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岳寺
唐代建于铜梁县的寺庙
巴岳寺位于铜梁县城南巴岳山寨子坡半山腰,是一座千年古刹。该寺依山势顺水流而建,左右峰峦相拥,前无堵后有靠,古木森森,林泉潺潺。若从空中鸟瞰,深藏在青山绿水中的巴岳寺如同端坐在一把硕大无朋的椅子上,显得气势恢宏。
正文
相关资料显示,巴岳寺始建于唐朝,初名为宣秘院,宋代改称普门寺。明代永乐元年(1402 年),该寺经宝峰禅师拓地改建,香火旺盛,僧人倍增,声名远播。明代永乐六年(1408年),该寺被朱棣敕封川东第一大古刹。明代宣德年间(约1430 年),该寺始更名为巴岳寺。明末,该寺遭兵,逾千僧人悉遭屠戮,但寺院建筑保存较为完好。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1806 年),该寺经过修、扩建,与重庆华岩寺同为川东名刹。二十世纪,该寺经历重重劫难。文革期间,该寺佛像、房屋尽毁,僧侣散尽,唯藏经楼,钟鼓楼保护较好。2002 年,县人胡德荣,投资重修,巴岳寺得以重现风采--外有红墙黄瓦、搬座脊,内有金龙缭绕、宝盖佛经,晨钟暮鼓,香烟袅袅,再次成为佛教圣地。
巴岳寺座北朝南,以中轴布局,整个建筑依山拾级而建,共五台八殿,其规模之浩大,气势之恢宏,在重庆地区极为罕见。第一台为哼哈殿,哼哈二将镇山门。第二台为天王殿,殿中塑弥勒菩萨坐像,两边塑四大天王神像。第三台为九龙殿,殿正中有镇寺之宝"九龙戏珠"沉香木根雕,西侧壁有《巴寺碑》《巴岳寺铭》《永振佛门》《功德碑》《集资碑》等题刻,西厢为鼓楼,东厢为钟楼。第四台为大雄宝殿,殿高五十丈,翼角飞檐。释迦牟尼坛上端坐,两厢罗汉惟妙惟肖。佛后三圣,尊容慈祥。第五台中为观音殿,西为七佛殿,东有地王殿、玉皇殿(玉皇殿本为道家之殿,融入此处是为方便佛道双修)。
沿着进巴岳山风景区的公路盘旋,越是往上越是树林阴、岚封雾锁。到得半山腰,便看到一座十分醒目的重檐牌坊,上书"巴岳古刹"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再行约100 米,即是巴岳寺的山门。山门旁,傲立着一棵树龄约600 年的古罗汉松。它与观音殿前的古罗汉松遥相呼应,共同见证了巴岳寺在明代的兴盛和二十世纪的衰落。巴岳寺周边青山环抱、竹木蔚,寺内柏树竟秀、黄葛树流翠,远远望去,掩映在绿荫中的楼台殿角宛如仙境。而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寺西的马尾松和寺东的白果树。这两棵古树均由宝峰禅师亲手植于永乐六年,现已高达百丈,干粗三人合围,长得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据佛门高僧讲,这两棵树600 年来听佛经赏佳景,吸纳天地日月精华,已修成正果,因此它们顶端常年云雾缭绕。所谓林茂鸟知归,巴岳寺因生态环境好,成了鸟的天堂,随处可见鸟影翩翩,可闻鸟鸣喈。观音殿后的花园里,藏着另一奇迹。光秃秃的一壁岩石上长着一棵古老的黄葛树,其枝叶覆盖全园,树根下的岩洞清泉滴注,泉水甘冽,相传喝了可治百病。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龙泉神树。比龙泉更有名的,则是七佛殿往西五十米处的玉版泉。据清代《铜梁县志》载:“明永乐中有人凿井,得玉版叩之,其声清越如,献华阳王。”玉版泉之水与水观音之水相汇流出为玉溪市,泉叩石响,铮铮有声,如潄白玉,如鸣佩环,令人心生安宁。时至今日,清代铜梁区进士、翰林吴鸿恩题写的"源头水"三字仍在玉版泉下方的岩壁上清晰可见,只是布满了青苔。而由合川区当代书画家周北溪题写由县人朱庆模刻"玉版泉"三个字,因涂了红漆则更加醒目。
巴岳寺环境清幽,风光秀美,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前来游冶,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便是张三丰和张佳胤。史料记载,张三丰确实到过巴岳山,并留下了题为《巴岳山赠僧定一》的诗,其中四句是:"我有竹枝杖,变化为青龙。持以赠禅客,他日倘相从。"诗并不优美,却是张三丰与巴岳寺定一禅师交往的铁证。相传后来,巴岳寺的另一个住持顺庆禅师曾在巴岳山的三丰洞找过张三丰的遗物,并拿回了一方石砚和一把篾扇。于是张三丰曾用过的竹杖、石砚、篾扇就成了巴岳寺的镇寺之宝。可惜三宝已散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无从打捞。张三丰与巴岳寺的故事虽然真假难辨,但张佳在巴岳寺留诗的事却有史可考。张佳胤本是铜梁区人,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进士,凭着自己的文韬武略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曾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他曾在巴岳山结庐读书,并多次到过巴岳寺,还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咏玉版》:"悬石闻洙泗,浮金出汉宫。大巴山脉白玉版,清韵古今同。戛击横秋水,铿镪引谷风。伯鲁舞兽,好奏未央宫中。"赞美的是玉版泉和潄玉溪。《咏木莲花》:“异种何方得?新看自给孤。绿条明翡翠,高树杂珊瑚。袅袅寒香远,娟娟碧涧出。云山堪有托,桃杏满玄都。”赞美的则是巴岳寺后园的一株木莲,该木莲已于清代末年枯死。今人要寻木莲,只能去巴岳山其它地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