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金卫绍王「
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公元1212年),较
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
简介
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 属于音韵学材料的范围。同时它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也能起辞书、字典的作用。
起源
文字形体的变迁,反切注音方法的产生,是韵书发生的条件。汉魏以后,篆书、
文言文变为隶书、
草书,字形变化很大,谐声字的声旁渐渐不能准确表达字音,这样,文字的正确读音便无一定的标准,不但写作韵文发生困难,人们的社会交际也多障碍。这就要求有规定文字正确读音的韵书出现。可能受了翻译
梵语佛经的影响,汉魏之间产生了使用反切标注字音的方法,并且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六朝,四声的现象被人发现,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文学创作特别讲究声律。这都为韵书的产生、盛行准备了条件。但是
魏晋六朝的韵书大都依据方音编写,直至
隋朝统一
南北朝以后,才出现了适应当时政治统一形势需要,便利各地人士应用的《
切韵》。此后,唐宋明清各有“官韵”。目的在于为全国各地的士子读书写诗规定一种标准的字音。
根据文献的记载,
中原地区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
李登编著的《声类》和晋代吕静编著的《韵集》。但这两书早已亡佚。
唐朝封演《闻见记》说,《声类》是“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魏书·江式传》说,《韵集》是“宫商徵羽各为一篇”。“五声”或“宫商兡徵羽”与后世的声、韵、调是什么关系,两书的体制类型是否与后世的韵书相似,现在都无从深考。根据《颜氏家训·音辞》所说“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可以肯定的是,六朝是韵书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很多韵书。
《切韵》系韵书
隋朝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
敦煌市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
《
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
唐朝孙愐作,时间约在
李隆基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质,比起较它早出的
王仁昫《
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
东斋记事》说:“自孙集为《唐韵》,诸书遂废。”但原书已不存在。据
清代卞永誉《
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
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195韵,与王仁昫《
切韵》同,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不过从卞永誉所录《
唐韵》序文中所记载的《唐韵》收字、加字的数目看,又不像是根据王仁昫《切韵》
编修的。《唐韵》对字义的训释,既繁密又有出处、凭据,对字体的偏旁点画也极考究,使得韵书更加具有字典的性质。这也是《唐韵》更加受人重视的一个原因。
《唐韵》还有另外一种,是
清代末年 (1908) 吴县蒋斧在北京得到的一部唐写本《唐韵》残卷。只有去声(有阙漏)、入声两卷。
王国维认为这部《唐韵》残卷,就是《
广韵》卷首所载
孙愐《唐韵序》的后一部分所说的孙愐在
天宝十年 (751)对
开元年间所作《唐韵》的修订本。其他学者虽然多不同意王国维的这种看法,但也有人认为蒋斧所收《
唐韵》残卷是孙愐《唐韵》的一种增修本,只是成书时间可能稍晚于
李隆基天宝年间。这部《唐韵》残卷,去声分59韵,比《
切韵》的去声多出 3韵;入声分34韵,比《切韵》的入声多出两韵。按照这种情形看来,同这些去、入声相应的平声、上声,分韵也应该都有增加。全书可能分 204韵。这已经很接近于《
广韵》分韵的数目了。《唐韵》小韵的数目,也较
王仁昫《切韵》有增加。但所收字的总数却比王韵可能要少,注释很详细,引书极多,特别详于官制、地名、人名和姓氏。
唐朝还有一部
李舟《切韵》,它在收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都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是有影响的。但原书早已失传了。
《广韵》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
赵恒大中祥符元年(1008)
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
广韵》继承了《
切韵》、《
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一个声调中的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不和阴声韵相配。这样,原则上每一个阳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入四声相配。每一个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三声相配。音系是比较清楚的。
