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阴平
三国时期曹魏灭蜀汉之战的一次军事行动
偷渡阴平是指景元四年(263年)发生在魏蜀两国之间的战争,此次事件也是魏灭蜀之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行动。
魏景元四年(263年)五月,魏国大将司马昭发布诏令,决定征讨蜀地。他派遣将领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军从三方围攻蜀将姜维。蜀军得到消息后率军东撤,王欣等人追至强川口(今甘肃西固县西)与蜀军遭遇作战,最终蜀军失败退却。姜维得知诸葛绪已驻扎在蜀军的撤退路线上,便从孔函谷(今甘肃舟曲西南)向北佯装行军。北行后姜维发现诸葛绪回军,便立即转向南方,蜀军成功脱离险境。随后姜维与蜀将廖化等人在白水会合,共同据守剑阁县(即剑门山,今四川剑阁县东北)。魏军多次试图攻破剑阁,未能成功。钟会见形势不利,开始考虑退兵。但邓艾建议乘机袭击,通过阴平经汉德阳亭趋绵阳市,从剑阁西百里出发,以奇兵攻击敌人的腹心。司马昭同意了邓艾的提议。同年十月,邓艾率精兵从阴平袭往成都市。魏军沿途攀山越岭、凿崖修桥。到达险绝的摩天岭时,邓艾用毡子裹身,从崖上推转而下。士兵们攀爬树木、顺着崖壁前进,最终抵达青川县。接着,邓艾避开正道,经过德阳亭险道抵达江油市。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
江油投降后,邓艾率魏军攻克绵竹,随后迅速推进至雒城(今四川成都东北)。蜀汉后主刘禅得知消息后,在投降派大臣谯周的主持下,向邓艾投降。蜀汉于此灭亡。
事件背景
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蜀魏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曹操去世后,诸葛亮和蜀将姜维频繁起兵,以渭河平原和陇右地区为主要战场,代表蜀国进攻魏国。然而败多胜少,蜀汉始终未能实现吞并魏国的目标。之后诸葛亮逝世,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不断发起北伐。
地理背景
剑阁县位于四川大小剑山之间,是汉中市入川的必经之路,因地势险要而易守难攻。阴平古道起于甘肃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经文县、青川县青川摩天岭,然后经过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最终到达四川平武县江油关(今四川平武南坝乡),全长265公里。其中最险要的地方是海拔2227米的摩天岭,其北西面坡度较缓,南面则是悬崖峭壁,没有通行的道路。
事件起因
景元三年(262年),姜维出兵攻打陇西县,却被魏将邓艾大败于侯和(今卓尼县西北)。此时,蜀、魏对峙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姜维多次出兵伐魏,无功而返,反而损兵折将,朝野怨声载道。同时,蜀汉政治腐败,后主刘禅信任宦官黄皓,并密谋用阉党阎宇代替姜维统兵。姜维怕回成都市被阉党所害,便率蜀军主力部队退往沓中(古代羌族居住地区,今甘肃曲舟以西、岷县以南)屯田,与邓艾对峙于陇西,造成汉中市空虚,为魏国提供了可乘之机。此时,司马昭已经彻底扫清淮南的反对势力,清除了大批政敌,并将德阳乡主宗室集中看管。他的地位已经稳固,开始谋划篡位。但司马氏自执政以来对吴、蜀作战并未建立什么可以称道的战功。于是,司马昭与钟会等士族官僚密谋,决定通过灭蜀建功,为篡位张本。他用钟会为主帅,率领十余万大军乘虚直捣汉中,而用邓艾为副帅,率三万余兵进攻沓中,攻击蜀军主力,牵制姜维。尽管邓艾认为蜀道艰险,且蜀兵未受大创,军事上冒险性很大,但司马昭不予理会。邓艾屡陈异议,司马昭便派他的幕僚师纂前去劝谕邓艾,并命师为镇西军司,以监视邓艾。
事件进程
三方围堵
景元四年(263年)五月,魏国大将司马昭发布诏令,决定征讨蜀地。他派遣邓艾率领三万兵力从临洮县出发,经过甘松(今甘肃迭部东南)前往沓中地区,以牵制蜀汉将领姜维;同时,武威郡刺史诸葛绪带领三万兵力从祁山出发,趋向武街(今甘肃成县西北),南下桥头(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岸),以切断姜维的后路;另一方面,钟会率领十万兵力分别从斜谷、骆谷和子午峪直接进军汉中市,而廷尉卫瓘则需要监督伐蜀诸将。蜀国得知魏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急派廖化率军增援姜维的沓中防线;另外,派遣张翼董厥等人到阳安关(今陕西勉县西南阳平关),作为各处守军的后备力量。
九月,邓艾临洮县出发南进,他命令天水市知府王欣率领一万兵力向沓中推进,陇西县太守牵弘率领五千兵力从洮阳向南进军,趋向沓中北部,兰州市太守杨欣率领五千兵力向沓中西部推进。魏军以三路合围的形势对沓中展开攻势,试图将蜀军包围并歼灭。姜维得到消息后立即率军东撤,王欣等人追至强川口(今甘肃西固县西)与蜀军遭遇,最终蜀军失败退却。姜维得知诸葛绪已经驻扎在桥头阻挡去路,便从孔函谷向北(今甘肃舟曲西南)佯装行军,以示欲从武街出击至诸葛绪的军队后方。诸葛绪得到消息后,急忙放弃桥头返回。姜维北行三十里后发现诸葛绪回军,立即转向南方,迅速通过桥头。诸葛绪得知后赶来截击,但由于时间不足,未能赶上,使得蜀军成功脱离险境。姜维退至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后,组织士兵集合,计划前往关城(又称关城,今陕西宁强西北),但不料关城已经被魏军攻破,只好改变计划,退往白水县(今青川县东北)。在白水,姜维廖化等人会合,共同据守剑阁县(即剑门山,今四川剑阁县东北)以对抗钟会的进攻。此时,魏军已经攻破汉中市各处关口,钟会率领军队直奔剑阁。
