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恒祥,1952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乡,我国著名编剧。1970年任职于通化县革委会政治部做报道干事,1973年于通化文工团做编剧,1975年调入
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辑,2000年成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创作中心的准自由职业者。 1969年开始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诗文。
贺恒祥的昵称是“小贺”,外号叫“
莫言他爸爸”(因为他的脸长得特别像电影《
红高粱》中那个给
姜文演儿子的小孩)。他是位特别勤奋的创作者,嗜书如命,也视写作事业如命。《九岁县太爷》、《
少年大钦差》、《
都市外乡人》等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品,均出于他的手笔。贺恒祥至今有刊发和投拍的电影剧本7部,投拍并播出的电视剧本17部近200多集,先后共有300多万字的创作成果面世,创作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九岁县太爷》。同时,担任过十九部公映电影的责任编辑。
《
九岁县太爷》开始拍摄之前,主要演员
吴孟达看了剧本,认为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就想和主创人员商议一下改编剧本。贺恒祥出现的时候,人们很惊异,没想到那样一部语言轻快的喜剧出自这样一位平实的人之手,更没想到,贺恒祥如此不擅言辞,如此不愿说话。
贺恒祥说:“我是老实人,心里有话说不出来。”而他同时又是写作速度较快的作家,通常是两三天就可以写出一集。“我认识的
王朔、
莫言也都不擅讲话。尤其是王朔,我们看到他
妙笔生花,轻松幽默,可是要他说句话,要等上半天,等到的回答也只是只言片语。”贺恒祥自己分析说,“说不出来,不等于心里没有话要说。也许写作是一条通道,写作让我很痛快。”
贺恒祥的《
九岁县太爷》和《
少年大钦差》可以称为姊妹篇,列入写作计划的有一部《武林小盟主》,这三部电视剧是同一对主人公:聪明绝顶的
陈文杰和一个小和尚
心远,贺恒祥把这三部戏称为“神童系列”。《九岁县太爷》创作于2000年,2001年投入拍摄,由于剧本引人入胜,拍摄方投入1400万元巨资,邀请了
曹骏、
释小龙两位当年的童星,以及
吴孟达、
曹颖、
方子哥等明星加盟。《九岁县太爷》在北京电视台首播,收视率超过《
橘子红了》,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剧。至今,我们打开电视,说不定还会不经意地把频道锁在那部依然在不断播出的《
九岁县太爷》身上。《九岁县太爷》的续作《
少年大钦差》更是请来按天计费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明星
曾志伟扮演
和珅。此剧2004年在上海首播,创下了13%的收视佳绩,2005年在全国18家卫星电视台同时播出。那一段时间,打开电视,不用换频道了,全是《少年大钦差》。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调侃历史,是否对自己不尊重?贺恒祥说:“中国人通过历史题材来说话是正常的,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在今天的生活里。”贺恒祥反对那种无所顾忌滥用历史题材的做法,“至少不能让现在的人看了电视剧获得错误的知识,比如
刘墉在当时人称‘刘剃头’,镇压抵抗手段极其残忍;再如
小燕子所在的清宫,后宫是不许男人涉足的禁地,怎么成了公园一样的地方。”
贺恒祥设计一个有文化有天赋的孩子作为作品的主角是有意图的,“小孩子做官,不懂金钱与女人,具备了‘清官’的基本素质。当然,我认为古代的清官制度仍然是要现代人用心去认清的。”所以贺恒祥很注意
历史剧的真实成分,“我不喜欢用真人说假事,宁可用假人说真事。”贺恒祥经常为大堂之上扔下来的签子与打板子的实际数量的关系而查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