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
“九一八事变”罪魁祸首之一
石原莞尔(日语:石原莞爾/いしわら かんじ,1889年1月18日~1949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集团成员,侵华战争时期关东军作战参谋,“九一八”事变策划人。日莲教信徒,“一夕会”骨干,是以出访德国的永田铁山、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组成的巴登巴登集团为代表的青年军国主义分子集团的一份子。
石原莞尔出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1915年,他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校。大正7年(1918年),石原莞尔毕业于陆军大学校。成为陆军大学的教官后,石原莞尔前往德国出差,并从事战争史研究。昭和3年(1928年),石原莞尔成为关东军的参谋。昭和10年(1935年)担任参谋本部作战科长,次年担任战争指导科长,提出世界最终战论。昭和12年(1937年)被任命为作战部长,与东条英机产生了分歧,调任关东军的参谋副长。石原莞尔引发了九一八事变,并主导了随后伪满洲国的建立。“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每日新闻》连发30多篇社论,配合石原莞尔“满蒙生命线”理论。
战后,石原莞尔并不在战犯之列。1947年4月30日,石原莞尔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还曾写信给美国驻日部队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表示自己是爱好和平的。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尔因膀胱癌在家中去世。
人物生平
幼年生活
1889年1月18日,石原莞尔出生在山形县鹤冈日和町的一个旧庄内藩士家庭。石原家是当地大名酒井家的家臣,父亲石原启介明治维新后担任酒田县巡查,后任饭能警察署署长。石原莞尔从小就受到了石原启介关于忠义和勇武的“武士道”教育。石原泉和石原孙次,作为家中的长子和次子,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去世了。因此,莞尔实际上成为了家中的长子。石原家的四子(实际上是次子)石原次郎作为美幌航空队建设委员长参加会议,在1940年6月28日因飞机事故在北海道龟田郡法华村遇难。家中的五郎在一岁时去世,而只有六郎活到了战后,并一直在石原莞尔曾经居住的西山农场生活,直到1976年。
军校生涯
1901年,石原莞尔就读于山形县立庄内中学校,同年退学。在就山形县立庄内中学期间,石原立志成为一名陆军大将,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学习。石原深受家庭教育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坚信军人的使命和责任。1902年,13岁的石原莞尔进入陆军仙台地方幼年学校,这段时期在班级里的51名学生中石原莞尔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德语、数学、日语和汉语上有杰出的表现,但是不擅长体育和剑术等科目。1905年石原莞尔转入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石原莞尔被分到家乡的酒田步兵第32联队当士官候补生。1907年12月,石原莞尔进入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步兵科,在此期间石原莞尔读了《罗马史论》,并目睹了日本军队为日俄战争而动员的情景,这进一步坚定了他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决心。在深入研究军事理论和历史书籍的过程中,他特别喜欢读佑藤铁太郎的《帝国国防史论》和箕作越博士的《西洋史讲话》,后者对他后来研究拿破仑有重要启示。石原莞尔在1909年12月时被调往新组建的步兵第63联队,并在此期间多次给军事杂志写作,论述了一些对于战术问题的个人看法。除了军事学,石原还深入研究历史和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同时他也受到了陆军大将南次郎的泛亚洲主义思想的影响。1911年,石原莞尔在朝鲜驻扎。1915年石原莞尔进入陆军大学第30期,大学期间,石原莞尔接受了战术学、战略和军事史等多方面的教育,并经常研究思想和宗教。石原对多个领域的研究使得他在战术问题的答辩上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卓越见解,甚至有能时压倒教官的言论。1918年,石原莞尔以第二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被誉为“日本陆军大学校创建以来最杰出的人物”,石原的毕业论文为对戊辰战争北越战争里越后长冈藩的河井继之助的战术研究。陆军大学毕业后石原莞尔被调入陆军训练总监部,并于1920年4月被派到驻汉口的华中派遣队司令部,上级是板垣征四郎少佐。石原在中国逗留了一年多的时间,考察了湖南、四川、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1921年5月,石原莞尔被调到陆军大学校任兵学教官。