奇兵巧袭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军多次试图攻破剑阁,却未能成功。钟会见形势不利,同时由于粮道较远军粮出现短缺,开始考虑退兵。这时,邓艾已经进军至阴平,并准备经江油市(今四川平武东南)进攻成都市。得知这一消息后,邓艾立即上书,建议乘机袭击,通过阴平经汉德阳亭趋绵阳市,从剑阁西百里出发,距离成都约三百余里,以奇兵攻击敌人的腹心。他认为,如果剑阁的守军回援涪城,钟会将得到增援;而如果剑阁守军不回援,则涪城的守军会变得薄弱。邓艾主张军队要抓住“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机会,趁敌人空虚时进行猛攻。司马昭同意了邓艾的建议。
艰难攻克
景元四年(263年)十月,邓艾亲自率精兵前往袭击成都。原本自阴平入蜀的景谷道(即今四川青川县西的青川河谷),就是一条艰险的蜀道,邓艾为避开古蜀国守备森严的关隘,选择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更为艰险的进军路线。他从阴平桥头出发,沿着景谷道东行,率领精兵万人作为前锋,而余下的一万多人负责携带粮食和军械。邓艾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克服了山高谷深、粮草紧缺等困难。他们经过白水江碧口(今甘肃省文县东南),转而沿着一条小道南下。到达险绝的摩天岭时,邓艾用毡子裹身,从崖上推转而下。士兵们攀爬树木、顺着崖壁前进,最终抵达青川县。接着,邓艾避开正道,不从青川县沿着大道东南前往平武县(今平武县西北的清溪镇)攻占江油市,而是选择了经过德阳亭的险道抵达江油。据《太平寰宇记·剑南道龙州阴平县》记载:“马阁山在阴平县(按宋剑州阴平县治今江油县东北之马角坝)北六十里....昔邓艾伐蜀,从景谷路至龙州江油县,至此悬崖绝壁,乃束马悬车,作栈阁,方得通路,因名马阁山”这足以说明这条路线的险峻程度。江油守将马邈在未战的情况下投降。
事件后续
江油投降后,魏军继续南下。与此同时,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赶到涪亭(今四川绵阳西)。虽然他得知魏军已经占领江油,但他没有听从部将黄崇的建议,迅速前往并据守险要地区,而是优柔寡断,停留在那里不敢前进。他的前军被击败后,诸葛瞻只能退守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并在那里与魏军展开决战。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师纂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败,退回来报告:“敌人坚守牢固,很难攻破。”邓艾大怒,斥责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再度率兵出击,大败敌军。诸葛瞻和他的儿子以及部将们全部阵亡。攻克绵竹后,邓艾迅速推进至雒城(今四川成都东北)。蜀汉后主刘禅得知消息后,召集重臣商讨战略和守势,最终在投降派大臣谯周的主持下,举国向邓艾投降。蜀汉于此灭亡。
影响评价
景元四年(263年)十月,邓艾间道入蜀,随后灭亡蜀汉。同时也为日后攻打吴国立下基础,一方面,后世兵家多会吸取邓艾偷渡阴平经验和蜀亡教训,守蜀国者也多会加强阴平防御。另一方面学者王炳庆认为邓艾所主导的偷渡阴平事件是当时东魏统一中原地区的关键。
主要人物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郡棘阳县(今南阳市)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邓艾出身清贫,后来成为魏国幕僚。他在多次平定叛乱中,表现出色,获得封赏和晋升,担任过多个太守和将军职位。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同年十月,邓艾偷渡阴平,攻占江油市;击败蜀将诸葛瞻,兵临成都市刘禅刘禅率众投降。十二月,司马昭让魏帝下诏嘉奖邓艾的功绩,并晋升其为太尉。后因镇西将军钟会诬陷邓艾谋反,邓艾父子于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被杀,其子孙被诛或流放。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司马炎下诏为邓艾平反。
后世遗址
景元四年(263年),魏将邓艾和他的儿子邓忠率兵从临洮县南下阴平道进入蜀地,但在花石峡被岷江阻拦。邓艾命令士兵在崖上修建栈道,并在花石峡口以西岸的岩石上建造桥梁,使军队能够顺利渡过岷江。这座桥由邓艾父子主持建造,后来被称为邓邓桥。邓邓桥长22米,是一座伸臂木桥,经过多次修缮,直到1965年,才被改建成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三国志 诸葛亮传.识典古籍.2023-10-31
华阳国志 汉中志.识典古籍.2023-10-31
三国演义(全二册).豆瓣读书.2023-10-31
三国演义.豆瓣电影.2023-10-31
三国 (2010).豆瓣电影.2023-11-03
三国演义 (2009).豆瓣电影.2023-10-31
口水三国 第一季 (2014).豆瓣电影.2023-11-03
三国演义 (2017).豆瓣电影.2023-11-03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历史背景
地理背景
事件起因
事件进程
三方围堵
奇兵巧袭
艰难攻克
事件后续
影响评价
主要人物
后世遗址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