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是
德国哲学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哲学科学百科全书》(
德语:Enzyklopä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中第一部分(逻辑学部分)的简称。
在《小逻辑》问世之前,黑格尔已经出版了《大逻辑》,在《大逻辑》中详细讲述了概念之间的推演与过渡。《小逻辑》也是按照理念的矛盾发展过程来讲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内容没有《大逻辑》丰富,但更能代表黑格尔晚年的哲学理念,书中包含了
本体论、本质论、概念论这三大组成部分,从抽象的“
纯有”,一步步发展到“
主观逻辑”,最后在“绝对理念”中得到了统一。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诸多哲学著作中,《小逻辑》是
唯心主义成分最少,
唯物主义成分最多的一部作品。
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不是形式逻辑,而是
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也就是关于存在本身的理论和研究,是研究“事物的本质的学问”。其中,存在论是关于自在的概念的学说,代表了思想的直接性;本质论是关于自为存在的概念的学说,表明了思想的反思性或间接性;概念论是关于自在自为概念的学说,明示了思想向自己本身的返回。黑格尔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质或根底是概念,概念是万事万物最一般和最基本的规定,像有、无、变、一、多、质、量、度、本质、现象、原因、结果、相互作用等等。这些概念构成了一切事物之所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也就是“本质先于存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逻辑学研究的就是纯粹概念,或者称之为纯粹理念的科学。这里的纯粹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而且是人人最熟知的概念”。纯粹概念有种外向的表现,即外化。在外化时,纯粹概念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外化,本质与现象结合在了现实的真实事物上。只有人的意识活动,才能从现实的自然事物中抽象出概念。同时,黑格尔辩证地认识到,纯粹的概念离不开
感性事物,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逻辑学,还要进行到
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把逻辑学看做是事物的灵魂,把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看成是应用逻辑学。由此可见,逻辑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黑格尔哲学把绝对理念视为最高原则,因为这一点,当代哲学家曾将他的哲学理念贬称为“概念哲学”或“传统
形而上学”。即使如此,依旧不能动摇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他的
逻辑学是通达
西方哲学和西方思想文化的一把钥匙。中国学者从20世纪便开始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列宁曾把黑格尔哲学看成是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他曾说:“不理解黑格尔的《
逻辑学》,就不可能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
作者介绍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
德国古典
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结束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旧时代,现当代哲学中的许多东西都来源于黑格尔。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哲学概念;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精神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黑格尔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南部,1778年到1793年期间在
图宾根神学院学习神学,同时研究希腊文学和自然科学。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后,黑格尔在资产阶级和贵族家庭当了6年的家庭教师。1800年,黑格尔到
耶拿大学当教师,1807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
精神现象学》,在书中系统阐述了自己哲学体系的基本轮廓和概念。之后,黑格尔陆续创作了《哲学入门》和《
逻辑学》(即“大逻辑”)。1816到1817年,黑格尔在
海德堡大学当教授期间,将
逻辑学(即“小逻辑”)、
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内容总结出版在了《
哲学全书》中。1818年,黑格尔在柏林大学担任教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在之后出版了《法哲学》。1831年,黑格尔因
霍乱去世。之后,黑格尔的门生整理了他的研究和讲学资料,出版了著作《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