海外进修
1922年7月,石原莞尔前往德国留学,在那里他不仅详细考察了现代战争的实况,还对军事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接触到了柏林洪堡大学汉斯教授关于歼灭战略和消耗战略的军事理论,以此为基础对从古代到现代的军事史进行了研究。这使得他对战争的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战争进行预测,最终形成了所谓的“石原主义”军事思想。石原莞尔留学时住在南部氏的别墅里,在那里石原读到了拿破仑·波拿巴腓特烈大帝的生传,留学期间石原喜欢上了摄影并购入了全套设备。石原莞尔还加入国柱会 (コクチュウカイ),成为一名大日莲信徒 。1923年国柱会成立了子团体——立宪养正会,石原莞尔作为日莲教信徒受到了第一任总裁田中智学思想的影响。石原莞尔在1924年8月晋升为少校,从德国回国后继续回到陆军大学担任兵学教官。
考察中国
1927至1931年,石原莞尔作为陆军中校曾四次考察中国,石原莞尔对中国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特别是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石原莞尔在长春市哈尔滨市等地策划了攻打哈尔滨和防御海拉尔区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占领地统治之研究”的提案。石原莞尔还提出了“扭转国运之根本国策在于解决满蒙问题案”的观点,并对原有的“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这些考察中,石原莞尔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石原莞尔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观察使他对中国的国内事务和国际地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石原莞尔还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观察,他对中国军事力量和战略资源的分析对他后来在中国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九一八事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石原莞尔提出了“石原构想”,“世界最终战争”是石原构想的核心。石原莞尔认为,为了实现日本军国主义目标,必须夺取满洲的控制权。1928年,石原莞尔担任关东军参谋,积极谋划夺取“满蒙”的计划。1931年3月至6月,石原莞尔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满蒙问题的计划和方案,并与关东军首脑进行了多次会谈。石原莞尔特别提出了“制造事件的计划”,草拟了“为解决满蒙问题的战争计划大纲”,并在《满蒙问题之我见》一文中全面系统地表达了侵略东北地区的计划。根据石原莞尔的日记片段,他在1931年4月7日完成了“奉天现地战术”的草稿。4月26日,石原莞尔对攻克计划作了说明。6月19日,起草“在沈阳市附近发生冲突时的军事行动方案”。至此,石原一伙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略东北的战争已策划就绪。9月18日夜,石原莞尔不顾军令提前行动,“以不妨碍列车通行”的分量,骑兵使用的小型炸药炸毁了柳条湖铁路,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改变了最初直接侵占土地的计划,石原从原来的“满蒙占有论”转向了“满蒙独立论”。石原莞尔用建力傀儡政府的方式对东北地区进行幕后操纵。石原莞尔与板垣征四郎等人在1931年10月21日制定了《满蒙共和国统治大纲草案》。这一草案经过日本陆军部和日本政府的批准,并于1932年3月9日宣布成立“伪满洲国”,并扶持了溥仪作为新国家元首。
二二六事件
1933年8月,石原莞尔被任命为仙台步兵第4联队的联队长。石原莞尔1935年10月,被任命为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1936年发生了由部分倾向皇道派的陆军下级军官发动的兵变事件,即二二六事件。而石原莞尔当时正担任参谋本部的作战课课长,并同时负责“戒严司令部参谋介务”,参与了对叛乱军的镇压行动。在这段时间里,石原莞尔自称既不是“统制派”也不是“皇道派”,而是自己所谓的“满洲派”。石原莞尔阻止了安藤辉三大尉(在事件平息后,安藤被判处死刑)率领的部队的行动,并警告他们不要滥用天皇氏的军队。石原莞尔还与栗原安秀中尉(栗原在事件平息后也被判处死刑)持枪对峙。石原莞尔曾与支持叛乱的皇道派军官满井佐吉中佐进行过谈判,双方未能达成谈判结果。
