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苞草科
芒苞草科
芒苞草科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高宝研究员首次建立的第一个新科,是中国的特有科植物,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Ⅱ级),是一个十分古老而狐立的类群。芒苞草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状和特征。芒苞草科的建立代表了植物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基本简介
芒苞草科仅有芒苞草1种,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横断山区,为我国特有科植物。这是一种形态特殊的单子叶小型草本植物,以它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单种科--芒苞草科。芒苞草科是第一个中国人首次发现和建立的第一个江苏新科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人建立的新科,这一发现者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宝莼。芒苞草科的发现将我国植物分类学由属、种的水平提高到科一级的最高研究水平,与国际接轨。目前,芒苞草科已被写入国际最高水平的《世界维管植物科属》一书。
系统位置
从多学科的研究材料表明.芒苞草属(Acanthochlamys P.C.Kao)在解剖、胚胎、细胞、抱粉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性状和特征,既有原始的,也有进化的,同时还有一些过渡性的类型和特征。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方面,保留有与双子叶作物毛目(Ranunculales)相联系的特征。芒苞草科所具有的这些性状和特征,在我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中尚属罕见。这些特征与单子叶植物的4个目10个科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芒苞草属(Acanchochlamys P C.Kao)与其各相关类群有着显著的差异,不能置于单子叶植物的任何一科之中,鉴于其在分类学上的孤立位置,作者于1989年将芒苞草属从石蒜科中分立出来,上升为一个独立的新科——芒苞草科(Acanthochlamydaceae P.C.Kao)。在系统演化上,芒苞草科与多花科(Anthericaceae)、葱科(Alliaceae)有密切关系。
形态特征
在器管形成方面,子房不同部位规律性的出现两种的胎座和过渡型,表明其中柱胎座是由侧膜胎座发育而形成;又如根状茎真中柱和根的原生中柱的发现,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作物毛莨目)的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芒苞草科的花葶为叶茎复合结构,为迄今所发现的最为特殊的花葶结构,是单子叶植物中首次发现的类型。它的花葶组织近似于叶片与根茎(根茎+叶片─→花葶)合生的结构;胚囊、胚、花粉粒发育均有双重特征。染色体数目为2n=38,n=19,小型,这个数目和基数在单子叶植物中极为少见。芒苞草科具有特殊的超微结构特征,它的筛分子质体为P2Cc亚型,仅有楔形结晶,筛分子质体缺乏疏松排列的晶体
发现价值
芒苞草中分离得到了19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植物固醇和三,有3种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其中一种为结构新颖的降碳三萜类化合物,具抗癌作用,命名为芒苞草酸;芒苞草不含生物碱,这为芒苞草属石蒜科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个新科提供了证据。芒苞草是在中生代以前,古南大陆(网瓦纳古陆)解体,非洲和南美洲分离时遗留下来的一个孑遗植物,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孤立的类群,它与产于南半球(非洲、南美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的翡若翠科,互为姐妹群,这种跨三洲和南、北半球的洲际间断分布,特别引人注目,这项成果对于研究物种起源和植物区系发生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和重要的联系类群,同时也为大陆飘移、板块学说提供了佐证。芒苞草科是在我国横断山区这一特殊地区发现的特殊类群,该科的许多独特性状更给横断山区作为东亚植物区系起源增添了强有力的证据,为探讨东亚植物圈的演化和分布提供了宝贵资料;芒苞草科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横断山区是解决植物区系发生和板块构造之间关系,植物区系起源(包括东亚、北美和欧洲),种子植物进化等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地区。百合类植物是单子叶植物演化的一大主支,它的成员既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同时又缺少明显的间断性。百合类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不在我国,国产百合类的多样性又较为缺乏,芒苞草科的发现是对我国百合类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补充。
科研价值
芒苞草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高宝莼研究员首次建立的第一个新科,是中国的特有科植物,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Ⅱ级),是一个十分古老而狐立的类群,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该项成果代表了植物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现已被分子生物学所证实。得到了国内外植物学家们的承认,其文献广泛被引证。芒苞草科已写入国际植物分类学最高水平的《维管植物科属》专著中。芒苞草科是编写《四川植物志》过程中在横断山脉发现的新植物,这是一种形态特殊的单子叶小型草本植物,以它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单种科--芒苞草科。其分布也局限于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狭小地区。
单子叶植物新科的发现在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中尚属罕见。本项目先后完成了芒苞草的形态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孢粉学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芒苞草科在以上各学科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文章不仅被国外权威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BA,生物文摘(美国)全部摘录收藏,而且还被国际农业情报三大体系之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属的AGRIS情报体系所编辑,在罗马出版的英文版"AGRINDEX"上刊出。此后英国德国日本、巴西等国植物学家要求合作开展有关细胞、分植生物、植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世界最著名的系统学家Prof.Dr.K.Kubitzki要求将芒苞草科收入他主编的世界维管植物科属《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系统位置
形态特征
发现价值
科研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