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是一种由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引发的高度恶性肿瘤,分为妊娠性和非妊娠性。
妊娠性绒毛膜癌极易发生血行转移, 常出现肺转移,多继发于葡萄胎,也可继发于流产、
输卵管妊娠及
早产或足月产后。妊娠性绒毛膜癌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中50%继发于葡萄胎后,25%继发于流产,22.5%继发于正常妊娠,2.5%继发于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为
阴道不规则出血及转移灶引起的相关症状。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与妊娠无关,男女两性都可发病。原发灶可以在生殖器官内,也可以在生殖器官外,因其发病率低、又无典型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
临床检查可见绒癌是由滋养层
细胞高度增生而形成。结构排列紊乱,无绒毛结构。
子宫不规则增大,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剖面呈栗色,常伴出血坏死及感染,病灶质软而脆,可突出宫腔,亦可浸润破坏浆膜层达宫旁组织,也可随血流扩散,转移至任何器官组织。
绒毛膜癌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除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如不得已切除子宫,
卵巢仍可保留。治疗方法有手术,
化学,放射等多种治疗方式。
命名
恶性滋母细胞瘤最早曾被称为“恶性蜕膜瘤”。1894年, Marchant首先取名“绒毛膜
鳞状细胞癌”(起源于
胎盘绒毛膜上皮)。1903年,Teacher提出葡萄胎与绒癌的关系,并指出绒癌可为畸胎瘤性,与
妊娠无关。1910年,Ewing将这类病变分为:葡萄胎、 毁坏性绒毛腺瘤、绒毛膜上皮癌,沿用至今。但“毁坏性绒毛腺瘤”已改称“浸润性或恶性葡萄胎”,而以“绒毛膜癌” (绒癌)取代“绒毛膜上皮癌”之名。
分型
绒毛膜癌由单核滋养层
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中间滋养层细胞)与合体滋养层细胞组成,分为妊娠性绒毛膜癌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
妊娠性绒毛膜癌
妊娠性绒毛膜癌, 也称为继发性绒毛膜癌,常见于怀孕后1年以内的育龄妇女,起源于胎儿滋养层细胞,发生在葡萄胎后流产(30%)和正常妊娠后(20%),常伴有远隔部位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约占 50% ~ 70%)和
阴道,但也可以转移到
女性外生殖器、背脏、肝脏、
卵巢、大脑和肠,化疗后预后良好。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
非妊娠绒毛膜癌,也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其发生与妊娠和性别无关,可发生于男性、未婚或绝经后女性恶性程度极高,大部分位于
生殖系统,少数发生于中线部位,如颅内、
松果腺体、纵隔、腹膜后等部位,偶尔发生于
膀胱、肺、胃、
小肠、肝脏、
胰腺、肾盂等部位,这种类型通常会发生远处转移,以肺转移最为常见,预后较差。
病因
绒毛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如营养缺乏、多次分娩、近亲结婚、病毒感染、
染色体异常或免疫方面等都难以肯定。当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单纯纵隔绒毛膜癌及其罕见,不发生于儿童。纵隔
配子肿瘤中,单纯绒毛膜癌仅占2.5%~5%;在纵隔恶性非
精原细胞瘤型生殖细胞肿瘤中占9%,在非
畸胎瘤型生殖细胞肿瘤中占4.3%。
发病情况
妊娠性绒毛膜癌
绝大多数绒毛膜癌为妊娠时滋养
细胞发生恶变而成,称为妊娠性绒毛膜癌,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其中50%继发于葡萄胎后,25%继发于流产,22.5%继发于正常妊娠,2.5%继发于