七七事变
建立伪满洲国之后,石原莞尔一改先前的态度,对中国的局势判断趋于保守。1937年3月,石原莞尔晋升少将,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七七事变爆发后,石原莞尔看到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并判断中国人民不太可能轻易屈服。石原莞尔认为苏联的实力强大,对日军侵略中国构成了极大威胁,他主张先对苏联备战,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取得优势,然后再扩大侵略;他还提倡与蒋介石进行谈判,避免其与日本对立。因此,他坚决反对中日战争的扩大。由于石原莞尔的保守,他也被人称为稳妥派。1937年9月27日,石原因力主不扩大与中国的战争而与当时军界主流发生冲突,被左迁为“关东军参谋副长”。1938年12月5日,石原莞尔被任命为京都府舞鹤市舞鹤要塞的司令官。1939年8月石原莞尔晋升中将,并调任京都的陆军第十六师团的师团长。经过三次调任,石原莞尔实际上已经被排除在参谋部之外。1941年3月1日,石原莞尔被免除师团长职务 ,被迫转到预备部队 。同年4月,石原受到立命馆大学校长中川小十郎的邀请,加入到了立命馆大学成为了新开设的“国防学讲座”的讲师,事实上结束了军人生涯。
政策分歧
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在政见上早有分歧。石原莞尔将“北进”苏联视为当时日本的战略重点,他认为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最终战争”时机尚未成熟,反对进一步侵华和过早进行“南进”。东条英机主张加紧侵华并迅速进行“南进”。双方在“北进”和“南进”问题上的分歧直接影响了各自对华策略的制定。1944年6月,柔道家牛岛辰熊和津野田知重少佐在中原莞尔的默许下谋划了刺杀东条英机的计划,但计划最终失败。
逃脱罪行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石原莞尔因为与东条英机存在对立又或是此时的他已经重病而避免了被起诉为战犯的命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检察官曾到石原养病的医院听取他的证词。石原莞尔只是指责了在他看来“毁了国家”的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等人,对其他的军方将领则予以辩护。1947年,石原莞尔作为证人出席了东京军事法庭,发表了自己的陈述,其中包括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哈里·S·杜鲁门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轰炸的批评。
晚年生活
晚年的石原莞尔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包括《我们的世界观笔记》和《新日本的进路》。这些著作中提出了让日本“放弃战争”的理念,并倡导建设一个“不要战争的文明”。他还在写给驻日盟军总司令的信中表达了一些政治观念,包括“超阶级的政治”等,强调过去的政治是为了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而“超阶级政治”则是追求理想的形式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尔于因膀胱癌在游佐町的家中去世,终年60岁。在他去世之前,他口述了名为《新日本的进路》的遗书。
个人履历
1889年(明治22年)1月18日,出生于山形县鹤冈,石原启介第三子。
1901年(明治34年),就读于山形县立庄内中学校(今天的山形县立鹤冈南高等学校),同年退学。
1902年(明治35年)9月,就读于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第六期)。
1905年(明治大学38年)9月,就读于东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
1907年(明治40年)6月,陆军步兵第32联队士官候补。
1907年(明治40年)12月,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
1909年(明治42年)12月25日,会津若松市步兵第65联队陆军步兵少尉
1915年(大正4年)11月,就读于日本陆军大学校
1917年(大正6年)7月,和清水泰子结婚(不过在9月就离了婚)。
1918年(大正7年)11月,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三十期),回到原部队。
