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虫病(fasciolopsiasis)系由
布氏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布氏姜片虫的终
宿主是人和猪,
中间宿主为扁蜷螺。其中患者和受感染的猪为该病主要传染源,猪又是姜片虫的保虫宿主。该病是地方性感染病,流行于
亚洲的
温带与
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各国。其主要流行于水源丰富、地势低洼、种植
菱角等经济
水生植物的地区,感染有明确季节性,一般发生在9~11月份。
姜片虫病主要是由于人或猪
生食受染的水生植物时,
囊蚴进入人体或猪体,发育为成虫,随后成虫以强大的腹吸盘
吸附在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黏膜上引起的。其以腹痛、
腹泻、消化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凡在
布氏姜片虫流行区有
生食水生植物史,伴有
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
营养不良者,应考虑该病。可通过血常规或血细胞分析、粪便检查、免疫学法(皮内实验、酶联免疫
吸附实验和斑点免疫渗滤试验等)以及胃镜检查辅助诊断。粪便中查出姜片虫卵或在呕吐物中发现成虫时,可确诊此病。针对该病可先加强支持疗法,改善营养,纠正贫血,然后进行驱虫治疗(用
吡喹酮、硫氯酚等药物)。
该病可通过管理传染源(普查、普治患者,直至治愈;流行区内的猪应加以圈养等)和切断传播途径,如不要
生食菱角、
荸荠等
水生植物,不喝生水等进行预防。一般预后较好,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布氏姜片虫在1843年首先由布斯克(Buski)在伦敦船员医院的一位
印度水手尸体的
小肠中发现。后来,1857年兰克斯特(Lankester)对该虫的形态做了初步的描述,并命名为布氏双口吸虫。1899年路斯(Looss)确立了该虫的分类地位,建立了姜片属。该虫的生活史首先由日本人中川于1921年在中国台湾以猪做实验获得成功。
中原地区古代也有关于
布氏姜片虫的记载,其比Buski氏姜片虫的发现要早1500余年。
病因
病原学
形态
布氏姜片虫呈椭圆形、扁平似
桑姜片,虫体大而肥厚,呈肉红色,
雌雄同体,体表有微细体棘,是
寄生于人体最大的吸虫。虫体长达20~75mm,宽8~20mm,厚达0.5~3mm。成虫有口及腹吸盘各一个,两吸盘相距较近,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大、肉眼可见。咽和
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两支,呈波浪状弯曲,向后延至体末端。两个
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
阴茎袋呈长袋状。1个分支的
卵巢位于睾丸之前,
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卵黄腺较发达,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性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缘。成虫每日
产卵约25000个,虫卵为椭圆形,约130μm×80μm,为人体
植物病原线虫卵中最大者,卵内含有一个未分裂的卵
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呈棕黄色或淡黄色。
生活史
布氏姜片虫的终
宿主是人和猪,
中间宿主为扁蜷螺,以
菱角米、
荸荠、
茭白、
大薸、
浮萍等
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成虫
寄生在终宿主
小肠上段,严重感染时可扩展到胃和大肠。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自然界水中的适宜温度(26~32℃)与湿度下,经3~7周发育成毛蚴孵出。孵出毛蚴并主动侵入扁蜷螺,在螺体
淋巴隙内发育为
胞蚴,胞蚴经1~2个月完成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的发育和无性增殖,大量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 一般自毛蚴侵入
扁卷螺至尾蚴成熟约需45天左右。尾蚴从螺体内逸出
吸附在水生植物如
菱角米、
荸荠、藕节的表面,蜕去尾部成
囊蚴。囊蚴扁圆形,大小为216μm×187μm,囊壁两层,外层草帽状,内层透明而较坚韧,囊内含
美国白灯蛾,其排泄囊充满黑色折光颗粒。当终宿主人或猪
生食受染的
水生植物时,囊蚴进入人体或猪体,在小肠经消化液和胆汁作用下,囊壁破裂,尾蚴逸出,藉助吸盘吸附于
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黏膜上吸取营养,约经1~3月发育为成虫并
产卵。成虫的寿命在人体内一般为4~4.5年之久,在猪体内约为1年。
发病机制
