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村
山西省交城县夏家营镇辖村
覃村,是一个行政村,隶属于山西省交城县夏家营镇,位于黄骅港—山丹公路北500米,云梦山脚下,东邻夏家营村,西与奈林村相邻。
村落信息
覃村,原名“潭村”,古代地形较低,积水成潭,因名潭村,后积水干涸,遂去水旁成覃,从此便更名为“覃村”。经济以村办工业企业为主,主要为玻璃器皿制造,被誉为“玻璃之乡”,有玻璃(瓶)厂20余家,其中著名的有“四达玻璃有限公司”、“交城县华岳玻璃有限公司”。
覃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村和全省植树造林示范村,改革开放和进入新世纪后,覃村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不断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和村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现如今村四周都是各类企业和工厂,烟囱林立,交通便利,但村里的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覃村曾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1--2004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吕梁市唯一一个获得此殊荣的村镇。
覃村的自然景点有“覃村大槐树”、云梦山,遗址有覃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特产有玻璃咯嘣、各种玻璃瓶、玻璃球等,还出产白灰等建筑材料,盛产苹果、桃、枣树等优质水果。
覃村每年都举办玻璃古节、文化体育节、物资交流会等,促进了覃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覃村玻璃制作可追溯到唐朝,一直延续至今绵延不绝。目前,该村里有几十个玻璃厂,产品远销海内外。此外,覃村人还有习武的好传统。
人口民族
人口
现常住人口大约5000人。
文化
传统节日
古节,又称三月十五。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覃村传统的琉璃古节。节日持续两天,目的是为来年的丰收祈福。没到这一天,大街小巷敲锣打鼓,大家喜闻乐见的铁棍表演从白天持续到晚上,过节期间还会在村里的戏台上唱大戏。节日当天村民会在自家大摆筵席,接待来访宾客。
表演内容有,覃村各厂矿的铁棍、灯棍,村委组织的唱大戏、青年锣鼓队表演,学校组织的幼儿园秧歌队扭秧歌、小学秧歌队舞蹈秧歌表演、学校少年军乐队。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玻璃咯嘣”又称“琉璃咯嘣”,也有唤作“玻璃圪嘣”等的,叫法不一,但都是指同一样东西,"琉璃咯嘣"是明清以来汉族地区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特殊音乐玩具,与晋商活动有密切关系,曾在民间广为流行。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原始产地,已有四百年的生产历史。《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上布政使丁陈管见》“即以晋论,各处之绒毛,阳城县之丝茧,交城县之玻璃,潞城区之草帽辫,我之售于他,获利甚微……”。据史料上记载,中国各地类似"琉璃咯嘣"的手工制品都源自交城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绝活。经历代传承生产的交城琉璃咯嘣,其产品流传于全国汉族区域,而以黄河流域较为突出。一些临近河流的百姓还用它来作为“河灯”,祭祀河神,是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的音乐性节日玩具和供器,是典型的民俗文物。
物美价廉的琉璃咯嘣,它只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出现,流行时间短却普及面广,制作技术独特,工艺造型独特,玩法独特,得到社会的欣赏,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具有粗犷憨厚、稚拙朴素而又艳丽悦耳的民族特色。"玻璃咯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是春节前后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清脆悦耳,深受儿童欢迎。每到春节,行销一时。每逢春节,孩童们手持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大街小巷都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嘣”声,成为人们甜蜜温馨的童年记忆。琉璃咯嘣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稚拙朴素的造型和珍贵的民俗文化价值,2007年1月被列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落信息
人口民族
人口
文化
传统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