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云山”是宋代书画家
米芾及其长子
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说起米芾(1051-1107),人们都熟知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集书画、鉴定、收藏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其书俊迈豪放,八面出锋,在书法日益成为一种观赏艺术品的今天,依旧深受欣赏、借鉴。他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善于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以达到新的趣味。因此画史上有“
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说。
其书俊迈豪放,八面出锋,在书法日益成为一种观赏艺术品的今天,依旧深受欣赏、借鉴。而他的画,却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只能从“风气肖乃翁”的
米友仁(1074年-1153年)作品中领略丰采。
米芾的母亲阎氏,曾是
赵曙皇后高氏的奶妈,所以他从小出入宫帏,也许就因此养成其痴狂玩世、“目无前辈”的个性。他的“疯颠”在当时颇负盛名,故事甚多,统治者认为终非“廊庙之材”,故其仕途数困。他倒也乐得逍遥,纵情于书画,凭藉个人好恶,纵横地点评古人,在当时不能不被人以为狂怪。
王羲之、
王献之已是史有定论的大书家,他却自称要“一洗二王恶札”。当时画坛崇尚
李成、
关仝、
李公麟,他却标榜自己“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不使一笔入吴生”。而对于当时并不受人重视的
董源、
巨然的山水画却大加赞赏:“平淡天真多,……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唐无此品”,“格高无比也”。可以说,距其一百年前的
五代十国画家董源、巨然,正是
米芾的发掘,才得以被后人重新认识的。这几乎改变了此后一千年的中华绘画史。元四家皆宗董、巨。明末
董其昌倡导“文人画”、“南北宗论”,几乎完全是以米芾的画论为基础。而米芾的大胆狂放,一些过激、片面之词,也难为了董其昌,使其立论之些微处自相矛盾,难圆其词。
而米芾也有认真处,他借鉴董、
巨然开创出自己的“
米家山水”,这是一种完全摒弃了自
荆浩以来已经渐渐成熟起来的勾、技法的点染法,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我们且从
米友仁的《
潇湘奇观图》(纸本,水墨,纵19.7厘米,横286厘米)领略一番:以极淡的墨色勾卷云的廓,而重在以浓淡变化的墨色烘染出蒸腾之势。山体仅用淡墨渍染出轮廓,再依结构以大小错落、由淡而浓(或以浓破淡)的横点叠加,渲染山体的雄厚。以极简之笔勾出房舍、树枝,再以浓淡相间的横点点叶。这种带有独特的
米家风格的横点,谓之“落茄点”。
米芾中年长期定居
润州区(今江苏镇江),江南山水的烟雨明晦,幽壑空蒙,一如其“米家山水”所绘。自谓绘画乃“自适其志”,至
米友仁则更进一筹,认为文人所画只是“寄兴游心”的笔墨游戏而已。
南渡后,米友仁官至
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画因人贵,有求不肯轻予,益发增其神秘。但由于表现手法过于简单,过
于朦胧,无法形成与当时主流绘画相抗衡的画派。后世也几乎没有专攻米氏云山者,元代的
高克恭可谓吸收米氏画法最多之人,而至明清,也就只是在仿宋元多家山水风格时偶尔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