美学》。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学者就致力于黑格尔哲学的介绍、翻译和评论。列宁曾把黑格尔哲学看成是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强调吸取其内核。1976年之后,哲学界由重视西方古典哲学转向注重西方现当代哲学,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批评。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兴趣,《小逻辑》的第一次
德语原版翻译也是在这个时期在中国出版。
成书背景
18世纪,哲学家
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和
不可知论对之前的哲学信念造成了打击。针对18世纪末哲学界的主观主义思潮,黑格尔发展出了一种新型哲学,想要通过逻辑来保护知识和美德。当时,
伊曼努尔·康德在
德国发起了一场哲学运动,这场运动与
让-雅克·卢梭发起的
浪漫主义运动相似,之后被黑格尔推向了高潮。当时,德国人刚从努力奋斗的状态中走出,过上了物质丰盈的日子,精神层面的活动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哲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重视。黑格尔认为,哲学需要反对精神沉迷于日常而造成的空虚,在实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哲学,进而让哲学作用在
政治现实、宗教伦理等方面。当时的时代流行着一种哲学层面的虚浮习气,认为
雅威、世界和精神本质都是不可知的东西。黑格尔反对这种虚浮习气,他认为,哲学根植于理念,哲学的目的在于掌握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形相,也就是掌握精神世界的理念。在《
哲学全书》中,黑格尔围绕着逻辑、自然和精神,提出了哲学体系中的三个推论。第一个推论认为,逻辑理念与精神均围绕着自然展开,自然是直接的、时间上先存在的,即“逻辑理念——自然——精神”推论。第二个推论认为,精神在目标层面先于自然,并且可以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出逻辑理念,从而反过来改造和提升自然,即“自然——精神——逻辑理念”推论。第三个推论认为,精神与自然都是逻辑理念的显现,逻辑理念在逻辑上领先于精神和自然,即“精神——逻辑理念——自然”推论。黑格尔提出的三个推论,将哲学描绘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逻辑学、
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分别从三个角度描述了哲学自我开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的过程。在这之后,哲学逐渐从一种
形而上学,发展成为一种可以在现实中展开的系统体系。
书名来历
1816年到1817年,黑格尔在担任
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期间,整理了哲学理论讲义,其中的逻辑学部分被称为“小逻辑”。除了《小逻辑》,黑格尔还著有《大逻辑》,《小逻辑》与《大逻辑》的架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小逻辑在文字上更加简明扼要。这两本书名都不是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著书籍的原名,是后人在出版印刷时,为了易于辨别而起的名字。另外,《小逻辑》的成书时间比《大逻辑》晚,因此《小逻辑》中的某些观点比《大逻辑》中的更加成熟,表述也更充分。在《小逻辑》中,黑格尔对
形而上学哲学进行了批判,创立和发展了唯心主义辩证法和
存在主义。在黑格尔的诸多哲学著作中,《小逻辑》是
唯心主义成分最少,
唯物主义成分最多的一部作品。
成书过程
《小逻辑》
德语原版是黑格尔印发给学生的哲学讲义,1817年出版第一版,1827年出版第二版,1830年出版第三版。新版出版时,黑格尔对旧版本的内容进行了增删,第二版的页数比第一版多一倍,第三版页数比第二版多八页。
内容概要
导言
《小逻辑》的导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全书》所作的一个简明扼要的阐述,可以分为哲学的对象、思想、概念、表象、经验科学的不足和绝对理念等。
黑格尔指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真理,也就是“绝对理念”。一般科学只把“
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并孤立地看待它们,没有考虑单一的对象与整体的联系。而哲学是通过反思去探索事物的核心和本质。而哲学思想之所以与其他思想又分别,是因为哲学思想以思想本身为认识对象,这种思想被称为“概念”。概念是思想本身的内在反观。
此外,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还提到了“后思”,也就是对思想的内咋反思。黑格尔没有对“后思”和“反思”作进一步区分,之时谈到“反思”是对情感等
意识形态进行“后思”后所产生的思想。黑格尔之所以将哲学看作是一般科学之上的科学,就是因为哲学可以将思想本身进行“后思”,从而把握“纯粹的思想”。这是其他一般科学所达不到的。
存在论
黑格尔认为:“存在只是潜在的概念。”如果把“存在”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那么这几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彼此相互对立的。在《小逻辑》这本书中,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把“存在”分为质、量和尺度三个阶段。
质
逻辑学的开端是纯存在或