在唐宋的韵书中,声调是韵的组成部分,不同声调就算不同的韵。如果不计声调的不同,而以四声或三声归为一类(有4韵只有去声一种声调),《
广韵》260韵就只有61类。如果分出入声韵另计,或每韵中的字音又按洪音细音不同的等呼分析,使每韵都只有一呼,那么《广韵》的韵数还可分得更多。
《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音,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从
王仁昫的《
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
孙愐的《
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
广韵》,这种体制已成定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
《广韵》的字数,较以前的韵书增加得很多。据它卷首的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
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指反切)者三千八百九十文。" 即有小韵3890个。近年有人统计,《广韵》的小韵实际是3700多个。总之,《广韵》的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这是很自然的,《
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见《广韵》)。
《
集韵》
赵祯景四年(1037),即《广韵》颁行后31年,
宋祁、
郑戬给皇帝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
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与此同时,
贾昌朝也上书批评
赵恒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
举人误用”(
王应麟《
玉海》)。宋仁宗令
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集韵》在
高丽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韵》分韵的数目和《
广韵》全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
唐朝初年,
许敬宗等人曾经奏请批准把《
切韵》里的窄韵和音近的邻韵合并使用。宋
景祐初年,贾昌朝也奏请“窄韵凡十有三,听学者通用之”(《玉海》)。《
集韵》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和《广韵》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
贾昌朝的建议修订了的。如明内府本《广韵》文韵下注“独用”,《集韵》文韵下注“与欣通”。覆元泰定本《广韵》吻韵下注“独用”,《集韵》吻韵下注“与隐通”。《
广韵》问韵下注“独用”,《集韵》问韵下注“与通”。《广韵》物韵下注“独用”,《集韵》勿韵下注“与迄通”等等。都说明这种情形。还有许多字,《集韵》和《广韵》不是收在同一个韵部里,如“因”,《广韵》在真韵,《集韵》在谆韵;“多”,《广韵》在歌韵,《
集韵》在戈韵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韵》比《广韵》增了很多。
但是,《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而且收的异体字特别多。一个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写法,又不管是正体,还是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点根据就收进来。有的字竟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
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不过字训以《
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
经典释文》,《集韵》这部韵书也是一本较好的字书(图1)。
《
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和《
集韵》都是
赵祯景祐四年(1037)由
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集韵》成书稍晚两年,《礼部韵略》在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这部书是
赵恒景德《韵略》的修订本。由于它在收字和字的注释方面注意举子们应试常用的,较《广韵》、《集韵》都简略,所以称为《韵略》。又由于它是当时考官和应考的举子共同遵守的官韵,而官韵从
唐朝开元以来就由主管考试的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
《礼部韵略》只收9590字,仍为 206韵。这书虽在当时引人注意,而对音韵学研究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同《
集韵》一样,在韵目下面所注的“独用、通用”的规定已与《
广韵》的不同,这对后来的韵书中韵部的并合,韵部数目的减少却是很有影响的。
