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具有免疫生理功能的基因群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人类的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而小鼠的MHC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MHC的长度大约为4×10^6bp。在人类中,MHC也被称为人类免疫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抗原,HLA)复合体,而在小鼠中则称为H-2基因。
由于MHC的多基因特性,根据其编码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差异,可分为MHC I类、MHC II类和MHC III类基因,分别编码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和MHC III类分子。在人类中,MHC产物通常被称为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约4000kb范围内,由一群密切连锁的基因组成。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的人体最复杂的基因体系之一,从着丝点一侧起依次为II类基因、III类基因和I类基因区域所在。目前已经发现很多疾病与某种抗原相关。HLA与疾病的相关性可分为统计学上较为肯定的相关性、可能相关性及潜在相关性几组。
MHC具有两个重要特性,即其多基因性与高度多态性,这使得每个物种的每个个体都具有其特有的一套MHC分子。不同MHC类别产生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功能。
发现MHC
在哺乳动物不同个体间进行皮肤移植时出现的排斥反应,具有记忆性、特异性和可转移性等免疫反应的基本特征,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确认移植排斥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免疫现象。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称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此等抗原存在于细胞表面,无器官特异性,不同个体间其抗原特异性互不相同,但同卵双生及近交系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其抗原特异性完全一致。组织相容性抗原包括多种复杂的抗原系统。凡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引起慢而弱的排斥反应者称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若供者、受者双方的多个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匹配,同样会迅速发生明显的排斥反应。
现已证明,MHC不仅控制着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更重要的是与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及某些病理状态的产生均密切相关。因此,MHC的完整概念是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
MHC分子
1、MHC分子的种类
不同的MHC编码的产物功能不同。
MHC class I(MHC I):位于一般细胞表面上,可以提供一般细胞内的一些状况,比如该细胞遭受病毒感染,则将病毒 外膜碎片之氨基酸链(多肽)透过MHC提示在细胞外侧,可以供杀手CD8+ T细胞等辨识,以进行扑杀。
MHC class Ⅱ(MHC Ⅱ):只位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如巨噬细胞等。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提示给辅助T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MHC class Ⅲ (MHC Ⅲ) :主要编码补体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21羟化酶基因(CYP21A和CYP21B)。
2、MHC分子的生理意义
MHC抗原最初是作为移植抗原而被发现的,是引起移植排斥的主要抗原系统。这种抗原不合,即可引起受体的免疫应答,排斥移植的供体组织。70年代后证明MHC分子还具有重要的免疫生理功能。
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抗原识别。70年代R.M.津克纳泽尔等在小鼠实验中发现杀伤 T细胞在杀伤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时,只能杀伤同系感染靶细胞,而对不同系的感染靶细胞则无杀伤作用,称这种现象为遗传限制性。随后证明杀伤T细胞与靶细胞的MHC必需一致才有杀伤作用,因此又称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这揭示了MHC在T细胞识别异种抗原中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证明T4的T细胞在识别异种抗原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而T8的T细胞识别异种抗原时受MHCⅠ类分子限制。这种限制性的机制是:T细胞通过其抗原识别受体,可同时识别异种抗原决定簇和自己MHC分子形成的新的复合抗原决定簇。
人们还发现外周血B细胞单核细胞等非T细胞在体外能诱导某些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称这种现象为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并证明这是由非T细胞上MHCⅡ类抗原引起的。这种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体内可能具有增强或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借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性,因此MHC分子也参予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证明,MHC分子对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成熟过程也起重要作用。体外研究发现:去除胸腺中MHCⅡ类抗原阳性的基质细胞,则T4T细胞的发育受阻,在胸腺培养细胞中加入抗MHCⅡ类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也能阻止T4 T细胞的发育。目前认为MHC分子在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和T细胞库的产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MHC基因
关于MHC的发现、基因组成和功能的了解,多基于小鼠实验。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已确定小鼠的MHC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称为H2复合体。H2复合体由K区、I区、S区和D区组成,其中I区又分为IA和IE两个亚区,其基因编码产物称为I区相关抗原(Iregionassociatedantigen;IaantigenI)。
1958年Dausset等发现,多次接受输血的患者、多产妇和用同种免疫细胞免疫的志愿者血清中,存在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体,用这些抗体鉴定出许多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原,称 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白细胞 抗原,HLA)。通过家系和人群遗传分析发现,人类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称为HLA复合体。
