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智,染整专家。20世纪50年代主持棉布
硫化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艺的研究,解决了硫化元布发脆和硫化蓝布不耐摩擦、穿着露白等问题。
人物概述
李培智,70年代从事涤棉布
过氧化氢漂白的机理研究,证实了它对环境没有污染、对设备没有腐蚀,可以达到与
亚氯酸钠漂白相当的白度水平。在50年代西北第一印染厂的筹建、70年代苏州棉布印染厂的技术改造和80年代深圳华联纺织工业区的建设等工作中,也都做出了贡献。
生平简介
李培智,字濬卿,1923年10月10日出生于
上海市。1943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1947年
上海理工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投考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进中纺公司第二届印染专业进修班深造结业,分配在上海第六印染厂(后称元通染织厂)任助理技术员、技术员、技师、染色车间主任、计划科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纺织工业部抽调去
西安市,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西北第一印染厂的筹建工作,任计划科长兼染色车间主任。期间,因土建尚未开始,被借调到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任课题组长、工程师,承担科研任务,历时两年。课题完成后,回厂任染色工程师兼厂科研所副所长。1959年,被西安市科学院聘为兼职研究员。1960年,调往
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任染化研究室主任。除承担省内任务外,还接受纺织工业部下达的科研项目及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下达的科研协作项目。“文化大革命”中,李培智下放劳动,后恢复工作,并继续任染化研究室主任职务。1974年,调往苏州棉布印染厂(现苏州印染总厂)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厂长。1980年借调任
苏州市纺织工业局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主管纺织印染科技工作,并兼印染课题的研究,主编《苏州纺织》刊物。
1986年,借调到深圳华联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并任华联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参与生产管理、新厂筹建以及华联纺织(印染)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并在深圳联昌印染、东吴染织、南华印染和东南丝绸等四家新建公司董事会任职。
1991年,李培智从
深圳市回
江苏省退休,受聘在香港万盛羽毛企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港资公司协助工作,并且参与江苏几家工厂研发特阔棉防羽绒布的技术工作,获得显著进展。现仍被苏州印染总厂聘为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技术成就
李培智1947年在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前,就在教授
王箴博士的指导下,试用热力学、
动力学的理论研究直接染料染棉过程中的亲和力、上染率等工艺参数以及色泽坚牢度等的变化规律,写成《论直接染料染棉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论文的内容、观点与1950年才面世的维克史道夫(Vickerstaff)所著《染色物理化学》(The Physical Chemistry of Dyeing)一书吻合。
1956年,李培智在纺织科学研究院承担“棉布
硫化染料染色性能与工艺的研究”项目,担任其中硫化元布发脆、硫化蓝布不耐摩擦露白芯两课题的组长。探明了硫化元
染料结构特别容易脆布的原因,是由于染料中含有
游离硫,在加工中强烈氧化或洗涤不净,使布面偏酸性,加之库贮环境差,日久游离硫氧化成
硫酸促使
纤维素分解所致。他提出了解决和防止措施,包括禁用
红矾等
强氧化剂,布面中和后再加抗酸的盐处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硫化蓝布穿着露白,显然是染料透染不良、浮色严重所致。他三下辽宁熊岳印染厂,协作研究提出了
硫化蓝半悬浮体轧染后再用染缸还原的新工艺。此项工艺大量投产,解决了染色不透芯、穿着发白的问题。所撰论文《硫化蓝布染色讨论》发表于《染整通报》,引起国际印染界的关注,被