《
礼部韵略》的原本已不存在。现在只能看到《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5卷)。本书没有写作者姓名,书的前面有两篇序。第一篇是南
赵昀绍定三年(1230)袁文序(“袁”或误作“余”),第二篇是宋理宗
景定五年(1264)
上元日紫云山民郭守正序。两篇序文都提到欧阳德隆《押韵释疑》一书,大约《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一书内包括着《押韵释疑》的“互注”。书中每个字下的注释是先列“官注”,即传统的一般解释,后附的“互注”,大致是对官注的疏解或补充。中间用一个带括号的“释”字隔开。韵部中上平声三十六桓的“桓”字作“欢”,是南宋重刊时修改的。
现在能看到的另一部《礼部韵略》的增修本,是
南宋毛晃增注,他的儿子
毛居正校勘重增的《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 5卷),简称《增韵》。此书曾于
赵构绍兴三十二年(1162)表进,大约成书就在那个时候。这原是毛氏的私人著述,它较《
礼部韵略》增加了2655字,增圈1691字(《礼部韵略》的体例:凡是某字有别体、别音的,它的周围都有个墨圈作为记号,叫做圈字),订正 485字。毛居正校勘后又增加了1402字。《增韵》一书,
清代无刻本。现在难以看到。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南宋
赵昀淳祐十二年(1252)
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因为是在平水刻的,所以也称为平水韵。
以这稍前,有
金朝王文郁的《新刊韵略》(1227)和金代
张天锡的《
草书韵会》(1229),都分 106韵,这同宋末元初阴时夫《
韵府群玉》分 106韵是一样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在,只能从
元初黄公绍、熊忠的《
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
韵书的编写,到了金、元的《
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在编制的体例和韵部的分合上有了新的变化。
《五音集韵》 金代韩道昭作。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人。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一篇序说,作序的时间是“
崇庆元年岁次壬申长至日”,那是金卫绍王时,相当于1212年,较
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的成书刊行还早40年。这本书的情形可分 3点来说:①全书分 160韵,比《
广韵》少46韵,比《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多53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从韵部的归并情形及其在韵目下所注的独用、同用的规定来看,它不遵守唐宋人在韵书的韵目下注明的通用、独用的条例。经过归并比《广韵》减少的46韵,都分别记载在各有关韵目的后边,并加圆圈作为记号。②旧的韵书每一韵不同音字的排列,没有什么规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书是按三十六字母排列,次序是见组、端组、知组、帮组、非组、精组、照组,晓纽、匣纽、影纽、喻纽、来纽、日纽。正如序文所说,“以见母牙音为首,终于来日字。”这就等于注明声类,每一韵的字,都知道各属于什么声纽。每一声类的字如有开合口的分别,都分开排列,并且注明等次。这在韵书的编辑体例上是一种很大的改革。所谓《
五音集韵》的“五音”大约就是指喉牙舌齿唇。③据《至元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的第二篇序文,本书共53525字,新增27330字;注文335840字,新增144148字。《五音集韵》
清代没有重印,现在只有少数元明刊本,一般不容易看到。
《
古今韵会举要》
黄公绍在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过一部《古今韵会》,简称《韵会》。这是一部征引典故很多,很注重训的书。黄公绍的同乡,又在他家坐过馆的熊忠嫌《韵会》注释太繁,在
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元年丁酉(1297)编成《古今韵会举要》(图2)。比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晚45年,共分107韵,完全依照
刘渊归并《礼部韵略》的方法。如和后来流行的诗韵相比,就是多了一个拯韵。但是这书有 3点值得注意。①本书“韵例”中说:“旧韵所载本无次序,今每韵并分七音、四等,始于‘见’,终于‘日’,三十六母为一韵。”实际上书中并未明白注出从"见"到“日”这三十六个字母,只是详注七音:角、徵、宫、商、羽、半徵商和半商徵。书中也没有注明字音的四等。所以此书在每韵下注明声类, 和《
五音集韵》的体例基本相同,但声类的划分和标注却有差异。②本书表面上虽为
