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俄尼索斯(古希腊语:Διόνυσος、英语:Dionysus),罗马称他为巴克斯 (Bacch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欢乐之神和戏剧之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在希腊艺术作品中,他被描绘成头上带着常春藤制成的花环,手持常春藤和
葡萄叶装饰的神圣权杖,身披豹皮的年轻男子形象。
狄俄尼索斯是
宙斯和人类公主
塞墨勒的孩子,塞墨勒被火烧死,狄俄尼索斯侥幸逃脱。狄俄尼索斯意为“瘸腿的人”,指他的父亲宙斯(Zeus)为了使他顺利诞生将自己的大腿划开并将他放在腿中养育。在古希腊神话中,狄俄尼索斯将葡萄与
葡萄酒赐给人类,
荷马(Homer)将狄俄尼索斯形容为“人类的欢乐”,
赫西俄德(Hesiod)也将他描述为“给人们带来欢乐的神”。作为
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在古希腊众神与巨灵的战争中狄俄尼索斯用酒神杖打死了巨灵欧律托斯。狄俄尼索斯对友人是十分友好的,他化解了
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和
赫拉之间的矛盾,但对于不敬他的人,狄俄尼索斯会进行报复。国王吕库尔戈斯和
彭透斯都是因为不敬而被狄俄尼索斯报复惨死。
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1100年之间,狄俄尼索斯信仰就已经在
迈锡尼文明中盛行。有些学者相信,这个信仰可能在米诺斯文明时就已经出现。公元前6世纪起,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进入成熟期,成为希腊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雅典举行的大狄俄尼塞节和其他城市的庆典后来演变成了罗马的
狂欢节。人们还在酒神的庆典中演变出了戏剧,狄俄尼索斯在
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悲剧中经常扮演重要角色,以狄俄尼索斯命名的剧场中上演了无数悲喜剧。酒神精神影响了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美学。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根据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提出了狄俄尼索斯精神(酒神精神)。酒神精神代表着强烈的狂喜、满足感和情绪的放纵。近现代西方艺术受到酒神精神的影响诞生了一些讴歌生命与暴力的艺术流派,如十九世纪的后印象派绘画和二十世纪将身体和鲜血印记作为创作元素的
行为艺术。
名称及词源
“Διόνυσος”,是古希腊语狄俄尼索斯。“Διο-”亦作“διο”“ Διs”“Δισs”,用来构成复合词,意为“出自宙斯的,出自天神的,神似的”。“Διόνυ”是“Διόνυσος”的呼。
“Bacchus”原为拉丁语,意指希腊酒神和狂欢之神,后来成为狄俄尼索斯的别名。Bacchus来自希腊语 Bakkhos,其中“bacca ”指的是“浆果,树或灌木的果实”。
人物传说
酒神诞生
古希腊神话
根据
荷马(约公元前9世纪)《伊利亚特》的记载,
宙斯爱上了
卡德摩斯国王的女儿
塞墨勒(Semele)。塞墨勒听信了
赫拉(Hera)挑唆,要求宙斯以雷神的原貌出现在她面前。宙斯无法拒绝,展示了他的荣耀和力量,却不慎引发了火灾,将王宫烧毁。塞墨勒在火焰中丧生,但她的孩子狄俄尼索斯被常春藤保护并幸存下来。宙斯将狄俄尼索斯放进自己的大腿中孕育,狄俄尼索斯出生后,宙斯通过
赫尔墨斯(Hermes)将狄俄尼索斯送到塞墨勒的姐夫国王
阿塔玛斯处抚养。赫拉因此愤怒,降下祸患惩罚他们。塞墨勒的姐姐伊诺和伊诺的儿子墨利刻耳忒斯跳海自杀,两人最终成为海神。狄俄尼索斯则由倪萨山谷的神女们抚养长大,成为强大的酒神。
宙斯将抚养狄俄尼索斯的神女们升入天上,神女们也被称为“阿得斯姐妹”。
俄耳甫斯宗教传说
在俄耳甫斯宗教(约公元前8世纪)崇拜中,狄俄尼索斯-扎格列欧斯是最伟大的神明之一,他是宙斯与珀尔塞福涅(Persephone)的孩子。珀尔塞福涅是一个头上有角、四只眼睛的怪物,她是宙斯与
