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英文:China
基金会 for Rural Development),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农业农村部,是全国先进社会组织、AAAAA全国性社会组织。
1989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成立,首任名誉会长系李先念,首任会长为项南。次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更名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属机构。2022年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11月,基金会获民政部授予"AAAAA全国性社会组织"。
中国扶贫基金会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在产业、教育、健康、救灾等多个领域,陆续创立了扶贫协作对接培训、爱心包裹、母婴平安、
善品公社、百美村宿、新长城助学、小额信贷、童伴妈妈、顶梁柱健康保险、人道救援等100多个扶贫项目。截至2023年11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设有21个部门,设有3个领导机构,1个下属机构。截至2022年底,基金会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和物资103.36亿元,贫困地区和灾区群众6659.68万人次受益。
发展历程
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
1989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成立,首任名誉会长系李先念,首任会长为项南,基金会由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主要目的是为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广泛争取国内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接受有益于中国贫困地区的各方面的援助。
中国扶贫基金会
1990年3月,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更名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属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创始之初的十年中实施了以“一次受助、长期受益”为目标的扶贫项目。成立伊始至1999年,其资金只要是扶贫性质的资金募捐基本上归口到中国扶贫基金会。
2000年,基金会成为独立运作单位,中国扶贫基金会全面接管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小额信贷项目,并组建小额信贷项目部。2008年11月1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项目部转制成为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同时中扶贫开始跨出国门,进行国际发展项目,2013年在缅甸拿到INGO正式牌照,成为在缅甸注册的第100家国际组织,在
尼泊尔成为第214家国际非政府组织。2015年7月成立缅甸办公室,8月,驻尼泊尔办公室成立。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2022年6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项目,经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批准,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同年11月,基金会获民政部授予"AAAAA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
组织架构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设有21个部门,设有3个领导机构,1个下属机构。
机构项目
国内项目
产业发展
项目于2013年发起,在有实施项目条件的村庄,通过整体规划和专业设计对传统村庄、旧民居进行内部改造,对村庄和周边
生态环境进行维护整治,截至2023年7月,百美村庄惠及
河北省、
河南省、
甘肃省、
陕西省、
贵州省等15省(
直辖市/自治区)32县(市/区)34村。该项目共获100项国内外奖项。其中百美村庄项目获得国内外奖项共计24项,所在村庄及
民宿荣获全国性奖项53项,省级奖项共计19项,个人全国性荣誉4项。其中项目入选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SDG1)消除贫困代表案例(2020)、
亚洲旅游红珊瑚奖—年度旅游扶贫项目奖项(2020)。
乡村农村发展项目通过对
欠发达地区开展设施援助、技术推广、
技能培训和多元服务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助力产业
高质量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可持续增收。截至2021年,项目覆盖
云南省3县10家合作社,受益农户累计4990人。
人才发展
项目于2019年发起,汇聚科研院校师资力量,通过课堂教学、点位实训、公益创投、市场扶持等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赋能培育体系,提升乡村创业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项目惠及10省(
直辖市、自治区)20余县(市、区)。2021年主要开展了6场集中培训、3场区域培训、10余场社区培训,累计培训844人次。12个常态执行合作社涉及7省(直辖市、自治区)12县(市、区),项目惠及农户数达2602户,其中社员户601户,受益8591人(次)。项目建立品控管理核心基地3430亩。
项目于2018年发起,通过研究倡导、能力建设和资源链接等方式,支持乡村基层
OD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能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化缺失问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能工计划项目,秉持“提升职业技能、弘扬
工匠精神”的项目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和创新合作机制,引入专业机构成熟的
职业教育赋能培训体系,通过
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继续教育的全周期培育和陪伴,持续为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赋能,最终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乡村工匠项目,发挥基金会多年来乡村发展实践经验,整合各类资源和创新合作机制,通过挖掘认定、传承培训、产业扶持的全链条、多维度的赋能培育体系,探索乡村工匠传承培育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推动乡村工匠稳岗增收。
乡村建设
项目于2018年发起。该项目通过栽植适宜的树种,在有造林需求的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通过为包括低收入人口在内的当地群众提供造林育林的工作机会。截至2022年底,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生态林建设项目已在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
