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运昌(?——1886),字景亭,
清代安徽
盱眙县河桥镇(今盱眙县河桥镇)人,以军功历任守备、游击、总兵、提督(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等职,为清朝的稳定和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清代
淮安市为数不多的载入《
清史稿》的名将之一。
人物生平
金运昌少小失,以流浪乞讨为生。后来,他流落到津里集(今属安徽
明光市)给人放牛,当地一位私塾先生见其聪明伶俐,很喜欢他,于是教其读书识字,还把他介绍给
凤阳县总兵
郭宝昌,郭母曹氏见他眉清目秀、乖巧可爱,遂收为义子,并改名郭运昌。
在郭家,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长大后参加了义兄郭宝昌领导的
淮军“卓胜军”,以守河防立功,获得“勉勇巴图鲁”(
满语“勇士”)称号。
当时,
捻军造反的烽火燃遍了中原大地,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动荡和巨大的破坏。作为军人,他有责任为国家平定叛乱,他担任卓胜军的前锋,南征北战,于
同治三年(1864)消灭了安徽境内的各地反政府武装,以显赫的战功升为守备。
同治六年,他又率领大军,追剿窜至
陕西省的叛军,一举攻克了被叛军占据的绥德城,晋升参将。七年,他率军围剿直隶境内的叛军,屡获胜利,被破格提拔为总兵。
郭宝昌不幸受重伤,清政府令金运昌统率卓胜军。在吴桥、南皮战役中,他一举击溃了叛军首领
任化邦、
张宗禹统率的主力部队,任化邦阵亡,张宗禹逃窜,下落不明。他又在宁津战役中打败叛军张大福部,张大福投降。至此,北方的叛乱被荡平,他成了名扬四海的战将,晋升记名提督。他上书朝廷,请求恢复本姓,得到了批准。
自
同治元年(1862)起,
陕西省、
甘肃省等省暴发了以
回族为主的武装起义,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虽说是反抗清朝统治的行为,但社会的正常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给西北部地区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陕甘总督
杨载福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杨被罢免,闽浙总督
左宗棠临危受命,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平定叛乱。左宗棠征调
湘军名将
刘松山、
淮军名将金运昌等部队进入陕甘镇压反政府武装,战斗异常惨烈,大批将士战死沙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才取得胜利。
在众多战役中,尤以“
金积堡之战”最为著名,持续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是一次生死大决战。根据左宗棠的部署,自河西到叶升堡由刘松山负责,自
山西省到花定、灵州由金运昌负责,几乎天天都处于战斗中,伤亡十分严重。金运昌的卓胜军都是以吃米、面长大的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
稞麦、高粱,多数人患上肠胃病,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同治八年2月14日,
湘军名将
刘松山中弹身亡,刘松山侄儿
刘锦棠继任湘军首领,军队供需严重不足,金运昌令杀马为食。回军掘开渠堤,正遇上狂风,一时间汹涌的波涛滚滚而来,卓胜军的营垒顷刻之间没入汪洋之中。金运昌临危不惧,冒着枪林弹雨昼夜站在齐腰深冰冷的水中指挥战斗,将士们得到极大的鼓励,无不以一当十,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终于击退了对方。回军又在堡北用砖石筑卡阻碍清军进攻,掘开马连河堤引水攻击清军,金运昌率领将士带着锄头,在刘锦棠
湘军的支援下,泅水前进,拆毁了回军的关卡。
四月,回军首领陈林率众到花定抢夺粮食,金运昌命提督王凤鸣迎战,在砖井镇击溃了对方。七月,清军攻克马家两个山寨。
当时麦子成熟了,金运昌与
刘锦棠分头抢收,回军来争抢,被击溃。于是在蔡家桥回军旧垒基础上修筑营垒,横跨秦渠,内设卡,外障水,打开渠堤,反灌回军营垒,一举破坏了回军三座营垒、十一座关卡。金运昌与刘锦棠商议,合力在回军主力聚集的金积堡周围挖掘了两条深数米、宽达十多米的
壕沟,壕两边又筑起高达丈余的围墙,一防堡内回军突围,二防堡外回军救援,刘、金等人分段把守,牢牢地困住了堡内回军。九月,诸军会战金积堡,金运昌腰部被弹片击中,血流如注,仍指挥若定,不肯下火线。
12月31日,回军已弹尽粮绝,走投无路,陈林率部分回军请降,金运昌向左宗堂建议招安西林、河川的的回军,以孤立金积堡的回军,得到了
左宗棠的首肯。金运昌对降兵十分宽大,身强体壮的收编为官兵,体弱的发给钱粮令其返乡,深得降兵的拥护。六天之后,首领
马化龙正式缴械投降,并写信给王家的回军劝降。
1871年3月2日,金运昌、
刘锦棠等人的部队攻克王家疃,
金积堡之战宣告结束。金运昌获得清政府赏赐的黄马褂——在清朝,获赐黄马褂代表着得到皇帝的宠信,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他征袍未脱,又带着伤痛风尘仆仆地进剿马胜福部回军,大获全胜,晋头品服,并奉命驻防军事重镇