瑞亚所生的孩子。在分娩时,瑞亚变成了一条蛇。为防止赫拉的嫉妒,宙斯将狄俄尼索斯托付给了枯瑞忒斯监护抚育。赫拉得知了狄俄尼索斯的下落,派遣提坦前往掳掠他。狄俄尼索斯多次变换形象,如狮子、老虎、马和龙等,试图逃脱,但都未能成功。提坦们抓住了狄俄尼索斯,并将他肢解。愤怒的宙斯用雷电击杀了提坦们。阿波罗(Apollo)按照宙斯的命令,将狄俄尼索斯的残骸搜集起来,埋葬在特尔斐神殿附近的神圣三角墙内。雅典娜拿走了狄俄尼索斯的心脏,并将其交给了宙斯。宙斯吞下了心脏,并通过这种方式生下了狄俄尼索斯-扎格列欧斯,他注定要分享父亲宙斯的荣耀和力量。
狄俄尼索斯与吕库尔戈斯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表达了对狄俄尼索斯的排斥,他在作品中描述了狄俄尼索斯与吕库尔戈斯的征战。埃多尼亚(Edonians)国王吕库尔戈斯因不尊重狄俄尼索斯和他的追随者而受到惩罚。吕库尔戈斯袭击了抚育狄俄尼索斯的山林女神们,抓捕参加狂欢活动的狄俄尼索斯信徒,驱逐狄俄尼索斯及其随行人员。由于这些行为,狄俄尼索斯迫使吕库尔戈斯陷入疯狂之中,吕库尔戈斯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和母亲。吕库尔戈斯砍断了自己的大腿,还以为自己是在砍断葡萄树,最后他跳下悬崖并被黑豹吃掉。
狄俄尼索斯与赫菲斯托斯
《伊利亚特》中还描述了狄俄尼索斯将
赫菲斯托斯接回
奥林匹斯山的故事。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是
宙斯和
赫拉的儿子,被誉为火神和锻冶之神。他出生时身体羸弱且跛足,在被赫拉抛弃后被
欧律诺墨和忒提斯救起,并在她们的照料下长大。尽管相貌丑陋,但赫菲斯托斯具备非凡的锻冶技术,他用金银打造出许多华美的饰品送给他的养母。他心中怀有对赫拉的愤恨,铸造了一把华丽的金椅子困住赫拉。在狄俄尼索斯的帮助下,赫菲斯托斯酩酊大醉,被带回奥林匹斯山,最后解开了赫拉身上的束缚,忘却了过去的仇怨。
狄俄尼索斯与阿里阿德涅
在
荷马的《奥德赛》中,
忒修斯喜欢上了
克里特岛国王
米诺斯的女儿
阿里阿德涅,但忒休斯来到克诺索斯岛后,在岛上休息时,忒修斯做了一个梦。梦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对忒休斯说,根据众神的指示他必须将阿里阿德涅留在克诺索斯岛的
海滩上,因为她被选定成为狄俄尼索斯的妻子。当忒修斯醒来后,他明白自己不能违抗众神的意愿,匆忙整理好行装,继续踏上旅程。阿里阿德涅成为了狄俄尼索斯的妻子。狄俄尼索斯的伙伴们欢呼着迎接阿里阿德涅的到来,为酒神的妻子唱起了赞美之歌。
大战巨灵
赫西俄德(Hesiod,约公元前8世纪)的《神谱》中描述了奥林匹斯众神大战巨灵的故事。巨灵们具有可怕的神力,妄图从奥林匹斯众神手中夺取对世界的统治权。诸神与巨灵展开大战,战争中狄俄尼索斯用酒神杖击死了巨灵欧律托斯。
狄俄尼索斯与彭透斯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6年)的悲剧《酒神的伴侣》(又名《巴克哀》)讲述了狄俄尼索斯与
底比斯国王
彭透斯的故事。狄俄尼索斯长大后离开了仙女的庇护,游历各地传授
葡萄种植技术,并要求人们建立神庙供奉他。狄俄尼索斯对待朋友十分慷慨,但对不信仰的人会施以残酷的惩罚。在传说中,狄俄尼索斯来到自己的故乡底比斯时,遭到了国王彭透斯的轻蔑和侮辱。彭透斯不相信狄俄尼索斯是神,贬低他的力量和威严。彭透斯甚至命令将狄俄尼索斯抓起来,狄俄尼索斯斯轻松逃脱。狄俄尼索展现神迹,让彭透斯见证了自己的力量。狄俄尼索斯的信徒们通过敲击岩壁让泉水和美酒涌出,使溪水变成牛奶,还让空心的树干滴下蜂蜜。
彭透斯对于狄俄尼索斯和他的信徒仍然十分敌视。他派兵驱散了狄俄尼索斯的信徒,并对他们进行迫害。最后,在山谷中,彭透斯得到了狄俄尼索斯的惩罚。狄俄尼索斯的信徒们将彭透斯扔下了高高的树冠,而彭透斯的母亲阿高厄无法认出他,将他当成狮子并撕碎。
葡萄园与葡萄酒
奥维德(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前43年3月20日-公元17年)的史诗《变形记》描写了狄俄尼索斯和伊卡里俄斯的故事。古代希腊是
葡萄树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发源地之一。根据传说,伊卡里俄斯(Icariu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国王,狄俄尼索斯对他非常友好,并教会了他葡萄树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狄俄尼索斯警告伊卡里俄斯要小心葡萄酒会引发灾难。伊卡里俄斯没有将这个警告放在心上,他将
