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是1983年全国首批设置保险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所成立的保险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惟一的、规模最大的保险专业学院。保险学院与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学和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设有
保险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险双语实验班三个专业方向。现有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本科学生1300余人。
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有着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历史积淀深厚。其前身
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迁
成都市。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唯一的重点院校。以金融为重点迅速发展,服务金融经济成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系统副部级以上领导(如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等)、知名工商业及金融系统领导(如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光大银行、
北京银行等)很多都出自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
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主流,进一步彰显金融特色和财经特色。
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是
四川省和西部的
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和世界的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和“西部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如今学校进一步实施“智库工程”,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学校已形成以
经济学和
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
政治经济学、
会计学专业和
统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院徽介绍
学院领导与老师对院徽设计活动非常重视.他们提出"自己动手,自己设计"的活动思路,并始终关注着活动的进程.同学们也对征集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纷纷积极参与,精心设计.在老师同学共同努力下,一百多件作品应运而生.经过组委会人员的认真筛选,30件作品进入最后的网上公开投票角逐.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网上投票进行得异常火爆.29号作品得到领导、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被选定为院徽.
新确定的院徽以蓝色为基调,红色相称,意寓理智与激情同在.设计标志以"西"字为立足点而变形,构成字母B和X的组合,象征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院徽是一个学院的象征。保险学院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这对于扩大学院影响力以及实现“保持国内一流,争创国际品牌”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相信保险学子会再接再厉,共同谱写保险学院更辉煌的明天!
师资力量
保险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博士后占23%,博士占76%,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95%以上的教师先后在国外或攻读博士后(有3人享受洪堡基金赴德进行博士后研究或留学进修、出席学术会议等)。有17位教师担任
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中国保险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保障学会会员、北美精算师协会会员、英国皇家保险学会会员、日本精算师协会会员、美国风险管理学会会员、中国保险学会会员。另有国际、国内外聘教授28人。10位教师评为国家级、省部级和市校级优秀教师,4位管理干部获得省级、校级奖励。至今已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104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课题103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科研和教学奖励89项。2005年又获得
四川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
二等奖。
办学理念
多年来,保险学院始终秉持“三个面向,一个定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定位培养”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为宗旨,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以财经类学校为背景,学院建制为依托,以保险学和
社会保障互动为学科优势,以国际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层次清晰为特色,被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称赞为中国保险人才培养的“
西南财经大学模式”,在中国财经教育界独树一帜,其特色主要体现为:
1.顶岗实习
作为学院亮点之一的顶岗实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建立以来已坚持了二十余年,其成效受到了业界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赞扬——通过零距离接触保险公司整个经营流程,如营销、
产品设计、核保、理赔、客户服务及人事和财务等岗位的“顶岗实习”,学生们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了职业素养,提高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并据此科学的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顶岗实习也为用人单位在学生中选拔自己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目前,学院已在
成渝经济区,
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立起了数十家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以期为更多的保险学子创造锻炼机会,为振兴中国保险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国际化办学
一直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保险企业及高校积极合作、建立学术交流、师生互访、资料交流和培训进修等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与英国
英杰华集团保险公司合作的硕士生“国际保险会计硕士”合作项目最为突出,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强、通晓国际惯例的保险会计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年来与英国
赫瑞瓦特大学建立的保险精算本科“2+2”合作项目以及与
格拉斯哥大学建立的保险会计本科“3+1+1”合作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为培养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保险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对外交流
一直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国内外一流大型保险企业联合办学,先后与日本三井住友保险株式会社成立“保险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与英国
英杰华集团保险集团成立“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法国安盛?国卫保险集团设有“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办“日本精算师考试中心”;与
纽约人寿保险集团建立“美国LOMA考试中心”;与
中国太保、台湾
光华教育基金会合作设有1000万元的“太保--光华保险教育发展基金”;与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美国林肯保险集团、韩国大韩生命保险公司、
加拿大宏利保险集团、中国台湾国泰人寿保险集团、美国纽约保险学院、法国巴黎保险学院、
科隆大学保险学院、英国
苏格兰大学、奈皮尔大学、
格拉斯哥大学、中国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
逢甲大学、
铭传大学、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
岭南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师生互访、资料交流、培训进修等合作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代表赴
日本、中国台湾、
英国交流进修。并承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课题研究、干部培训以及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精算师资格证书考试合作项目。为培养国际型保险人才和中国一流保险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社会评价