山西省下辖共计26个县(区、旗)落地36个项目,涉及造林面积47.18万亩,累计惠及41.77万人次。
项目于2022年发起了宜居家园项目。通过开展厕所革命、
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援助和运维机制创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助力建设可持续的宜居乡村。截至2022年5月,项目已经在贵州
雷山县开展试点工作,预计有70户农户受益。同时,项目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前期调研工作,推动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项目于2003年发起灾害救援项目,通过开展减灾、备灾以及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方式,向受灾群众、受灾地区提供援助,减低灾害损失,提高社区韧性,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项目于2014年发起,通过开展活动,倡导公众提高减灾、防灾意识,提升个人自救、援助能力;通过开展救灾物资储备,提升乡村应灾能力和发展韧性,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项目于2017年发起,通过资金援助,支持经济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开展溪桥、小路、校舍、卫生设施等中小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当地公共设施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助力建设宜居乡村。
项目于2023年6月发起,通过援建体育休闲场所等硬件设施及开展活动赋能等软性支持,逐步改善乡村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项目内容包含场地建设、装备援助等硬件设施设备支持及人才培养、赛事活动等软性支持。
乡村社会事业
项目于2015年底发起,通过培育乡村妇女开展乡村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儿童监护网络,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最后一公里。项目启动至2021年12月底,先后联合共青团四川省委、
贵州省民政厅、江西省慈善总会、
云南省民政厅等在10省106县1379村开展童伴妈妈项目,惠及近75万余名儿童。
项目于2008年发起。通过营养加餐、爱心厨房、营养知识宣教和物资援助等援助方式,改善学校供餐条件、帮助儿童提升营养摄入,持续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底,项目累计惠及
四川省、
云南省等18省(自治区、
直辖市)74市(州)141个县(区),为儿童提供7271万份营养加餐,并为3074所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累计受益约151.5万人次。
项目于2009年联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电影频道发起。项目通过搭建公益平台,通过发放包裹、配套指南、举办活动,改善他们的
素质教育学习条件,启迪孩子们的童年梦想。包裹分为学生型美术包、学生型科创包。自项目启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爱心包裹项目累计接受社会捐赠8.69亿元。项目累计发放学生型美术包707.16万个,学生型温暖包73.31万个,学生型科创包4万个,其他包裹6.97万个,惠及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962个县(市、区)36114所学校的791.13万人(次)的学生。
该项目于针对
欠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发起养老项目,通过为老年群体提供助养服务、医疗保障、培训服务等综合健康保障,提升老人健康管理水平,缓解老人无人照料现状,同时,积极探索社区养老、互助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
项目于2007年发起,通过提供经济资助,辅以成才支持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升综合能力。截至2022年12月,项目累计筹集善款5.31亿元,22万人(次)受益,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奖
助学金资助和成才支持,项目惠及了28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444个县(市/区)的579所
高中学校。
项目于2014年发起,通过引入核心素养课程和学习空间打造,助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激发校长教师内生动力和创新力。项目以县为单位,在乡村小学持续开展,推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项目累计收入2.12亿元,累计支出1.85亿元,惠及
贵州省、
云南省等7省,
赫章县、
织金县、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15县的659所项目学校,项目累计受益师生235518人。
2019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益联合发起“宝护计划”大病救助项目,为患恶性肿瘤及99种大病、出生30天至70周岁年龄段的建档立卡户、
五保户、
低保户等低收入患病弱势群体,提供5万元的医疗及康复费用及生活补助等全方位支持。2020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公益联合发起“春暖计划”低收入患病群体关爱项目,为2020年住院费用自费在5000元以上(包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提供2000元的生活补助。
大病救助项目-宝护计划涉及5省10县,分别是
云南省广南县、
永善县、
施甸县,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黎平县,
四川省平昌县、
通江县和
喜德县,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陕西省咸阳县。大病救助项目-春暖计划涉及云南省四市州六县的277个挂牌督战村。截至2021年12月底,大病救助项目-宝护计划为5省10县391位患大病低收入老乡提供了医疗及康复资助、生活补助等综合支持资金;大病救助项目-春暖计划惠及云南4市州6县277个督战村共1590人。
项目于2017年发起,通过援建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乡村师生能力建设、资助乡村师生等方式为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团队、学生及家庭提供教育资源支持,改善乡村教育资源环境,助力乡村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12月,项目累计筹集善款1.89亿元,149.88万人(次)受益。
针对
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不足的情况,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乡村健康卫生项目,通过为欠发达地区提供
医疗救助、设备设施物资援助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改善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健康状况。