葡萄酒分给了一群牧羊人喝。由于过量饮用,牧羊人们酩酊大醉,最终将伊卡里俄斯殴打致死,并将伊卡里俄斯的尸体扔进埃尼格诺(Anygro)井中,用石块覆盖住井口。伊卡里俄斯的女儿厄里戈妮(Erigone)在她养的狗梅拉(Maera)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家族成员
亲缘关系
历代信仰崇拜
古希腊
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的农神崇拜。在古代社会,农作物的种植对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因此人们开始崇拜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在古希腊地理环境多山多石、不利于传统农作物的生长的情况下,
葡萄和
黑橄榄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狄奥尼索斯被视为带来丰收的神明。古希腊人将狄奥尼索斯视为农神,并将他与葡萄、酒联系在一起。在古希腊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
地中海型气候下,葡萄的生长茂盛,酿造出的美酒成为人们欢庆和喜悦的象征。因此,狄奥尼索斯的崇拜逐渐从农神崇拜转变为酒神崇拜。在荷马赫西俄德体系的史诗中,狄奥尼索斯的形象已经出现,他被描述为酒的发明者和神王宙斯的
半神之子。
荷马虽然对狄奥尼索斯的描写比较简略,但这表明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狄奥尼索斯的形象已经逐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在荷马时期,狄奥尼索斯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与其他奥林匹斯神相比,他在史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荷马赫西俄德体系的史诗更多关注英雄和战争,而狄奥尼索斯作为农神和酒神更受底层百姓所崇拜。由于古希腊社会政治发展,学者和社会人士对狄俄尼索斯的认知也有所变化,比如
希罗多德、
普鲁塔克等人认为狄俄尼索斯和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等同,
赫拉克利特认为哈迪斯和狄俄尼索斯是同一个神,弗里吉亚神萨巴齐奥斯有时也被认为是和狄俄尼索斯等同。以下是古希腊时期关于狄俄尼索斯的几个重要节日:
大狄俄尼塞节
大狄俄尼塞节(the Grand Dionysia)是
雅典每年为了向狄俄尼索斯-埃勒尤斯利厄(Eleutheraea)表示敬意而举办的庆祝活动。节日在每年3月末到4月初的爱拉弗波里翁月期间举行。大狄俄尼塞节一般持续5天,但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前404年4月25日)期间,庆典活动只有3天。大狄俄尼塞节吸引全
希腊各城邦的使者参加,是雅典人炫耀财富和权势的机会。庆典期间的重要活动包括祭献牺牲、火炬接力赛跑、阴茎游行以及酒神赞美诗(Dithyramb)歌咏比赛。此外,在
雅典卫城脚下的狄俄尼索斯剧院还会进行雅典戏剧优秀作品的教学工作。
卡特阿格尼奥斯-狄俄尼塞
卡特阿格尼奥斯-狄俄尼塞(Kat'Agrous Dionysia)庆祝活动在每年12月底到1月初的波赛地翁月(Poseideona)期间举行。各希腊城邦的德墨斯平民街区也会举办庆祝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男性生殖器为前导的游行,庆祝队伍围绕居住地游行并唱诵赞美歌。
勒纳亚
勒纳亚(Lynaea)是爱奥尼亚人举行的狄俄尼索斯庆典,在每年1月末到3月初的勒纳亚翁月(Anthesteriona)期间举行。活动为期3天,包括游行和抒情诗与戏剧的比赛活动。公元前432年后,还增加了悲剧比赛活动,但参赛的悲剧不能超过两部,也不允许讽刺类戏剧参赛。
安特斯节
安特斯节(Anthesteria)是古希腊雅典的一个庆祝活动,也被称为“春之庆”。它在阿提卡地区的安特斯铁里翁月(Anthesteriona)的第11、12、13天举行,持续3天。安特斯节的第一天被称为“酒桶日”(Pithoyeia),人们会打开一种叫做“皮塔利亚”(Pitharia)的陶制酒桶,他们会在雅典卫城南面斜坡上的狄俄尼索斯
祭坛前拿出一些美酒来祭献,然后品尝酒桶中的新酒。第二天被称为“陶罐日”(Choes),人们会举行喝
