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大地
杨志军编著的书籍
《雪山大地》是中国内地作家杨志军编著的书籍,该书于2022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雪山大地》以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情节几乎贯穿了雪域高原上生产、教育、商业、医疗、环保等一系列内容,巨细靡遗地记载了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雪山之子杨志军对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的深情回望,全景式展现了一部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部牧民生活的变迁史、一部雪域高原建设者的精神史。小说也探讨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金钱、权力和信仰时的选择和困境。
《雪山大地》于2023年8月11日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成书背景
杨志军以青藏高原为背景,通过描述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希望雪山大地的故事能讲给更多人,希望在讲述父辈们和同辈们的故事时,能有共情者跟我一起歌哭而行,流连忘返,希望自然之爱也是人心之爱,在广袤的故乡厚土上,延续一代比一代更加葳的传承。展现了改革开放中原地区社会的巨变。他通过细致的描写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鞠躬尽的日日夜夜,展现了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内容情节
科长父亲到沁多草原蹲点了解牧民的境况,接待他的是由部落世袭头人转变而来的公社主任角巴德吉。角巴率性果敢又有点自以为是,在牧人中有着极高威望。角巴安排父亲住在曾经的下人桑杰帐中。一次意外,桑杰的妻子赛毛为救汉族公家人父亲被激浪卷走。父亲蹲点结束回县里前,将桑杰又聋又哑却极富灵性的儿子才让带回西宁市寻医救治。 父亲被提为代理副县长,同时也遭遇难题:上面要求撤换角巴,可父亲明白,牧人对不服气的人理都不理,撤换角巴相当于毁掉沁多。百般斡旋下,已经成为角巴女婿的桑杰成为新一任主任。角巴与桑杰不遗余力甚至是豁出性命地支持父亲接下来的一系列重大行动:在这片教育几乎等于零的土地上,父亲白手建起第一所小学、中学,牧人的孩子得以开蒙;饥荒时期,西宁保育院迁往沁多草原,孩子们得以果腹;牛羊泛滥,父亲成立贸易公司,说服牧人出售牲畜以减缓对草场的冲击,也让牧人对钱有了现代意识。在省人民医院当外科医生的母亲下放到县医疗所,接诊了第一例麻风病病人后,拒绝任其自生自灭,排除万难在麻风病人聚居的生别离山修建医疗所,自己也不幸感染。 年轻一代才让、江洋、央金、梅朵等也在父辈祖辈的荫护下成长起来,勇挑建设大梁。草原依然危机四伏,大家合力实施了一个颇具胆识与魄力的方案来打破僵局。
作品特点
《雪山大地》以现代化进程为主线,描述了二十世纪早期青藏高原的生活场景,包括藏族人民的日常劳作、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同时,也描绘了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青藏高原开始逐渐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杨志军通过描述人们在面对现代化机遇和挑战时的选择和困境,展现了不同人群在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与现代化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包括藏族人民、汉族工作者、外来投资者等。
小说的情节以一条主线和多条支线的方式交织展开。主线讲述了主人公格日勒家族的命运和成长,支线则涉及了其他人物的故事和经历。通过情节的推进和发展,杨志军展现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杨志军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雪山、大地、青藏高原等,来表达他对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和理解。这些象征和隐喻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哲理性。
荣誉奖项
作者简介
杨志军1955年出生于青海西宁,藏族,中国内地作家,其作品涉及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儿童文学、报告文学、影视人类学及文学评论等。出版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等十余部。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选台湾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图书”。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作品评价
《雪山大地》是深具理想气质、充沛浩然之气的写作。作者沿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立足于文学的人文立场,延续着关怀生命的文学传统。——光明网评(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一部雪域高原建设者的精神史)
《雪山大地》能获奖,是因为这部作品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在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特征:“作品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和独特写法;有质朴的人性,崇高的美,雄浑的境界。——黄发有教授评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内容情节
作品特点
荣誉奖项
作者简介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