纯有,这种有是一种纯思,不可感觉、不可直观、不可表象,没有夹杂任何中介或是规定。同样,本质也是一种没有规定性的东西,它从规定性中又回到自身,即扬弃了规定后的无规定性。相对应的,绝对的否定即是无。当我们想在“有”和“无”之间寻找一种意义或要求时,需要按照逻辑次序加以阐述的思维过程,即逻辑的推演。“有”与“无”的区别是不可言说的,仅仅是定义和名称上的区别,它们二者的统一就是变易。每一件事情的开始也是变易,开始中包含着向前进展的意思。变易包含着“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包含着“有”与“无”的差异性。变易是逻辑学的第一个具体概念,在逻辑学中提到“有”时,指的是变易中的“有”,而不是绝对的“有”;同样,逻辑学中提到的“无”也只是变易中的“无”,不是绝对的“无”。
“有”与“无”在变易的过程中达到统一结果,被称为定在(或限有),存在于定在中的规定性就是质——“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质,如失掉其质,便会停止其为某物。”质是一种存在着的规定性和实在性。自为存在是完成了的质,也就是一,它包含着存在和定在,自身无别物,同时排斥别物。质代表着实在性,自为存在代表着理想性。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强调:“自为存在是完成
洪汛涛质,既是完成了的质,故包含存在和定在于自身内,为其扬弃了的理想的环节。”这里将自为存在阐述为一个排斥别物的存在者,类似于抽象人格概念。因此,黑格尔在谈论在位存在时,并没有谈到自然科学里的内容。在之后谈论
原子论时,则带有批判性,认为原子论陷入了机械论,没有深入到原子内部的精神性、理想性和人格性。
量
量的部分在《小逻辑》中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纯量、定量和程度。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讨论这些范畴时,不仅包含有自然科学定量化的问题,以及黑格尔逻辑发展的正反合的外在形式,其中还蕴含着一种推动力量,即自由精神的力量。黑格尔量的范畴演进的内在动力是精神的能动性,这种精神力量在
亚里士多德那里表现为事物运动的动因,也就是潜能的实现。
书中讲述的主要内容有:量是构成绝对的基本规定,比如空间和时间等。无论量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在量的规定性上,精神多于自然,动物多于植物。量的发展过程包含有斥力和
引力两个方面,这两个环节相互包含有彼此对立。在斥力和引力的作用下,既没有只是连续的量,也没有只是分离的量。比如,在描述一个房间时,房间所占的空间是一个连续的量,而集合在房间里的一百个人是分离的量,因此,这个房间同时是连续和分离的。具有一定限度的量,也就是定量,具有排他的规定性。在定量里,特定的量形成了某一单位或是数目。程度(深量)指的是以限度自身作为规定性,包含外延和内涵两个方向。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认为,哲学概念要寻求来自思想本身的合乎思辨逻辑的验证,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哲学概念当成现成被给予的概念来使用,而要把它们纳入到整个逻辑理念的发展中去考察。在对
标量与质进行差异比较时,黑格尔一方面批判了数学主义,另一方面将数学的量置于一定地位,他说:“量是纯粹的存在,不过这种纯粹存在的规定性不再被认作与存在本身相同一,而是被认作扬弃了的或无关轻重的。”在他看来,数学里面对量的界说并不是错的,但不是以逻辑理念为根据的,不具备必然性。关于量的极端
形而上学观点认为,当某事物不能用数学方式表达时,就不能被称为严密的科学。
尺度
自为存在的量和中立于规定性的量相结合时,这样的量就是尺度,也就是有特定存在的量。在量里存在的可变化之物只属于量,这一矛盾构成了量的
辩证法,量的辩证法的结果并不指向质,而是指向有质的量或尺度。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诸如财富、荣誉、权力、快乐、痛苦等社会和精神层面的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尺度,超越了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形式。
本质论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把本质论划分为作为实存的根据的本质、现象和现实这三个阶段。这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黑格尔都将其作为纯粹的映现来讨论,并将它们各自对应于抽象的反思的某种观点,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批判。本质是设定起来的概念,其中的各个规定只是相对的,并非自为的。本质是映现在自身中的存在,是自己过去了的存在。事物的直接存在如同是它的表皮或帷幕,在其中蕴藏着本质。这也就是说,事物并不像是它们直接表现的那样,想要认识事物,就要认识到事物中永久的东西——本质。本质论部分包含了一般的形而上学范畴,同时也包含了科学的范畴。
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本质的纯反思规定指的是,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是反思的自身联系,也就是自身同一。此外,本质还包含有差别的规定,也就是本质中包含有自己对自己本身的排斥。首先,这种差别表现为一种直接的差异,一种外在的差异或不相等,也就是说“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之物”。另一种差别表现在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在对立反映与自己相反的事物,也就是说,此一方只有在反映另一方时才能反映自己,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立方,也就是“凡物莫不本质上不同”。肯定与否定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比如,没有南极的话,北极的磁石便不会存在。在精神界和自然界并不存在“非此即彼”