葡萄酒比赛。这个比赛起源于奥瑞斯忒斯(Orpheus)杀死他的母亲并来到雅典的故事。参赛者会得到一个叫做“赫伊斯”(choes)的酒罐,里面装满了葡萄酒。参赛者需要尽可能快地喝光酒罐里的葡萄酒。比赛之后,还会举行一种叫做“赫洛格梅伊亚”(Hierogameia)的仪式,再现狄俄尼索斯与国王的妻子结婚的情景。第三天,举行的是“科托伊”(Chytroi)仪式,这个仪式是献给亡者的幽灵。人们会在一种叫做“科托厄斯”(Chytres)的大罐中准备粮食,并邀请鬼魂们前来享用。罐中的食物由各种种子制成,这种食物也是作为供品献给冥府的鬼神塞科普姆布斯-赫耳墨斯(Psychopombos Hermes)以及逝者的灵魂们的。
俄耳甫斯崇拜
神秘主义的俄耳甫斯崇拜围绕着解放神狄俄尼索斯-扎格列欧斯展开。在这种崇拜中,狄俄尼索斯-扎格列欧斯被看作是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和灵魂。他反对提坦们的战斗,并经历了死亡和复活等事件,这些事件被俄耳甫斯秘密教仪视为象征,代表了人类生命在自然和精神世界中的冒险旅程。俄耳甫斯教认为,人类具有双重本性——善与恶。根据他们的信仰,
宙斯用提坦人的遗骨创造了人类,但提坦人吃了狄俄尼索斯的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人类也含有狄俄尼索斯的精神成分,即永恒的神性和道德纯洁的部分。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人类存在的激情和冒险,这些都是罪恶和祖先杀戮的结果。
俄耳甫斯教神秘仪式的目的是释放罪恶,并净化灵魂。由于提坦人分割了狄俄尼索斯的肢体,人类得出结论:在无限的
宇宙形态和多个自我显现之中,存在着神圣的本质或要素。因此,俄耳甫斯教义的基本真理是:哈德斯、宙斯、赫利俄斯和狄俄尼索斯是“一个”。赫洛格梅亚(Hierogameia)表演被认为是一种象征性的表演,它揭示了狄俄尼索斯(Dionysus)和大地之母之间的为了使狄俄尼索斯重生而结合。
古罗马
罗马人将巴克斯视为他们自己的利伯帕特(Liber Pater) ,“自由之父” ,
葡萄栽培、
葡萄酒和男性生育力的赞助人,以及与成年和公民身份相关的传统、仪式和自由的守护者。而文学提供了关于狄俄尼索斯在罗马接受程度的演变以及他逐渐与巴斯克视为同一人的转变的情况。除了尼维乌斯的《吕库格斯》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例子,《巴克基女神》描述了狄俄尼索斯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欢迎和奖励。狄俄尼索斯在公元前490年与
得墨忒耳和科瑞一起加入了罗马的日历。公元前493年,
古罗马人开始为狄俄尼索斯修建神庙,该神庙的三角墙饰以埃特鲁斯坎风格的陶瓷或镀金
青铜雕像装饰。一幅描绘狄俄尼索斯和可能是
阿里阿德涅的画作由卢修斯·穆米乌斯带到罗马,并放置在这座
庙宇中,直到其在公元前31年焚毁。在古罗马有男子相公节(phallophoria),类似于
雅典狄俄尼索斯庆典的
阴茎游行,用于庆祝生育和丰饶。同时还会举办“自由节”进行庆祝活动。在这一时期,视觉和艺术作品中狄俄尼修斯意象的泛滥:壁画、雕塑、金属板、宝石、银器和陶瓷作品中的狄俄尼索斯作为奢华、庆典、狄俄尼索斯信仰和希腊化的象征。除此之外,巴克斯也是诗人的灵感之神,这本身就是古典希腊和后期的传统遗产。即使是理性主义者
卢克莱修也将诗歌灵感体验为狄俄尼索斯的狂喜:这位神成为了非理性的象征。
中世纪
狄俄尼索斯的神话和崇拜与
基督教共存、竞争甚至冲突。其中一个对立的表现形式是基督教谈话中对巴克节的暗示和引用。另一种形式是基督教文本对
欧里庇得斯的《巴克哀》的接受,例如亚历山大的
克莱门特的《劝诫书》。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世界上存在好的力量和恶的力量,而这些力量之间经常会发生斗争。因此,在一些重要的宗教节日上,人们会开展庆祝活动,以赞美善良和光明的力量,并抗衡邪恶和黑暗的力量。
狂欢节的出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它是一种对生命、对快乐和对神的礼赞,也是对恶魔和黑暗的驱逐。狂欢节的前身是最早起源于
古埃及和古希腊的牧神节、神牛节、酒神节,
中世纪时渐渐被罗马天主教所接受, 成为
基督教的节日。
近现代
狄俄尼索斯崇拜在近代被
弗里德里希·尼采发扬为酒神精神,酒神精神对西方文艺,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文艺影响巨大。尼采在批判西方现代文明中寻求了狄俄尼索斯神话作为对抗
理性主义和基督教道德传统的力量,并以此重建生命