在国内外保险界和高校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和校内各单位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保险学院历届同学和全体老师20多年的艰苦奋斗,保险学院无论在办学层次,还是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及其科研学术水平等方面都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处于领先地位。其改革创新业绩、办学特色、学生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先后被《
人民日报》、《
瞭望》周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英国《普斯特保险周刊》、《
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
金融时报》、《中国保险保》、《
四川日报》、《
北京晚报》、
四川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导。保险学院被保险教育界、保险业界、保险监管机关公认为“国内一流的最成功的保险教育团队”。学院先后被评为“
成都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全国金融系统先进集体”,其教师代表先后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中央、国务院、金融工委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截至2005年,共培养毕业生3000余人,培训保险干部和业务骨干20000人,承办国内外各种保险从业资格证书考试130000余人次。毕业生被《
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报》喻为“抢手货”、“稀缺品”。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冬生评价说:“精算在南开,保会在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太保董事长王国良多次说:“西南财大保险学院是我们太保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单位。”;中国保监会李克穆副主席评价说:“西南财大保险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保险界称赞不已,保险学院已成为我国培养保险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又确立了“保持国内一流,争创国际品牌”新的奋斗目标,为培养中国一流保险人才,振兴民族保险事业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含企业年金方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
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国家各级社会保障管理机关、有关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企业集团从事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法学通论、
政治学、
财政学、货币金融学、
会计学专业、
统计学、
社会学通论、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国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社会保险精算、社会
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风险管理与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金融市场与投资等。学生还可选修辅修全校其他专业开设的课程。
为适应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企业年金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企业年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人寿保险公司、专业性的养老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商业银行、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企业年金相关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企业年金方向将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计划、金融理财规划、退休金规划、养老基金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
保险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国家保险监管机关、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银行和证券机构、大型企业集团从事管理和业务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法学通论、
社会学通论、
会计学专业、货币金融学、
财政学、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保险学原理、财产与责任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法、金融市场与投资、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风险管理等。学生还可选修辅修全校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
“风险管理是过去与现代的分水岭”,21世纪是风险管理的世纪,风险管理师是国外高技术含量的专业资质。中国企业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大量的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方向以保险机制、财务与精算技术为依托,以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为培养模式,打造具有良好风险管理理念与过硬专业能力的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所开特色课程包括风险管理基础、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计量与风险分析、保险精算与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实务(保险与养老金)等。
保险双语实验班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保险市场,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的中国市场更成为全球保险业巨头的重要战略目标,已有超过200家跨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及分支机构并逐步开展中国业务。随着跨国保险公司在中国业务的逐步扩大和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国门,掌握国际保险知识和业务的本土高级保险专业人才出现急剧的短缺。为加速培养中国市场国际化后保险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外先进的保险理念和实务,特开设以下两个保险双语实验班。
(1)保险双语实验班(国际保险财务与会计方向)
保险财务、保险会计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普通会计、
财务管理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差别,不仅需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
管理学、管理学、
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
保险学、
精算学、人口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可以说“保险财务与会计”跨会计、财务管理、保险、精算、金融、财政税收、
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该实验班的培养定位是国际化、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并实现与我校研究生培养方向的对接。
实验班师资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大学的保险资深教授专家,跨国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海归优秀教师等。
(2)保险双语实验班(精算方向)
精算师是
保险经营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数理专家,在保险公司运作中处于核心决策地位,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中急需人才。开设精算专业方向双语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保险、风险管理、精算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精算实务操作能力,能在国家各级保险监管机关、
社会保障部门、保险公司、银行、风险咨询评估机构等从事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除包括
保险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外,夯实数理基础,加强学生的精算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训练。课程设置除加强英语教学外,8-10门专业课程使用国际通行的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英文作业和考试。主要双语课程有:
管理学、经济学原理、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与保险、寿险精算、国际保险法、风险理论与精算模型、精算实务等。
2007年7月,
西南财经大学与英国
赫瑞瓦特大学签署“保险精算与统计学士”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实现培养方案中的
相关课程对接,互认学分。学生进入精算班学习两年后,符合条件者可以申请去瓦特大学学习。保险学院设有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在校学生可以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