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
寒亭区第一中学是一所隶属于寒亭区教育和体育局管理的公办
普通高中。该校先后获得全国百所特色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
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山东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
潍坊市教科研示范校等称号。
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于1952年秋创建,初名山东省潍县中学。 1953年改称山东省潍县第一中学。1958年改称
潍坊市第三中学。1962年1月恢复潍县第一中学校名。1962年秋与原潍县第四中学合并,定名为潍县第一中学。1971年10月改称山东省潍县寒亭人民公社中学;同时,学校成为
高中。 1978年6月改称潍县第一中学。 1984年1月更名为
山东省潍坊第十九中学。 1987年5月改称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2012年7月学校整体搬迁至友谊路南首新校区。
截至2024年11月,该校占地322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达5000余人(包含初中部、幼儿园)。寒亭一中高中三个年级现有学生3887人,高中教职工总数443人。
学校简介
学校 一贯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人人成材”的办学理念,坚持“全员参与,优化过程”的管理理念,坚持“领导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后勤为师生服务”的服务理念,以“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材”为奋斗目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追求卓越。建校以来,学校以高而稳的教学质量先后培养合格毕业生4万多人,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1万2千多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历经半个多世纪,已建设成为百姓信赖的学校、学生成才的摇篮,已发展成为一所文化底蕴丰厚、平安和谐、质高品优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教研成果,先后被《
中国教育报》、《
大众日报》、《全国素质教育文库》、《
山东教育》、《领导与决策》、《中国创新教育》、《
中国现代教育年鉴》、《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等报刊宣传、推广。
经过五十六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寒亭一中已跨入先进行列,身全国百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生物学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
山东省首批国办学校校舍改造十佳学校”“山东省德育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东山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十佳学校” “山东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机关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考优秀考点”“山东省
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作协山东青少年作家创作培训基地”“
潍坊市教科研示范校”“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先进实验学校” “潍坊市平安学校建设示范学校”,两次夺取山东省“学校杯”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教育理念
办学如治国,眼光要远,胸襟要大,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学校管理亦是如此。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寒亭一中把“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后勤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营造了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学校关心教职工生活,把教职工情况装在心中,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在服务学生方面,学校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谈心制度,要求领导干部、任课教师、后勤职员都要和学生交流、交心,从而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要求教师用爱心给学生上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要求学校级部主任和政教主任包级部,其他领导包班级,任课教师包学生,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切实做好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关心特殊学生群体,号召全校师生根据自己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帮扶活动,定期召开贫困学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树立信心,刻苦学习。
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2008年,
寒亭区高中资源整合后,寒亭一中面临着重造辉煌的历史重任。高斌校长受命于振兴之际,对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内化作用、引领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此,上任之初,就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成立专门组织,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提炼和确立学校文化基本要素;提高师生文化修养,树立文化共识意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优化管理;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加强环境建设,营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了具有寒亭一中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训:用爱心和责任成就人生。
校风:诚信 严谨 合作 奋进
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风:勤学善思 求真修志
师训:爱岗敬业 学为人师 开拓创新 行为世范
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学生成才。
办学目标:创建特色学校,师生共同发展。
办学理念:从最后一名抓起,让每个学生成才。
管理理念: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者。
服务理念: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后勤为师生服务。
工作理念: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落实就是品质。
安全理念:安全抓不好,政绩等于零。
校长寄语:学习使人进步,工作使人快乐,爱心使人伟大,责任使人崇高。
办学特色
寒亭区高中资源整合几年来,寒亭一中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瞄准素质教育的靶子,紧紧扭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牛鼻子,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高效课堂、加强社团建设等各方面花大时间,下大功夫,形成了具有寒亭一中特点的办学特色。
一、学生发展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我校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用以统领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制定了工作纲要,学生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规划和研讨学生发展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寒亭一中德育工作纲要》,明确了让学生“做优秀的人,干成功的事,过幸福的生活”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学生发展工作必须坚持的回归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成了以生活教育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教育方法,每月主题鲜明,每周计划周密,切合我校实际,学生发展工作年年上台阶。