包头市。9月9日,他登上
狼牙山最高峰,只见八百里
黄河平原中的河套干渠尽收眼底,东边是美丽的乌拉素海,南边是富饶的
鄂尔多斯高原,西边是雄伟的
贺兰山,北边是一望无际的
乌拉特草原,不尽感慨万千,诗兴大发,写了有名的诗篇,并命人勒石刻碑作为记念: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踏平金积堡,调防紫金驻。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与树。如今,这块长约1.3米,厚约0.7米诗碑已经成为
巴彦淖尔市狼山风景区的一处名胜,游客到此无不放怀吟颂,缅怀这位杰出的将军。正当
左宗棠率
湘军、
淮军与回军战的时候,新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利用人民对清政权的不满,扯起了“排满、反汉、卫教”的反动旗帜,在天山南北建立了五个封建割据政权,其中占据喀什噶尔的金相印竟派人去
浩罕汗国,要求迎回原回疆叛乱分子
张格尔的儿子
布素鲁克,这就给了野心家
阿古柏的入侵分裂新疆以可乘之机。
1865年元月,阿古柏率兵潜入新疆,攻占英吉沙尔和喀什噶尔,次年又攻占
叶尔羌汗国、
和田地区、
库车市,宣布成立脱离中央的哲得沙尔国。至1870年,又攻占了
吐鲁番市、
乌鲁木齐市,控制了新疆大部分地区。阿古柏反动政权竟得到了
英国、
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俄国更是出兵强占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驻守新疆的清兵根本不是这些侵略者的对手,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1875年5月,清政府将畏不前的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撤职查办,任命老将
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督办关外剿匪事宜,在陕甘立下汗马功劳的
刘锦棠湘军又奉命开赴新疆打击侵略者。伤痕累累的金运昌闻讯则主动向左宗棠请缨西征,得到了批准。他被任命为
乌鲁木齐市提督,兼护
都统,驻守乌鲁木齐、古城、
精河一带,沉重打击了
哈萨克族游匪及窜至新疆已投降
阿古柏的原甘肃回军首领
白彦虎部,同时为刘锦棠部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配合刘锦棠部向侵略者发起反攻。
战事从1876年夏季开始,到1877年结束,清军大获全胜,收复了被侵略者占据了十三年的新疆大部分地区。后来,清政府又通过外交斗争,收复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金运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的新疆满目疮,民生萧条,当地各族群众生计成了问题,驻疆各路大军的供需也严重短缺。为此,统帅
左宗棠实行军民结合、耕战结合的方针,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金运昌部是此项政策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左宗棠在日记中曾写道:“自闻
南疆告捷,远民踵至,肃州报每日出关者数十百计。金运昌提督所部踊跃就屯,禁之不止,盖习见耕获之利优于口粮耳(《左宗棠全集·书信》卷三,第351—352页)!
可见,左宗棠对金运昌十分赞赏。他还捐出自己的薪金为当地修缮城墙、桥梁,带领军民疏通沟渠,保障灌溉用水,鼓励军民务农种桑,为恢复新疆地区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长年在外征战,但乡梓之情一直萦绕于怀,他曾为
盱眙县修建
孔子庙、试院、县署、义仓等捐献了大笔钱财。
在金积堡战役中受重伤后,金运昌就落下了咯血的后遗症,到新疆后,因气候严寒,病情逐渐加重。但是,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保卫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一直忍着巨烈的伤痛率众奋战在打击侵略者和分裂分子的第一线。
李鸿章为他向朝廷请功,朝廷特批建坊(纪念馆)表彰他的卓越功勋。战事结束,他率众撤出新疆,并提出辞职养伤的要求,朝廷一直没有批准。
直到1885年,朝廷才同意他带职到
寿县(今安徽寿县)养病。次年,他不幸病逝,
光绪帝降下圣旨,要求朝臣将他的生平战绩交付史馆,为他树碑立传,留名青史,同时命令在陕西金积堡、安徽临淮卓胜军昭忠祠立牌位、挂画像,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后世纪念
金运昌死后,三位妻妾同时殉节,四人一起被安葬在离河桥不远的津里,墓地面积有十多亩,遍植
松柏,墓道两侧排列着十分壮观的石人、石马,神道前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功威塞北长城倚,名震神州定国基。墓地在“文革”中被捣毁。
据当地村民介绍,红卫兵砸碎了金墓前的精美石刻,并扒坟开棺抛尸;大量的金银珠宝、凤冠霞帔及包括金运昌统兵大印在内的生前用品被挖出来后,一部分被村民盗抢,一部分被
滁县专区派人取走,现在均下落不明。在昔日的将军墓遗址上,如今已矗立起一栋栋农家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