输卵管妊娠。妊娠性绒毛膜癌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差异。
亚洲国家发病率高于北美及欧洲地区,中国属高发区域,中国发生率约1/2882次妊娠,属高发区域 。
欧洲及北美约1/40000次妊娠,东南亚和
日本分别为9.2/40000次和3.3/40000次妊娠。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即原发性绒毛膜癌,与妊娠无关,男女均可发病。男性绒癌少见,好发25~30岁,其中单纯性绒占
睾丸配子肿瘤的0.19%,有绒癌的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占8.00%。
卵巢原发性绒癌好发于儿童及年轻女性,文献报道,50%发生于儿童和青春期前,可出现性早熟;发生于成年妇女少见。此病发病率低,无典型临床症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死亡率
20世纪60年代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绒癌患者死亡率高达90%。自1949年起, 在
宋鸿钊院士的带领下,潜心研究肿瘤发生、 发展、 诊断与治疗,初治患者死亡率由过去的90%下降至15%以下。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特征
大体上常为栗色出血性肿块,伴不同程度坏死。镜下成片异型增生的滋养
细胞浸润周围组织和血管,肿瘤细胞大多数呈双相分化,可见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密切混合,并可见少许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中央出血坏死,仅在周边见肿瘤细胞存活。肿瘤缺乏新生血管,可见假性血管网,血池周围环绕滋养细胞。同时肿瘤内找不到绒毛组织。
妊娠绒毛膜癌
肿瘤生长方式及生物学特点
绒癌的特点是滋养
干细胞失去控制而异常增生,以致失去原有绒毛结构,侵润破坏血管的能力极强,不断浸润溶解子宫内膜基质、 侵入子宫肌层,早期即侵透血管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 (80%)、
阴道 (30%)、脑 (10%)、肝 (10%),淋巴系统转移较罕见 。绒癌癌栓脱落后循静脉回流经右心进入肺动脉,可栓塞肺动脉小分支,绒癌细胞增殖侵透血管壁后,破坏肺组织,与血肿混合而成肺转移灶;侵透肺小静脉后,癌细胞经左心随体循环动脉转移到脑、肝等全身各脏器。因此肺常是血行转 移的第一站,跳跃肺的远处转移极为罕见。若未能有效控制肺转移,极易发生
颅内转移瘤等远处转移,成为绒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绒癌肺转移灶中心常为凝血块及坏死组织,外周围绕着两层恶性滋养
细胞:内层为单核的细胞滋养细胞层,可有少量核异型和不典型有丝分裂像,但与预后无关;外层为多核的合体滋养细胞层, 特征性缺失绒毛膜绒毛,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ri onic gonadotropin,
尿促卵泡素)染色阳性 。周围肺组织受压塌陷、出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有助
鉴别诊断,合体滋养细胞 ,HCG强阳性,人
胎盘生乳素 (human placentallactogen,hPL)弱阳性 。绒癌hCG、 抑制素 (inhibin)、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抗原G,HLAG)、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分子(melanoma celladhesi on moleculeJMel-CAMJCD146)常呈阳性 。有效化疗可使肺转移灶滋养
细胞死亡,残留凝血块及坏死组织机化并形成纤维包裹;化疗失败者,出血坏死区内仍散在少数滋养
细胞。有时病灶较小又无明显出血坏死,易被误认为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需结合
子宫有原发绒癌病灶、血或尿
尿促卵泡素升高、肿瘤细胞无细胞间桥以及
免疫组化hCG~H性
鉴别诊断 。
非妊娠绒毛膜癌
非妊娠性绒癌通常单侧发生,体积较大,切面常呈暗红色、质脆,多伴出血和坏死。
