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绿柳莺
雀形目莺科动物
双斑绿柳莺(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为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体长11-12厘米。体型稍小,类似极北柳莺。上体呈橄榄绿色,眉纹淡黄色,贯眼纹暗褐色,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具两道明显的白色或淡黄色翅上翼斑。下体白色沾黄。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黄褐色;跗暗褐色。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西至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南至广东省云南省海南省等地。双斑绿柳莺是候鸟,其栖息在密集的高大树木组成的森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河北。
形态特征
雌雄两性羽色相似。上体概呈橄榄绿色,头顶羽色稍暗;眉纹长而显著,呈黄白色,从嘴基沿眼上达后头。自鼻孔向后延伸至枕部的贯眼纹为暗褐色,紧邻眉纹之下从嘴基经眼延伸至脑后。颊褐,耳上覆羽为黄、褐色相混杂;飞羽和翅上覆羽均为黑褐色,飞羽、各羽外羽缘黄绿色或暗绿色,内翈羽缘灰白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先端白色或淡黄白色,形成两道明显的翅上翼斑;尾羽黑褐色。下体包括尾下覆羽白色或污灰白色,稍沾黄色,两胁缀以橄榄绿灰色或灰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沾黄。虹膜褐色或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淡黄褐色;跗蹠褐色或暗褐色。体重约8.6克,翼长约58.4毫米,嘴峰长约12.2毫米,喙宽度约3毫米,喙厚度约2.7毫米,跗长约16.8毫米,尾长约47.5毫米。
栖息环境
双斑绿柳莺主要栖息于海拔400-4000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白桦及白杨树丛中。春季迁徙期间常成小群活动在林缘或道旁次生林及灌丛中;繁殖季节,常在茂密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树冠层活动。
生活习性
双斑绿柳莺是夏候鸟,部分冬候鸟和旅鸟。每年4月迁来东北地区繁殖地,秋季于9月未至10月初开始南迁,最晚在10月25日还见于长白山。性活跃,常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冬季多在次生林或灌丛中活动。鸣声似暗绿柳莺。叫声特别的干涩似麻雀的三声节的平调"chi-wi-ri”声。主要食物为昆虫,如甲虫、象、虻、鳞翅目昆虫,以及蜘蛛等动物性食物,其食性为肉食性,主要食物来源是陆生无脊椎动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朝鲜、韩国、老挝、蒙古、缅甸、俄罗斯(中亚区,东亚区)、泰国、越南。
旅鸟:中国香港、马来西亚英国
中国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鄂尔多斯、阿拉善盟)、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吉林(长白山、延边、通化、吉林)、辽宁(丹东、大连、营口、庄河、盖县、朝阳)、甘肃(武都)、西藏(昌都地区、南至拉萨)、北京、河北北部山地(夏候鸟),迁徙期间见于四川(南充及川西一带)、贵州(遵义)、云南(昆明、新平、永善县、蒙自)、广东、海南、香港等地(旅鸟、冬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林中溪流岸边山坡上或岩石缝隙中,巢筑地面,呈球形,侧面开口,由青苔编成,置于苔藓的岩缝中。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5-6枚卵,呈白色,大小为15-15.8毫米×11.3-11.6毫米。雌鸟孵卵,早成雏晚成性,由双亲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世界
中国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