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坚持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多级指标进行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把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做成课程,设置健全人格、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创先争优等修习模块,并且纳入学分认定中。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和评价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
建立学生创先争优机制。启动争优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校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改评优选先的传统做法为创先争优。学校设置创先争优项目、学生认领创先争优项目、学校跟踪考核和结果认定,引领学生体验参与,领悟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感动中激发内在动力,促进个体优化全面成长。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实施《学生千分制考核体系》,启动《寒亭一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打破“行政班”的界限,做强做大虚拟班,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处于不同平台上的学生各尽其能。
开展主题活动,凸显活动育人功能。我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依据
高中学生的性质和特点,从学生身边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入手,先后开展了日常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职业生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
二、狠抓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科建设是是提升
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校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为学科建设工作方针,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整合学科资源,打造品牌学科。备课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第一平台。我校大力营造学习、教研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深入教师心中,努力做到教研活动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学习方式进一步创新,活动空间进一步拓宽化,让所有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发展。
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课堂高效。从2009年新年开始,我校就开始了知识体系构建。由教研室主任总揽全局,由备课组长具体负责,以备课组为单位,围绕“知识点——例题——训练题——测试题”这一主线,精雕细琢,高质量打造最经济的知识体系。
构建高效课堂,强势提高教学质量。在我校,高效课堂具有我校的特点,具有我校的标准,即必须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功的课堂,必须是用最少的时间教给学生最多知识的课堂,必须是提升学生能力的课堂。我校围绕这个主题,把高效课堂作为课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人人研究破解难题,并在实施“一把手工程”、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案编写模式、改革听评课制度、分层次布置作业等方面做足文章。
深入
数学分析情,加强个体补弱。我校全体教师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知识经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望闻问切,了然于胸。教学措施上,实施“兵教兵”战术,一帮一,一对红。课内“师教兵”,课外“兵教兵”,提高学习效率。启动各类竞赛辅导,开办夏(冬)令营,让学生在竞赛中长见识,在活动中提本领。
三、三层教研平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们在教师推广“目中有人”的师德要求,提出了“日课日清”的课堂理念,发挥团队的力量。这一切的落实,不是靠制度,而是分层校本教研模式得以迅速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层教研:校长教研平台。中层干部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分管一定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他们的思想他们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理念的落实,影响着身边的每位教师。以校长牵头,抓好中层干部的教研活动,经常解析学校的办学理念,解读新课改的最新教育理念,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对他们的肯定,点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刺激着他们对教学的理解,促使他们在
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层教研:教研室主任教研平台。教学中,我们学校实行了“横向管理法”,各个教研室主任分兵把口,负责一个或者几个科目的管理,直接参与学科的指导。主任教研平台能就教学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对学科教学与学生管理都起到了举手投足的重要作用。
三层平台:学科组长教研平台。每科固定学科组教研活动时间,届时认真活动,让老师及时把握学科教学动态,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交流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优秀做法等。
自上而下的三层教研平台,“金字塔”式的辐射效应,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引领,让校园文化处处开花遍地结果。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三流的学校靠权力。为了全面落实“让每个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我们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氛围,用高品位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文化平台。发挥环境文化的陶冶功能,我们层层构建了走廊文化、校园宣传专栏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体系。“班级特色文化”注重了各班级的特色文化引领,将班微、班级宣言、班级目标等各自的特色予以展示,用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五、加强三级社团建设,素质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我校共青团工作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重点,在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学校团委帮助指导学生创建了40多个一级社团、20多个二级社团、60多个三级社团,先后开展了“学生社团推介会”“十佳歌手选拔赛”“十佳主持人大赛”“才艺大舞台
相声话剧专场”“国学研讨交流会”“缅怀季羡林,弘扬国学文化”“一角钱十分爱,勤俭节约献爱心”“关爱他人提升自我,手拉手互助”等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百舸”文学社、“集英”漫画社和爱心社被
潍坊市教育局评为“潍坊市百佳中学生社团”,被
寒亭区教育局评为“寒亭区十佳中学生社团”;我校校报、“百舸”文学社社刊《百舸》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最佳社团刊
一等奖”、 “最佳校报一等奖”。今年7月3日,共青团潍坊市主要领导到我校视察青年组织工作,对我校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