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泉市志》是记述龙泉县自然、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一本书。
天禧二年(1018) 建县学(儒学)于县东隅,学额二十。
治平四年(1067) 吴深、
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人同登
进士,县
中国民主建国会五桂亭(
绍圣中更名籍桂堂)于县东崇因寺左、大溪之涯,题名于亭。
元丰四年(1081) 县令黄发,兴学校,给诸生讲课,入学者众。
靖康元年(1126) 知县姚以郑公堰为基础,修筑蒋溪堰;新凿云水渠。冬,兴工,次年
中秋节竣工。可灌溉田三十顷。
建炎四年(1130) 五月下旬,溃兵杨勃扰龙泉,毁县学,仅存大成殿。绍兴二年(1132)秋,重建。绍兴二年(1132) 十一月,福建农民起义领袖
范汝为余部范忠率起义军攻克龙泉。
开禧三年(1207) 岁旱,修蒋溪堰和云水渠。次年虽续旱,但李山畈受益于渠堰灌溉,水稻获丰收。
嘉定二年(1209) 县人
何澹修《龙泉县志》。
【大窑青瓷古窑址】在县城南35公里
大窑村,有
五代十国至宋元明古窑址50多处。1961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永和桥】在县东
安仁古镇。明成化间募建为悬臂式
廊屋桥,长125.7米,宽6.4米,廊屋42间,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县志》第十九编)
【拆塔事件】1956年1~2月间,为修县城街道,县政府部分领导决定拆除县城南金沙寺内建于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的
华严塔,取砖铺路。并以"消灭
迷信品"为由将塔内所藏绘画、经卷佛像等毁坏。同时又拆除县城崇因寺内建于北宋
熙宁双塔。1956年12月,《
浙江日报》、《
人民日报》相继披露事件真相,1957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出通报,1957年6月1日,县人民代表大会罢免了拆塔事件的主要责任者。(《龙泉县志》第十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