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农场,建立于1956年,因其濒临
黑龙江省而得名。位于
鹤岗市萝北县东北端,东隔向阳总干渠与绥滨农场为界,南和军川农场毗邻,西同名山农场相接,西北连
肇兴镇,东北抵黑龙江南岸。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滨农场常住人口为11587人。
地理环境
江滨农场地势坦荡,开阔,绝大部分平缓,有小幅度波状起伏,为数很少的沙丘,因风沙堆积而成。场区西北略高,东南稍低,
坡度降为1/6000。
平均海拔46米,最高点白马山72米,最低处旱河下游地区58米。场区东西直线28.2公里,南北18.1公里,总面积352.98平方公里,合53万亩。其中,(1985年)耕地317,227亩,林地34,679亩,果园2,056亩,草地7,534亩,水面10,098亩(不含江面),道路、场址及其它建筑53,120亩,其它104,601亩。
地质土壤
场内系江冲平原,地表
土层厚度在1米左右,以下百米沙粒,再下是岩石。土壤含沙,质粗,在季风、
植被、成土母质、
降水和
地下水的共同影响下,除棕壤型沙土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
草甸化、
沼泽化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面积是:
草土土壤 99,731亩
草甸土 96,590亩
白浆化草甸土 82,470亩
潜育草甸土 49,112亩
草甸白浆土 47,053亩
潜育白浆土 28,025亩
白浆化草甸棕壤12,319亩
另有沙岗草甸棕壤、草甸沼泽土、棕壤型沙土、白浆土等,共计431,626亩。
水文
江滨农场地处
黑龙江省、
松花江三角地带,受两江影响,地下水量充足,水质清澈,水位通常在地表下4米,涝年或两江汛期,接近地面,1958、1960、1972、1984年,水位几乎与地表平。场
内河泡总蓄水500——1,000万立方米,汛期可达1,500万立方米。
(一)河流
黑龙江在场内一
西北起大坝水闸北侧,东至向阳水渠,长5.7公里,江水面宽1—3公里,江岸至江心主航道1—1.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1/5000,水位通常在海拔55—57米,一般年份两次高水位,一次是春季,水位可升高到58—59米,叫做“桃花汛”;一次是夏秋之交,水位升到59—60米,叫做“秋汛”。近50年间,比较高的有3米,1958年62.2米,1972年62.18米,1984年最高,达62.72米。
黑龙江省水11月初结冰,来年4月中下旬解冻。
查干湖是一条天然的黑龙江溢洪河,西起名山农场
名山岛,向北接黑龙江,向东与
肇兴镇五马架泡相连,直到“大亮子”,入黑龙江,流经江滨农场十二连、林场、九连、八连、七连、六连、五连、四连、
副业连队等,全长45公里,场内25公里,常年有水河段20公里。河面宽窄不一,平均宽度200米,河底平坦,比降与黑龙江同,床底多草炭淤泥,深达2、3米。
旱河水位随黑龙江水与自然
降水的多少而变化,一般在海拔56米,平均深度1.5米,河口最深3米,除江水倒灌外,旱河河床及沿河的泡沼还有许多“泉眼”。河水流动缓慢,每秒0.2米,年流量100万立方米。江水来时,倒灌旱河,有时出槽成灾。1975年沿
黑龙江省岸修筑防洪堤坝和水闸,水位被控制,有利于淡水养殖和农田灌溉。
向阳干渠是一条人工排水渠,1967年开通,西南起军川农场、
名山农场和莲花乡三交界的莲花泡,经军川、名山及场内10个生产连队,北通黑龙江,全长45公里,经场内30公里,北段10公里谓“向排总千”,西南段20公里谓“向排南干”,总干平均宽4.7米,深4.5米,南干平均宽3.3米,深3.5米,平时水少,干旱时断流,雨季水多,通常水深1米左右;
松花江洪水,由莲花泡流入向阳干渠,深度可到2米多。水流速度以水量而异,每秒0.1—0.3米。
(二)泡沼
场内泡沼多在旱河河床低洼处,共12个,总面积590亩。较大的5个。由西而东——月牙泡位于九连西北,面积90亩,水深1.5米,形似月牙,故名。侯家泡位于九连
东北地区,面积65亩,水深1米。高轩泡位于八连东北晒场后边,面积70亩,水深1.2米。
无名泡在七连后坎下,面积90亩,水深1米。“小钱柜”位于五莲东,面积75亩,水深2米。这些泡沼的水量随旱河水位的涨落而变化,旱河水位高时各泡沼相连,低于海拔57
米时,互不相通。
名称由来
江滨农场,建立于1956年,因其濒临
黑龙江省而得名。
人口数据
根据
萝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滨农场常住人口为11587人。
农场事记
1956年四五月间,山东青年垦荒队到达萝北县东北部开荒建点,分设
开封市、新升两个乡。
1958年9月,十万转业官兵组建的预备一师、七师在开封、新升乡的基础上组建江滨农场,场部设在“肇兴”,下设4个分场,即:肇兴为一分场,开封为二分场,新升为三分场,三马架为四分场。
1958年10月,萝北县境内农场全部合并成立萝北农场,下设13个作业区,开封、新升分场分别为十一、十二作业区。翌年,将作业区改为分场。