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及虫体
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引起的变态反应和毒性反应。成虫以强大的腹吸盘
吸附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黏膜上,可引起被吸附的黏膜及邻近组织炎症,致使患者的消化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
姜片虫病是地方性感染病,流行于
亚洲的
温带与
热带地区,如东南亚各国。
中原地区除
东北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和
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余18个省(自治区)均有人或猪姜片虫病流行,以水乡为主要流行区,并取决于居民是否有
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感染有明确季节性,一般发生在9~11月份。
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区较人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广。姜片虫病主要流行于水源丰富、地势低洼、种植
菱角米等经济水生植物的地区。由于一些
生态环境的改变,如农村都市化,农业区变工业区、农作物种植的改变以及猪饲料和养猪条件的改变等,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迅速下降,但也有一些地区出现新的流行点。
病理生理学
病变部位点状充血、水肿,甚至形成
溃疡或脓肿。黏膜与黏膜下层可见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虫体
代谢产物可致过敏反应,血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虫体大量摄取肠道内养分,致使患者的消化功能障碍和
营养不良。
布氏姜片虫数量很多时,可成团堵塞肠腔,形成肠梗阻。
传播机制
传染源
患者和受感染的猪为该病主要传染源,猪又是姜片虫的保虫
宿主。
传播途径
流行区人群因
生食含有
囊蚴的
水生植物而被感染,也可能因饮用带有囊蚴的水而被感染。常见的水生植物有大红菱、大菱、四角菱、
荸荠和
茭白。流行区多以水浮莲等喂猪,故猪的感染率很高。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5~20岁的儿童与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但在重流行区,6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亦很高。感染后人对再感染无明显保护性免疫。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个月。感染轻者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食欲缺乏,偶有上腹部不适。中、重度者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常有间歇性上腹部隐痛,少数为脐周痛,发生于早晨空腹或饭后,偶有剧痛或
绞痛。可有
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每日数次、量多、奇臭,内含未消化的食物。更重者,如儿童,可出现全身乏力、
精神萎靡、
消瘦、贫血,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不少患者有自动排虫史或吐虫史。儿童常有神经症状如夜间睡眠不好、磨牙、抽搐。少数患者由于长期慢性腹泻
水样便或黏液血便,引起严重
营养不良、继发肠道和肺部感染而发热,并可发展至全身衰竭而死亡。大量感染者(虫体数可达数千条)可因虫体成团而并发肠梗阻。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凡在
布氏姜片虫流行区有
生食水生植物史,伴有
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者,应考虑该病。粪便中查出姜片虫卵或在呕吐物中发现成虫时,可确诊此病。
检查项目
血常规
患者血象呈轻度贫血,
免疫细胞计数稍高,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达10%~20%。
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可找到姜片虫卵,因姜片虫卵大,易于发现。
免疫学法
用免疫学方法对早期感染或大面积普查,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检测有ELISA(酶联免疫
吸附实验)和IFA(斑点免疫渗滤试验)等。
用
结核菌素针注射
布氏姜片虫成虫抗原,使皮肤局部产生直径达0.5cm的
丘疹,15分钟后观察反应。以丘疹直径的大小判断阴、阳性。实验表明,阳性率高达97.5%,假阴性率为2.5%。
