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亦称德育原理,是一门研究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理论,属于
教育学的一个分支。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德育论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内容、过程和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中原地区古代的儒学家如
孔子和
孟子等人,提出了许多有关德育的理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将教育视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手段,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孟子则认为良好的教育比良好的政府更能赢得民心。西方古代的教育家们同样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但在
中世纪,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宗教教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者开始倡导世俗道德,反对宗教
神学的束缚。18世纪,
法国启蒙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宗教教育,主张尊重儿童的自主性。
德国教育家
约翰·赫尔巴特在其著作《
普通教育学》中探讨了德育问题,强调品德应以知识和意志为基础。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
教育论》中提出了德育的原则。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约翰·杜威则在《道德教育原理》一书中阐述了他的德育理念。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运用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他的研究表明,学校的德育工作应着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且这种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德育论的历史发展表明,它最初散见于哲学和政治
伦理学说中,后来随着
教育学的独立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许多教育家针对德育问题发表了专著,使得德育论逐渐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为德育论提供了科学基础。
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的社会起源、阶级性与历史性、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论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和德育观。列宁在《
青年团的任务》中强调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理论,为中国
社会主义德育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原地区的德育论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经验,吸收
伦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德育论思想的精华,借鉴国外德育论的有益资源,研究新时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德育的基本理论,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中国社会主义德育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生
共产主义世界观、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其研究重点包括德育的内容、过程、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尽管德育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它仍然是
教育学理论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虽非主要矛盾,但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些因素都将对学校德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由于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受到儿童年龄心理和个性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德育实施过程呈现出特殊复杂的性质。因此,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德育论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