各种脊椎动物都有自己的MHC,除了人的HLA和小鼠的H2外,猕猴黑猩猩、狗、兔、豚鼠、大鼠和鸡的MHC分别称为RhLA、ChLA、DLA、RLA、GpLA、AgBⅠ(H-1Ⅰ)和B。
198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巴努·贝纳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吉罗格·D·斯奈尔(George D.Snell)和让·多塞(Jean Dausset,三人的研究为移植免疫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贝纳塞拉夫是美国医学家和免疫学家, 在研究器官移植排斥现象时, 发现了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中的免疫应答基因(Ir), 指出免疫现象由此基因所控制, 将免疫学在遗传学的基础上推向了高潮。
斯奈尔是美国免疫学家, 他通过对小鼠的组织移植实验提出: 不同个体间组织的可移植性是由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决定的, 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也称H抗原), 由H基因控制。这种基因存在于某一染色体的有限区域, 这一区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多塞是法国免疫学家, 他发现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决定这些抗原的基因HLA基因, 即相当于小鼠的H基因; 还证实人类和其他许多动物都具有MHC。
MHC基因结构特点
(1)多基因性:基因复合体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其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例如:小鼠H-2:17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4000kb,224个基因座位(128个功
能基因,96个假基因)。
(2)多态性:群体中在同一个HLA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等位基因
MHC的多态性的意义:
1 .扩大种群对抗原肽的提呈范围,有利于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HLA产物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抗原结合槽的残基在组成和序列上不同)
2 .不利于器官移植中供体的选择。
HLA研究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大约4000kb范围内,由一群密切连锁的基因组成。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的人体最复杂的基因体系。从着丝点一侧起依次为Ⅱ类基因、Ⅲ类基因和Ⅰ类基因区域所在。
Ⅰ类基因区包括HLA-A、B、C位点的等位基因,编码HLA-A抗原、B抗 原和C抗原等经典的Ⅰ类抗原(分子)。近年来相继发现大量与Ⅰ类基因结构相似的基因,已被正式命名的有HLA-E、F、G、H、J、K、L。其中HLA-E、F、G基因可编码非多态性的Ⅰ类样抗原(或非经典Ⅰ类抗原),但它们的确切功能尚未清楚。HLA-H、J、K、L则属于假基因。Ⅱ类基因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HLA-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DN、DO、DM等3个亚区。该区的基因是以它们所编码的肽链(α、β)直接命名,如DRA、DRB1、DRB2等。已知该区至少存在7个编码α链和16个编码β链的基因,其中有的基因有表达功能,有的功能不明,有的属于假基因。
现在证明,在Ⅱ类基因区内存在与内源性抗原处理和递呈相关的基因,即LMP和异常糖链糖蛋白。LMP又称蛋白酶体相关基因(proteasome-related gene),由LMP2和LMP7两个基因组成,其编码产物LMP(low molecular 质量 多肽定制 or large multifunctional protease)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有关。TAP为多肽转运体基因,包括TAP1和TAP2两个基因,其编码产物TAP(transporter of antigenic peptides)与抗原肽的转运有关。HLA复合体Ⅰ类和Ⅱ类区基因名称见表5.1。
Ⅲ类基因区内已定位的至少有36个基因,其中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有C4B、C4A、C2、Bf、肿瘤坏死因子(TNFA、TNFB)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别编码C4、C2、B因子、TNF-α、TNF-β和HSP70分子。在C4B两侧,还有与免疫系统无明显关系的CYP21B和CYP21A两个基因,编码21-羟化酶。大多数Ⅲ类基因产物合成后分泌到体液中去。具体内容见有关章节。HSP70主要在胞浆内,与其他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转位有关,亦可见于MΦ细胞和B细胞的内体(endosome)和膜表面,其作用为阻止内体中抗原的降解,并使之与Ⅱ类分子联合。
基因名称
HLA复合体Ⅰ类和Ⅱ类基因区内的基因名称
HLA与疾病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某些HLA等位基因或HLA单倍型确实呈现明显的相关性。与HLA抗原相关的疾病有几个应当注意的特点:病因和病理生理机理未明,以遗传模式分布但为弱的外显率;与免疫异常相关;对生殖影响很少或没有影响。
可用群体和家系研究来证实 HLA复合体内标记基因与各种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因为群体研究易于进行,所以有关资料多来源于这种研究。具体疾病与某些具体HLA抗原的相关性通过计算相对风险性(RR)来定量,相对风险性可表述为具有疾病相关 HLA抗原的个体与缺乏这种抗原的个体相比发生该种疾病的机会。RR越高,在病人群体中该抗原的频率越高。以具有 HLA-B27的强直性脊椎炎病人为例。美国患该病的高加索人种90%具有HLA-B27,美国高加索人种对照者的具有率接近9%。RR=(90×91)÷(10×9)=91。因此,HLA-B27阳性个体发生该病的风险性是 HLA-B27阴性个体的91倍。因为不同种族之间某种抗原的频率通常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有必要在同种族中比较病人和对照者。例如,HLA-B27见于48%的患强直性脊椎炎的美国黑人,只见于 2%美国黑人对照者,则RR=45。
已经发现很多疾病与某种抗原相关。 HLA与疾病的相关性可分为统计学上较为肯定的相关性、可能相关性及潜在相关性几组。具肯定相关性的有:强直性脊椎炎(抗原为B27)、赖特尔氏综合征(B27)、急性前葡萄膜炎(B27)、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B27)、乳糜泻(B8)、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B8,DW3)、重症肌无力(B8,DR3)、疱疹性皮炎(B8)、慢性活动性肝炎(BW6,DR8)、青少年糖尿病(B8,DR3)、多发性硬化症(B7,DR2)。具可能相关性的有:红斑狼疮(DR3)、天疱疮(B13)、自身溶血性贫血(A3)、脊髓灰质炎(A3,B7)、贝赫切特氏病(B5)。具有潜在相关性的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2,B12)、慢性肾小球肾炎(A2)、麻风病(B14)、霍奇金淋巴瘤(A1,B8)。
目录
概述
发现MHC
MHC分子
MHC基因
HLA研究
基因名称
HLA与疾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