刘渊平水韵的韵目,而内中却隐藏着一种新韵目。可能反映元代的北方官话。“韵例”说:“旧韵所载,考之《七音》,有一韵之字而分入数韵者,有数韵之字而并为一韵者。今每韵依《七音》韵各以类聚,注云‘已上案《七音》属某字母韵’。”作者于东韵“拢”字下举例说:“且如东韵公东是一音,弓是一音,此二韵混为一韵者也;冬韵攻冬与公东同,恭与弓同,此一韵分为二韵者也。”这里所谓“旧韵”,指传统的韵部,注明“属某字母韵”,才是作者认为合乎实际的语音系统。如东韵里公、东、通、空、同、蓬……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公字母韵”,东韵里弓、穹、穷、虫、融、隆、戎等组字后注“已上属弓字母韵”;东韵里雄、熊两字后注“已上属雄字母韵”。这“公、弓、雄”就是作者选用的韵母代表字。这种“某字母韵”,平声韵有67个,入声韵有29个。这种“字母韵”的实际语音意义,是颇值得研究的。③入声韵里,p、t、k3个尾音的界线已经打破了。旧的入声韵韵尾,是很确定的。在本书里按照旧韵应分3种不同韵尾的韵部,却往往属于同一“字母韵”。这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本书明刊本载有《礼部韵略七音三十六母通考》,内中提到“韵书始于江左,本是吴音, 今以《七音》 韵母通考韵字之序,惟以雅音求之, 无不谐叶”。看来本书的“字母韵”是反映当时的“雅音”,即当时一般的官话读书音的。此外,从本书注释的引文还可以辨析古书中许多异体字、通假字,可据以校勘有些书上引文的错误。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词曲家新订韵书 随着元曲的兴起和发展,元代有了适应北曲需要的曲韵。元代
泰定元年(1324)
周德清作的《
中原音韵》,就是根据元代许多著名戏曲中押韵的字编成,又用来指导作曲用韵,调平仄声律的。周德清在《
自序》中称曲为乐府,说:“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这种明标以中原语音为编写韵书标准的主张,是对传统韵书编写原则的重大改革(见《中原音韵》音)。
《中原音韵》收的字数不多,只收5876字(一说5877字)。它和曲律、曲谱之类的书印在一起,单行本不多。比较好的本子有铁琴铜剑楼本,啸餘谱本和讷庵本。
诗韵
《
佩文诗韵》是
清代一部权威的官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一部标准韵书,大约和宋代的《
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这本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分上下),共 106韵。这些韵目本来是
南宋时宋人和
金朝删定沿袭下来的。因为过去一般都认为是从江北平水
刘渊作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分为107韵开始的,所以后来的107韵或106韵的韵书相沿都叫平水韵,也即长时期来作旧体七言五言诗的人奉为金科玉律的《诗韵》。
康熙时的《
佩文诗韵》大约是那部大辞典式的《
佩文韵府》的单字本或节略本,同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到五十五年(1716)编辑成书。共收 10235字。每韵中常用字列在前,罕用字排在后,而又每字都加了反切,这就把韵书向来以小韵统率同音字的好体例给打破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除供作诗的人猎取资料以外,也没有研究的价值。所以《佩文诗韵》虽然流行很广,在音韵学上却没有地位。
其他
《
洪武正韵》是
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
乐韶凤、
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的一部官韵。共16卷。从编辑人员的籍贯来看,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而宋濂作的序文中却说,《洪武正韵》“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序文中批评《
礼部韵略》的韵部“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遮之属”。他们根据所谓中原雅音,把旧韵归并分析之后,共得平、上、去声各22部,入声10部,共76部。《洪武正韵》的归并旧韵,不同于
刘渊等人只是把整个的韵部合并在一起,而是要把每一个字都重新归类。这种方法与编《
中原音韵》一样;但何字归何韵,却与《中原音韵》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洪武正韵》既以中原雅音为根据,对旧韵的反切亦不能不加以改变。
根据刘文锦的研究,《洪武正韵》的纽部是31类(刘文锦《洪武正韵声类考》,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集刊》3本2分)。清纽、浊纽的界限分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同是根据中原的语音,较《洪武正韵》早出51年的《中原音韵》只分阴阳,不分清浊,又取消入声韵部,一概派入三声;为什么刚刚过了51年,《洪武正韵》里又有了浊音、入声呢?这反映出《洪武正韵》既重视中原的实际语音,以《
中原音韵》为标准音,又考虑到南方人读书说话中还有入声,所以恢复了入声,不采取
周德清入派三声的作法。
罗常培认为14世纪前后,北方有两种并行的读音系统:“一个是代表官话的,一个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说一个是读书音,一个是说话音”(《论龙果夫的八思巴字和古官话》,载《中国语文》1959年12月号)。《中原音韵》是反映方言即说话音的,《
洪武正韵》是反映官话即读书音的,所以二者有同有异。《洪武正韵》在明代屡次翻刻,影响很大;而
清代对此书却很轻视,没有翻刻过它。这固然有政治原因,然而也同它杂南北语音的毛病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