组织学上,妊娠绒毛膜癌和非妊娠绒毛膜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 典型的绒癌具有3种分化方向的滋养细胞,即单核的大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较小的细胞滋养 细胞和胞质丰富嗜双色性的多核合体滋养细胞。 绒毛膜癌是3种滋养
细胞相间分布而形成的肿瘤,大体上具有明显的出血和坏死。 镜下细胞多形性明显,分裂象多,由合体细胞围绕而形成血管样腔隙和血窦是重要特点。 细胞增生指标Ki-67可达90%以上。混合型非
妊娠性绒癌通常与无性细胞瘤、
畸胎瘤、卵黄囊肿瘤和其他
配子肿瘤同时存在。 细胞形态学只能诊断
卵巢绒癌,而无法进一步区分亚型。
形态学
纵隔绒毛膜癌是质软、伴有广泛出血和坏死的巨大肿瘤。镜下观,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中间滋养层细胞组成。合体滋养层
细胞体积大,多核,
细胞核数目众多、多形性、深染,
核仁清晰,胞浆丰富,强嗜酸性,可有胞浆陷窝(1acunae)。细胞滋养层细胞形态一致,多角形,胞核圆形,核仁明显,胞浆丰富透明。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可混合生长,形成双层丛状或杂乱的片状结构,偶尔可见散在的合体滋养层细胞簇覆于细胞滋养层结节上。非典型有丝分裂和细胞异型性较常见,可见无特征的单核细胞呈片条状排列,类似中间型滋养层细胞。绒毛膜癌与扩张血窦有着固有的密切联系,常见血管壁部分或全部被瘤
细胞取代,经常伴发大范围出血或者坏死。
纵隔绒毛膜癌不能通过形态学与转移性绒毛膜癌相鉴别。由于性腺绒毛膜癌经常显示广泛的退行性改变,但仍可发生广泛转移,因此对原发的性腺绒毛膜癌的排除就显得十分困难,尽管性腺绒毛膜癌的纵隔转移似乎十分罕见。
免疫组织化学
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可表达全角蛋白标记物和CAM5.2,而对PLAP、AFP、CEACD30和波形蛋白反应阴性。此外,合体滋养层还表达β—
尿促卵泡素,而
细胞滋养层对人
胎盘催乳激素可阳性,亦可阴性。
除转移性纵隔绒毛膜癌,
鉴别诊断还包括纵隔混合性
配子肿瘤(其中可见额外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
畸胎瘤中的
肉瘤样成分、伴绒毛膜癌样特征/去分化癌的纵隔转移。
临床表现
前次妊娠史
绒癌可继发于正常或不正常妊娠之后,前次妊娠可为葡萄胎,也可为流产、足月产或
输卵管妊娠。前次妊娠后至发病间隔时间不定,有的妊娠开始即可发生绒癌,有的报道间隔期可长达18年。
症状和体征
常见症状为葡萄胎排空、流产或足月产后出 现
异常子宫出血。绒癌出现远处转移后的症状与转移部位密切相关,如
阴道转移瘤破裂可发生阴道大出血;若发生肺转移,可出现咯血、
胸痛及憋气等症状;若发生
颅内转移瘤,可表现为头痛、呕 吐、抽搐、
偏瘫甚至
昏迷等。长期阴道流血者可发生严重贫血,甚至
恶病质。
妇科检查
合并
出血时可发现阴道有暗红色分泌物,双合诊
子宫增大、柔软、形状不规则,有时可触及宫旁两侧子宫动脉有明显搏动,并可触到像“猫喘样”的血流漩涡征象,这一征象是因为宫旁组织内有转移瘤或动静脉瘘的形成。怀疑宫旁动静脉瘘时,应考虑行盆腔MRI评估病情,在临床处理时要警惕大出血的可能。
临床分期
IIa期:病变转移至宫旁组织或附件;
IIb期:病变转移至阴道;
II期:病变转移至肺;
IIa期:单个病灶直径<3cm,或片状阴影不超过一侧肺的一半;
IIb期:肺转移超过IWa范围;
IV期:病变转移至脑、肝、肾等(全身转移)。
检查诊断
临床诊断
①正常或不正常
妊娠后阴道反复不规则出血;②绒癌临床体征; ③绒癌临床转移症状和体征;④
辅助检查可见转移病灶。患者可出现上述各项中1项,再复查血HCG值不正常就可确诊为绒癌。
病理诊断
绒癌的病理特点是大片增生和分化不良的滋养
细胞侵犯子宫肌层和血管,仔细检查未发现有绒毛或葡萄胎样结构,常伴有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
绒癌的诊断有特异性,即血HCG连续测定不正常就可以确诊,故临床上有
阴道不规则流血病史的病人,只要动态检测血HCG值,就很容易与绒癌相鉴别。绒癌和恶性葡萄胎的临床诊断都依据血HCG值,二者临床鉴别有以下3点:
鉴别诊断
肺的绒毛膜癌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尤其是在穿刺活检组织中,因此需与以下肿瘤鉴別。
低分化鱗状细胞癌