1963年3月,萝北农场改为萝北农垦分局,将十一、十二分场合并为江滨农场,隶属东北农垦总局领导。1968年6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二师第十团。
1976年2月,撤销
生产建设兵团,恢复江滨农场,是
黑龙江垦区系统国营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宝泉岭国营农场管理局。
场部
江滨农场场部在
萝北县城东56公里、
绥滨县城西70公里的鹤绥公路旁,是全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场部所在地原为一片荒原,1956年初建点,名为“十三庄”,人口170人。1959年,萝北农场十二分场场部从二十九庄迁至此地。1963年成为江滨农场场部所在地,逐步形成小城镇,到2012年聚居人口已发展到16080人。城区面积2.6平方公里,6条大街呈“田”
字形排列有序,东、西、南、北分别规划为工业区、文教卫生区、工程建筑区、农业科研区以及商业服务区等。
经济
拥有绿色土地资源的广阔自然水域的江滨农场,现已成为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企业,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有机作物的出口基地。
农场下设26个作业区,20多个工、商、运、建、服企业,全场
固定资产总额6千余万元,土地总面积353 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
种植业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种植业结构"调优、调专、调绿、调特"的原则,按照实现经济
可持续发展,合理进行了
经济结构调整,为子孙后代创造优美安恬的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通过生态农业和有机
绿色农业的开发,初步形成了无污染、无公害,具有特色营养保健的食品原料供应基地,与日、韩、俄等多国客商及国内几家大型外贸粮食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5万亩
有机大豆生产基地通过了日本农业标准协会的认证,14万亩水稻,5.3万亩大豆,7.5万亩玉米,0.7万亩
大麦,1.4万亩
赤豆等其他
经济作物通过无公害认证,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农业
江滨农场土地总面积353 平方公里,耕地2万公顷,草地8千余亩,资源丰富,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红小豆、
红芸豆、大麦等为主,年产粮豆13万余吨。猪年存栏可达2.5万头,羊存栏可达3千余只,
奶牛存栏达4千余头。
水资源由于受
黑龙江省、
松花江两条大江影响,地下水量充足,水质清澈,水位通常在地表以下5米。境内
查干湖总蓄水量7万立方米,饲养
家鱼几十种,丰富的水资源不仅广泛用于农田灌溉,同时也为发展养殖业,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
工业企业拥有年加工大豆2万吨的浸油厂,年加工1万吨
大豆粉加工厂,年加工水稻6万吨的精米厂,以木材加工、机械制造、建材、建筑等十多家工业企业。
交通
农场公路、水路交通方便,
哈尔滨市公路横穿农场,往西可直达
鹤岗市、
佳木斯市、哈尔滨市,距宝泉岭火车站100公里,距
黑龙江省航运码头8公里,距名山国际口岸25公里,国内电力供应充足,11万伏高压线路,架通全场,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全国联网,有线电视入户率95%以上,30多套节目可供选择,
程控电话四通八达,移动网络覆盖全场,可直拔世界各地。
卫生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自成体系,
职工医院已达到一级甲等医院,并加入
宝泉岭医疗集团,医疗设施齐全,多次被评为医疗、卫生、
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教育
教育事业发达,幼儿园、中小学拥有整齐美观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方便了职工子女入托和上学。文化场所设施齐全,活动丰富多彩,现已成为
黑龙江垦区的
富强镇和总局文明单位。
人居
城镇建设引人注目,街道全部实现
水泥路,宽敞、整洁,自来水通万家,高楼林立,环境优美。商业、服务业兴旺,全场拥有一个占地18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个2000平方米的集市贸易市场,商店、零售店、饭店、旅店随处可见。江滨农场11月4日、11月5日开展6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工作,接种对象:凡是1956年及以前出生的本地户口老人,(外地户口需在所在社区开具居住本地6个月以上证明方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