抽象事物,无论什么样的存在,都是具体的东西,其中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内的东西。同一与差别的统一,被称为根据,也就是被设定为全体的本质。
某物的存在,一定有其充分的根据。比如,电流现象存在的根据就是电。根据是有差别的同一,由于概念的差别发展出了不同形式的根据。经过中介过程的扬弃达到的存在,叫做实存。实存常被叫做“物”或“东西”,它反映于自身内,也映现于他物中,是许多实际存在着的事物形成的一个根据后果互相依存、无限联系的世界。当我们寻找某一个事物的根据时,会把根据认作一个实际存在着的东西。比如,一所房子因为走电失火,我们就把走电认为是房子失火的根据。物或事物是根据与实存这两个范畴对立发展出来的全体,这些物和事物还能被分解成更抽象的质素,比如,热的质素、磁的质素等。
现象
本质的显现或映现,叫做现象。现象是逻辑理念的一个重要阶段,哲学与普通意识的区别,就在于普通意识只能够了解现象,而哲学可以透过现象了解到本质。与现象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现象界,现象界中的事物以形式本身而存在,是一个无限中介的过程,这种无限的中介自成一体,并由此发展成一个现象的整体和世界。形式是现象的规律,也是内容。内容里存在着形式,同时形式又外在于内容。在绝对关系中,内容与形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关系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如果全体与部分这种关系的概念和它的实在性不符,那么这种关系就不是真实的。我们在认识有机体的生命时,单纯依靠全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解剖学层面的人体并非人的全部。对于精神世界来说,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比外在的表现更加复杂。因此,这种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唯一的同一,是一种自身中介的过程,一种将自身同一性转化为差异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体过渡为部分,部分过渡为全体,这就涉及到了力和力的发挥。每一种力,都要依靠自身以外的其他东西才能存在,就像是磁力需要依靠铁而存在。力存在于自身发挥的过程中。内和外一种自身反映的形式,具有同一性,内与外的统一体以全体性为内容。
以实存重现“物”是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一个突破。在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中,物是自在之物,也就是一个纯粹客观的无条件者。康德认为:“经验固然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在那里存在以及它怎么样存在,但是它永远不告诉我们它必然应该这样地儿不是那样地存在。因此,经验永远不能使我们认识自在之物本身的性质。”由此可见,康德提到的自在之物,是人的经验所不能及的。而在黑格尔看来,物或是自在之物,是人们可以通过反思而认识其特质的实存。他说:“物或事物就是根据与实存这两个范畴由对立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全体。”一方面,物与自身同一,另一方面,这种同一又是以差别的存在为基础,每一物所具有的特质都是在差异形式侠实存着的差别。
在“物”获得关于自己本质的实存的过程中,现象和本质统一在了一起。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对此强调:“显现或映现是本质之所以是本质而不是存在的特性。发展了的映现就是现象。因此本质不在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而即由于本质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实际存在就是现象。”也就是说,现象和本质是一体的,本质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通过现象完成对自身的设定。
现实
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的直接统一,其表现就是现实事物本身。现实是一种自身反映,代表着某种可能性。在人们的意识里,可能性是更加广阔的范畴,现实性则是比较狭窄的范畴。但事实上,现实性的范畴更加广阔,这是因为现实性包含可能性在内。因为每一个内容中包含着不同的规定,以及包含着相反的规定,所以凡是被认为是可能的,也有同样的理由可以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一个事物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取决于内容,也就是取决于现实性的总和。而现实性是外在的东西,并非本质层面的东西。因此,现实事物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可能性,这让现实事物具有了
偶然性。哲学的任务是从偶然性的假象里去认识必然性,但这并不是说,偶然的事物仅是我们主观的表象。任何的科学研究,都不能一昧地排斥偶然性,单独追求必然性。必然性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包含的各个环节都是现实事物,而这些现实事物也只是本质的一种过渡形式。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条件、实质和活动。现实的事物拥有实体关系、因果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概念论
哲学是概念性的认识。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一个全体,是完全具体的东西,包含了存在与本质的统一。概念在自身同一里,是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东西。概念论分为三个部分:论主观的或形式的概念,也就是主要概念;论被认作直接性的概念或客观性,即客体;论理念。
