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爱好话剧与电影。1940年起从事专业话剧演出。1942年投身抗日,奔赴内地,先后在八六剧团、抗建剧团和抗敌演剧十队任主要演员,主演话剧《蜕变》、《边城故事》、《国家至上》、《雾重庆》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于1946年进
雪声剧团任编导。至解放初期,相继在东山越艺社、
芳华越剧团和
少壮越剧团任职,前后导演了《凤箫相思》、《婚变》(与
南薇合作)、《倾国倾城》、《春梦留痕》、《宝玉与晴雯》、《林冲》、《
摄政王之恋》和时装戏《合家欢》、《浪荡子》等。
1950年8月随东山越艺社到北京演出,与南薇和
范瑞娟、
傅全香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合影。1953年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后转入
上海越剧院任导演。
导演了(含合作)《
劈山救母》、《织锦记》、《杜十娘》、《
打金枝》、《情探》、《十一郎》、《
西厢记》等一大批剧目,艺术成果显著。《打金枝》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奖;《西厢记》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导演奖;《
情探》成了傅全香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并被拍摄成电影;《十一郎》开了
上海市越剧男女合演的新生面,获得行家的好评和观众的热烈欢迎,使上海的越剧男女合演,从此打开了局面。该剧不但成为
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而且成了越剧男女合演及男主演
史济华的代表作。“文化大革命”后,投入越剧男女合演现代剧的探索。
他有丰富的表演、导演经验,在艺术处理上十分注重剧种的风格特点,善于掌握写实与写意、体验与表现的有机结合,体现人物性格和规定情境的戏剧气氛,反对形式主义和卖弄技巧。排戏中善于启发演员的创作意识,尊重音乐、舞美人员的创造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