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姑鱼
硬骨鱼纲鲈形目动物
黑姑鱼,学名Argyrosomus nibe,又称黑䱛,俗名黑口、黑喉等,为辐鳍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的其中一个种。体侧扁,口腔内为黑色,体背部银灰褐色,腹部银白,胸鳍上半部为黑色。尾柄细长,尾鳍楔形。生活于45~200公尺海域,喜栖息于混浊度较高的水域。
分布范围
黑姑鱼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莫桑比克、印度、缅甸、泰国日本朝鲜、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等国海域。
形态特征
体侧扁。口腔内为黑色;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体背部银灰褐色,腹部银白,胸鳍上半部为黑色。尾柄细长,尾鳍楔形。背鳍Ⅹ,Ⅰ-29—32;臀鳍Ⅱ-7;胸鳍17;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49—548/10。鳃耙5—8+9—12。体长60—278mm:体长为体高3.5—3.9倍,为头长3.0—3.3倍。头长为吻长3.8—4.5倍,为眼径3.2—4.4倍。体延长,侧扁。头中大,侧扁。吻钝尖。吻褶完整,不分叶;吻上孔3个;吻缘孔5个。眼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下颌约等长。颏孔6个。鳃孔大。体被栉鳞,头部被圆鳞。背鳍及臀鳍仅基部具鳞鞘。侧线几伸达尾鳍末端。背鳍连续,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缺刻。臀鳍第二鳍棘约与眼径等长。尾鳍尖长,楔形。鳔小,圆筒形,鳔侧具24—30对侧肢,每一侧肢均具背、腹分支。耳石腹面具一蝌蚪形印迹,“头”区梨形,昂仰,“尾”区呈“T”形浅沟。背侧面灰黑色,各鳍灰色。胸鳍基上端具一黑色腋斑。口腔及鳃腔黑色。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
生活习性
黑姑鱼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较深的水域,肉食性,以小鱼、甲壳亚门和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每年5至7月为繁殖期,此时会大量群聚。黑姑鱼能以鱼鳔发声,一般多认为发声是作为繁殖期时联络同类的信号。
用途
黑姑鱼是经济性食用鱼,肉质佳,适合油炸、糖醋、清蒸食用。在台湾,黑姑鱼被列为十大美味鱼类之一,称“一、二红𫚌、三鲳、四康氏马鲛、五、六真鲷、七赤、八方头鱼、九乌喉、十寸子”。渔民主要以底拖网捕获黑姑鱼。
繁育
越冬培育
黑姑鱼为暖水性鱼类, 长时间处于温度低于8℃的水中就会出现死亡。本试验中采用循环水系统培育亲鱼, 可保持稳定的适温环境, 本试验中越冬期间水温为18℃。越冬过程中主要投喂冰鲜杂鱼, 每天投喂1次, 注意观察摄食及游泳状态, 及时发现病害。
亲鱼育肥
2月份开始进入亲鱼育肥阶段, 采用温度、光照和营养3个方面的措施促进性腺发育。用温控系统升温, 每5d升1℃, 升温至22℃。调整日光灯, 光照强度控制范围为50~100lx, 育苗池光照保护均匀照射, 无死角。增加投喂次数, 每天两次, 主要投喂冰鲜鱼虾, 适当投喂活体饵料, 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 促进亲鱼体质和性腺发育。培育期间, 定期观察性腺发育情况。
4月份开始, 黑姑鱼亲鱼性腺发育已经基本成熟, 个别亲鱼开始出现“咕咕”的叫声。选择性腺发育良好、腹部膨大的亲鱼作为催产对象。雄鱼性腺成熟的标志为:挤压腹部时, 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性腺成熟的标志为:腹部膨大, 生殖孔红肿且有外突现象。选取性腺成熟的雌雄亲鱼各20尾。
将亲鱼麻醉, 从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剂, 催产剂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RH-A2) 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GG) 两种激素按比例混合。雌鱼注射量:LRH-A21.2~2μg/kg鱼和HGG120~180IU/kg鱼, 雄鱼减半, 保持弱光、安静的环境, 28~30h后开始产卵, 产卵结束后收集受精卵
集卵与孵化
产卵结束后, 使用80目网兜收集受精卵, 将收集的受精卵用10mg/L的聚维酮碘浸泡消毒5min, 分离上浮卵, 去除杂质。消毒完成后将受精卵洗净后放入孵化池, 水温22℃, 盐度26‰~28‰, 微气曝气, 经过25h孵化幼苗破膜。
幼苗培育
初孵仔鱼第三天开始投喂轮虫, 水体中加鲜活小球藻, 保持水色微绿。每天投喂轮虫2~3次, 投喂量及小球藻用量根据实际摄食情况而定。仔鱼开口后5天摄食量开始增加, 适当增加换水量。仔鱼开口后第18天, 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 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 萼花臂尾轮虫为辅, 逐渐减少轮虫投喂。每天1个换水量, 根据池底情况吸底清污, 保持池底干净。第25天开始投喂配合饲料, 清池吸底2天一次, 换水量加大, 保持水质稳定。第28天停止投喂卤虫无节幼体, 已完成转料过程。同时根据幼苗发育增加饲料粒径。第40天, 测得大部分苗种平均体长区间为3~3.5cm。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用途
繁育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