项目于2021年发起。项目通过提供经济资助、成才支持、就业支持等举措,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拓展视野、提升就业能力,推动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12月,项目累计筹集善款3529.38万元,累计支出1632.83万元,惠及
四川省、
江西省、
湖南省等7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38所中高职院校,为3550名职业教育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赋能培训、成才支持、就业支持。
项目于2021年,通过乡村数字化课堂、为爱拼搭、共美未来等项目,开展数字化、
美育、阅读等内容,提升儿童素养水平,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2017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
阿里巴巴集团公益、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益及
蚂蚁集团蚂蚁保平台联合推出顶梁柱健康公益保险项目。该项目覆盖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兼顾捐赠方定点帮扶县和其他有需求的帮扶县。
项目于2022年3月发起,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综合公益保险,降低因病、因意外致返贫发生率,并在当地基层
医疗机构打造儿童中心试点,助力儿童就医友好环境建设。项目主要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兼顾捐赠方定点帮扶县和其他有需求的帮扶县。
项目于2022年发起,通过培育本土养育师队伍,建立儿童早期发展活动中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农村
欠发达地区的婴幼儿实现发展潜能,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项目于2018年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起,通过提供资金援助,帮助乡村低收入人群及时治疗白内障,提高其生活质量。截至2022年底,累计募集善款224.38万元,受益人数累计达0.34万人(次),为3400余人次提供了医疗手术救治,帮助他们重现光明。已经惠及了
河北省、
山东省、安徽等等11省(
直辖市/自治区)40县(市/区)。
项目于2018年联合教育部发起,通过帮助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养成讲卫生、懂礼貌、爱学习的好习惯。截至2022年年底,累计募集善款27120.17万元,受益人数累计达43.88万人(次),为43.88万人次提供了学前普通话教育,已经惠及了
四川省20县(市/区)。
项目于2020年发起,通过为
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提供天使巡诊包和赋能培训,完善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巡诊设备,支持乡村医生能力建设,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截至2022年3月,项目累计覆盖湖北、
贵州省、四川、
山西省、
重庆市、
云南省六省13县,为1172名乡村医生捐赠天使巡诊包,支持项目县组织开展10余场带教培训。
针对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能力发展不足的现状和就业创业发展等需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大学生发展项目,通过经济资助、专业培训、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支持等方式,帮助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动员和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三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于2002年发起新长城大学生项目,设有新长城自强
助学金、新长城助农奖学金;于2013年发起公益未来项目,项目包含公益未来·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公益未来定制化活动
社会动员
项目于2020年发起。通过机构赋能和资源平台搭建,专项支持
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会资源引入,助力欠发达地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起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项目于2014年发起,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互联网募捐平台支持以及项目设计、
项目管理、项目筹款等能力建设,助力更多的社会组织具备互联网资源动员能力,拓宽资源筹集渠道,高质量开展公益项目。截至2021年底,人人公益项目累计筹集善款37079.6万元,受益人数累计达303.82万人(次),惠及31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1101个县(市、区)。
项目于2013年发起,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项目资金、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等综合支持,推动社会组织在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社会事业等方向开展项目,提高社会组织综合发展能力,高质量服务社会。截至2021年底,公益同行项目累计筹集善款1958.77万元,累计受益人数达110.13万人次,惠及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83个县(市、区)。
项目通过资助行业研究、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大型筹款活动、发起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传播全民公益理念,助力乡村振兴与公益行业发展。主要有“公益传播官”项目、
善行100活动、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
社会企业创新项目。
公益活动
项目于2014年发起,该活动鼓励公众4人组队,日夜兼程共同克服困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里程的徒步挑战,以“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的信念,动员身边的人以公益捐赠或消费帮扶的形式参与公益项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于2011年发起,为全国性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倡导青年大学生投入百分百的热情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营造社会全民公益的良好氛围;活动倡导青年大学生投入百分百的努力,以志愿精神开展社会募款动员,帮助更多乡村地区儿童圆梦,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倡导青年大学生投入百分百的精力,拓展社会视野,增强适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助人自助,
自我提升。
项目于2008年联合
百胜中国发起,倡议全社会一人捐一份爱心,用于为
