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年
陈独秀次子
陈乔年(1902年9月2日-1928年6月6日),怀宁县人,陈独秀次子,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
陈乔年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在安庆市学习生活,1915年陈乔年到上海后,先后法语补习学校、震旦大学学习。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留学期间,批判并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观点,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加入了在旅欧组建的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1923年初离开法国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5年初回国,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同年在中原地区社会主义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6年参加领导“三·一八”北京各界群众团体举行的示威游行,期间被刺伤。1927年4月至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留在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同年8月7日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同年秋调至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被国民党逮捕。同年6月6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
陈乔年曾与肖三合作,将《国际歌》的歌词翻译成中文,促进了《国际歌》在中国的传播。在北方区委任职时,设计了各种统计表格,并制定了组织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陈乔年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为了纪念陈乔年,2013年,在安徽省以陈乔年和陈延年的名字命名的道路“延乔路”正式获批。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2年,陈乔年出生在安徽,曾祖父陈章旭曾是候选知县,但终身未能成为官员;祖父陈衍中是清末的优贡生,一直以教书为生;叔祖父陈昔凡是清末的恩科举人,曾担任分省补用道;父亲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哥哥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活动家和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陈乔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安庆市度过,曾随叔祖父去过东北和北京市,但时间很短。陈乔年五六岁时,开始入私塾读书,辛亥革命后才进新式学校。
1913年,陈乔年因父亲陈独秀从事反袁革命活动受牵连,遭到北洋政府的迫害,与陈延年逃到怀宁乡下避难。
中国求学
1915年,陈独秀回到上海市创办《青年》杂志,陈乔年和陈延年离开了家乡,随父亲在上海读书。陈乔年到达上海后与其父陈独秀同住在法租界吉益里21号,后他入法国巡捕房附设的法语补习学校学习法语。
1917年,陈独秀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陈延年和陈乔年则继续留在上海,独立生活。不久后,兄弟俩都成功考入了震旦大学,并继续深入学习法语和其他课程,同时他在闲暇之余经常到亚东图书馆帮工和学习。上海求学时期,陈乔年在无政府主义学说颇为流行的时代大背景下,又受陈延年等人的影响,开始参与无政府主义团体活动并阅读了《实社自由录》《民生丛刊》等无政府主义相关刊物。
1919年1月,陈乔年同陈延年在上海参与了无政府主义组织《进化社》的创办,并共同编辑了《进化》杂志,致力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理念。但该杂志仅出版三期便被政府查禁。同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新文化运动者都齐聚上海市,创办了《建设日报》,陈乔年及陈延年等人在《建设日报》社协助工作,从事新文化宣传。
赴法留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军阀四起,国内局势动荡不安。陈乔年和哥哥陈延年为了继续追求革命真理,决定赴法勤工俭学。两人经担任华法教育会负责人的吴稚辉介绍,于1919年12月赴法勤工俭学,翌年2月抵达巴黎,进入巴黎大学附设的阿里雍斯学校学习。同时巴黎的法华教育会安排陈乔年在在巴黎半工半读,艰难维持生活。
1921年1月,华法教育会突然宣布与勤工俭学学生断绝经济关系,并据为己有国内为学生筹集的捐款,使学生陷入困境。1921年2月28日,超过400名学生集结在巴黎中国驻法使馆前,进行请愿示威,但遭到法国警察的驱逐,被称为“二二八”求学运动。尽管陈乔年和陈延年没有直接参与这次请愿,但他们认识到此次求学运动的失败带来的教训。勤工俭学学生中的各个革命力量应该消除隔阂,团结起来。不久之后,赵世炎、李立三等人发起成立了勤工俭学会,陈乔年和陈延年都加入了这个以“同研究问题,共同推动革命”为目标的组织。
1921年7月,在法勤工俭学生和在法华工为维护国家主权,举行“拒款”运动,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借款打内战。在他们的不懈反对之下,法国政府暂停借款,但这也侵犯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华法教育会与法国政府联合整治学生。一方面,设下种种门槛限制勤工俭学生在里昂中法大学学习的资格;另一方面,吴稚晖从国内招来官僚、地主出身的学生,进入以勤工俭学名义募资创办的里昂中法大学读书,彻底剥夺了勤工俭学生的入学权。1921年9月,为了夺回在里昂中法大学读书的机会,勤工俭学生汇聚巴黎示威游行,但125名先发队被华法教育会诬蔑为“极端分子”,遭到逮捕并被押送回国。经此事件,曾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华法教育会与在法勤工俭学生彻底对立。陈乔年、陈延年也与吴稚辉、李石曾等人彻底决裂。
