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饰悬钩子
美饰悬钩子
美饰悬钩子(学名:Rubus subornatus Focke),又名茅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植物。本种和桔红悬钩子R. aurantiacus Focke容易混淆,区别在于后者枝、花梗花萼均无腺毛,果实桔黄色或桔红色,密被绒毛。而本种花梗和花萼上有时具疏腺毛,其变种被较密腺毛;果实红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可以区分。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至褐色,幼时具柔毛,老时无毛,疏生细长皮刺。小叶常3枚,宽卵形至长卵形,长4-8厘米,宽2.5-5.5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顶生小叶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侧生小叶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有稀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粗锐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有时羽状浅裂;叶柄长4-8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5-3.5厘米,侧生小叶有短柄或近无柄,具柔毛和稀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被柔毛。花6-10朵成伞房状花序,生于侧生小枝顶端或1-3朵簇生于叶腋;总花梗和花梗具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状小皮刺;花梗长1-2.5厘米,有时具疏腺毛;苞片线形,具柔毛;花直径2-3厘米;花萼外面被灰白色柔毛和绒毛,有时疏生针刺和腺毛;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顶端长尾𫛭尖,全缘,边缘有灰白色绒毛,花后直立开展;花瓣倒卵形,紫红色,两面均具细柔毛,基部具短爪,稍短或几与萼片等长;雄蕊多数,排成一列,花丝线形,无毛;雌蕊多数,子房被稀疏或稍密柔毛。果实卵球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无毛或稍有柔毛;核有明显皱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与栖息
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生岩石坡地灌丛中及沟谷杂木林内,海拔2700-4000米。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栽培
人工繁殖
美饰悬钩子一般采用根蘖、根条、压条和插等方法繁殖。
根蘖繁殖宜在秋季或早春进行,因其地下茎每年都萌发一定数量的根蘖苗,几年后即由1株变成一丛。挖取根蘖苗,剪短枝条和根系,就地假植,第2年春天即可定植。
根条繁殖是在根蘖繁殖的同时,将地下水平侧根挖出,剪成15-20厘米长的根段,成捆买入窖内湿沙内贮藏,来年春天挖沟栽植,当年即可生根发芽,长成幼苗。
压条繁殖的方法是在每年8月,将枝条先端埋入铜梁土桥中学,或将枝条倒埋入土中,当年即可生出新芽和不定根,切断与母株的联系,就形成独立的幼苗。
大量繁殖,可剪取20-30厘米的茎段扦插繁殖。栽植宜在土质肥沃、湿度适宜而温暖的地方,并注意搭架引缚、防寒、整形修剪等。
栽培技术
栽植方式
以棚架矮化栽培,株距80-120厘米,三角形定植,行距200-2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株数约500-600株,进入结果期,每667平方米结果株数约1800-2000株。
栽植时间
春季和秋季皆可,但以春季栽植比秋季栽植的成活率高,春季在3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上旬前后。
栽植措施
整地
悬钩子属园的整地方法最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深度为25-30厘米,整地时间宜在栽植前半年进行。
施底肥
根据栽植地的土壤条件而定,一般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如厩肥,堆肥、油饼、泥炭等固体肥料,不易流失。为了使幼树生长健壮。抵抗力强,施肥以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料,对幼树生长最好。
水分管理
悬钩子根系很浅,所以它不易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因此,须种植在持水能力好的土壤上。栽植后应及时灌水,尤其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由于土层极易干燥,土壤含水量很低,幼树的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栽植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通过浇灌水使幼树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根系开始萌动生长使幼树固定。中南悬钩子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经常保持表层土壤湿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灌水十分重要,当萌发生长并开始放叶时,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地确定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到开花结果时,耗水量就更大,要灌生长水,到了入冬落叶之后,树苗在越冬埋土防寒之前,要灌第4次水,叫封冻水,以提高树体越冬能力。
修剪与棚架
修剪主要针对初生茎、花茎,疏剪去部分枝条,改善群体营养空间。棚架可以减少初生茎的干扰,改善光照增加产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与栖息
栽培
人工繁殖
栽培技术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