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象(Cyrtotracjelus longimanus)又名竹象鼻虫、长足牡竹象、直锥大竹象、大竹象、竹象甲等,是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鞘翅目,
象甲科的一种昆虫,也是竹类主要害虫之一。
竹象寿命约为5-20天,成虫体长20-34mm,体色初羽化时为鲜黄色,出土后为橙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卵长椭圆形,黄白色;老熟幼虫体长38-48mm,淡黄色;蛹体长34-45mm,初乳白色,后渐变土黄色。竹象表面光滑,无鳞片;触角位于喙基部,触角沟坑状,柄节长过索节之和;前胸盾形,前缘缢缩,后缘有窄隆线,基部和端部略呈黑色,基部中央有一不规则的黑斑。
竹象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的室内越冬。翌年6月中旬成虫出土,8月中、下旬为出土盛期。幼虫为害期在6月下旬至10月中旬。7月底始见成虫羽化,可延至11月上旬,11月以成虫越冬。由于该虫各个虫期时间很长,生活史参差不齐,所以在8月份可见到新、老成虫和大、小幼虫同时为害。
竹象分布于广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云南省和
四川省等地。其主要为害
孝顺竹等
丛生竹竹笋。成虫在笋外啄食补充营养,被害的竹笋长成畸形竹或断头折梢废竹。幼虫在笋内取食。被害笋多数不能成为成品竹,一般被害率在10%~25%,该虫常与直锥大竹象混合为害,严重时被害率高达90%以上。可采用挖山松土、挖除被害笋、人工捕捉成虫、注射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物种简介
竹象也叫笋子虫,是一种大型
甲虫,属
鞘翅目象甲科,体长可达35mm;
菱形,红褐色或褐色,光滑,无鳞片;
触角位于喙基部,触角沟坑状,柄节长过索节之和;前胸盾形,前缘缢缩,后缘有窄隆线,基部和端部略呈黑色,基部中央有一不规则的黑斑。
成虫飞翔力很强,平时停于笋、竹叶或
禾本科杂草上。足受震动时会假死,自高处震落,至半空中时往往飞去。竹象为竹笋重要害虫,为害
毛竹、
桂竹、
淡竹、刚竹、
红哺鸡竹、
篌竹和
毛金竹。成虫咬食嫩笋补充营养,雌虫
产卵前在竹笋上咬出小洞,产卵于洞中,一笋竹象在取食竹笋一卵。幼虫为害竹笋,使笋成竹后虫孔累累,竹节节间缩短,竹材僵硬,断头折梢,严重者竹材损失率在50%以上。
幼虫乳白色,
纺锤形。年生一代。成虫
雌性鞘翅全黄,个头较小;
雄性翅鞘基本为黑色且背部接近鞘翅的地方有较大的一块黑斑,个头较大;雌虫数量远多于雄虫。幼虫蛀食竹笋,成虫亦钻食竹笋,危害严重。防治方法:秋冬季节对竹林松土,可以直捣竹象土茧,不利竹象越冬。成虫
产卵期间可喷洒百虫敌,挖出被害新笋,捕杀土中的蛹。可食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重庆市一带小孩多喜捕捉此虫。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来源】:为象虫科动物竹象鼻虫的干燥成虫。
【功效】:祛风除湿。
【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肝、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5个。
【别名】:竹象、笋瞰、
竹笋泉蝇(幼虫)(《
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
广东省、广西、
福建省、
浙江省、
湖南省、四川、
陕西省、
江西省、台湾等省。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捕捉,成虫用沸水烫死、晒干备用。
【拉丁名】:Cyrtotrachelus longimanus (Fabr)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竹象鼻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分布于竹产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竹笋,使笋枯死,还会蛀食1米多高的嫩竹,使其生长不良,节间缩短,拦腰折断,造成顶端小枝丛生以及嫩竹纵裂成沟等畸形现象,结果使嫩竹腐败。现介绍竹
象鼻虫形态特性、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形态特征
竹象鼻虫有竹
大象甲、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三种。竹大象甲成虫体长21—23毫米,体宽8.3—15毫米,
雄性较小;体呈梭形,
红棕色有光泽,
触角及口吻均为黑色;前胸后缘中央有一大黑斑,肩部各有一个黑斑,
鞘翅上各有点刻成纵横9条;卵椭圆形,长3毫米,光滑无色透明;
美国白灯蛾乳黄色,长20—45毫米,头棕色,体胖多皱纹,有淡灰色背线一条;蛹白色;长约30毫米。竹一字象甲成虫体长为竹大竹象甲的1/2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鞘翅各有两个黑斑,卵长与
大象甲相同,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2左右。小竹象甲体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前胸背板有一字形黑斑,小背板黑色,鞘翅目各有5个黑斑,卵长为大象甲的1/2左右,蛹长为大竹象甲的1/3左右。
生活习性
竹大象甲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次年6—7月新笋长强后,成虫出土在竹笋上取食、
交配和
产卵。卵多产于笋梢部,产卵前成虫在笋梢咬孔,将卵产入其中,每孔产卵1—2粒,孔口湿或有纤维状突出物,卵经3—7天孵化。幼虫期15—19天。老熟幼虫在被害部位咬孔落地,然后钻入土内深8—10厘米深处筑土室化蛹,成虫羽化后在土中越冬。从卵至成虫历时为1个月。每年5—10月均可为害,尤其以7—8月最盛。成虫出土后,多在8—10时飞翔活动,成虫有假死性。一字竹象甲和小竹象甲成虫在5—6月出土,白天活动,以笋补充营养,将笋啄成许多小洞,头部向下啄
产卵孔,然后产卵;卵3—5天孵化,幼虫在笋内蛀食,经20天左右,幼虫老熟咬破笋壳入土做茧经15天左右化蛹,蛹期15天,羽化后的成虫在土茧中越冬。
分布范围
防治方法
(1)竹笋套罩:用竹丝等材料做成圆锥形罩,自5月上旬开始,将刚出土的竹笋套上罩,可以防治成虫产卵为害。
(2)捕杀成虫:结合冬垦杀死土中的成虫。成虫出土后,中午隐藏在阴凉的竹叶底下,可捕捉杀死。
(3)药剂防治:成虫产卵期用90%
敌百虫500倍液或50%滴滴畏1000倍液,喷洒笋尖,每7天喷1次即可。用40%
乐果乳剂3—6倍液,在成虫
产卵后5天内涂刷虫孔(成虫产卵后1天,虫孔新鲜,青而湿;2天灰白带青;3天灰黑色而干燥;4天只露少量纤维;5天不见纤维,只见虫屎),防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