1919年(大正8年)4月,步兵第65联队的中队长,步兵大尉
1919年(大正8年)8月,与国府锑子结婚。
1920年(大正9年)4月,与田中智学相遇,成为国柱会会员,信仰日莲教。
1920年(大正9年)5月,到达汉口。
1921年(大正10年)7月,担任陆军大学校教官。
1922年(大正11年)8月,赴德国进修。
1924年(大正13年)8月,晋升步兵少佐。
1925年(大正14年)10月,在陆军大学校教授古战史。
1928年(昭和3年)8月,晋升步兵中校
1928年(昭和3年)10月10日,担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
1931年(昭和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变)主谋,控制东北三省。
1931年(昭和6年)10月8日,指挥轰炸锦州市
1932年(昭和7年)3月1日,伪满洲国建国宣言。
1932年(昭和7年)8月,任日内瓦会议随员
1932年(昭和7年)8月8月8日,晋升步兵大佐,调入陆军兵器本厂。
1935年(昭和10年)8月1日,调任参谋本部作战课长。
1936年(昭和11年),任戒严司令部参谋兼务,处理二二六事件(帝都不祥事件)。
1937年(昭和12年)3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任参谋本部第一部长。
1937年(昭和12年)9月27日,任关东军参谋副长。
1938年(昭和13年)8月18日,兼任在满州国大使馆内陆军武官,与长东条英机发生矛盾,被除职。
1938年(昭和13年)12月5日,成为京都舞鹤要塞司令官。
1939年(昭和14年)8月1日,晋升中将,留守第16师团司令部。
1939年(昭和14年)9月,发表《最终战争论》。
1941年(昭和16年)3月1日,被参谋总长东条英机罢免职务。
1941年(昭和16年)4月。任立命馆大学讲师、国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防学。
1941年(昭和16年)8月,发表《战争史大观》。
1941年(昭和16年)9月,从立命馆大学辞职。
1945年(昭和20年),拒绝了担任内阁顾问的职务。
1946年(昭和21年)3月,在病床上接受了东京军事法庭的讯问。
1946年(昭和21年)4月,正式被排除在了最后的战犯名单之外。
1946年(昭和21年)10月,《国防政治论》出版。
1947年(昭和22年)5月1日到5月2日,以证人的身份参加东京审判。
1948年(昭和23年),因为军国主义者的身份不能再进入公职。
1949年(昭和24年)8月,《日莲教教义入门》完稿
1949年(昭和24年)8月15日,上午四点五十五分去世,终年60岁。石原莞尔的墓地现在立在山形县饱海郡游佐町菅里字菅野。
侵略主张
最终战争论
“最终战争论”是石原莞尔“石原构想”的核心,也是他军事思想的核心。石原莞尔主张世界和平无法通过宗教、教育、政治改革等手段来实现。石原莞尔认为人类自身制造了发动战争的武器,这导致只有通过一场世界大战才能最终实现世界和平。因为中西方的价值对立,石原莞尔认为这场最终战争将在东方与西方两大对立阵营之间进行,最后天皇氏将统治世界。石原莞尔认为当时的世界只存在苏联、美国、日本三个大国,最后也只会是美日之间的战争。为了在战争中取胜,阻止苏联东进,东北地区是必争之地。为了占领中国东北,石原莞尔提出“速胜论”,以最快的方式占领东北才能避免第三国的介入。
石原莞尔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始于他陆军幼年学校时期,辛亥革命后,他主张日本占领东北,并认为这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为了解决日方在侵略中国方式上的分歧,石原莞尔提出了自己的军事理论并很快被采用。1927年末开始,他为陆军大学编写讲义,并发表了许多关于侵略东北的论文。在《战史大观》《国运转回毋根本国策龙乙满蒙问题解决案》《关东军满蒙领有计划》和《满蒙问题私见》等著作中,他反复论述日本几乎到了最后的阶段,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立即开发“满蒙”,将其变成日本的领土。石原莞尔认为必须确保有效利用从满蒙获取的资源,以解除帝国的疲弊。他认为通过控制满蒙,可以阻止苏联向南扩张,并减轻北方的负担,从而将战争的重点转移到与美国的南方作战上。他将这种转变称为“以战争进行战争”。这一思想促成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关东军的战争行为使他的侵略思想变为现实。
东亚联盟