主要概念
概念包含普遍性、特殊性(亦即规定性)和个体性三个环节。概念的普遍性指的是事物通过保持独立自存的特性,而将自己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东西。概念先于事物存在,无需通过外在的现实来实现其自身。判断是基于概念的特殊性,将概念中的各个环节加以区分,它常被认为是不同种类概念的联结。判断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意义的意识活动,它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判断。判断分为质的判断、反思的判断、必然的判断和概念的判断。推论也是判断,是概念和判断的统一。人们通常认为推论是理性思维的一种主观形式,是证明判断的过程。推论也分为质的推论、反思的推论和必然的推论。
客体
客体是直接的存在,包含有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三个形式。压力和冲力就是机械的关系,它们是客体的外在关系。到了化学性的阶段,客体的差别体现在本质上,这些差别构成了客体的本质。在目的性的关系里,机械性和化学性得到了统一,目的使客体自身与其对立的客体相联系,构成一个自成起结的全体。目的的关系是三段式的统一体,其中包含了两个统一,一是合目的性的活动,二是工具。从目的发展到理念,须经历三个阶段:主观的目的、正在完成过程中的目的、已完成的目的。
理念
理念是自在自为的真理,是概念和客观性达到统一后的成果,理念的内容是概念和概念的各种规定和表述。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肉体与灵魂、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但又因为理念是一个过程,因此这种统一表达的仅仅是统一的自在性和实在性,是否定的统一。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式:生命(直接性理念)、中介性或差别性理念、绝对理念。直接的理念就是生命,在生命的范畴里,灵魂与肉体是可分离的,当生命死亡时,灵魂与肉体变成了不同的部分。生命的概念是灵魂,灵魂又通过肉体实现它的实在。有生命的事物是自己与自己结合的过程。主观理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善,善是独立自决的东西和简单自身一致的内容,是理论的和实践的理念的统一,这种统一发展到最后阶段,就是绝对理念,也就是纯思或思想之思想。
重要概念
反思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小逻辑》中对哲学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哲学是一种反思,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映现。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包含了“同一”“差别”和“根据”这三个纯粹反思规定。黑格尔通过这三个规定,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思维进行了批判。黑格尔认为,在本质的范围里,一切的东西或规定都是间接的,是与某个他物相联系的。不过,这个他物并不是直接存在的东西,而是一种设定起来的和得到的中介的东西,因此,一切的东西都处在它的他物的联系中。这种本质的固有的联系,就是反思。反思贯穿于本质论的每一个环节,同一、差别和根据这三个纯粹反思规定就是其中的一例。
此外,黑格尔还规定了三种反思的概念:设置的反思、外在的反思和确定的反思,它们构成了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模式,同一、差异与矛盾,本质与形式,形式与质料等,都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变体。思想家
斯拉沃热·齐泽克,以研究黑格尔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关系著称,他曾以阅读经典文本《安提戈涅》为例,对这三种反思进行了解说。在阅读《
安提戈涅》的时候,直接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的意思,就属于“设置的反思”,此时,不同的人会对文字作出不同的解读。之后就会进入到“外在的反思”,即认为我们无法理解《安提戈涅》,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它在语境中的意义,或者是其他人解读出的意义,我们无法理解事物本身,只能理解事物的表象。只有进入了确定的反思,才能进入事物的本质。除了这种现象对本质的反思,还存在另一种层次的反思,也就是反思两种本质之间的关系。这时,一种本质是作为纯粹否定性和自我中介存在的,第二种本质是前一种本质的颠倒异化的镜像。比如,在人与
雅威的关系种,上帝这种实体的本质,就是对人的本质进行纯粹否定后颠倒异化的形象。类似这样的反思,被称为确定的反思。
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提出的本质论体系中,本质是被设定起来的概念,是间接性的东西。当存在向本质过渡的时候,存在并没有消解,而是产生了存在的另一种规定。《小逻辑》一书指出:“本质是存在的真理,是自己过去了的或内在的存在。反思作用或自身映现构成本质与直接存在的区别,是本质本身特有的规定。”本质所展现的是一种反思的方式,它必须基于“自己过去了的存在”。反思是本质显现自身的主要方式。在了解事物的时候,从直接存在中一般不能获得任何理解,需要深入到它的本质,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还强调,《小逻辑》中提到的同一与传统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反思性的同一。他说:“本质映现于自身内,或者说本质是纯粹的反思;因此本质只是自身联系,不过不是直接的联系,而是反思的自身联系,亦即自身同一。”