日本《染色工业》翻译发表。
20世纪60年代,织物树脂整理在欧、美、日普遍风行。李培智预见到在我国也会有发展前途,就在工余时间收集国外百余篇主要文献,分析整理成《棉布防缩防皱化学整理进展的现状及其动向》,在《纺织技术》分期发表,及时介绍了国外的经验,使国内的起步研究少走了弯路。他还率先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开展研究,接着又参加纺织工业部技术司组织的在上海第一印染厂进行的合力攻关,解决粘胶织物树脂整理后的回弹性与撕破强力指标的矛盾。他在攻关组中担任情报资料组长,参与撰写了《粘胶织物树脂整理试验资料》。他还在上海科学会堂发表讲演,向有关技术人员介绍树脂整理的基本知识和攻关组的研究成果。
粘胶织物树脂整理项目攻关结束后,纺织工业部又组织了棉布树脂整理攻关,指定在
上海市第一印染厂由
陕西省和上海两地科技人员进行对比试验。李培智组织陕西省纺织研究所染化室人员参加,优先达到了部要求的鉴定成果。
20世纪50年代以后,棉布前处理中以
过氧化氢作为
过氧化钠的工艺已趋成熟,我国染整界对此产生了广泛的兴趣,由此引发了“亚漂”和“氧漂”孰优孰劣的争论。尽管在工艺上二者都可采用,但对棉
纤维素内在质量影响如何,国内尚无有关报导。于是,纺织工业部技术司下达“
亚氯酸钠和双氧水漂白对棉纤维素化学结构的影响”专题到
陕西省纺织研究所。李培智担任课题组长,与西北第一印染厂合作,完成了两种
漂白剂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半制品的采集、测试和分析。此后,他和骆德勋合作写成《过氧化氢和亚氯酸钠漂练对纤维素结构的影响》论文,从理论上证实了
过氧化氢漂白与亚氯酸钠漂白工艺相比的优越性。该文发表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布染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
进入20世纪70年代,涤棉布在国内流行。日商大力提倡并销售各种型号的
亚氯酸钠漂白设备(简称亚漂机),一些染整企业争相引进,纺机厂也争相制造亚漂机,“亚漂”和“氧漂”孰优孰劣的争论重新掀起。李培智在已占有的大量有关“氧漂”资料,并对“氧漂”的机理和实践已有相当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搜集“亚漂”的文献和样布,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氧漂”完全有超越“亚漂”的可能。接着从事“涤棉布氧漂工艺”的课题研究,获得巨大进展,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力陈研究成果,论证“氧漂”的优点,阐明采用“氧漂”工艺同样可达到“亚漂”的白度水平,即使对漂白涤棉布也能适用,对花色布的前处理更毋庸置疑。综观“氧漂”的优点,包括白度好、毛效更好、设备不需进口等;而“亚漂”的缺点,如
二氧化氯污染,设备要用含钛不锈钢板,以及
过氧化钠亚氯酸钠需进口等问题,在“氧漂”就不存在。上述观点获得纺织工业部有关领导的重视,立即由部抽调专门人员在上海第七印染厂进行比较研究,终于得到确认。他撰写的论文《涤棉布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与设备的探讨》在1979年
南宁市年会上宣读,接着在《
纺织学报》上发表。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市场出现“苎麻热”。苎麻是中国特产,但由于当时我国的苎麻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大量的原料和初级品
椒盐麻饼、麻条出口,而经国外加工后,可制成各种高档服装、装饰布、床上用品等,获利丰厚。李培智与郁允斌等在全国苎麻学会上提交了《对苎麻产品采用棉型印染后整理加工的商》论文,引起纺织工业部的重视。1984年,部下达“苎麻织物染整工艺设备及产品开发”攻关项目,由
苏州市市纺织工业局承担,李培智负责这个项目并主攻染整工艺,与
东华大学、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以及苏州地区十多家单位组成“产学研”项目组,经过精心组织、协同攻关,按期完成并通过鉴定。李培智除了全面总结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外,还从
苎麻的风格特点出发,制定了适应性的织物染整成套加工工艺。这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了大量出口原料
椒盐麻饼、麻条的现象,扩大了纱、布、印染成品的出口,为苎麻纺织品的深加工和多创汇做出了贡献。
1991年,
江苏省开发供出口的特阔棉防羽绒布。已退休的李培智受聘担任香港万盛羽毛企业有限公司顾问,在无锡、
苏州市等地,驻厂帮助研究开发,历经六年之久。在他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先后解决了外销产品的色泽、透气性、光洁度、柔软度、纬斜、缩水率、不带致癌性物质等多项超国家标准要求的问题,组织生产约500万米,出口欧美、