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姜片虫病患者
血清,阳性率98.21%。
spaELISA(人
葡萄球菌蛋白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姜片虫患者滤纸干滴血阳性率为95%,采用Dot-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作免疫学诊断,通常只需要肉眼观察有无斑点出现即可判断结果。
在ELISA的基础上以混合
纤维素醋滤膜或
硝酸纤维膜替代
PS塑料或
聚氯乙稀反应板。使用灵活、成本低、反应快、便于在临床检验中应用。
以
布氏姜片虫成虫纯化抗原(PAA)(蛋白含量为10μg/ml)致敏经醛化和蹂化的人“O”型血红细胞。
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能在直视下发现姜片虫虫体,对于早期姜片虫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鉴别诊断
姜片虫病应注意与其他
寄生虫病及肠道疾病进行鉴别。轻度感染者常需多次粪检才能确诊。粪检虫卵时,由于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隙吸虫卵相似,应注意区别。
消化道溃疡
患者感染轻时,粪便检查虫卵可阴性。有报道13例患者表现上腹部
烧灼感、饥饿感,恶心呕吐和
腹泻等症状,粪检虫卵均阴性,误诊为
消化道溃疡。经
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在
十二指肠发现1条成虫 。
胃癌
有感染者发生严重贫血、
消瘦、全 身水肿和胸腹水等症状而误诊为
胃癌。 可通过电子胃镜检查,镜下课观察到胃情况,并对可以的病灶进行
活检,内镜活检
病理学诊断结果可确诊胃癌。
肾病
患者出现颜面水肿、苍白等症状时,易与肾病混淆,但后者尿液检查有异常。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姜片吸虫病相似。但实验室检查,如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电泳等试验,华支睾虫病获得阳性反应,并可在粪便或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中查到华支睾虫虫卵。
布氏姜片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可查到姜片虫卵,即可得到鉴别。
钩虫病
有
钩虫病流行地区。
消化道症与姜片虫病有类似之处,但其他的如
皮炎、
呼吸道、血液等症状及体征不同。粪便常规检查可查到
钩虫卵,必要时可用集卵法找钩虫虫卵,或筛洗粪便找钩虫的成虫,即可获得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
重症患者应先加强支持疗法,改善营养,纠正贫血,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驱虫治疗
预防
针对该病的流行环节提出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管理传染源
普查、普治患者,直至治愈。流行区内的猪应加以圈养。猪姜片虫病应给予药物如
吡喹酮等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教育儿童不要
生食菱角米、
荸荠等
水生植物,不喝生水。猪食的青饲料或其他水生植物应煮熟后喂食,管好猪粪。养殖水生植物的池塘禁用新鲜粪便,粪便应经无害化灭卵处理后方可使用。积极开展养鱼灭螺或
化学灭螺。
预后
一般预后较好,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相关历史
布氏姜片虫在1843年首先由布斯克(Buski)在伦敦船员医院的一位
印度水手尸体的
小肠中发现。1857年兰克斯特(Lankester)对该虫的形态做了初步的描述,并命名为布氏双口吸虫。1859年科博尔德(Cobbold)对该虫的描述做了补充。1899年路斯(Looss)确立了该虫的分类地位,建立了姜片属。 随后斯蒂尔斯(Stiles)(1901)和 奥德纳(Odhner)(1902)把它移入此属。该虫的生活史首先由日本人中川于1921年在中国台湾以猪做实验获得成功,1925年,美国人巴洛(Barlow)又在
绍兴市进行人体自身感染的试验,进一步阐明了该虫的发育过程。
中原地区古代也有关于
布氏姜片虫的记载,其比Buski氏姜片虫的发现要早1500余年。早在1600多年前,中国
东晋时
范汪对姜片虫就有记载。1960年在中国广州检查了两具1513年的明代
木乃伊,发现粪便中有姜片虫卵。
相关事件
王女士平日里最爱生吃
荸荠。2019年开始,她时常感觉到上腹部若有若无的隐痛,严重时甚至痛到彻夜难眠。当地医院诊断为胆道
蛔虫病症,但做了包括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在内的许多检查也没能得到明确的诊断。直到2021年11月,王女士腹痛的症状突然加剧,经肝脏磁共振增强检查,提示肝内胆管乳头状肿瘤可能。医生为其安排了手术,剖开患者的内
胆管后,发现两条
布氏姜片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