“一”与“多”的辩证关系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描述自为存在时讲道:“否定的东西的自身联系是一种否定的联系,也是‘一’自己与自己本身相区别,‘一’的排斥,或许多一的建立。按自为存在的直接性看来,这些多是存在着的东西,这样,这些存在着的‘一’的排斥,就成为它们彼此的相互排斥,它们这种排斥是当前的或两方相互的排除。”这句话是说,“一”在排斥别物的时候正是在排斥自己,同时将自己建立为“多”,“一”自己与自己相区别并成为各个“一”,从“我”进到“我们”,从自为存在进到多个自为存在的“量”。“一”与“多”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
“一”与“多”的关系,在物理学中表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以及力的
传递关系。在这里,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将牛顿物理学作为人类关系的
隐喻,他认为如果没有这种隐喻,物理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仅可能被理解为外在碰撞关系,这属于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观点,属于绝对精神目的论的一个尚不成熟的阶段。牛顿物理学就是用
天体的切线运动和
万有引力的相加,来说明天体的曲线运动,无法从排斥中引出吸引来。在黑格尔看来,吸引是排斥的一种方式,排斥也是吸引的一种方式,这种相互关系可以在自我意识的相互关系中得到说明,因为自我意识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力量在起作用。而在物理学的
原子论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外在的排斥和吸引,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无法展示“一”与“多”的同一性。
此外,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还从
政治学上分析了各个自我意识的关系,联系到了“群己权界”的政治关系,每个人通过“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中,将自我建立为“多”。这样引出了一个自我意识和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关系问题后,黑格尔才能得出
引力和斥力的同一性的结论。
绝对理念
黑格尔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在正(肯定)、反(否定)、合(否定之否定)中得到辩证发展。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逻辑阶段,其表现形式是一系列纯粹概念的先验推演,从一个概念转化到另一个概念。绝对理念是
逻辑学发展过程的总结,在绝对精神中,过去的一切矛盾和对立都得到了统一。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灵魂,也是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关键节点。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与先前各时代的哲学家一样,都将哲学任务定义为解决和确立世界本原、本体问题。但是,黑格尔认为,曾经的哲学家对世界本体的认识都是“关于本质的抽象规定的学说”。比如,朴素唯物主义者需要从物质的构成成分来确立本质;客观唯心主义者
柏拉图把理性获得的事物共性理解为本质;近代唯物主义者从万物广延属性的角度确立本质。这些观点,都不能反映主体
认识世界的能动性。黑格尔通过“扬弃”这些抽象的本体,提出了一个贯穿整个哲学范畴的“理念”,将主体与客体、观念与实在、灵魂与肉体统一结合起来。
从思想渊源上来说,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理念”是对柏拉图、
伊曼努尔·康德、
约翰·费希特这些人提出的理念论的继承和发展。柏拉图把理念规定为客观事物的本原和本质,黑格尔继承了这种客观唯心主义。不过,
柏拉图认为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有的理念作为它们的本质,外物表现和本质看作是真与假的关系。黑格尔则把理念本身和外物当作是一个有机发展的整体。相比较于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所提出的理念论更加具体,拥有丰富的规定。康德把理念规定为至善的理想境界,认为理念不可认识,可以无限追求,却永远达不到。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认可
伊曼努尔·康德把理念看作圆满整体的思想,不过,他不认为理念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信仰对象。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具备同一性,是一种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被认识对象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通过对康德理念的客观化,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理念”范畴。