1922年3月20日,因陈乔年的朋友李鹤龄抛弃无政府主义的主张,采取激烈的武力行动,刺杀中国驻法公使陈箓未遂,陈乔年看清了无政府主义的反动本质。1922年4月,陈乔年和陈延年阅读了法国共产党印刷的《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又在共产主义者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的支持和帮助,陈乔年兄弟与无政府派决裂并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在旅欧组建的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他成为该组织的第一批成员。陈乔年于6月18日参加了由中国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标志着陈延年、陈乔年彻底完成了由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随后,陈乔年和其他成员一起在巴黎创办了该组织的机关刊物《少年》,为进一步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并批驳反对意见做出了贡献。陈乔年还与越南革命者胡志明结识,并通过他与法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1922年秋,陈乔年正式加入法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旅欧支部的第一批成员。
192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分批抽调旅欧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陈乔年等人被选中,前往莫斯科的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3月18日,陈乔年等人在周恩来的伴送下离开巴黎,经比利时德国俄罗斯。4月上旬,抵达莫斯科,并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夏天,陈乔年等人来到莫斯科附近的瓦西钦诺村一个苏维埃农场歇伏时,他还和肖三合作,利用农事及学习之余,根据法文和俄文,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同年冬,经中共中央批准,陈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工作
1925年初,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中心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党领导下的第一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已经揭开了序幕。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的革命干部。陈乔年奉中共中央之命,离开莫斯科,回国后担任北京地委的组织部长,后改任北方区委组织部长。北京市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心,但党在这里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革命力量在北方地区不断壮大。陈乔年在北京期间,积极参与组织和宣传工作,特别是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和孙中山逝世后的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5月30日,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反帝爱国运动,中国革命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包括北京在内的各地都出现了工人、学生和市民的反帝斗争。这些斗争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市工人阶级的斗争。
1925年11月,国民军重新控制了北京市地区,原奉系将领郭松龄倒戈的原因是国民军倾向革命。李大钊、赵世炎等提出发动“首都革命”,推翻段祺瑞反动政府。然而,陈乔年在北方区委讨论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群众的组织和武装力量不够完备,而反革命力量仍然强大。然而,北方区委否定了他的意见,并决定立即发动“首都革命”,由赵世炎、陈乔年等人组成行动委员会来准备和指挥这一斗争。28日,“首都革命”正式发动,但由于国民军背弃了承诺,以武力保护段祺瑞执政府,使革命失败。
1926年3月18日,陈乔年和李大钊、赵世炎等人领导北京各界群众团体进行反帝爱国的群众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造成“三·一八”惨案。陈乔年在指挥群众撤离时,被反动军警刺伤胸部,几乎伤及心脏。他到医院上了药以后不到两天,又开始日夜工作。同年下半年,陈乔年与史静仪正式同居并结为夫妻。党中央准备召开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乔被选为北方区出席“五大”的代表之一,他离京南下,并在上海市工作了一段时间。其间,他和郭伯和一起,介绍汪原放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27年春,陈乔年离开上海前往武汉,并协助中共中央的相关部门开展具体工作。同年4月底,中共“五大”正式开幕,陈乔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与他的父亲陈独秀和兄弟陈延年一起当选为党的五届中央委员。随后,陈乔年留在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代理李维汉部长负责组织部工作。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发动叛变,大革命遭受失败。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被称为“八七会议”。陈乔年在会议上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与其他同志共同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实施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后,中央调派陈乔年担任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组织部长。他与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等人共同领导湖北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进行斗争。后陈乔年因患了伤寒病,他被党组织秘密送进汉口德国医院治疗。同年秋,陈乔年病愈不久,中共中央决定调他到江苏省委工作。陈乔年到上海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与原省委书记王若飞共同工作,恢复和巩固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遭到严重破坏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的党组织。
