西南地区五溪蛮人的首领,又称“胡王”。五溪蛮人是孙吴蜀汉互相抗衡时一支不能忽视的武装力量。刘备派蜀汉侍中马良到武陵,带着金银绸缎和爵位封赏,说服沙摩柯等蛮人首领出兵配合蜀军进攻东吴。沙摩柯接受了马良的建议,带领蛮兵率众北上,协助刘备作战。
战死夷陵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二月,蜀军在猇亭区设立大本营,陆逊采取了暂避锋芒的策略。刘备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东西一线,安下了许多营寨,陆逊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了好几个月,蜀军士气逐渐低迷。
同年六月,刘备将水军移到陆上,在山林中安营扎寨。陆逊决定于此时反攻,在派出小股部队探敌虚实之后,陆逊令军士每人手持一把茅根,夜晚以火攻蜀军的营地,一举攻破蜀军四十余个营寨。东吴大都督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区夷陵区之地,此战吴军斩杀了张南冯习及沙摩柯等蜀军将领,蜀兵溃败,刘备退守白帝城
文学形象
小说形象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沙摩柯是五溪蛮的蛮王,生得面如血,碧眼突出,所使用的武器为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十分威风。在第83回,夷陵之战中,沙摩柯一箭射孙吴猛将射杀孙吴猛将甘宁。第84回中,后刘备兵败,沙摩柯被东吴大将周泰杀死。第85回中,刘备听闻沙摩柯等人在宜昌市战死,十分伤感。
戏曲形象
京剧《连营寨》
京剧连营寨》,又名《哭灵牌》《火烧连营》,载于《戏典》第四辑,另有《戏考》《平剧汇刊》《京剧丛刊》等刊本。剧中,沙摩柯为诸葛亮发派的蛮兵番王首领,助刘备大战甘宁。
其他剧种
川剧、汉剧、秦腔、徽剧、豫剧,均有《连营寨》剧目。
文学形象评价
清代学者毛宗岗评价沙摩柯,虽然是番将,但为汉死节,是汉之忠臣。
当代学者赵春阳所著的《三国武将排名》一书中,沙摩柯为五溪蛮第一武将。
当代学者张庆柱评价沙摩柯,天生蛮力,赤裸双足,不尊王法,有勇无谋。
人物争议
姓名争议
当代学者张庆柱、黎东方认为,沙摩柯原名摩沙柯,本名沙沙,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之中被写成“沙摩柯”,可能是当年抄写的人抄错。
当代学者耿德铭在《哀牢国史料辑录》中的认为,沙摩柯对应古印度的samaga或者sumakha的译音,可能是在永昌郡(今云南保山)的古印度人。
经历争议
当代学者陈华胜认为,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写甘宁夷陵之战的夷陵之战中,被蜀营番将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带箭而走,坐于一棵大树下而死。这也算“演义”描写诸多战将中死得较传神的一个然而事实上,夷陵之战前,甘宁早病死了。
死因争议
当代学者石麟认为,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沙摩柯战死,符合史实,见《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但《资治通鉴》中并未记载沙摩柯是由周泰所斩。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反吴投蜀
战死夷陵
文学形象
小说形象
戏曲形象
京剧《连营寨》
其他剧种
文学形象评价
人物争议
姓名争议
经历争议
死因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