日本等国。《苏州老年报》曾以专题报导,褒扬了李培智的敬业精神和学术成就。
1956年,李培智奉调
陕西省参加筹建西北第一印染厂。该厂是在
苏联专家指导下设计的。李培智努力运用曾在部纺织研究院工作的经验,结合国情,改进了苏联专家在染色车间中不合国情的设计。如将
硫化轧染机的两只大浸染槽取消一只,前面加装三轧染槽。这对提高印染棉布质量、简化机械结构、节约染化料、减少污染、方便换色、便于打样均有好处。
1974年,李培智调到苏州棉布印染厂工作。当时由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产品正品率长期不能过半。他就住在厂里,日夜奋战,提出改革方案:淘汰旧设备,加添丝光机等新设备,求援二手合格设备轧染机,将厂内两台普通拉幅机改造为热风拉幅机,热熔轧染机加装控温装置等;聘用各主要设备退休熟练挡车工;添置化验室及质监科仪器;严格质量管理,加强劳动纪律,使质量逐步上升;力主增产涤卡中长织物等,使当时的棉印染小厂逐渐改造成为具有两条生产线的中型厂,正品率跃升到95%,连年增盈,并将利润积累集资用于筹建分厂。筹建期中,他两处奔走,统筹安排,终于提前完成了建厂投产的任务。
1986年,李培智借调深圳华联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后,除参加总结合资的中冠印染厂的成功经验外,还在公司组织下,举办了十次全国经验交流会。接着为筹建中的华联纺织工业区选址并做整体布局安排。当时要求几个大中型印染后整理厂集中分布在一起,设计院还要求一次性提供全区的基础资料;但执行的结果是谈一个、建一个;加上特区对“三废”污染的限制,工作难度较大。他反复研究,逐一解决,保证了深圳速度和质量。一年后联昌印染有限公司在三层主厂房内首先试产成功。
社会评价
李培智热心学会工作,自始至终积极参加各级印染学术活动。早在1947年,即为中国染化工程学会会员,并任《染化月刊》编委、《纤维工业》月刊特约撰稿人。1956年,任
陕西省纺织工程学会编审委员。1974年,任
苏州市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组长。1986年任
深圳市纺织工程学会印染组长。1990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印染涂料应用学术讨论会,他担负会议的筹备工作,曾专程赴港联系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纺织学会以及欧、美、日各国驻港机构的专家为会议内容做安排,使会议开得很成功。李培智公开发表论文著作50余篇,其论文的学术性和创见性曾引起国内染整学术界和政府行业决策的高度重视。
早在1947年,李培智就担任中国染化工程学会举办的上海南区染化夜校教务室主任兼教师。1956年后,他利用熟悉
英语和自学德、俄、日等多门外语,对青年技术人员辅导外语,指导他们查找国外文献。他一贯注重与大专院校密切合作,请专家、教授来所讲课,对来厂实习师生详加指导。
主要论著
1 李培智。还原染料新浸染法。染化月刊,1947(7):33
2 李培智。
硫化染料卷染理论与应用。纤维工业,1950(2):48
3 李培智。
硫化蓝布染色讨论。染整通报,1957(1):12-19
4 李培智。硫化蓝布染色讨论。染色工业[日],1957(7):29-39
5 西北第一印染厂科研所(李培智,姚永德).提高凡拉明蓝布染色牢度研究。北京:
纺织工业出版社,1961
6 李培智,骆德勋。
过氧化氢和
亚氯酸钠漂白对
纤维素结构的影响。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布染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63
7 纺织工业部粘胶织物树脂整理工作组。粘胶织物树脂整理试验资料(结果部分).1961.9
8 李培智。棉布防缩防皱
化学整理进展的现状及其动向。纺织技术,1963 (2):19-24;(3):25-30
9 李培智。涤棉布的前处理。涤棉布染整技术交流资料(第二辑),1974:1-11
10 李培智,毛熹华等。涤棉布
氢氧化钠碱煮—
过氧化氢漂白工艺试验。涤棉布染色技术交流资料第二辑,1974:89-102
11 李培智。涤棉布漂白工艺的趋向及其评述。无锡全国会议技术资料.1973
12 李培智。涤棉深灰卡其热熔和悬浮体轧染工艺。涤棉布染整技术资料汇编(第三辑),1977:198-211
13 李培智。涤棉布过氧化氢漂白工艺与设备的探讨。纺织学报,1980(5):59-66
14 李培智,郁允斌。对
苎麻产品采用棉型印染后整理加工的商榷。全国苎麻学术讨论会论文.1984.10
15 李培智。苎麻染整工艺及其产品开发技术总结.1985.12
16 李培智。我对染整工业现代化讨论的一些看法。北京:纺织科普报,1995(11):25;1995(12):10;染整科技,1996(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