被捕入狱
1928年2月16日,江苏省委在陈乔年主持下于英租界北成都路刺绣女校秘密召开各区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与此同时,上海总工会也在酱园路开各区特派员及各产总主任联席会议。由于叛徒唐瑞林告密,敌人包围了这两个会议的会址,陈乔年等江苏省委和上海总工会机关的负责同志共11人全部被捕。
陈乔年等被捕当天被押在英租界新闸捕房拘留所,次日即被引渡至上海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拘押在天字监一号牢房。陈乔年在被捕后改名王某,敌人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因他来沪不久,叛徒唐瑞林也不认识他。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探明他的真实姓名和身份,都未得逞。党组织试图用钱赎他出来,由于身份已经暴露,被他拒绝。在监狱中,他遭受酷刑,但始终坚守革命原则。1928年6月6日,年仅26岁的陈乔年在上海市枫林桥畔被国民党杀害,与其同时遇害的还有郑复他和许白昊。后陈乔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主要成就
陈乔年在莫斯科学习期间,为了能够直接阅读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毅力学习俄语。陈乔年回国后,他成功地将列宁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并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此外,他还与肖三合作,将《国际歌》的歌词翻译成中文,为这首歌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乔年在北方区委的组织部长时,在组织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为严密党的组织工作,加强区委对北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准确掌握党的发展状况,设计了各种统计表格,并制定了组织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他还深入到学校、工厂和机关,指导工作,促进了党员的发展和组织的扩大。在他的领导下,北方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人数大大增加,党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192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发表了一篇悼文,指出上海的无产阶级中原地区民众对陈乔年等同志的死并不需要哭泣。他们铭记在心,他们将推翻豪绅资产阶级的统治,并以红色的恐怖对待这些统治者,以报陈乔年等同志和之前牺牲的其他同志的仇恨。
全国解放后,汪原放才得以公开表达对陈乔年、陈延年的悼念和崇敬之情。他用小诗借以表达对二位烈士的思念和敬仰,“枫林桥畔待车时,磊落英姿仔细思。血肉欲寻何处是?斑斑点点在红旗!”以枫林桥为背景,描述了对他们英勇的姿态的回忆。
陈延年后人陈长璞缅怀称:“我的伯父陈延年、陈乔年都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明灯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相关轶事
打包趣事
陈乔年在上海市时,经常去亚东图书馆帮工和学习。有一次他在打包时太用力,结果把自己的裤带弄断了。尽管其他人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却毫不在乎地开心地笑了起来。他随手拿起一根打包用的麻绳,熟练地搓了几下,然后将其系在腰间,代替了断裂的裤带。他还开玩笑地说:“这个比裤带要牢固多了!”他的话引起了周围的朋友们的笑声。
生活艰苦
陈乔年在上海求学时过着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去亚东图书馆帮忙工作,完成任务后,汪原放邀请他留下来吃饭,他却不肯,表示还是回学校吃方便。汪原放问他在学校吃什么,他幽默地回答说:“我就啃几块面包,如果喉咙干了,就喝点自来水,如果还不够,再撒点盐。”
夜间赶印
陈乔年在担任北方区委工作期间,经常与夏之栩和另一位女同志一起赶印宣传品。夏之栩年轻时不擅长熬夜,常常在夜晚工作时打瞌睡。陈乔年了解夏之栩的情况,在加班时常常陪着她一起工作。陈乔年一边写文章,一边帮助夏之栩等人印刷文件。夏之栩看到陈乔年工作繁忙,身体消瘦,担心他熬夜对身体不好,劝他早点休息。陈乔年笑着回答说:“我不需要休息,如果我去睡觉,恐怕还没睡着,而你们这些瞌睡虫早就呼呼大睡了。好吧,你们去睡觉,我也去休息,文件也休息吧。”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笑声,也让大家的瞌睡感消失了。
教训父亲
陈独秀在被撤销党内领导职务后来到了上海。然而,他没有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和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反而走上了取消主义的错误道路。陈乔年坚决反对他父亲的错误观点。有一次,陈乔年和妻子史静仪去看望父亲,在谈话中,他批评了父亲说:“你过去执行的路线和政策是右倾机会主义的,你现在对中国社会性质等问题的看法也是错误的。”然而,陈独秀不以为然,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父子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只能不欢而散。陈乔年夫妇气愤地离开了,连饭都没有吃。陈独秀也非常不高兴。陈乔年离开后,陈独秀对秘书黄然说:“你看,儿子竟然教训起老子来了!”