好发于老年男性,而肺绒毛膜癌多为转移性绒毛膜癌,好发于年轻女性;鱗状细胞癌多为中央型肿块,而绒毛膜癌多为周围型肿块;鱗状细胞癌细胞排列较紧密,纤维间质反应明显,而绒毛膜癌一般缺少癌的纤维间质反应,它是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和单核滋养层细胞两种细胞组成,细胞一般排列较松散,常伴出血及坏死。
巨细胞癌
二者
免疫组化CK7均为弥漫阳性,但R
细胞癌形态学上瘤细胞呈弥漫性,一般没有明显的出血、坏死,多核巨细胞的体积通常比绒毛膜癌小,并且常伴有纤维间质反应和大量的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TTF-1和CEA一般阳性表达。
实性腺癌
癌细胞呈实性片巢状排列,有时与单核滋养层细胞鉴别闲难,这时需要仔细查找是否有多核巨细胞存在,免疫组化TTF-1,NapsinA阳性,p40、P63阴性,有助于鉴别。
恶性黑色素瘤
不管是肺内原发还是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都非常少见,但是其上皮 型细胞大而不规则,胞质较丰富,核大,核广明显,并可见多核巨细胞,有时与绒毛膜癌鉴别闲难,
免疫组化S-100、HMB-45和Melan-A 阳性,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年轻未育者尽可能不切除
子宫,以保留生育功能,如不得已切除子宫,
卵巢仍可保留。
化学药物治疗
药物的选择
在一般早期病例,可单用一种药物,以5-Fu为首选。如病情急或已到晚期、则需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合用。常用的为5-氟脲嘧啶(5-Fu)加更生霉素(KSM)。5-Fu、ksm疗效最好,不良反应小、对肺、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道的转移均有效。可用作静脉给药,动脉灌注,腔内或瘤内注射,也可口服。
常用方案
①单药治疗:所用剂量比多种用药时要大,如5-Fu28~30mg/(
千克日)。②双药治疗:剂量较单药治疗略小,疗程天数也较短,如5-Fu试为26rag/(kg·日),更生霉索6 g/ (kg·日)。③药物剂量:要获得满意效果,各种药物的用量必须达到患者最大耐受量,尤其是第1、2疗程更为重要,药物选择合适,用量足够,则多数病例可以迅速见效。
给药速度
各种药物给药的 速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如5-Fu,加入5%葡萄糖500ml水中后,必须在2~8小时内滴完;过快毒性就大,过慢可影响疗效。
疗程长短
疗程过长毒性就大,疗程过短疗效就差。因而1个疗程一般以8~10天为宜。
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 给药途径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因此,肺转移患者最好用静脉给药的方法,消化系统转移患者给口服药物方法,肝转移患者经门静脉给药,治疗效果好。
疗程间隔
主要依据病情需要和药物不良反应消退情况而定。不良反应较轻,停药后血象恢复快,间隔可稍短;不良反应较重,血象恢复慢,间隔要稍长。5-Fu或KSM不良反应较轻,约2周,而硫基
嘌呤(6-mP)和MTX不良反应较重,约4周。
疗效的观察
药物应用后一般并不立即见到疗效,血和尿HCG含量有明显下降需在用完1个疗程后2周左右出现减少。 肺转移阴影吸收亦需在停药后3周左右才明显。
停药标准
要达到根治,减少复发,治疗须达到完全恢复标准:①临床无症状。②肺内转移病灶完全消失。 ③HCG测定持续正常后再巩固1~2个疗程,才可停药观察,有时比较重的患者治疗后为预防复发,可多用几个疗程巩固。
手术治疗
自证明
化学药物治疗有较多的效果后,手术治疗已不如过去重要,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病灶大,估计化疗不能完全征服者或治疗过程中HCG下降缓慢者;
子宫穿孔肝内转移灶出血等,为挽救患者生命,手术仍然是治疗绒毛膜癌的重要方法。
放射治疗
绒毛膜癌及恶性葡萄胎对放疗敏感。若肺部、盆腔、腹腔等孤立性病灶,手术有困难或经多个疗程化疗消退不明显者,可考虑放射治疗,用钴或深部X线照射,
颅内转移瘤者可行全脑照射,不能切除的
阴道转移结节亦可用镭局部治疗。
转移灶的治疗
外阴及阴道出血的处理