欠发达地区儿童提供营养加餐,为欠发达地区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为乡村学生、教师等开展营养知识宣教,并为欠发达地区学校捐赠电脑设备截至2021年底,捐一元累计筹款超过2.3亿元人民币,约1.3亿人次参与捐赠。截至2022年4月底,捐一元项目累计惠及
云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等14省(自治区)42市(州)76县(区、市),累计惠及儿童约80万人次,为学生累计提供约5500万份营养加餐,并为约1300所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为约340所学校提供数字化课堂。
项目于2015年联合
沃尔玛公司中国联合发起,通过顾客捐赠、沃尔玛和供应商配捐的创新形式募款,旨在改善
欠发达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截至2022年末,沃尔玛中国累计为爱加餐项目筹款超过1700万元,惠及四川、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9省(自治区或
直辖市)的欠发达地区,项目受益儿童约5.1万人次。项目累计提供了约339万份营养加餐,为81所学校配备爱心厨房设备,并开展了营养知识宣教。
月捐计划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一项全民公益行动。倡导公众每月定期小额持续捐赠,积极传播“月捐越快乐”理念,旨在通过持续性的捐赠,给
欠发达地区的人们送上持续性的帮助,从而带去持续性的改变,同时让公益捐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截至2021年底,在捐月捐人达78390人。
项目于2016年发起。活动倡导青少年志愿承担公益宣传的任务,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全民公益理念。青少年通过活动锻炼自身能力、接受公益教育,同时还能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截至2022年2月,公益传播官活动已开展九季,吸引来自34个省市区的10万多名青少年参与,影响超过143万名社会公众关注公益项目,带动5000多名爱心人士通过月捐的方式持续关爱乡村儿童。
国际项目
国际综合项目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坚持“尊重当地,需求导向”的原则开展国际项目,围绕消除贫困、零饥饿、健康福祉、优质教育、清洁饮水和体面工作等六项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缅甸、
尼泊尔、
埃塞俄比亚、
柬埔寨、
乌干达等国开展了发展援助项目,包括在缅甸开展的缅甸胞波
助学金项目、学校净水项目、爱心单车项目等,在尼泊尔开展的灾后学校重建项目、贫困妇女职业支持项目、青年职业培训项目等,在埃塞俄比亚开展的家庭水窖与学校净水项目,在乌干达开展的“幸福家园”难民自立与社区融合项目,在柬埔寨与WFP合作开展的供膳项目等。
国际爱心包裹项目
项目于2019年联合
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发起。截至2022年底,国际爱心包裹项目已经在
尼泊尔、缅甸、
埃塞俄比亚、
柬埔寨、
老挝、
巴基斯坦、
蒙古国、
纳米比亚、
乌干达、
津巴布韦、
菲律宾、
南苏丹、
布隆迪、
乍得等14个国家落地,共惠及超过100万名小学生。
国际微笑儿童项目
国际微笑儿童项目针对全球贫困地区儿童面临的饥饿问题,通过为发展中国家受饥儿童供餐或发放粮食,助力项目受益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发展中国家早日实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零饥饿”。项目于2015年率先在埃塞和
苏丹正式启动,目前已经在埃塞俄比亚、苏丹、
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开展,截至2022年底共惠及120127人年。2019年,项目入选由联合国系统、世界银行等7家组织评选的“最佳全球减贫案例”。2020年,项目作为促进零饥饿目标的优秀案例之一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评选的《基于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实践(第三卷)》。2022年,
埃塞俄比亚微笑儿童供餐项目被收入《中非减贫与发展合作案例集2022》。2022年11月6日,因项目为埃塞实现SDG-2零饥饿目标做出的贡献,埃塞总统
萨赫勒-沃克·祖德女士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颁发奖杯。
慈善成果
截至2022年底,基金会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和物资103.36亿元,贫困地区和灾区群众6659.68万人次受益。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年接受捐赠11.59亿元,公益事业支出10.81亿元,共944.85万人(次)受益。
文化精神
宗旨
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愿景
构建更值得信任、更值得期待、更值得尊敬的国际公益平台
使命
助力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价值观
服务、改变、阳光、坚韧
服务:专业,敬业,激情,效率,始于需求,将心比心,成就他人
改变:正视改变,拥抱改变,创造改变
阳光:开放、透明、诚信、率真
坚韧:不改初心,不屈不挠,无怨无悔
相关事件
2023年根据相关新闻报道,部分诈骗平台冒充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进行理财等诈骗活动,
嘉峪关市网警在网络发布相关警示信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先后发布《关于“鸿辉泛娱乐app与融盛app公益捐款至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声明》《关于“ 美丽中国APP冒用基金会名义集资 ”的声明》《关于冒充基金会名义发布“美丽乡村扶贫计划”的声明》说明相关情况,中国扶贫基金会没有和任何类似app有过任何合作,没有将项目上架到任何一个不具备公募资格的平台,没有收到相关app所谓的捐款,其捐赠证书也实属伪造,基金会并未与其他app有过所谓的合作。
获得荣誉
机构领导
参考资料
社会组织人才招聘.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 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023-11-14
荣誉与表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3
组织机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下属机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6
减防灾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爱加餐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养老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善行100.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月捐计划.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公益传播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
机构文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