首先,黑格尔指出思维具有普遍性和能动性,将思维的形式客体化。他在《小逻辑》中指出:“就内容来说,只有思维深入事物的实质,方能算得真思想;就形式来说,思维不是主体的和私有的特殊状态或行动,而是摆脱一切特殊性、任何特质、任何情况等等的抽象自我意识,并且只有让普遍的东西在活动,在这种活动里,思维只是和一切个体相同一。”思维的主体就是有思考能力的“我”,一个完全抽象的普遍性存在,也就是独立于人和自然之上的思维,即万物的本原。另一方面,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提出事物的本质就是概念,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达到。他说:“反思既能揭示出事物的真实本性,而这种思维同样也是我的活动。如是,则事物的真实本性也同样是我的精神的产物,就我作为能思的主体,救我作为我的简单的普遍性而言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完全自己存在着的我或我的自己的产物。”这种事物的本质也被称为理性,也就是世界的灵魂,这构成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本质先于存在
黑格尔认为人们的思维存在着一个误区——“误以为这类的反思(思维过程)是我们达到永恒或达到真理的主要条件,甚至是唯一途径。”这种观念的错误之处在于,它认为我们在对一个对象进行思维之前,这个对象不存在,也不会进行任何活动,亦没有本质。当我们开始认识这个对象之后,这个对象才开始有意义。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对象,在人们开始研究它之前,它已经拥有了自身的本质,有了区别于他物的特殊属性。本质是反思的结果,是记忆中的存在,也就是思想中的存在。这种存在不是事物的直接存在,而是经过人的反思后形成的间接理解。本质属于存在的高级阶段,它和存在之间依然是同一关系,一种以思想为中介的同一。
译本
评价
影响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是传统
形而上学的顶峰,对现当代哲学的重要思想有很大影响。西方现当代哲学家曾将其贬称为“概念哲学”或“传统形而上学”,但即使如此,这些人也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吸取了很多精华和内容。如果不读懂黑格尔的
逻辑学,就很难理解西方古典哲学,也很难理解西方现当代哲学。可以说,黑格尔的逻辑学是通达
西方哲学,甚至是西方思想文化的钥匙。中国的哲学发展也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就有学者致力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
争议
关于“反思”概念的内涵和翻译问题
在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著作中,他用
德语Nachdenken和Reflexion表示“反思”,这两个词汇都有沉思或深思熟虑的意思。不过,在
贺麟翻译的《小逻辑》中,对这两个词汇有诸多译名,有反思、后思、反省、映现、反映等。这样翻译会给读者带来混乱,读者很难搞清楚,反思、反省、映现、反映所对应的是哪一个德语词。还有一个问题是,黑格尔当初在选用这两个德语词汇的时候,是否想要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这些都是翻译上很难回答的问题。贺麟在《小逻辑》的新版序言中,对此也表示认同,并请读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反思”的意义和译法。
邓晓芒认为,Nachdenken和Reflexion这两个词汇并没有很大区别,没有必要把两种写法的“反思”进行区别,因为区别反思的关键不在于它的写法,而在于它所包含的含义。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强调通过抽象的知性和具体的理性这两种思维方式,来对反思进行区分。黑格尔有时会在同一个段落里,不加区分地交替使用这两个词,二者之间的区别很小。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这两个词汇区别来看。王晓丰建议把Nachdenken翻译为反思,把Reflexion翻译为映现,因为前者寻求抽象的原则和真理,是
辩证法应该扬弃的,而后者指的是概念间的相互依存,恰恰体现了辩证法。江威在《试析黑格尔的纯粹反思规定》中认为,黑格尔并没有作这样的区分,知性和理性这两种思维方式并不对应着这两个
德语词汇。Nachdenken与Refexion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源上,Refexion的内涵比Nachdenken更加丰富。因此,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本质论的段落里,几乎使用的都是Refexion这个词。
关于本质范畴阐释的自身局限
《小逻辑》中关于本质内涵的阐释,展现出了黑格尔哲学超越前人的一面,建立了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不过,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黑格尔强调,同一原理蕴含的差别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如果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就此对同一律进行批评,就低估了同一律的意义。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同一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树立了逻辑程式,让思想本身变得有矩可循,进而可以有效落实到实践。另外,在对同一和差别、现象和自在之物统一关系的设定中,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给出的阐释在理论上是有限的。这主要在于反思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在内容上更像是自我开展的自我交互过程。但是在黑格尔的阐释中,所有的反思活动都被简单定性为“一种抽象的、静止的、固定的同一性”。黑格尔关于本质范畴阐释的自身局限,使得《小逻辑》第三部分中对“绝对理念”的解读成为了必要。
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