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顿镇
河南省项城市下辖镇
南顿镇,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地处项城市西南部,东与光武街道和永丰镇接壤,南邻范集乡,西与商水县魏集镇相连,北部接商水县黄寨镇,镇人民政府距项城市区3千米,总面积57.32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周代时期,南顿镇境域为顿国
汉朝时期,置南顿县。
司马衷时期,置南顿郡,领南顿、和城、平乡、新蔡四县。
北齐废郡时期,并入和城。
隋朝时期,大业初年复为南顿。
唐武德六年(623年),并入项城。
证圣元年(695年),复名光武。
景云元年(710年),复名南顿,五代十国沿之。
熙宁六年(1073年),为镇,入商水县项城市
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
元朝时期,因之。
明朝时期,入项城。
清代时期,设南顿集牌。
中华民国,设区。
新中国成立后,为第六区。
1958年,成立南顿公社。
1983年12月,改为南顿乡。
1988年9月,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南顿镇下辖23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南顿镇下辖23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南顿镇地处淮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带,西依秦岭余脉,域内地势平坦低洼,古有“泽国”之称,海拔34—43米,最高点海拔43.6米,最低点海拔41.1米。
气候
南顿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温多变,雨水充沛;夏热多雨,暴雨常现;秋晴和,降水适中;冬长寒短,雨雪并降,1月平均气温为-3.8℃,极端最低温度为-19.1℃;7月平均气温32.5℃,极端最高气温41.8℃,无霜期年平均219天,最长年份为262天,最短年份仅179天,相差两个多月,年平均降水量为850毫米。
水文
南顿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有3条主要河流,清水河、运粮河流经腹地;南北大干渠北起运粮河,穿过清水河水库,至汪庄折而向东,连接长虹运河,为主要排灌沟渠,经东部成为与其他乡镇分界线,河流总长度3.8千米,网密度0.89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清水河,从姜庄村至齐坡村流经境内5个村。
土地资源
2011年,南顿镇有耕地面积65907亩。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南顿镇辖区总人口6419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087人,城镇化率76.5%,总人口中,男性35045人,占55%;女性29150人,占45%;14岁以下10271人,占16%;15—64岁46862人,占73%;65岁以上7061人,占1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回族617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3。
截至2017年,南顿镇常住人口48838人。
截至2018年末,南顿镇有户籍人口7441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南顿镇财政总收入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从各种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40万元,增值税210万元,企业所得税120万元,个人所得税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24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5826元;2018年,南顿镇有工业企业135个,规模以上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5个。
农业
2011年,南顿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亩,农业总产值38560万元,比上年增长6.4%,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9%,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粮食45574吨,人均670千克,经济作物有棉花等,棉花种植面积9330亩,产量666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生产肉类12032吨,畜牧业总产值1.69亿元,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43.8%,境内林木以杨属、桐树为主,有经济林115亩,林木覆盖率16.4%,水果种植面积480亩,产量86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柿子、桃等,大型农业机械156台(辆)。
工业
2011年,南顿镇是农机铸造之乡,以离合器加工为主的农机配件企业发展到600多家,形成了农机配件、棉织、塑钢、塑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几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工业增加值3.5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200人。
商贸
2011年末,南顿镇有商业网点320个,专业集贸市场3个,职工1500人,是项城市农机配件、棉织、塑钢、塑料加工集散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912亿元,比上年增长9.89%。
金融
2011年末,南顿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人均储蓄6100元,各类贷款余额0.48亿元。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顿镇有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2480人,专任教师44人;小学26所,在校生4200人,专任教师2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5所,在校生1280人,专任教师10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117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70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南顿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5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849人,经营管理人才178人,技能人才356人,农村实用人才179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南顿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5000多册,农家书屋23个,藏书50000多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顿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南顿镇卫生院1个;病床10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专业卫生人员4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715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0/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南顿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29户,人数3351人,支出334.5万元,比上年增长24%,月人均72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2.2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50张,入住五保老人57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22人,年支出五保生活费20.7万元。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南顿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率23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186户,移动电话用户15302户。
供电
2011年末,南顿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用电负荷1181万千瓦。
道路
2011年末,南顿镇有桥梁329座,总长度1.316千米。
交通
南顿镇境内有漯阜铁路通过境域,东临106国道,西有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北有洛宁高速公路,周李公路贯穿全境,有县乡公路1条,2011年,有镇区客运站1个,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46辆,年客运量122万人次。
文化
地名由来
南顿镇,因春秋为顿子国所在地,后陈国南徙,号称南顿。
文物古迹
南顿镇是境内有“光武庙”、“银杏苗木”、“扳倒井”、“千年汉槐”、“饮马池”、“河南省跑马岭地质公园”、“凉马台”等古迹遗址;“鬼修城”、“王莽赶刘秀”、“上八里出邓禹等传说渊源流长;南顿故城是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土地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
社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