转移瘤未破溃,除5-Fu静滴外,可 加用5-Fu 250~500mg转移瘤内注射。 隔2~3天注射1次,至转移瘤明显缩小为止。若转移瘤已破溃出血,可用纱布条压迫止血,或纱布条上涂上无菌出血药物,如
云南白药也有效。
腹腔内出血的处理
如有急性明显腹腔内出血时,应立即剖腹手术,切除
子宫。术后继续全身化 疗。
脑转移的处理
①全身化疗。首选药物是常用的5-Fu与KSM联合化疗; ②对症治疗,使化疗发挥作用,降低颅内压用
甘露醇或山梨醇250ml、4~6小时1次,半小时滴完;③镇静控制抽搐可用安定,
巴比妥或杜冷丁等药物;④防止并发症
昏迷、抽搐跌倒、咬伤、吸人性
肺炎等, 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要及时纠正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随访
绒毛膜癌在治疗结束后应严密随访,第1年每月随访1次,第2~3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年1次共5年。相关证据显示,高危患者治疗结束5年后再复发病例少见,因此建议至少随访5年。高危患者治疗后全身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评估残留病灶或变化的方法,当出现疾病复发时,有助于转移病灶的定位及监测。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12个月内
妊娠者,与普通人群相比,未增加流产、
输卵管妊娠、再次葡萄胎和
死产发生风险,与化疗12个月后妊娠相比,绒毛膜癌的复发风险也没有增加,但考虑到化疗药物的
生殖系统毒性,建议随访期间严格避孕1年。如果在血β-
尿促卵泡素正常后的随访期间短期内意外妊娠,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利弊,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预防
普及优生优育、
计划生育知识,做好避孕工作,减少妊娠机会。文明性生活,防止性病传播,人流术后组织送病理。 绒毛膜癌近期治愈后须巩固化疗,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绒毛膜癌治愈后对要求生育期的妇女严格避孕2年(最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随诊工作持续至少2年,有条件者应长期随诊(因“良性
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机会10%~20%)。
预后
绒毛膜癌对
化学治疗敏感,预后一般较好,是临床少数可治愈的肿瘤。相比
妊娠性绒毛膜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有转移早、确诊晚、易耐药的特点,并且会同时与其他肿瘤并存,预后更差。在大多数已报道的病例中,患者诊断后短期内即死于扩散疾病(平均生存期1~2月)。然而,通过顺铂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绒癌对化疗很敏感,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及血HCG的升高,其敏感性降低,易产生耐药。受HCG的影响,
子宫普遍有所增加,但其大小与预后无关。有学者认为CDFI提示的子宫动脉RI值与预后密切相关。子宫动脉RI值在有效组与耐药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u003e0.05);但在有效组中,化疗后较化疗前有明显升高(P\u003c0.01),故认为该值只能作为判断疗效的一个指标,而与预后无关。临床上应综合各项 高危因索来评价是否有耐药趋势,以正确指导治疗。
历史
相关人物
宋鸿钊院士,江苏苏州人,著名妇产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长期从事
计划生育工作及妇科肿瘤研究。自1949年以来,在宋鸿钊院士的带领下,该团队在绒癌的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首创大剂量化学药物治疗、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以及被
世界卫生组织采纳的临床分期方法等,极大地推动了绒癌治疗的发展。
参考资料
绒毛膜癌.国家卫健委病理质平台.2024-12-23