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朗村是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朗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花朗乡东面,是乡政府所在地,到乡政府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镇雄县城86公里,东面邻花朗乡
林正村,西面邻文阁,北面邻
威信县。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1969.7亩,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2.6℃,年降雨量1100mm,适合种植玉米、小麦、
烤烟等农作物。
花朗村委会目前已实现电通、路通、电话通,整个村委会共有580户通自来水,1007户还在饮用井水,1007户还在饮水困难,1007户通电,417户通有有线电视,417户农户拥有电视机,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为29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237户。该村委会进村道路为硬化水泥土路,到乡交通方便,村内主干道均为砂石路面。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05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36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1%;畜牧业收入18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林业收入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7%,劳务收入53万元。农村人均总收入150元,人均纯收入931元。该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石木结构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320户村民的居住房变成了砖混结构,土木结构的居住房还有449户,还有238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2006年底村辖共拥有汽车10辆,摩托车59辆。
花朗村委会是以
汉族、
苗族为主,其中汉族4553人,苗族94人,其他民族51人,劳动力总数为218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717人,外出务工人数为420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民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至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937户,共计3796人。参与率为8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有村医生3人,享受低保人数367人。
花朗村是花朗乡党委指导联系的县级党建示范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花朗乡党委紧紧结合“五个一”、创建“七个有”目标,细化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指标,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以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强化组织建设,打牢创先争优平台。筹集资金5万余元,通过两个月努力,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精品工程,彻底改变了为民服务环境;针对党员集中学习难实际,在下寨等5个村民组建起党员集中学习点,做到“四个一”,即:有一间学习室、一套电教设备、一套学习教材、一本学习记录;投资近5万元建起农家文化大院、
计划生育文化大院和廉政文化大院,搭建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交流致富信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载体。
花朗村党建示范点的成功经验,为该乡树立了可听、可信、可看、可学的先进典型,在全乡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全乡其他4个村在花朗村的示范带动下,全部实现“五个一”“七个有”创建目标。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9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05.55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全村贫困面大,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还处于温饱线以下,贫困程度深,在贫困人口中缺乏资金、技术、劳力的三缺现象普遍,生活靠救助,基本没有自生能力。2、基础设施差,交通不畅,村距县城八十六公里,只有一条砂石路,且路窄、坡陡、弯急,天天堵车,十几个小时还不能进城。缺电,我村没有农网改造,靠一个小型水电站供电,丰水期三天两头断电,枯水期三月五月无电,缺水。我村缺水特别严重:一是没有主要水源,全村人畜饮水主要靠井水,井水的来源要下雨后才有,而且水质含量高,
氟骨症没跑脱一人,人人都是
氟斑牙患者。枯水期几个月要到两公里以外的
威信县境内取水。二是水力设施差,有一部分人用上聚乙稀管输水管是最先进的,其它都是人力来挑,全村有几百口水井,容量每口都不超过5立方。3、产业单一,由于受交通闭塞的制约,我村主要产业仅靠种植粮食和
烤烟,没有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收入微薄。4、劳动者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无一门实用技术,严重制约着劳动报酬的增加。5、自然灾害频繁,基本上是无灾不成年,每年的风、洪、冰雹灾多次袭击,靠天吃饭的格局已经形成。6、教育、医疗卫生没有保障。我村教育设施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有五个村民组的校点距离太远,有距校点5公里的村民组,教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卫生就更困难了,平时村民就医靠乡、村卫生院,由于乡村卫生院无任何医疗设施机械,技术力量又差,主要还靠其他个体医生,重病大病必须到县城(86公里外),或邻近的威信,连照片(拍X片)都要外出才行,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我村依托拥有的土地、林地资源,在巩固发展好粮食、
烤烟的基础上,大力搞好经济林果产业开发,力争发展到户均一亩致富林(林果)。2、搞好以黄牛、生猪、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开发,扩大养殖规模,改善传统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思想,增强商品意识,把畜牧业发展壮大,户均存栏10头以上,年出栏5头以上。3、依靠政府支持,搞好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农村缺水、缺电问题,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4、搞好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把劳务输出形成主要产业。通过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力争在“十一五”规划结束时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