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雄(1861年6月7日-1927年6月24日),字子英,一字资颖,号敦诚,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人。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北洋政府海军总长。
刘冠雄幼时家境贫寒,勤奋好学,光绪元年(1875年)考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四届。光绪八年(1882年)毕业于
马尾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班。光绪十二年(1886年)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光绪十六年(1890年)回国,任
靖远号防护巡洋舰帮带、大副。曾参加
中日甲午战争,因旗舰信号被毁,建议管带升旗指挥舰队,挽救危局。
宣统元年(1909年),受命统领江防舰队。
辛亥革命时参加海军起义。1912年,担任海军总长,几经浮沉。1917年,在
福州船政局内设福州海军飞潜学校、飞机制造工程处,着手制造
水上飞机。北洋政府时期,刘冠雄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历任海军总长、福建省
都督、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等要职,并曾在
袁世凯复辟期间被封为二等公爵位。1923年11月,辞去闽粤海疆防御使职务,定居
天津市,1927年病逝,享年67岁。
现代学者刘观海认为,在近代中国海军历史上,刘冠雄是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民国时期北京政府的前11届
内阁中,他出任9届内阁的海军总长,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许多有益的事。现代学者陈名实认为,刘冠雄是在
福州船政局发展
中航集团事业的倡导者。虽然他依附袁世凯不受人们好评,但他对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却不可抹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冠雄于清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1861年6月7日)出生。父亲刘穆庵,以桶为业。刘冠雄家境贫穷,无力供养他们读书科举。他是家中幼子,上有四个哥哥,除去四哥早丧,刘冠雄家四个兄弟全部被送入考船政的教育机构,后都在海军任职。光绪元年(1875年),刘冠雄考入设在
马尾镇的
马尾船政学堂,当时的福建船政学堂分别设置了前学堂和后学堂,前者负责培养造船人才,后者则是培养海军军官。后学堂只有两个专业,即驾驶班和管轮班,刘冠雄考入的是驾驶班,成为该班第四届学员。经过几年学习,刘冠雄于光绪八年(1882年)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入职
北洋水师,担任见习军官。一年后,刘冠雄舰课毕业,再次回到学校,学习高等课程。学成后,他又被派往“镇南”炮舰担任驾驶官、管带。
光绪九年(1883年),刘冠雄调补“扬威”快船帮带。次年8月中法马江
海战,刘冠雄奉命驾“扬威”援闽,后因
朝鲜东学堂举事,中途改赴朝鲜,事情平定后,刘冠雄升任尽先候补把总。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调任“定远”
铁甲舰大副。
海外求学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定下“大治水师”的决策。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决定选派第三批海军留学生前往
英国、
法国学习,刘冠雄以优秀的成绩获选。光绪十二年(1886年)4月6日,刘冠雄等33名海军留学生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启程,前往法国。之后刘冠雄入选赴英,他先入“抱士穆”军舰,后入武理炮厂学习枪炮等技术。翌年12月,刘冠雄奉命帮同英将
琅威理(William M.Lang)驾驶在英制之“致远”“
靖远县”“
经远号装甲巡洋舰”“来远”四舰回国,任
靖远号防护巡洋舰佐。
北洋水师成军后,刘冠雄被正式任命为“靖远”舰帮带大副。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刘冠雄因在平定台湾叛乱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予以提前晋升官职。