后世纪念
故居旧址
陈延年、陈乔年烈土故居旧址在今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中路58号,是陈独秀叔父陈衍蔗于1908年购置。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前后共四进,各进之间由连廊相接,围合成天井,坐北朝南,面对长江。陈延年、陈乔年青少年时期均住在这里。自清末至抗战安庆沦陷,陈衍庶家族在此聚族而居,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在此成长,历经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安庆市因自来水厂建设需要,故居被拆。1990年,安庆市政府将“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安庆市政协委员、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提议在大南门自来水一厂原址修缮恢复陈独秀故居。随后,皖江文化研究会向市委报告,希望在南水关原址恢复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以满足人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2021年4月,该处文保单位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目录。同年8月13日,安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故居旧址”更名为“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故居旧址”。9月17日,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让位于迎江区的大南门周边64.15亩用地,计划修建建筑面积不低于2200平方米的“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故居”。根据设计方案,该故居将保持原有两路四进民居的布局,总建筑面积为2482.85平方米。修缮恢复后,这个故居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宣传基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读书处
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位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南水关巷22号,是一座晚清民居式建筑。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在五六岁时先后在这里读私塾,后来在辛亥革命后进入新式学校接受教育。1995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安庆市政府将该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只征不拆”的对象进行棚改,里面住户全部搬迁置换,已完成落架大修。2023年3月15日正式对其进行修缮开始,修缮时遵循了应留尽留、应保尽保、修旧如旧的原则,并严格按照传统建筑的工艺进行。建筑主要采用木材和砖瓦作为建筑材料,木制构件之间使用榫卯相连接,先修缮木构架结构,然后修复屋面和墙体。同年10月13日,其主体修缮工程已基本完成。整个建筑呈现出穿枋式木构架、硬山顶和小青瓦合瓦屋面,共有四进,每进面阔三开间,房门和窗子采用木制结构。
延乔路
延乔路位于肥西县,全长约1.2千米。2006年,负责合肥市道路命名的工作人员张维端,在了解了“二陈兄弟”的事迹后,与同事研究后决定将两人的名字合为一条路名。在道路选择上,选取了位于桃花工业园的集贤路附近的集贤关,曾因太平军与湘军在此战而出名,又陈独秀故居离此处不远,将延乔路编排在现在的集贤路与繁华大道相交的西北处。经过了逐级审查,在2013年12月3日市政府正式批复,正式将此路命名为延乔路。2021年7月21日,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地处合肥延乔路上的东冠小学正式更名为延乔路小学。
人物墓葬
陈乔年墓位于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内。2023年4月4日,大量市民自发前往陈乔年墓前献上鲜花、书信、国旗等物品悼念,缅怀。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延乔路”命名始末.中安在线.2023-11-03
..2023-10-26
..2023-10-25
【记忆】陈独秀在江津的最后岁月 .四川省情网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2023-11-07
陈独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1-05
滨湖蓼城——霍邱县城关镇.政协霍邱县委员会.2023-11-08
关于对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 安庆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2024-01-06
"中华英烈网".中华英烈网.2024-01-06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2012).豆瓣电影.2023-10-16
觉醒年代 (2021).豆瓣电影.2023-10-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中国求学
赴法留学
回国工作
被捕入狱
主要成就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相关轶事
打包趣事
生活艰苦
夜间赶印
教训父亲
后世纪念
故居旧址
读书处
延乔路
人物墓葬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