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生(1905-1950),原名李漩瑞,号毅生,
北流市六靖人,与兄静生是孪生兄弟,他们同是北伐名将、抗日名将、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
李明瑞的同胞兄弟。父亲李云东,原是个塾师,执教于岭桐其岳父俞家。在北流历任县(市)长中,军衔最高的是
少将,而第一个少将县(市)长是李毅生。
李毅生幼时和兄静生随父到
舅父俞壁楷家的岭桐初级小学就读,复毕业于六靖高等小学。李毅生从小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在父辈的薰陶下,舅父家中的藏书,成了他精神粮食,一有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钻进书堆里,《
论语》、《
孟子》、《
国语》、《
诗经》、《
离骚》、
唐诗、宋词,他都喜爱,古典名著《
水浒传》、《
三国演义》等更是爱不释手。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他接触到民主、自由的新思潮。同时,受新文学影响,对
鲁迅、
茅盾、叶圣陶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读得非常专注,从中受益匪浅。1922年,李毅生毕业于北流县立中学(旧制四年),继续国学专修班。是时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李毅生虽学业大有长进,但因家庭困难,无法支撑他继续求学。
1924年,国共合作,革命空气一时高涨,李毅生毅然投笔从戎,任桂军参赞。李学习刻苦,办事认真,思考问题方式独特,为当局所赏识,不久被当局选送
苏联深造。至
北京市后,遇留日诸友劝其赴日攻读自然科学,走科学救国之路,乃改赴
日本,肄业于
早稻田大学,阅历三年。1928年,
李明瑞在武汉前线倒戈,正式脱离桂系,选后参加中共领导的
百色起义和
龙州起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时,李毅生在日本无法得到当局和其兄的资助,遂改读日本主官学校,1931年春毕业回国,到
福建省投靠
陈铭枢,被安排到四十九师教导团团副兼军士队队长,后升营长,负责闽南诏安六县的治安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调任上海保安总团任参谋主任,参加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役立战功。由于
蒋介石采取
不抵抗政策,同
日本侵略者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李毅生毅然离开
上海市,到
十九路军任高参。参与抗日反蒋活动。随军再次进入福建。1933年11月,参加李济深、陈铭枢、蔡廷、蒋光等发动的
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反蒋。失败后,李毅生通过友人介绍,到洛阳军校任教官,未几,调任补充团团长,继入
陆军大学深造三年。毕业后出任
西北军作战处副处长。当时国共再次合作,一致低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8年,调任
甘肃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时因母亲病重,遂告假返家,取道
重庆市南返。至重庆后,
蒋介石得悉李毅生乃
李明瑞的亲弟,遂授意留其在重庆任职,以利控制。遂以军委名义委为军训部部附兼任点验委员,后调任国防部高参,授予少将军衔,不久,被派赴印度兰迦美国远征军战术学校学习,结业回国为
白崇禧(总参谋长)随从咨询。
1945年8月,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李毅生以母病为由辞职返乡侍候,、获准,自以为从此可以脱羁,殊不知回家不到一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局即委其任梧州警备区副司令职,他虽以离家太远为由,再三推辞,不准,只好赴任。来几,调任
玉林专区民团副指挥官兼
北流市县长。这样,李毅生便成为北流历史上第一个
少将县长。1947年春内战全面爆发,李毅生辞职还乡。1948年冬,白崇德电令李毅生到
武汉市任华中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这时,人民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已经结束。
中国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
白崇禧率桂系三个兵团退守武汉企图借助长江天险进行顽抗。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在这情况下,李毅生虽多方推辞无效,只得只身上任。不久,调任广西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兼桂林后勤办公厅主任。1949年10月,
桂林市将解放,李毅生脱离
桂军返至北流清湾隐居,直至北流解放。
1950年初,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邀请
李明瑞烈士家属到
南宁市面晤,商谈对李静生、李毅生等人的工作安排问题。是年秋,李毅生出席张云逸主席主持召开的广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酒会,席间因患脑溢血症,不治而逝,享年45岁。
李毅生在
中国国民党军队里供职多年,尚能廉洁自律,为人正派,与俞琼芳结婚多年,虽无生育,亦从无纳妾。他在
北流市任职期间,正值抗战胜利,有一批国际救援物资援华,救济受到严重损失的敌占区。北流不是敌占区,受
日本侵略军直接破坏不算严重,但由于李毅生的努力,仍争取到一大批救援物资。除救济贫苦百姓外,还特意留出一笔粮食,作北流至宝圩公路(主要是
隆盛镇至龙南路段)的修建与拓宽工程补助民工之用,使贯穿北流县境南北的公路得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当时在财政十分拮据、经济尚待恢复,而民众又亟需休养生息的情况下,能作出这大胆举措,实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