参战甲午
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清政府派出四千陆军去增援驻扎在朝鲜的清军,北洋海军负责护送,时任“靖远”舰帮带的刘冠雄随行。北洋海军顺利完成护送任务,返航途中遭遇日本舰队,北洋海军一方“定远”号率先开炮,双方爆发
海战,史称
黄海海战,刘冠雄随军参战。海战过程中,北洋海军的信号装置被摧毁,舰队失去指挥,各自为战,被日本舰队分割包围,逐个击破。刘冠雄所在的“靖远”舰中弹数十处,前后起了三次大火,共有十八人死伤。眼见战争形势越发不利,协助指挥“靖远”舰作战的刘冠雄当即建议由“靖远”舰代替
指挥舰“定远”号,集合所有军舰。管带叶祖同意刘冠雄的建议,下令在“靖远”舰上升起指挥令旗,见到“靖远”舰发出的集合信号,附近属于北洋海军的战队纷纷赶来集合,各舰队重新列队。日本舰队见北洋海军恢复秩序,担心局势反复,选择撤退。刘冠雄随“靖远”舰指挥各舰追击,因为舰队速度赶不上日舰,最终放弃,返航回到旅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2月,威海海战爆发,刘冠雄跟随“靖远”舰再次参战。此次海战,“定远”舰、“镇远”舰都被日舰击毁,刘冠雄所在的“靖远”舰再一次担负起指挥舰的责任,海军提督
丁汝昌下令在“靖远”舰挂上指挥旗,指导其他各舰与日本舰队继续战斗。北洋海军在威海海战中大败,全军覆没,刘冠雄所在的“靖远”舰因为冲在前方,损伤惨重,共有40多人伤亡。后“靖远”舰被日军炮弹击中搁浅,为避免资敌,实施自沉。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后,绝大多数幸存下来的北洋海军军官都因为战败被追究责任,被清政府革职遣返。而刘冠雄因曾在黄海海战中建议“靖远”舰号召各舰继续再战,令北洋海军反败为胜,获留营效力。6月,刘冠雄奉命奔赴
德国接带“飞鹰”猎舰回国,这是当初北洋海军在德国订购的一艘八百五十吨的新型
驱逐舰,年底顺利抵达。
对抗海外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刘冠雄出任“飞鹰”管带。同年9月,他奉清政府命令,抓捕乘船逃跑的
康有为。刘冠雄所在“飞鹰”舰能够轻而易举的追上康有为所搭乘的“重庆”号,但是刘冠雄本人是支持变法运动的,所以他追至途中却下令停止追赶,放过康有为。次年,清政府在
英国订购的两艘巡洋舰“海天”“海圻”两舰抵达,刘冠雄因其曾经的上司叶祖珪举荐,担任“海天”舰管带。后来
意大利派出三艘军舰,威胁清政府租借三门湾,刘冠雄提出要攻打意舰,清廷采纳他的建议,拒绝意大利的无理要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6月,
慈禧下令向11个国家宣战,海军对此持消极态度。刘冠雄听从
山东巡抚袁世凯之命,率舰前往
上海市以避八国联军。到达上海后,刘冠雄跟其他各舰管带一起走访上海上海各国驻沪领事,声明他们并非前来作战,而是为了“保护中外人士生命财产安全”。海军自此加入“
东南互保”行列,刘冠雄也得到袁世凯的器重。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
日俄战争,清政府无力抵抗,宣布中立。同年4月,刘冠雄奉令驾驶“海天”舰,从山东秦岛赶赴江阴接运军械。
刘冠雄率舰出发的第二天,就遭遇大雾天气,视野不清,然而他却坚持前行。25号早上,刘冠雄抵达
吴淞口洋面顶星岛附近,他下令“海天”舰转舵,避让民船,结果不幸触礁,再加上后来突起大风,“海天”舰舰尾部分沉没。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袁世凯得知“海天”舰沉没后,当即派人来调查原因并组织救援。受限于技术和设备,刘冠雄他们只打捞回一些机械设备、炮弹等,“海天”舰彻底沉没。“海天”舰是当时清政府最大的军舰之一,它的沉没刘冠雄难辞其咎,按律当斩。因袁世凯对刘冠雄十分欣赏,在其力保之下,刘冠雄的死罪仅以革职了事。他被革职以后,投入袁世凯门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冠雄被袁世凯任为德州兵工厂总办,从此成为袁氏亲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冠雄被赐予工科举人出身,此时距离“海天”舰沉没事件已经过去好几年,刘冠雄又重新回到海军任职,于次年调充会办北洋海防营务处。
宣统三年(1911年)秋,他改任广东水师营务处总。
竭力助袁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又名
辛亥革命。清政府企图做最后的抵抗,命海军南下
武汉市,攻打革命军。中途海军起义,纷纷归附革命军,刘冠雄也参与了海军起义,跟随海军军官避居
上海市。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总统。孙中山任命