本体论,强调生命的非理性和原始冲动。而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回归,则是关注现代人自身、拯救失落的自由本性、激发创造力和生活激情的体现。以神话为媒介,现代人可以从集体经验和普遍意义中聊以慰藉,拥有生命的丰盈和重构意义的机会。
文化内涵
酒神精神
弗里德里希·尼采从古希腊的悲剧艺术和哲学中发现了酒神精神,认为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着强烈的狂喜、满足感和情绪的放纵。古希腊人民通过酒神节和酒神颂歌表达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敬意和怀念。酒神颂歌描绘了狄俄尼索斯的生平故事和复活过程,并且逐渐发展成为悲剧艺术。尼采认为酒神状态是情绪的放纵,是人生的最高肯定状态。在醉境中,个体与万物融为一体,感受到永恒创造和春意的狂喜和慰藉。这种形而上的慰藉使人能够在整体中得到肯定,勇敢地生活,并拥有超然物外的自由。
弗里德里希·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一种难以遏制的非理性精神,能够打破常态化的平静和秩序感,这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潮。非理性主义以个人存在为本体,将个人感觉、情绪、本能夸大到极端化,并带有浓厚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和
悲观主义色彩。尼采认为酒神精神这种非理性的强力意志是美的原则,是生命上升的原则。痛苦对于强健者来说是一种磨炼,可以强生。尼采认为,悲剧的真正作用不是“镇定剂”而是“兴奋剂”。这种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此后的非理性流派,渗透到西方文学艺术形式中,如小说、诗歌、音乐、绘画、建筑等。
在文学艺术上,一些流派深受酒神精神的影响。非理性主义的酒神精神强化了人的主体意识和重视,引领了现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十九世纪以来
印象派的产生终结了传统模仿性和再现性的绘画艺术。而后印象派发展了具有现代性的艺术,倡导以强力意志创造主体。西方艺术自
后印象派之后,与传统的宗教、政治束缚的绘画艺术决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些
行为艺术家受到酒神精神的启发,制造了诸多挑战身体和心理极限的行为艺术。这些行为艺术以惊悚美学为特征,让惊悚成为视觉上的震惊,鲜血的夺目光泽和诱人色彩使艺术创作更具刺激性。这些行为艺术中呈现了宗教祭礼上的残忍和暴力,有着酒神的狂妄和迷热。这种表演通常是一场吸引观众参与的仪式,观众被吸引进戏剧场景般的行为艺术中,在精神和身体上经历巨大的转变和冲突,最终得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从而实现了残酷戏剧对生命的精神治疗。
酒与庆典
在古希腊文化中,酒在庆典中地位重大,酒与庆典是古希腊民族文化特征的一种表征。酒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与酒神狄俄尼索斯有关联,通过对酒的表现,在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下人类对振奋精神的认识得以完成。人类通过酒文化的内容来表达自然威力。酒也反映了人的精神和力量。酒(酒神)在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时序的自然规律之间形成了同步。在西方文化中,狄俄尼索斯视为代表酒的醉人力量,也认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影响力,是文明的推动者、
自然法的制定者和和平的使者。
在庆祝节气(变化)的庆典上,狄俄尼索斯代表着死亡与重生。狄俄尼索斯的生死变化与自然时序的更替相呼应,使他成为了生命与时令之间内容和形式的哲学体现。在有婚娶结交的庆典上,狄俄尼索斯则代表着原始的男性性欲,各地的酒神庆典中都会出现“阴茎游行”的活动。女信徒们在酒神庆典中,在荒山上聚集、狂歌纵欲,体现了人类最原始的两性默契。酒神庆典的文化含义与现代婚姻意义不同,但它构成了人类婚姻的最基本形式。酒神庆典启发了人们对爱的追求和婚姻仪式的重要性认识,影响了婚礼庆典的演变,婚礼庆典中的酒也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见证物。还有一类庆典以叙情、叙旧等为内容。根据
希罗多德在《
历史》中的记载,