在思想史上,“东亚联盟”构想可以看作是近代日本发展的“大亚洲主义”的一种变种。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为了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而采取的迂回政策的需求。最早,它出现在协和会的会务纲要中,经过石原莞尔的演绎,逐渐发展为系统的“东亚联盟论”。1939年,石原莞尔等 人组建东亚联盟协会,发起了东亚联盟运动。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必须成立东亚联盟以“抵抗”欧美侵略,这一点美化了日本的侵略本质;第二、联盟内部应该“共 同国防 、经济一体化 、政治独立”;第三、日本应该主导东亚联盟。1939年起,石原莞尔刊发《东亚联盟》,并将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不扩大”思想
1935 年“华北事变”之后,日本的内外形势急剧变化。内部,日本党派斗争激烈,“统制派”和“皇道派”对立;对外,中国抗战情绪高涨、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实力大增。石原莞尔认为此时的日本不应参战,而是在伪满洲国发展生产囤积兵力备战。1935年底,石原莞尔起草《当前国策之重点》,提出应该迅速调整兵备以对抗苏联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兵力,并强调至少要配置相当于苏联红军80%的兵力。随后,石原莞尔起草针对苏联的《战争准备计划方针》,其中提出了为了完成对苏战争准备的措施:以日本、满洲国和北支为基础,大力发展持久战争所需的产业,尤其是急速开发与建设满洲国。此外,石原莞尔对华战略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中国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反对内战的空气正在酝酿,国内统一的氛围已经形成。石原莞尔提倡日本应该倾向于日本与满洲国的友好关系,奉行暂缓侵华的“不扩大”政策。石原莞尔主张暂缓侵华,但他仍然认同日本对外扩张的观念,并希望通过发展满洲国作为日本的基地来支持这种扩张战略。石原莞尔的“不扩大”思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主义,而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战略选择,以谋求更长期和更有效的扩张目标。
人物评价
石原莞尔的部下藤本治毅认为,石原莞尔所主张的“东亚联盟论”和“最终战争论”是通过研究国内外的学说和战史,结合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 的,“东亚联盟”更是建立在各国平等基础上的联盟。
日莲教信徒、东亚联盟运动成员人江辰雄认为石原莞尔是出于感受到大圣灵的“灵威”,在日莲圣人的指引下发动了柳条湖事变等一系列事件,是对日莲圣人《谏晓八幡抄》所授教义的实践。
台湾大学张芝瑾在《石原莞尔的中国认识与亚洲观》中指出,石原莞尔思想中确实存在一种对亚洲连带的情感,并倡导一种以东亚国家为核心对抗西方势力的思考框架。石原莞尔将中国视为一个落后的国家,并将日本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强调日本侵略的正当性和优越性。张芝瑾认为在石原莞尔的计划中,他希望通过提携或否定的方式,使日本成为世界领导者。然而,无论是提携还是否定,日本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中国和整个亚洲。这意味着石原莞尔认识到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并意图在自己的战略中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影视文献
参考资料
石原莞尔.国立国会图书馆.2023-09-12
石原莞尔.搜狐新闻.2023-12-28
最終戦争論/戦争史大観.豆瓣读书.2023-09-12
石原莞爾論集.豆瓣读书.2023-09-12
日蓮聖人伝覚え書/国防論.豆瓣读书.2023-09-12
教育革新論/国防政治論.豆瓣读书.2023-09-12
東亞連盟運動.豆瓣读书.2023-09-12
新日本の建設 .豆瓣读书.2023-09-12
世界最終戦論.国立国会图书馆.2023-09-23
石原莞爾 - 战争的始作俑者.豆瓣电影.2023-09-12
石原莞尔与侵华战争.豆瓣读书.2023-09-12
石原莞爾.豆瓣读书.2023-09-12
原莞爾の世界戦略構想.豆瓣读书.2023-09-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幼年生活
军校生涯
海外进修
考察中国
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
二二六事件
七七事变
政策分歧
逃脱罪行
晚年生活
个人履历
侵略主张
最终战争论
东亚联盟
“不扩大”思想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影视文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