黄钟瑛为海军部总长。后黄钟瑛请辞海军部总长,想要担任海军总司令,他向孙中山举荐刘冠雄,称刘冠雄资望才学众所皆知,足以表率海军,可以让刘冠雄担任海军部总长,孙中山没有同意。南北政府议和后,孙中山辞任,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派人去北京接袁世凯南下就职,时任海军顾问的刘冠雄陪同前往。袁世凯拒绝南下,这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刘冠雄被任命为海军部总长。
1912年6月,刘冠雄又兼任交通总长,不久就被授予二等
嘉禾勋章。同年11月,刘冠雄再次升职,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他是民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位海军上将。刘冠雄在海军就职期间,曾经对海军做过一些整顿工作,包括建章立制、整顿部务、集权中央等,统一海军建设,但因为时局动荡,整顿工作最终停顿。1913年7月,
孙中山发动反对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革命,史称“
二次革命”。当时驻守
上海市的海军舰队暗中与讨袁军联络,预备参加革命。刘冠雄得知此事,即刻将上海海军舰队调离。他亲自率领海军主力南下,攻打由
陈其美带领的上海讨袁军。
刘冠雄率舰抵达上海,掩护
北洋军登陆,此时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正在被上海讨袁军围攻,北洋军过来增援。刘冠雄指挥海军猛攻讨袁军驻守的吴淞口炮台,激战十几天后,双方互有损伤。讨袁军顽强抵抗,海军中也有部分官兵支持革命,因此刘冠雄带领海军迟迟无法攻占吴淞炮台,
袁世凯十分不满,致电催促刘冠雄。1913年8月,刘冠雄终于攻占吴淞口炮台,袁世凯再次来电质问,为何没有俘获讨袁军的首领。刘冠雄向其详细报告战斗经过,解释情况。接着刘冠雄指挥海军配合北洋军,击退攻打江南制造局的上海讨袁军,上海起义失败。刘冠雄兼任南洋巡阅使,率队赴南京攻打当地讨袁军。他抵达南京后,指挥海军各舰日夜猛攻,并配合
冯国璋部发起总攻,最终在9月成功占领南京。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
内阁更换了好几届,刘冠雄海军部总长的位置始终没变。刘冠雄曾提出让自己的老师严复出任海军总长,自己任海军部的次长,被
袁世凯否决,他仍然担任海军部总长。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刘冠雄又率军去往
福建省剿灭土匪。1913年12月,刘冠雄受命兼任
福州市都督,二十多天后,全国各省都督全部被裁撤,刘冠雄便回到北京接着任职海军总长。后来刘冠雄与自己两位同胞兄长回到凤岗(今
仓山区建新乡刘宅村),去拜刘氏宗祠,还商议要重修《凤岗忠贤刘氏族谱》。
1915年,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刘冠雄对此持反对意见,曾劝告袁世凯,引得其十分不满。为避免惹来杀身之祸,刘冠雄不再公开反对帝制。10月,刘冠雄联合各海军长官联名上书,请求袁世凯变更国体,实行
君主立宪制。两个月后,袁世凯准备“登基”,开始册封文武百官,刘冠雄获封二等公,是海军中最高
爵位。
镇压起义
袁世凯坚持复辟帝制,引起人民强烈反对,
孙中山领导“中华革命党”率先在上海起义,成功刺杀海军中将
郑汝成。郑汝成既是
袁世凯的心腹,也是刘冠雄的同学,他被刺杀后,“中华革命党”人策反海军“肇和”号,发动各方力量准备攻占上海,因为袁世凯在此军事力量强大,上海起义失败。“肇和”舰的舰长
黄鸣球,是由刘冠雄举荐,他无法接受其带领海军参加上海起义,黄鸣球事后被逮捕,其他参与的海军军官也被革职查办。
上海起义不久,
蔡锷又组织
护国军在云南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1916年4月,袁世凯令刘冠雄率领海军2艘战舰,护送3艘运兵轮船去福州增援,镇压起义军。刘冠雄令“海圻”舰带领2艘运兵轮船先行,自己率
“海容”舰带着“新裕”轮跟在后面。抵达
温州市海面时,因天气原因,大雾弥漫,视野不清,半夜11点,“海容”舰与“新裕”轮相撞,“新裕”轮沉没,700多名陆军官兵和几名海军军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刘冠雄特请赦免、随舰出征的黄鸣球,仅船长和2名电工幸存。刘冠雄南下镇压起义军没多久,于5月返回北京,他亲眼见证了全国各地反袁情绪高涨,于是称病不出。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由副总统
黎元洪继任临时大总统,他任命自己曾经的上司
程璧光出任海军总长,刘冠雄下台。当时