阿拉伯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示他们的信谊。其中一个人站在结义双方之间,使用锐利的石头割破双方
手掌附近的大拇指,然后高呼狄俄尼索斯的名字。完成仪式后,结义的人会把对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这些朋友也会尊重这段结义。酒神成为结义的“公证”,成为了人们心中评判信谊的标准。
相关遗址
狄俄尼索斯剧场:狄俄尼索斯剧场是古希腊最古老的剧场之一,建于公元前6世纪。古
希腊人建造了一座供奉狄俄尼索斯的神庙,并在附近的一个圆形土坪上预留了供宗教仪式使用的空间,这个空间演变成了一个专门的剧场,用于上演希腊喜剧和悲剧。著名的剧作家如
欧里庇得斯、
索福克勒斯和亚里士多芬曾在酒神节中以竞赛形式在剧场上演他们的剧目。公元前5世纪,剧场表演区添加了一排座位,前排是石头,其余是木头。舞台两侧建造了大门供观众入场。公元前330年,执政官吕库尔戈斯(Lykourgos)重新设计了剧场,使其更加宏伟。吕库尔戈斯使用比雷埃乌斯(Piraeus)的
碳酸钙,为阶梯座区添加了额外的座位,还添加了两条额外的水平通道(diazoma),使剧场最多能容纳16,000人。公元1世纪,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再次增加了一座罗马风格的舞台建筑,使
大理石舞台变为现在半圆形。公元2世纪或3世纪,剧场幕墙前方添加了一个低矮的演讲台。演讲台上用大理石
浮雕描绘了狄俄尼索斯的神话故事。公元5世纪中叶,一座
基督教大教堂建在剧场的东侧入口处。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包括剧场逐渐荒废。1838年剧场被雅典考古学会发掘,挖掘和修复工作至今仍在进行。
文艺形象
文学形象
狄俄尼索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戏剧中经常以“外来者”的形象出现,狄俄尼索斯来到某个国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信徒与狂欢。狄俄尼索斯展现出典型的男性特质,对女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度的统治者都对狄俄尼索斯的到来产生了排斥,而这些统治者往往以被酒神信徒残杀为结局。这一点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作品中都有体现,这也被视作狄俄尼索斯信仰作为外来信仰从被排斥到被接受的过程。
《酒神的女祭司们》是古希腊悲剧家
欧里庇得斯的一部悲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惨痛的故事:阿加芙在被酒神狄俄尼索斯施加的疯狂下撕碎了自己的儿子,待神智清醒后又陷入悲痛之中。这部作品生动地展现了本能与习俗之间的关系。狄俄尼索斯作为剧中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本能。狄俄尼索斯展现出典型的男性特质,对女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狄俄尼索斯也展现出明显的动物性,他时而装扮成礼貌、和蔼可亲的绅士,时而在显灵时变身为公牛。剧中最重大的冲突发生在狄俄尼索斯和
彭透斯之间。狄俄尼索斯代表了报仇、兽性和神性,确立了一种放纵本能的宗教;而彭透斯则努力捍卫
底比斯传统和习俗。在狄俄尼索斯的祭祀中,“撕碎”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与“生食”仪式有关。这两种仪式可以让人解放自己本能的生存状态,摆脱理性和社会习俗的束缚。这种心理作用可追溯到狄俄尼索斯自身的生命历程,他曾被提坦肢解和吞食,养母们在养育他时发疯并吃掉了他。狄俄尼索斯常常将他所经历的苦难强加别人身上。《酒神的女祭司们》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只有通过经历狄俄尼索斯奉祭仪式的放纵,一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理安宁。当本能得到释放时,受习俗制约的生活才会趋于平静。在个人和群体中,平衡本能与习俗是获得内心平静和安宁的关键。僵硬呆板的习俗会破坏人们的幸福,而过分宽松的习俗也会带来危害。
绘画形象
影视形象
工艺美术
参考资料
Dionysos.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