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后因与黎元洪发生矛盾被革职。次年7月,段祺瑞在
天津市起兵,复任国务总理,
内阁再次重组,刘冠雄复任海军总长。后来政权更迭,内阁不断重组,刘冠雄海军总长的位置始终没有动摇。
创办学校
1917年8月,在刘冠雄、
陈兆锵等人的倡导下,民国政府批准建立“海军飞潜学校”。受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早在任职北洋政府海军总长期间,刘冠雄就有了想要自主制造飞机和潜艇的想法。他曾经提议创办海军航空工业,并为此付出实际行动。他派遣部分留学生去美国和
英国等国学习新技术,原本留学英国的
王助、
巴玉藻等人也被刘冠雄派去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刘冠雄此举为海军飞潜学校储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此外,他与陈兆锵等人筹款购买国外的造船、潜艇等专业书籍和办学必备的仪器。在刘冠雄等人的努力下,福州海军飞潜学校成功建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飞机潜艇制造人才和海军飞行员。
1918年,刘冠雄设立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制造出中国第一代海军
水上飞机。1919年12月,靳云鹏组建第12届内阁,刘冠雄的海军总长职位被去除。从1912年到1919年期间,北京政府组建过的11届内阁中,刘冠雄担任了9届海军总长,此后他虽不再任职海军总长,依然与当时的政府上层保持密切联系。
晚年生活
1920年初,刘冠雄因为赞助参加
欧战有功,获得授勋。同年6月,他回到
福建省省亲,大总统
徐世昌致电刘冠雄,令他陪同
美国公使去往北京议事。1921年6月,北京政府任命刘冠雄担任福建等省份的查勘禁烟大员。次年7月,北京政府本想任命刘冠雄为福建省长,但是旅沪闽人和北京福建同乡会全部来电反对,最终刘冠雄没有成功出任。这年11月,刘冠雄被
黎元洪特派为福建镇抚使,率领舰队去控制福建局势。当时福建局势复杂,各方政治力量聚集,争斗不休,刘冠雄刚刚设立福建临时镇抚使署,就因遭到国民党福建支部长
黄展云等人的通电反对,被迫撤销,刘冠雄离开
福州市去往
厦门市。
1923年1月,北京政府派第五师师长
孙传芳等人率部进入福建,刘冠雄奉命与
萨镇冰一起处理福建善后事宜。没过多久,北京政府就以福建政局已经稳定为由,明令刘冠雄返回北京。这年4月,刘冠雄被任命为闽粤海疆防御使。10月,他又被大总统
曹锟任命为熙威大将军。
因病去世
1923年11月,因国内军阀混战,海军也四分五裂,刘冠雄多次以自身患病为由,提出辞职,终于获得批准。辞职后的刘冠雄一直在
天津市避居,整天忙着栽花植树,修养身心。1927年6月24日,刘冠雄因患肠癌病逝,终年67岁。刘冠雄去世之后,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张作霖下令要从优给恤,并将其生平事迹在国史立传,以彰其功。1927年7月,中华民国总统、总理及刘冠雄生前友人,全都送来花圈、挽词,
黎元洪和
段祺瑞等人都为其作挽词以示哀悼。
人物评价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贞寿认为,刘冠雄有文才,善长交际,足智多谋,人称既有大将风度,又肯尽忠效力。
人物关系
故居遗迹
刘冠雄福州故居
刘冠雄福州故居位于鼓楼区宫巷11号,近林聪彝故居,始建于清代。此故居在清光绪至民国间大修,整体坐南朝北,占地面积达到1875平方米。这所房屋的入口为平整的大石条铺成的天井,周围有三面环廊。正门通向主厅,共有两进院落,东侧为双层小楼建造的花厅,花厅前有一个园林假山,现在仍然保存着一株樟树、桂花和蜡梅等植物。2013年,刘冠雄故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入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为院落周边各外延20米。
刘冠雄天津故居
刘冠雄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当时的德租界推广界的6号路(现
河西区马场道123号),此故居兴建于1922年,是西洋象征主义建筑,主体构造有三幢西式砖木结构洋楼。该故居占地面积约9.20市亩,仅建筑面积就达到3325平方米,房间多达81间,整座建筑富丽堂皇,非常考究。其中西楼是巡洋舰式,北楼为望远镜造型,中楼看着像航空母舰。目前中楼和西楼都已被拆除,唯有北楼保存。刘冠雄天津故居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
天津财经大学分院办公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